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典型城市的选取与计算

典型城市的选取与计算

时间:2023-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3.1 典型城市的选取与计算我们在全国范围内的279个地级以上城市中选择50个典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包括除拉萨以外的所有直辖市、省会、首府和计划单列市以及重要的经济城市,基本涵盖了我国目前的商务经济发展水平。

4.3.1 典型城市的选取与计算

我们在全国范围内(由于数据统计口径不同,港澳台城市未进入本次研究)的279个地级以上城市中选择50个典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包括除拉萨以外的所有直辖市、省会、首府和计划单列市以及重要的经济城市,基本涵盖了我国目前的商务经济发展水平。其中包括直辖市4个,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副省级省会城市10个,分别是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西安;地级省会城市16个,分别是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合肥、福州、南昌、郑州、长沙、南宁、海口、贵阳、昆明、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非省会计划单列市5个,分别是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主要的经济城市15个,分别是秦皇岛、唐山、烟台、威海、珠海、温州、无锡、苏州、东莞、中山、惠州、南通、徐州、佛山、常州(图4.8)。

图4.8 50个典型城市地域分布

这些城市基本代表了我国目前的城市发展水平,在区域上以东部城市为重点,涵盖中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地域代表性。

根据上文的基本原则和测算方法,对全国50个典型城市的CBD适建度进行评估和比较,计算总结果如表4.6所示。

表4.6 全国典型城市CBD适建度及分项指标

续表4.6

续表4.6

img61

第一类(70分以上):上海与北京处于这个排名的顶端,是中国城市CBD适建度最高的两个城市,其指数分别为86.0和70.9,远远高于其他城市。通过对6项状态指标的排名做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上海和北京在区位基础支撑、腹地经济环境、城市经济环境、城市聚集强度、产业聚集强度等重要分项指标中的排名都明显处于前两位,尤其是产业聚集强度相当于第三位的深圳2.5倍,而其中权重最大的国际金融产业聚集和国际贸易产业聚集强度相当于第四位的广州5倍。这表明上海和北京已成为中国参与世界经济领域竞争的代表城市,具有全国性的商务聚集和商务辐射能力,是全球商务体系中的重要节点,有条件发展国际级CBD,它们在未来全球商务体系中的地位将决定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二类(15~70分):深圳、广州、天津、南京、武汉、大连、杭州、重庆、青岛、成都、厦门、福州分列中国CBD适建城市排名的第3位到第14位。就总体情况而言,上述12城市都是国内经济中心城市,共同优势主要集中在设施基础支撑、腹地经济环境和产业聚集强度等方面,这三项指标的得分比50城市平均得分高出将近2倍,但也都存在少数几个影响因素的排名过低,从而使这些城市与第一类的上海、北京拉开了较大距离。

这表明上述12城市已开始进入经济区域一体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其开放型腹地的支撑下,未来商务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已初步具备了发展地区级CBD的基础,同时,加快CBD的发展对其区域聚集效益和商务辐射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对这些城市而言,应考虑如何完善CBD的发展定位,加强与香港、上海、北京等国际级CBD的协调关系,从区域整合中获得机遇,打开通向国际商务体系的大门。

第三类(10~15分):沈阳、宁波、珠海、苏州、哈尔滨、济南、西安、昆明、郑州、无锡、长春、东莞分列中国CBD适建城市的第15~26位。上述12城市的适建指数均在10~15分之间,共同特点是分项排名和总体排名均在中等,仅有个别指标排名较高,如宁波的区位基础支撑、苏州的城市经济环境等分项指标等等,但由于其产业专业化特征显著,同时缺乏可依托的开放型腹地,仅可视为“点发展”。然而仅具备潜在的CBD发展条件,目前尚无大规模建设CBD的基础,其进一步发展必将受到制约。未来发展中,若能在突出城市专业化特色的基础上改善城市产业结构,加强腹地经济往来,有希望发展具有专业化功能的商务中心。

第四类(0~10分):共有24个城市,这些城市绝大部分指标排名均靠后,目前不具备发展CBD的基本条件,应当因地制宜地发展和完善城市中心区功能。

上述类别的划分从整体上看表达了城市CBD建设能力的强弱,但这种强弱是相对的、可变化的,尤其第二、三类的绝大多数城市最终得分相差不大,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联系的日趋紧密,各项要素指标变化很快,总得分也将随之调整,不可能成为一个稳定的分类结构。本书只是把中国大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对其商务聚集能力的强弱分布进行量化描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