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纳与韩国因不同的贸易政策而拉大经济差距

加纳与韩国因不同的贸易政策而拉大经济差距

时间:2023-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附件4-1:加纳与韩国因不同的贸易政策而拉大经济差距在1970年,加纳的人均GDP为250美元,韩国为260美元,加纳和韩国大致相当。从加纳政府干预可可贸易可以看到反贸易政策是如何摧毁经济的。这种无效使用本国资源的经济政策严重地损害了加纳经济,阻碍了经济发展。韩国的外向性经济政策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其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附件4-1:加纳与韩国因不同的贸易政策而拉大经济差距

在1970年,加纳的人均GDP为250美元,韩国为260美元,加纳和韩国大致相当。但到1995年,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韩国为9 700美元,而加纳只有390美元,显示了两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增长率。1968—1995年间,加纳GDP年均增长1.4%,而韩国是9%。

导致两国经济发展道路有如此大的差距的原因有很多,但两国对于国际贸易的态度不同可以部分解释其原因。世界银行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韩国政府鼓励国际贸易,实施外向性经济政策,而加纳政府的行动则约束本国生产者进入国际市场。1980年,加纳的外贸依存度仅为18%,而韩国为74%。

1957年,加纳独立,是第一个独立的英国在西非的殖民地国家。独立后,首任总统恩克鲁玛受到当时的泛非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实施了包括对大量进口产品征收高关税的进口替代政策,希望建立加纳自己的一些制成品工业,同时限制加纳企业进行出口。其结果是灾难性的,加纳从非洲最富饶的国家之一变为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从加纳政府干预可可贸易可以看到反贸易政策是如何摧毁经济的。适合的气候、肥沃的土壤、方便进入国际市场的海运,使得加纳具有生产可可得天独厚的绝对优势,1957年,加纳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产国和出口国。这时,新独立的加纳政府成立了一个国家控制的可可销售董事会。该机构被授予确定可可价格的权力,而且成为加纳全国唯一的可可买家。该机构在国内向可可种植农民低价购买可可,然后以国际市场价卖到国际市场。事实上,该机构从可可买卖中为国家征收了大量的税收,这笔钱用来支持国家的国有化和工业化计划。

结果是,在1963年—1979年间,加纳农民向国家可可销售卖机构卖可可的价格每年提高6%,而他们购买的消费品却每年提高价格22%,而邻近国家可可销售价格上升了36%。在国际市场可可价格猛涨的时候,加纳农民从可可销售董事会获得的收入却在日益减少。加纳农民的反应就是少种可可,而多种可以在加纳国内销售的粮食等其他农产品。7年中,加纳可可的生产和出口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导致外汇储备大量流失,进口必需品的能力大幅下降。

加纳的内向性贸易政策导致资源从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可以盈利的可可生产和销售转向不具备优势的粮食和制成品。这种无效使用本国资源的经济政策严重地损害了加纳经济,阻碍了经济发展。

反观韩国,世界银行认为韩国的经济政策具有强烈的外向性特征。韩国政府大幅度降低制成品的关税,鼓励企业从事出口贸易。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韩国政府逐步降低关税,使平均税率由60%下降到20%,对于大多数非农产品,关税趋于零,同时,进口配额也减少了90%。韩国政府还逐渐削减出口补贴,从50年代后期的80%下降到1965年的20%,到1994年的取消补贴。除了农产品外,韩国是一个迈向自由贸易的很好的范例。

韩国的外向性经济政策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其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资源由农业转向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尤其是纺织、服装、制鞋产业。大量廉价而受过精良教育的劳动者为韩国奠定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的基础。最近,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经济增长的领域又转向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汽车、半导体、家用电器和其他先进材料制造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韩国社会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人口从20世纪50年代的77%减少为现在的20%,制造业年均增长超过10%,GDP增长速度超过9%。

(徐立青编译自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