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实证研究

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3-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实证研究——基于产业生态系统视角陈晓静引  言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提升银行业竞争力,进而提高我国金融产业的效率,已成为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实证研究基于上述理论回顾,本节将从实证角度开展研究。

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实证研究——基于产业生态系统视角

陈晓静

引  言

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提升银行业竞争力,进而提高我国金融产业的效率,已成为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学术界有关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方面:一是从商业银行竞争对手(特别是外资银行)的动机和战略出发,研究商业银行的对策及如何提升银行的竞争力(刘振华、谭峥,2004;黄宪、熊福平,2005);二是从客户需求的角度研究商业银行如何在竞争中获胜并培育自身的竞争力(孙伯灿,2003);三是从商业银行的成本或效率角度进行研究(刘锡良、刘轶,2006;王聪、谭政勋,2007)。然而,很少有学者从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角度对中国银行国际竞争力展开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尝试从产业生态系统视角提供一个提升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框架。

相关文献回顾

一、产业生态系统

根据生态学的定义,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由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共同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其中,生物群落也称生命系统,是由阳光、温度、土壤、水、二氧化碳、氧和有机物等自然环境中的物理因素组成。产业生态是从生态学的自然生态概念引申出来的仿生概念,本文把产业生态定义为各类产业组织之间、产业组织与其外部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系统。产业生态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产业组织之间、产业组织及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

银行业生态系统是指银行产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动态关系。银行产业绝非独立地创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系统,它的运行更广泛地涉及其赖以活动之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法治、文化和道德等基本环境因素,还涉及这种环境的构成及其变化,以及它们导致的主体行为异化对整个银行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二、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

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是指银行在保持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其资源,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在市场竞争中比竞争对手有相对优势并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外与银行业竞争力相关的研究大体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国家竞争力中的金融体系指标及其测评;二是有关专业机构的评价,如美国的CAMELS评级模型和标准普尔评级;三是有关专业报刊的评价,如英国《银行家》杂志、《欧洲银行家》杂志以及《亚洲货币》等对世界大银行的比较和排名;四是国内学者提出的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和分析。其中,WEF和IMD对银行竞争力的分析仅停留在几个重要指标上,不足以反映一个国家银行业的综合竞争力。英国《银行家》杂志排名主要考核的指标有:银行的一级资本、资产规模、银行经营稳健状态、收益率以及其他综合指标。我国学者焦瑾璞(2001)指出影响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主要有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竞争环境、竞争态势。

综合已有的研究,基于产业生态系统,本文认为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应该综合考虑以下3个方面:第一,竞争潜力,指竞争主体的比较优势和其他可控发展条件,代表的是产业内部影响未来竞争力的因素,如创新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人才凝聚力等;第二,产业生态环境,如政府规制、社会诚信环境等;第三,市场结果,如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

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实证研究

基于上述理论回顾,本节将从实证角度开展研究。受数据的可获得性约束,我们主要选取市场结果,如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来展开分析。

首先,本文选取四大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指标作为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表10-1)。

表10-1 工、农、中、建四行2004—2005年竞争力评价指标变动趋势一览表

资料来源:根据2005年和2006年《中国金融年鉴》整理得出。

通过对表10-1的简略解读,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工、农、中、建四行2004—2005两年的盈利能力大致增长路径和具体变动状况,尤其是已上市的工、中、建三行,样本分析的可比性更强。四大商业银行2005年的资产总额比2004年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税前利润指标上,除农行2005年较2004年下降外,其他各行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在总体上显示盈利水平的稳步小幅上升。在成本收入比这一各国用来衡量商业银行盈利和竞争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上(营业费用/营业收入),除农行外,工、中、建三行成本收入比基本上都处于银监会所要求的监测范围之内(35%—45%)。至于事关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工、中、建三行均超过8%的最低标准,建行甚至以13.57%跻身于世界一流银行的行列。由于农行还未实施股改,没有进行财务重组,其资本充足率、资本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等指标均未予以披露,无法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

在不良贷款指标上,工、中、建三行都有所下降,尤其是工行下降幅度最为明显。造成不良贷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已有学者的研究,最主要的应归结为政府的行政干预和信用缺失。在过去,一些地方政府纵容和默许辖区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结果导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另外,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不够彻底,企业和个人信用意识薄弱,信用观念差,信用缺失成为银行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绊脚石。

