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的爱恨情仇
在此不妨比较一下现代人和古人对家乡及其环境的不同感受。古人即使年轻时在外做官发财卖文,到老了也会解甲归田,落叶归根;而现代人中很少再有这种事情发生,进了城就不再回归,这是为何?再观察一下中外关于城市的不同态度,同样也很有趣。比如,美国有不止一位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总统时会得意地声称自己是“来自小地方的人”,为什么?或许是美国人一般认为,从小地方尤其乡村小镇出来的人常常更有人情味和同情心。相反,我们不少人倒真是出生于乡村小地方,却不乐意坦言“来自小地方”,骨子里更喜欢做大城市人甚至以大城市人自诩,这又是因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大约有三:
第一,从交易的角度讲,本县人的交易在县城完成,不同县之间的交易在地级市完成,不同的省之间或者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交易是在区域中心或者省会这种大城市完成的,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易则是在世界主要的经济中心大城市完成的,其中内在依据是从交易的效率出发的(杨小凯,2000)。由此可见,大城市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比如,上海学钢琴的人多达数十万,有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任何一位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来这个城市举办音乐会,都不愁没有市场和听众,而在一个县城里显然不可能形成这等规模的群体。大城市还有许多好处:有好的大学,聚集了许多有名的教授;有好的医院,尽管大城市空气质量不如乡村,生活节奏也快,但就医方便,所以平均寿命长;有大剧院、博物馆;有国际机场,有完备的基础设施,有优质的城市公共服务。总之,大城市代表了生活品质和优越感。
第二,是人为的因素。在中国,城市作为行政实体的色彩一向很浓,由政府以行政地位的职能、经济发展水平、开放程度以及城市总人口为条件来设立和划分。城市依据其行政地位被划分为三个等级:县级市、地级市(有一小部分享受副省级待遇)和直辖市。有着不同行政地位的城市,被赋予不同级别的权利,例如投资决策权和对外项目的审批权等等。城市行政级别高的,可以直接向中央汇报工作,从而拥有更大的自治权和影响力。由于国家几十年的政策向来特别优待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加上全球化的压力,将有限的资源向城市集中配置,各省都集中力量提高主要城市的规模和竞争力,尽管其他地方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但其省会城市或者“双子星座”(比如山东的济南和青岛、江苏的南京和苏州、浙江的杭州和宁波等等)都建成了该省与外界接轨的接头,现代化水准之高常常令省内其他的城镇羡慕。
第三,农村在近现代的转型,表现为公共品供给的严重匮乏和对公共品需求的大规模释放。传统农村的公共服务有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国权不下县”之说源于马克斯·韦伯的“传统中国有限官僚制”理论,韦伯(1978)认为“事实上,正式的皇权统辖只施行于都市地区和次都市地区。……出了城墙之外,统辖权威的有效性便大大地减弱,乃至消失”,广大乡村社会依靠“卡里斯马权威”来维持,“‘城市’就是官员所在的非自治地区,而‘村落’则是无官员的自治地区”。这种状况,今天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而受到了根本的冲击。古代有一套维系社会运行的社会经济结构,它的人伦纲常、天人关系使人受其吸引和牵制。与此不同,今天的城市割断了对农村的依恋向往,因为农村不光由于现代国家经济体系的作用而导致经济落后、公共设施匮乏,还失去了往日祥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的诱人光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