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特征与作用
一、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特征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特点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予以分析。
(一)加工贸易的发展规模
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自1981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工贸易加速发展成为我国的主要贸易方式。中国的加工贸易在最近的20年中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贸易方式。
1.加工贸易的绝对规模。
从表1-1中可以看出,从1981年到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从440.2亿美元增加到14 219.1亿美元,增加了32.30倍。而我国的加工贸易总额同期从24.8亿美元增加到6 904.8亿美元,增加了278.42倍。而从1981年到2005年,一般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却只从415.4亿美元增加到7 314.3亿美元,只增加了17.08倍。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外贸进出口额的比重从1981年的5.6%上升到2005年的48.6%。
表1-1 我国加工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额的比较
续 表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计算。
2.加工贸易的出口规模。
从表1-2可以看出,从1981年到2005年,加工贸易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从不足5%跃升到50%左右。
表1-2 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
续 表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3.加工贸易的增值水平。
加工贸易的增值水平可以用加工贸易增值系数来衡量,所谓加工贸易增值系数是指加工贸易出口值与加工贸易进口值之比。我国加工贸易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90年代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走了一个“V”字型,即先下滑后上升,由1991年的1.30至1994年进入谷底的1.20,此后逐步上扬,至2005年增至1.52(见表1-3)。增值系数是衡量中国加工贸易创汇水平的质量指标,这一指标的不断提高标志着中国加工贸易在效益水平上的改善,标志着中国的加工贸易在增值链条上的位置有所提高,产业结构开始逐步升级。
表1-3 1991—1998年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系数
续 表
资料来源:根据海关总署《海关统计》(1991—2006年)计算。
(二)加工贸易的结构
1.主体结构。
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生力军。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额分别达到2 663.50亿美元和1 836.60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总额的81.2%和82.8%。2004年,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值已占全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的81.87%。另外,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国有企业等内资企业的来料加工主要是由外资经营管理的。因此,从总体上看,外资经营的加工贸易分别约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的80%左右。
表1-4 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情况
续 表
资料来源:各年《中国海关统计》。
注:该表中的比重系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占全国加工贸易的比重。
外商投资企业之所以主要采取加工贸易这种形式,有其深刻的原因:
(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制定加工贸易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
(2)加工贸易方式有利于外商实施“转移定价”战略,即“高进低出”,抬高料件的进口价格,以达到转移利润和外汇的目的;压低产成品的出口价格,以达到避税之目的。
(3)外商采取加工贸易形式,可以获得众多的政策优惠。
(4)1994年以来,由于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商品实行增值税免税政策,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因此,很多外商投资企业对出口商品实行加工贸易,以减少税收负担。
2.产业结构。
加工贸易商品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鞋类、玩具、家电、电子零部件、五金用品等。技术层次上都是属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和现有的一些成熟技术,这是由外国和地区一些中小企业或跨国公司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继续占领其“夕阳产业”市场这种战略意图所决定的。
3.地区结构。
加工贸易进出口市场分布不平衡。
(1)加工贸易的地区分布主要在沿海省市。虽然加工贸易从东南沿海开始发展起来后,已经遍及全国各地,但一直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江苏、山东和上海。之所以形成这种分布,原因固然很多,但首先与这些省市的地理优势有关,广东和福建最利于与港澳台进行经济往来,山东在与韩国贸易上处于最有利地位。此外,这些省市都率先在全国享受到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或沿海开放地区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对这些省市加工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加工贸易的海外伙伴具有明显的地区特征。率先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的粤闽两省,在初期客户绝大多数来自港澳。1985年以后,日本、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以及我国的台湾省、韩国等地的客户也逐步通过港澳而进入内地。到目前为止,就全国而言,加工贸易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主要为日本、中国台湾省和韩国;加工贸易出口地主要是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香港。这种分布结构,表明我国在参与国际化生产的过程中,料件等上游产品主要来自亚洲地区,加工产品主要输往欧美市场。这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和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
(三)加工贸易的阶段性
加工贸易的发展阶段特征可以从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主要方式、产业结构特征、区域分布及扩展、政策演变以及价值链位置等方面进行划分。
1.按照加工贸易出口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划分。
这种划分意义在于,从人们争论最多即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居高不下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按照加工贸易出口在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来分析,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81—1985年,表现为比重值相对平稳的增长,年增长在2个百分点之内;第二个阶段为1986—1991年,表现为比重值高速增长,年增长在3个百分点以上,最高达8个百分点;第三阶段为1992—1995年,表现为增幅不大,总增幅为4.4个百分点,且出现起伏,1994年较前一年略微下降;第四阶段为1996—2005年,表现为跃升后的稳定平台,1996年是跳跃性发展,提升了6个百分点,此后在一个相对窄的幅度中平稳增长。
