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走向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国内最有吸引力的词语之一。无论从国家政策、各大城市的发展思路、著名科技园区的规划,还是企业发展战略中都可以看到,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我国迅速崛起。当文化与经济、科技相结合,再形成创意,那未来的商业世界将迸发出文化的味道。我国选择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是选择了一条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高端发展路线。我国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保证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必须有正确的战略发展导向,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增强产业化能力
创意自古就有,但是产业问题一直没有明晰化,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是实现产业化,构筑产业链。一部作品在发表之前是没有任何市场价值的,而发表后,这部作品就被赋予了版权价值,并得到保护。这一阶段的版权价值还是比较低的。随着产业链的流动,作品被制作成电影、电视片以及开发出其他衍生品,其版权价值被多形式、多途径的开发,得到释放,才能实现飞跃式的提升。这才是“创意”成为“创富”的关键。再比如,如今的奥运经济就是注意力经济。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有专家估计“福娃”经济产值将超过3亿美元。“福娃”吉祥物市场的产业化不仅能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还会拉动我国旅游发展,促进具有中国特色产品的热销,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推进集群化发展
产业集群化是当今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如美国闻名于世的曼哈顿艺术集聚地、好莱坞影视娱乐业集群地等,都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范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刚刚起步,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集聚区建设初具规模,但特色还不明显。未来发展需要加强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培育,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打造较为完整的文化创意业链条,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和产业规模效应的充分释放。综合全球经验,创意产业园区可以包括三种型态:创作型创意文化园区、消费型创意文化园区及复合型创意文化园区。如上海最热门创意园区同乐坊75%以上业态为各国特色酒吧、中西式餐饮、时尚展示发布、个性零售店等,完全锁定“消费型创意文化园区”功能,迅速跻身上海人气旺盛新地标之一。
(三)有效利用传统文化资源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要发展,要使优秀的创意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必须有本国的创意品牌。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意品牌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安身立命之本。对于民族文化资源来说,保护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得以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如果只强调保护不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不与文化创意相结合,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这些文化资源将失去生命力。对于传统文化资源只有合理利用,并加以创新,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我国的民族创意品牌。
少林寺这个民族品牌的传播是文化创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优秀范例。少林寺是我国独有的文化资源,有着1 500多年历史的少林寺,是目前佛教最大宗派禅宗的祖庭,在中国佛教历史和文化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同时又是著名的少林武术发源地,享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美誉。对于如何传承和发扬少林寺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少林寺住持释永信独辟蹊径,主动弃武习文,主打少林文化品牌,策划了一系列创意活动。他先后成立了少林寺拳法研究会、少林寺武僧团、少林书画研究院、中华禅诗研究会,创办了《禅露》杂志。近几年,他又开办少林寺网站;授权台湾中影公司进行电视动画影集《少林传奇》的制作;携手网游公司制作网络游戏《少林传奇》;投资2 500万美元重拍电影《少林寺》等。“少林寺”这一民族品牌声名远播,少林文化发挥了国际影响力,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四)倾力打造创意阶层
对文化创意产业来说,创意阶层就是创意人才。当前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成为科技强势与文化强势的高度关联领域,对专门人才有一种特殊的战略需求。这种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已成为夺取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制高点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远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急需大力引进和培养。需要培养和引进各类创意人才、文化经纪人才及中介机构,促进创意成果转化为经营资源。一方面,要在高校设置创意产业经营管理专业,培养相关人才,组织社会各界开展创意培训;另一方面,要为吸引各类创意人才创造良好环境,特别是有利于创意发挥的宽松愉悦的环境,包括对创意人才的激励政策以及为创业提供的公共服务体系。
上海的“设计工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创意人才的典范事例。上海创意园区的设计工厂是在上海市经委、徐汇区经委、上海师范大学的共同关心、支持和努力下,设计改造的集产学研为一体的设计创意产业园区和设计创意产业人才培育基地。园区内设有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下属的视觉传达、环境艺术、展会设计、工业造型、数码艺术、动画制作、装饰艺术、现代陶艺、版画制作等多个专业的教育及教学实习基地,并设有城市公共形象设计和城市建筑与遗产研究中心及学生创意产业孵化中心、美术学院设计中心、企业产前研发中心及人才培训中心。它是集产学研为一体的专业实际创意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并直接面对社会,建立起公共设计服务、公共设计教育及公共设计研发的平台。过去,这里还是座无人问津的废厂房,如今,一个集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艺术研发于一体的“创意设计工厂”在上海悄然兴起,成了海内外创意灵感、创意人才和创意产业的集聚地,更成了上海师大设计人才培育的大平台。过去,象牙塔培养的创意设计人才,教学落后市场,设计滞后产业。上海师大推出了新的创意:走出校门,面向中小企业提供品牌、产品、会展等诸多创意设计服务。校内不少设计专家、教授也纷纷“进厂”组建工作室。同时,包括西门子等在内的跨国企业创意机构也被吸引过来。一时间,众多设计订单纷至沓来,每年五六百万的创意产值迅速生成。上海师大趁热打铁,将更多创意设计类专业教学课堂迁入“工厂”,使每个专业的背后,都拥有了厚实的产业背景。如今这座“创意梦工厂”正在集聚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大公司的研发中心和设计人才。
(五)构筑公共服务平台
文化创意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资金、信息、管理经验和业务渠道,独立生存能力不强,加上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市场风险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所以要构建和完善创意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包括提供专业化创业设施、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经营管理和政策指导,组织交流、展览、展示和市场推广服务。逐步完善有利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加强资质认证、金融、贸易、评估等公共服务,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创意产业发源地英国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通过非赢利性的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社会资源,搭配相关产业链,推动创意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英国政府负责制定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和创意产业规划,建立创意产业发展基金,但政府本身不参与创意产业的管理,而是通过非政府性的CIDA(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Agency,创意产业发展局)来推动协调创意产业的发展。CIDA下面集聚了一系列非赢利性的创意中介服务机构,包括金融、法律、建筑、产业等各方面的资深专家,帮助传统企业进行创意产业转型,为创意产业物色风险资金,争取政府基金支持,进行项目策划和评价,进行人才培训等。这样一个庞大的公共服务网络分布于英国各郡各城,为全国12万家创意类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目前,上海市已建立起创意产业中心和设计创意中心两个中介服务机构,前者更多侧重于产业方面的沟通中介服务,如举办设计大赛等;后者拟打造创意产业公共教育培训平台,解决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等,有效地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六)为创意原创护航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是投入智力资源,产出知识产权,是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凝结一定程度知识产权的创造性产品生产和服务体系,其核心内容是创新活动,其产品内涵是一种设计、一种创意,产品价值主要体现在创意和创新环节的收益上,需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来保障创意主体、创意企业的合法收益。同时,文化创意产品往往以数字信息产品作为载体,与传统产业的产品相比,数字信息产品更易复制,复制成本与开发成本相比接近于零。据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中国区的一份资料显示,网上传播盗版音像制品给音像行业带来了每年至少50亿美元的损失。因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更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保障创意主体的合法权益,激发企业的创意、创新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