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服务项目的校内实习基地建设
黄健青 陈 进
摘 要:实习教学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学校教育与社会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实习可分为校外实习和校内实习两类,单纯依靠校外单位提供实习机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立校内实习基地,与校外实习形成互补,更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实习效果进行监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建立的以商务部信息服务项目为支撑的“中外经贸合作网站信息采编中心”校内实习基地,充分发挥高校综合性人才优势,在为相关政府部门、企业、研究机构等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良好实习环境,为培训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提供了软硬件条件。实习基地的建设为高校人才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开创了新的合作模式和培养方式,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校内实习基地;人才培养
一、引言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进一步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 ”
实习教学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学校教育与社会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仅仅依靠课堂理论学习获取,必须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来实现。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能够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同时,通过学生实习,可以检验教学成效,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践型人才积累经验。
学生实习可分为校外实习和校内实习两类。单纯依靠校外单位提供实习机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企业出于自身生产活动以及安全角度的考虑,一般不让实习学生进行核心工作的实际操作,实习学生也很难接触到完整的工作流程。从学校管理角度看,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可以解决校外实习地点分散,不利于教师及时提供实习指导、答疑解惑的问题。另外,与政府、企业联合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可以吸收一定社会资金充实学校教学设备。因此,建立校内实习基地,与校外实习形成互补,更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实习效果进行监管,是实习教学的有力保障。
2004年7月,信息学院建立了以商务部信息服务项目为支撑的“中外经贸合作网站信息采编中心” ,在面向全校学生的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二、基于信息服务项目的实习基地建设
(一)实习基地建设背景
为更好地推动中外经贸活动的开展,2004年商务部开始以政府合作建设的方式建立中外经贸合作网,这是我国政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与外国政府进行经贸合作新途径的一种尝试,旨在通过电子化手段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双边或多边经济贸易活动。2004年7月,设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的“中外经贸合作网站信息采编中心”正式成立。
采编中心的成立,得到了商务部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该项目隶属商务部“十一五”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框架,建设目标确定为:充分发挥高校综合性人才优势,以现代信息服务等方式共同建造为中外经贸合作领域相关政府部门、企业、研究机构等提供“及时、权威、高效”服务的综合平台。
(二)实习基地建设目标
在为政府提供公共商务信息服务的同时,我们进一步确立了建立校内实习基地(以下简称“采编中心” )的目标,即:以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为目标,依托商务部信息服务项目,通过参与实践教学各环节,面向全校学生,形成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平台。
在此基础上,采编中心实习基地依照实践教学的特点,提出了3项基本方针:知识与应用结合、服务与培养结合、实践与创新结合。即将学生课堂上学习的各类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在完成为商务部项目服务的同时,有计划地实施实践能力培养目标;设立专门或综合性的实践项目,充分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特色。
(三)实习基地运作模式
实习基地建设是教育部为加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实践经验和能力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从目前情况看,各高校普遍存在校、内外实习基地不足的状况。因各种条件制约,校内基地中更多采取模拟、仿真的方式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
采编中心实习基地则是在相对稳定的为部委项目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在实际工作中设计专项实习计划,为实验教学、学术研究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提供真实背景材料的方法,建立适合在校学生的跨学科、综合性实践平台,探索出新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组织运作方式。
三、实习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商务部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支撑下,设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的采编中心实习基地经过6年多的努力,已经打造出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符合教育部实践能力培养要求的综合性实践体系,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开创了新的合作模式和培养方式,在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具体体现在:
1.2009年10月,“中外经贸合作网站信息采编中心建设”成果经过来自商务部、中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及高校专家的评议,认为在中外经贸信息服务方面到达了国内领先水平。
2.2008年,采编中心实习基地项目分别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同时作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3.2006至2008年间,实习基地的经验及应用成果多次作为引导和示范内容在全国高校相关会议上得到肯定和推广。
4.采编中心实习基地作为信息学院的特色项目,参与了2006年教育部本科评建工作,为评估“优秀”做出了贡献。
5.实验教学支持示范:提供了北京市2008年精品课程《电子商务》中“电子商务网站信息采集与发布”实验环境。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电子金融》 、《商务智能》 、《电子商务与支付》 、《网络金融服务》等提供了实践支持。
(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效果显著