每个阶段的划分体现出加工贸易在国民经济总体中的作用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第一阶段,具有起步特征,增长平稳,其地位难以与一般贸易相比;第二阶段,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充分体现出来,与加工贸易对区位的要求相结合,促进了加工贸易在东南沿海地区的高速发展;第三阶段,受国民经济调整的影响,在国内外大环境下,紧缩一般贸易发展;第四阶段,超过一般贸易的比重,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正是这种表面上与一般贸易的相对关系,引起了国内对加工贸易的诸多争论。但是,如果把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与出口总额自身的变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变化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出,经过前10多年的稳定发展,1993—1995年出现了一个跃升阶段,其后出现了一个持平与跃升的混合平台(持平的出现有国内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这说明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与稳定并不是以出口总额的下降为背景的,换一句话说,加工贸易出口比重是中国出口贸易整体发展中的一种稳定现象。
2.按照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划分。
这可以划分为80年代中期以前,1988—1991年,以及1992年以后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对外的来料加工装配为主,作为利用外资、扩大出口的启动模式,显示出与吸收外商投资的相关性。第二阶段,以进料加工为主,以亚洲“四小龙”向中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区域分布与产业构成上与外商投资更加趋于一致。第三阶段,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商投资为特征,成为推动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产业特点和技术档次以及分工的层次上都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其增长速度放慢但比重迅速上升,成为中国外贸第一大贸易方式。
3.按照区域分布来划分。
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界,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加工贸易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后一个阶段是向内陆的启动扩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中国加工贸易从以垂直分工为主向水平分工为主的转折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开始下降,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档次提升,因此,加工贸易的发展在客观上和主观上都要求向内陆转移。但是,由于空间距离太大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相对落后,使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即增值空间不大的加工贸易难以实现这种区域性的战略转移。
二、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我国对外开放时间不长、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对外经济贸易水平不高的历史条件下,加工贸易的发展,对扩大我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规模,增加外汇收入和就业,从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
1.加工贸易在扩大我国对外贸易规模方面作用显著。
从1981年到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从440亿美元增加到14 219.1亿美元,增加了32.32倍,增加的绝对额为13 778.9亿美元;而我国的加工贸易总额同期从不到25亿美元增加到6 904.8亿美元,增加了276.2倍,增加的绝对额为6 879.8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出口的增加额占对外贸易进出口总的增加额的49.93%。正是加工贸易的发展才有力地带动了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但是,必须指出,发展加工贸易对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的作用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加工贸易的扩大有时是以牺牲其他方式的对外贸易为代价的。
2.加工贸易在维持对外经济平衡、争取贸易顺差方面的作用比较复杂。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一直小于进口,加工贸易有明显的贸易逆差。这可以用当时加工贸易还正在超高速增长来解释。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加工贸易的出口就一直大于进口,出现了显著的贸易顺差,而且顺差额的增长速度往往是十分惊人的。而在1991—2005年的15年间,我国非加工贸易的所有其他各种对外贸易方式总计起来15年中有4年是贸易逆差,但这4年中有3年我国对外贸易总的还是顺差,这当然是由于加工贸易方面的顺差弥补了非加工贸易上的逆差。由此看来,加工贸易在维持对外经济平衡上的作用似乎是极其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不过,在利用有关统计数据分析加工贸易在维持对外经济平衡方面的作用时,还必须考虑下述两方面的因素:
首先,加工贸易上的顺差与非加工贸易上的顺差是不可比的。非加工贸易上的顺差比较接近净出口的概念,而加工贸易上的顺差严格说来不是净出口,而仅仅是出口所得的净外汇收入。这是因为在计算净出口时,进口品的范围中应该包括所有各类的进口物品,而加工贸易的进口中则只包括生产中使用的中间产品,而且还仅包括为生产出口品所必须进口的生产中使用的中间产品。相比之下,非加工贸易的进口中则包括了消费品、投资品和中间产品等各种物品,只是它进口的中间产品大部分不是供生产出口品用的。此外,支配加工贸易中的进口品数量变化的规律也不同于支配整个对外贸易进口数额变化的规律。加工贸易的进口数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出口品生产中投入产出的技术关系决定的,受一国货币的汇率和收入水平以及消费数量的影响不大;而非加工贸易的进口才是真正国民收入核算意义上的那种进口,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货币的汇率和收入水平以及消费数量。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进行宏观经济分析时,不能把加工贸易的顺差看成是净出口,而只能把它当作一般的出口来处理。这是因为净出口虽然是出口大于进口的数额,但是加工贸易出口的增加由于技术原因而直接引起其进口的增加,不须通过出口增加收入这个中间环节的影响;而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出口的增加虽然最终也会引起进口的增加,但那是由于出口会增加收入,而进口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加工贸易中,收入(企业的增加值)就是加工贸易的顺差。因此,在分析对总需求的影响时,应当把加工贸易的顺差仅仅当作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出口来处理。
其次,加工贸易中的顺差可以靠侵蚀非加工贸易中的顺差而扩大。如果政府的经济政策使企业感到把非加工贸易中的出口改成加工贸易更为合算,就会有许多企业把非加工贸易中的出口改为加工贸易的出口,结果是一方面非加工贸易的出口和顺差下降,另一方面是加工贸易中顺差上升。这一点在1995年和1996年我国两次下调出口退税率之后,加工贸易顺差的超常增长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3.加工贸易在利用外资方面的作用斐然。
当前,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贸易与投资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应当看到,在我国加工贸易已不仅仅是一种贸易行为,更重要的是它与利用外资相联系,是我国参与国际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制定加工贸易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前文的表1-4相关数据证明成效显著。
4.加工贸易在增加就业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贡献巨大。
我国的加工贸易项目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商在我国开展加工贸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看中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廉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通过开展加工贸易,不仅使当地大量劳动力得到安排,而且还从内地接受了众多劳动力,为增加就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全国约有20万家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从业人数达6 000多万。同时加工贸易企业为我国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开放型经营管理人才和科学技术人员,通过加工贸易,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丰富了企业管理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