中国商业银行和外国银行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接下来,我们根据2004年数据,对国内银行和国际领先银行的经营效率进行横截面比较分析(表10-2)。

表10-2 2004年国内商业银行与国际领先银行的经营效率比较

(续 表)

资料来源:根据2005年英国《银行家》杂志第7期全球1 000家大银行排名(转引自刘锡良、刘轶,2006)、国内商业银行2005年年报、2005年《中国金融年鉴》整理得出。(2004年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数据是注资及政策性剥离后的数据。)

国外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成本效率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有重要影响(Mester,1996),我们根据相关财务数据,对国内商业银行与国际领先银行(2004年排名全球前五名)的经营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从资产收益率指标来看,国内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的整体水平要明显低于国际领先银行;国内商业银行资本收益率参差不齐,其平均水平也低于国际领先银行。而从成本收入比指标看,虽然与国际领先银行相接近,但我们不得不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在我国目前金融管制环境下,国内银行的利差水平远高于国外,我国商业银行单位贷款的利息收入,与美国比超过81.97%;与日本比超过148.51%;与英国比超过50.68%;与欧元区比普遍超过40.51%(李成,2004)。鉴于我国银行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利差,利差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如果我们的利差水平与国外银行持平的话,我们的成本收入比将会大幅上升。我国银行业目前的盈利来源还是利差,这也折射出我国银行业盈利手段过于单一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二是我国银行员工的薪酬水平与银行的设备水平明显不如国际领先银行。中国商业银行客户排长队的现象还屡见不鲜,由此可见银行的设备水平。另外,由于我国银行员工的薪酬水平较低,也导致一些优秀员工流向外资银行。综合两方面因素,与国际领先银行的费用水平相接近并不能说明我们的成本控制能力强。

资本回报率和资产回报率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我们再进一步截取2005年数据,比较国内三大银行和大型国际先进银行的资本回报率和资产回报率。从图10-1可以直观地看出,国际先进银行的盈利能力高出国内银行1倍左右,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图10-1 2005年部分外国银行和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比较

资料来源:《银行家》2006年第10期第39页,2006年《中国金融年鉴》整理得出。

制约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因素分析

通过对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分析,我们发现制约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3点。

一、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innovation)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汇,其本意是更新、制造新的东西或改变。经济学家中,熊彼特可谓是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在他看来,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约瑟夫·熊彼特,1997)。熊彼特之后,许多经济管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创新问题,纷纷研究之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奈特(Knight)认为,创新就是对一个组织或相关环境的新的变化的接受(袁安照、余光胜,1998)。扎特曼(Zaltman)将创新定义为被相关使用部门认定的任何一种新的思想、新的实践和新的制造物(袁安照、余光胜,1998)。

创新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先决条件,没有企业的持续创新就不会有企业的持续成长。波特在1990年指出,“公司通过认知或发现行业中更好的竞争新方法,并将其付诸实践来形成竞争优势,从而最终演变为创新”(奥托·卡尔特霍夫,1999)。他进一步提出,尽管有时企业也可以通过模仿(例如短暂的成本战略)取得竞争优势,但这种优势常常极为短暂(Chen Yikai,2001)。德戈伊斯在1998年曾经说,在不久的将来,一家公司能够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快地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将是其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奥托·卡尔特霍夫,1999)。此处所谓掌握新知识指的就是创新。比尔·盖茨更是一语惊人地指出,“企业繁荣中孕育着毁灭自身的种子,要防止这种毁灭的唯一对策就是坚持不断创新”(史东明,2002)。

相比较外资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经过长期发展,外资银行使用过的中间业务品种多达2万多种,并从早期以结算、汇兑、信托等低附加值的业务向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等高附加值业务的方向转变。就具体的金融产品种类来看,外资银行自进入中国起,就着重开发创新型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一方面,把在别的国家开展很成熟的金融产品引入到中国或在中国进行本地化;另一方面,考察中国银行业金融产品,设计创新的产品体系。这些产品具有风险小、收益高、投入少、见效快、有潜力等特点,比如网上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金融衍生品服务等。此外,外资银行在零售业务上更是别出心裁,如国内外资银行推出了与股票指数、商品期货指数,甚至是黄金、石油和水资源等资源类产品系列。与国外数以万计的零售产品数量相比,我国银行区区几百种金融产品显得格外单薄。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还是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外延粗放型业务发展方式,这不仅导致风险水平的持续走高,而且导致收入结构的传统单一和进一步增长的乏力。