从学生实习体会、工作小结及调研项目报告中可以看到,通过实践基地的实习,学生不仅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得到了锻炼和增强,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采编中心实习学生在各种竞赛和活动中取得显著成效,如2005年6人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团体一等奖和三等奖; 2005- 2006年实习学生参与商务部电子商务案例调研,获优良奖和一等奖。2006年,实习学生张学勤以唯一一个满分取得了由人民网联合俄罗斯驻华使馆共同举办的《中俄知识竞赛》大赛第一名。2007年,实习学生刘三学获得了中国“俄罗斯”年网上俄语征文活动的优胜奖。2008年,实习学生袁晓琴所写的《中外经贸合作网采编中心实习报告》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专业实习论文一等奖。2009年,基于中外合作网站的竞赛方案《国际贸易平台》获得全国高校首届“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北京赛区一等奖等。
采编中心工作内容涉及经贸、语言、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一些学生也将实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作为他们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选题。如2006届《中外经贸合作网信息采编中心多媒体信息自动发布系统开发》 ; 2007届《中外经贸网采编中心外联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数据挖掘对于经贸网站优化的应用》 、《web日志挖掘在网站客户细分中的应用》 、《基于Web日志的外贸网站分析与应用》 ; 2008届《中外经贸合作平台——多站点协同采编子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中外经贸合作网企业服务子系统开发》 、 《中外经贸合作网推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序列挖掘算法的实现》 ; 2009届《中外经贸合作网商品供需匹配系统——系统设计及实现》 ; 2010届《中俄经贸合作网会员制系统应用现状及盈利模式分析》 、 《中外经贸合作网商品供需匹配系统设计开发——模糊匹配算法研究及实现》等。
(三)受益实习学生范围广
截至2010年12月31日,采编中心实习基地累计接收602名学生的申请,安排了各类实习工作,其中应商务部有关司局要求,累计考核、选拔了33名学生赴商务部实地实习,选派200人次为商务部会务提供志愿者服务。选送的学生在商务部的工作表现良好,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学生也获得了在校外和实习基地之外的实践机会,深受学生欢迎。
在采编中心实习的学生主要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国贸学院、外语学院等15个院系,其中本科生约占60%,研究生占40%。此外,实习基地还接待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等其他高校实习学生54名及5名外校培训教师。实习基地已成为立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辐射北京市高校、跨专业的面向现代商贸人才的综合应用实践平台。图1为我校实习学生所在院系分布图。
图1 实习学生所在院系分布图
(四)建立了规范的实习管理制度
实习基地从成立之初就注重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强调信息技术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经过6年多的实践,在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制定了学生实习工作相关管理制度。如2010年9月,采编中心根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6月发布《关于落实2008级本科生认知实习相关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按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专业实习实施细则》办法,制定《采编中心专业认知实习管理办法》 ,充分发挥中外经贸合作网站信息采编中心实习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到采编中心进行认知实习。
另外采编中心一些制度的制定或修订也采纳了学生实习过程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同时参与管理,提高了学生综合实践的水平和能力。
(五)提升了学校声誉和影响力
中外经贸合作网是具有政府背景的国家级网站,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影响力。采编中心成立后,国家部委领导、国外有关政府官员及机构团体、国内企业、协会等陆续到设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的实习基地参观访问。如曾任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副部长廖晓淇、俄罗斯驻华商务代表、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官员等,实习基地的共建工作多次得到商务部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肯定。
四、创新经验及启示
经过6年多的建设及推广应用,信息学院已经搭建起一个面向全校学生、跨学科的综合性特色实践体系,实习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代表了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其创新意义主要有:
(一)实践体系的模式创新
实践体系是在国家商务部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下构建,教学方案和实践规范是总结我校多年具有特色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实践基地采取与商务部共建方式完成,把为部委提供的长期稳定服务与学校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实习生导师方面采取专兼职结合、校内外结合的方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针对性强、水平高、素质好、相对稳定的导师队伍。
(二)跨学科综合性实践平台
实践服务项目涉及经贸、管理、商务、语言、法律、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不仅业务工作涉及范围广,参与的导师和学生也来自不同专业,将信息技术与经贸活动的有机结合是这个综合性实践平台的显著特色。
(三)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
实习基地在向学生提供专业实习计划的同时,也积极为实验教学、学术活动、毕业论文/设计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提供基础数据和系统支持。同时实习基地通过完成部委招标项目获得经费支持,形成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良性循环。
(四)真实环境综合能力培养
实习基地通过有计划地设定专业实习岗位,在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综合培养,以真实环境对学生进行目标岗位训练。
五、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日益深入,社会越来越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采编中心实习基地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经过5年多的努力,以商务部信息服务项目为依托,面向跨学科在校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通过实习,增强了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我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
[2]黄健青,李兵,黄浩,陈进.以项目为依托,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高等教育问题研究:2008 (2) .
[3]张舸,石炎生,刘利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初探.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2) :136-1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