论产业融合产生过程的本质——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
胡金星
在工业经济时代,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迂回发展”方式来实现的,即在最初原材料与最终消费品间通过不断的专业化来实现产业的发展。但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出现与发展,产业发展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个产业通过融合而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即产业融合)成为新经济时代产业发展的一种崭新方式,而且这种方式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趋势,如计算机、通讯、广播电视等产业的融合而出现的信息通讯产业等。
产业融合趋势的增强及其对企业发展与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为了深入研究产业融合的内在规律,一些学者对产业融合产生过程进行了积极的探讨。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定性的描述,没有涉及产业融合产生过程的本质研究。本文将在对现有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产业融合产生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从自组织理论视角对产业融合产生过程的本质进行研究,以丰富产业融合理论,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与产业管制政策制定提供指导。
文献回顾
产业是由技术、企业、产品与市场等要素构成的系统,每个产业都有各自的产业链。产业的构成要素或产业链的变化会引起产业本身性质的变化。一些学者分别从产业构成要素或特征变化的视角来研究产业融合的产生过程。
从技术的视角看,融合是新技术不断替代以前技术的过程(Brian R.Gaines,1998);从产品视角看,产业融合主要通过产品的替代型融合或互补型融合来实现的(Greenstein Shane &Khanna Tarun,1997);从供给与需求两个角度,产业融合是产品融合与技术融合共同演进的结果(Nils Stieglitz,2003),它是一个内在的动态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由3个阶段构成:在第一阶段,两个已存在的产业从需求与供给角度来看是不相关的,由于外部事件,如新技术的发明而触发了产业的融合;在第二个阶段,产业边界、市场结构和公司战略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第三阶段,从技术或产品视角来看,两个产业是相关,产业结构会稳定下来,或者朝着新的产业融合过程发展(Elmar Gerumet al.,2004);从价值链视角看,产业融合的过程包括价值链的分解与价值链的重构等两个阶段(Bernd W.Wirtz,2001);从产业结构视角,产业融合的过程就是传统纵向产业结构向横向产业结构发展的过程(David J.Collins et al.,1997);从产业创新视角看,产业融合的过程是从技术融合、业务与管理融合到市场融合的过程(胡汉辉、邢华,2003)等。
现有文献从多个视角对产业融合产生过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研究成果比较抽象,且难与定量化研究结合起来。另外,现有研究未能对产业融合产生过程的本质进行研究,因此,相关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产业融合产生过程
在产业组织与产业经济理论研究中,产品一直是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如产品产量、产品价格等。同时,产品也是产业的主体——企业实现其价值的主要载体,企业只有生产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此外,技术、市场、制度等产业构成要素的价值主要是通过对产品的影响而体现出来的。因此,产品是产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参数。从产品视角来研究产业融合产生的过程既可以更深入地研究产业融合的产生过程,也可以抓住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企业发展战略与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具体的指导。
新产业的出现必定是以新产品的出现(产品创新)为前提与标志的。产品创新有两种方式:一是新技术的发明与商业化促进新产品的出现,如彩色电视机替代黑白电视机,其实质是产品功能的替代;另一种是新技术的出现促进多种产品功能的跨产业整合,促进融合型产品(即整合了多个产业属性于一体的产品)的出现。其中,第一种产品创新在工业经济中最常见,而第二种产品创新是一种新经济现象,是产业融合产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因此,根据产业融合过程中是否出现融合型产品,可以把产业融合产生过程分为从无到有、从出现到实现两个阶段(见图9-1)。
图9-1 产业融合产生过程
一、产业融合从无到有阶段
产业融合从无到有阶段是指产业融合首次出现的过程,其根本的标志是融合型产品的创新。在产业融合产生之前,不同产业都有着各自特定的技术、产品、企业与市场,这些共同构成了一个产业的边界(周振华,2003)。如图9-1中的产业1、产业2、产业3,分别对应着企业A、企业B、企业C,企业A从事产业1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B从事产业2的生产经营活动等。
当多个产业从封闭系统向开放系统转变过程中(如产业管制的放松),会促进不同产业企业主体间的相互参透,即从事多元化行为,促进技术与业务的扩散,引起不同产业技术融合与企业融合。但多元化行为并没有改变产业的属性,并不能促进产业融合的出现。只有当企业把不同产品整合到一个新产品中,并首次实现商业化时,即融合型产品的创新,并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如图9-1中的企业D)从事融合型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等,才会改变原有产业的属性,促进产业融合的出现。