二、银行业经营环境较差

国外学者的实证分析表明,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水平和外部环境均会对商业银行效率产生影响(ChenYikai,2001)。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行政干预造成的。如政绩工程、重复建设项目贷款时有发生,有些企业将银行贷款作为“纯利润”,想方设法骗取银行贷款,致使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高。

此外,我国银行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几年,国内各个银行机构各个层次的经济案件层出不穷,大案、要案屡见不鲜,这不仅损害了银行的形象,而且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效率。

三、公司治理结构尚未真正实施到位

建立严格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也是今后切实努力的方向。不论是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先后成为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中、建三行,还是正在进一步酝酿股改方案,不期启动股改进程的农行,在引入和实施现代法人公司治理结构中,运行机制跟过去相比有了一些变化,但仍然是换汤不换药,并未在组织制度创新这个根本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结论和政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实证研究,我们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要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不仅要进行内部改革,同时还有待于外部生态环境的改善。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如下。

一、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创新

只有创新才能把握机遇,抢占市场先机,从竞争惨烈的“红海”跃入浩瀚无垠的“蓝海”。我国商业银行只有通过产品和服务的不断丰富,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领先地位。

据调查,我国商业银行不愿意进行创新的另一原因是创新成本高,同时创新成果很容易被竞争对手低成本模仿。Arrow(1962)指出,企业进行研发或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与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存在正相关性。因此,为了鼓励创新,我们应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同时,银行应加大自身的研发力度,熟悉知识产权保护途径和法律救济途径,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为了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我们应大力发展信用中介机构,培育信用市场体系。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明确政府、中介机构的定位和关系,全面发展资本市场信用评级机构、商业市场评估机构和消费者个人信用评估机构等各种信用中介,以德为先,无为而治。

三、允许商业银行适度混业经营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特征,在不违背现行法规的基础上,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努力扩大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寻求银证、银保合作的途径。为了规避风险,各家商业银行应根据自己的要素禀赋结构,选择自己最有优势的业务。同时,建立扁平化、柔性的组织结构,便于不同部门通过信息网络进行沟通,这样,不同部门成员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最广泛的信息,及时发现风险并加强风险管理。

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

由于银行资产具有流动性强、处置时间短、交易便利以及资源稀缺等方面的特点,银行所有者面临代理人较大的道德风险。良好的银行治理结构能够提高绩效,降低制度成本。为保证委托人的权益不被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契约关系需要制度上的相应安排。

徐传湛等(2002)研究认为,所有权结构是解释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差异的重要变量,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是受到了中国政府的干预尤其是对贷款的干预。自2004年股份制改造以来,三大国有银行的资产质量、资产盈利状况逐步得到改善,说明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突破口的产权制度改革和法人治理制度改革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另外,激励约束机制是鼓励员工提高素质、激发潜能、保证人力资源素质与岗位需求相匹配的主要手段。因此,我们应继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改革国有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重新分配激励资源,最终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奥托·卡尔特霍夫、野中郁次郎、佩德罗·雷诺:《光与影——企业创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陈小宪:“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银行家》,2006年第10期,第38—41页。

何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金融研究》,2007年第1期,第105—109页。

黄宪、熊福平:“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第5期,第21—27页。

焦瑾璞:《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李成:“利差演进、利差层次与我国利差结构分析”,《金融论坛》,2004年第6期,第9—15页。

刘锡良、刘轶:“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成本领先战略视角”,《金融研究》,2006年第4期,第71—81页。

史东明:《企业核心能力论——构筑企业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孙伯灿、宋安平、章舜武:“商业银行市场竞争战略偏差产生的成因及其纠偏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4期,第38—43页。

王聪、谭政勋:“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结构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第110—123页。

徐传湛、郑贵廷、齐树天:“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问题与金融改革策略透析”,《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第22—30页。

姚铮、邵勤华:“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选择及其权重确定”,《评价与预测》,2005年第1期,第60—63页。

袁安照、余光胜:《现代企业组织创新》,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中国金融年鉴》,2005、2006年版。

Chen Yikai:Does Bank Efficiency Change with the Business Cycl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etary Policy,Economic Growth,and Bank Condition,Drexel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2001:pp.112—150.

K.J.Arrow: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3):pp.155—173.

L.J.Mester:A Study of Bank Efficiency Taking into Account Risk-preference,Journal of Banking &Finance,1996,20(6):pp.1025—10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