可见,产业融合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一个产业构成要素的扩散与整合的过程。其中,产业系统的开放性、技术融合、模块化分工的演进起着关键作用。产业系统的开放性为不同产业企业间的互动创造了一个开放的环境,扩大了企业进行搜寻与选择的范围;技术融合促进了不同产业具有相似的技术基础,为企业进行相似的经营活动创造了条件;模块化分工的盛行,特别是模块的创新会打破现有产业的纵向结构(Langlois &Robertson,1992),这些因素共同为企业整合不同产业要素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企业的融合及产品的创新。
二、产业融合从出现到实现的过程
产业融合从出现到实现过程是指融合型产品出现后,像“序参量”(哈肯,2001)一样,发挥“役使”功能,役使着技术、产品、企业、制度与市场等构成要素向同一个方向发展,对现有多个产业中的产品进行替代,促进原有产品退出市场,形成以融合型产品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并促进新兴产业发展进入稳定发展期。
从产业融合出现到实现过程中,标准融合、融合型产品功能的完善及价格的降低、市场融合等对于产业融合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标准融合。由于不同产业企业在整合其他产业产品功能的过程中是以原有产业为基础的,这会引起融合型产品的非兼容性问题,即不同产品尽管具有相似的功能,但由于产品间的不兼容性会导致产品市场规模有限,并进而影响到产品市场的融合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产业提供的数字电视采用的传输技术是广电系统自主标准STiMi,而通信产业提供的网络电视(IPTV)采用的传输技术是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标准,两种技术标准的不同导致具有相似或同样功能的产品之间的不兼容性与相互之间的弱替代能力,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融合及市场的融合进程。
融合型产品功能的完善与价格的降低。融合型产品出现早期,由于价格偏高、产品功能不完善以及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惯性”等因素,影响到融合型产品对现有产品的替代能力。只有进一步完善融合型产品的功能,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与产品价格,以增强融合型产品对其他产品的替代能力,才能加快市场融合的速度,促进产业融合的实现。市场融合是不同产业系统所服务的对象(消费者)向同一点汇合,市场融合的结果是扩大了融合型产品的市场规模,为不同企业整合其他产业资源提供了规模经济的内生性激励,导致不同产业企业间的竞争与相互替代,促进产业融合的实现。
三、产业融合产生过程的本质
产业融合的从无到有、从出现到实现的产生过程与系统理论家阿希贝提出的“自组织产生过程可以分为组织的从无到有与组织的从差到好两个阶段”相一致。所谓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获得空间、时间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该系统是“自组织的”。这里的“特定”是指那种结构或功能并非强加给系统的,而且外界实际是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系统(哈肯,1988)。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的“协同学”理论、托姆的“突变论”、艾根和舒斯特尔的“超循环”理论等理论共同组成的。它是以非线性的复杂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为研究对象,认为社会经济系统演化的根本力量在于系统内部的自组织力量。自组织的产生有着特定的条件、动力与过程。
自组织产生需要满足3个前提条件,即系统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等(湛垦华、沈小峰,1982)。自组织产生的动力在于竞争与协同。其中,竞争是协同的基本前提与条件,是系统演化的动力,它一方面会造就系统远离平衡组织演化条件,另一方面推动系统向有序结构的演化(沈小峰等,1993)。协同是指系统中诸多子系统的相互协调的、合作的或同步的联合作用与集体行为。除了产业融合产生过程外,从产业融合产生的主体、条件、动力与过程等方面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产业融合产生过程的本质。
(1)产业融合的主体。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具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产业的主体是企业。同样,产业融合的主体是指直接推动或促进产业融合产生与发展的关键力量。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等中介机构对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这些影响都是通过影响企业行为来体现的。因此,产业融合的主体也是企业,企业之间的行为直接决定着产业的发展。同样,产业融合的产生过程与从事融合型产品生产与服务的企业密切相关。如2003年3月,英特尔公司推出了新一代处理器“迅驰”,“迅驰”中融入了无线芯片,从而第一次真正将计算机和通讯融为一体,模糊了计算机与通讯产业的边界等等。从产业融合的主体来看,产业融合是由企业行为所引起的,而非外部力量强加给产业的。
(2)产业融合产生的条件。产业融合的产生需要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产业系统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与非线性相关作用。其中,产业系统开放性是指一个产业系统内部各要素能与其他产业等外部环境之间进行技术、产品、企业等方面的互动,促进了技术的扩散、产品的替代或互补、企业间的协作与竞争等等。产业系统开放性的主要表现之一是不同产业企业能够自由进入与退出市场,进行知识的传播与扩散等;远离平衡态是指在开放产业系统中,不同企业主体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打破了系统现有的线性关系,推动原有产业结构的纵向分解,促进不同企业主体进行专业化与模块化经营,导致不同主体异质性的差异很大,促进了不同主体之间协作性的需求,为促进不同主体间的非线性关系产生创造了条件。产业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指开放产业系统中各要素之间以网络关系相互联系与作用,而不是个别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网络关系与线性关系的区别在于线性相互作用不会促进系统远离平衡态,而网络关系相互作用则会通过更多负熵的流入而促进系统远离平衡态,推动产业系统向有序化方面发展。
(3)产业融合产生的动力。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企业间的竞争与协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竞争是产业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内在力量源泉,促使经济体系达致了统一性和一贯性(哈耶克,2003)。产业融合是企业主体在单个企业间的竞争、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向价值网之间竞争转变过程中产生的,价值网之间的竞争突破了产业的边界,本质上是一种非线性竞争。竞争方式的演进对企业间的协同方式也提出了变革要求,促进了制度协同、集权式产业集群协同、分权式产业集群协同等协同方式的发展。通过不同产业企业主体间的非线性竞争与非线性协同,促进了产业融合的产生。
可见,从产业融合产生的主体、产生过程、产生前提与动力等因素中可以看出,产业融合的产生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自组织过程。
结论与启示
从自组织理论视角看,产业融合的产生过程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是产业融合的主体,开放产业系统是产业融合产生的前提之一。这就要求政府尽量减少对产业发展的直接干预,通过放松产业管制、打破市场垄断等促进产业系统开放性的形成。
同时,产业融合的主体是企业,要求企业进行战略变革,积极通过并购与联盟等途径,促进非线性关系的形成与融合型产品的创新,从而推动产业融合的产生与发展。
参考文献:
哈肯:《协同学》,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年版,第29页。
胡汉辉、邢华:“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2期,第23—29页。
沈小峰、吴彤、曾国屏:《自组织的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4页。
湛垦华、沈小峰:《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155—160页。
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Bernd W.Wirtz:Reconfiguration of Value Chains in Converging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Markets,Long Range Planning,2001,(34):pp.489—506.
Brian R.Gaines:The Learning Curves Underlying Convergence,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1998,57(1—2):pp.7—34.
David J.Collins,William P.Bane,Stephen P.Bradley:Winners and Losers:Industry Structure in the Converging World of Telecommunications,Computing,and Entertainment,In:David B.Yoffie: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pp.159—200.
Elmar Gerum,Insa Sjurts,Nils Stieglitz:Industrial Convergenc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of Innovation,Phillips University Marburg,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Economics,2004.
Greenstein Shane,Khanna Tarun:What Does Industrial Convergence Mean?In:David B.Yoffie: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pp.201—226.
Nils Stieglitz:Industrial Convergence:The Evolution of the Handheld Computers Market,In:Jens Froslev Christensen,Peter Maskeu(eds.):The Industrial Dynamics of the New Digital Economy,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3:pp.179—207.
R.N.Langlois,P.L.Robertson:Networks and Innovation in a Modular System:Lessons from the Microcomputer and Stereo Component Industries,Research Policy,1992,(21):pp.297—3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