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R&D与动态比较优势形成机制
(一)动态比较优势形成的要素
根据前述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是以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建立在“要素丰裕度”和“要素密集度”两个核心概念基础之上的,而所谓动态比较优势则主要是指一国在将来某个时点上可获得的比较优势,也就是在未来某个时点上会实现的静态比较优势。当某一国在时间t点上关于i部门生产活动的机会成本增长率低于其他国家时,该国在时间t点上关于i部门的生产活动就具备了动态比较优势(Redding,1999)。由此可见,动态比较优势是在本国原来具有的禀赋基础上,伴随着学习的动态与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的(迈克尔—托达罗,1999)。在每个国家的每个产业中,资源的生产率取决于经验积累指数。因此,一国的竞争优势并不一定是地理位置、矿产资源、人口多寡等自然禀赋因素,而是可以在拥有的资源基础上不断进行调整而形成的相对生产率的动态变化。因此,比较优势形成的初始要素是一国动态比较优势形成的基础,要了解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机制,首先必须从比较优势形成的初始要素开始寻根溯源。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唐琼、王娟,2008),一国比较优势形成的初始要素主要为一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而这些要素又可分为基本要素和推进要素(John Fahy,2001)。基本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的或无需花太大代价就能得到的要素,如充沛而低廉的土地、矿藏、物产、原材料等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生产区位、劳动力供给等,它们是一国生产力提高的基础,如果这些要素不足,资本和技术水平等其他要素作用的发挥就会受到限制。因而在传统产业中,自然资源、劳动力要素作为基本要素对产业比较优势有很大影响,以往许多国家都是凭借丰富的基本要素资源而发展起来,中国也不例外。
推进要素,也为高级要素,主要是指内嵌于经济、文化和制度环境中通过长期投资或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如现代化通信和基础设施、技术与管理能力、高质量人才资源、熟练劳动力等(BeTman,1994)。在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逐步摆脱了对自然资源与劳动力的过度依赖。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得一国可以从他国获得这些基本生产资源,因此,现今基本要素的拥有已不再是一国经济发展成功的必要条件,它只能产生短期优势,而作为高级要素的资本以及技术要素对一国竞争优势获得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对不易模仿的资源的投资比如国家的技术、教育等可导致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John Fahy,2001)。如果一个国家自然资源、劳动力不足,但资本及技术要素在世界上具备优势,这个国家就有可能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而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下,一个产业要在高级要素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就必须不断提高、改善和创造新的高级要素。
由此可见,在动态比较优势的构成要素中,技术要素是核心和关键,自然资源和资本是基础,而劳动力则是技术发挥作用的重要中介(唐琼、王娟,2008)。
(二)动态比较优势形成的转化机制
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曾指出,“相对的要素禀赋和比较成本并非既定,而是处于永恒的变化状态之中”。如果一国固守初始的静态比较优势就会失去动态比较优势的获得机会,那么该国的经济发展与福利水平也就难以持续增长,为此一国的比较优势必须实现动态变化。而从现有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看,各国利用动态比较优势的构成要素形成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途径主要有两个:干中学与创新。
1.“干中学”与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
所谓干中学,顾名思义就是一边干一边学,主要指落后的国家或行业不用经过专门的研究与开发,而是在技术外溢的过程中通过边干边学获取先进技术。1962年阿罗(ATTow)在其著名的《干中学的经济含义》中首次提出了干中学效应(即学习效应),以此来解释动态规模经济的存在和发生过程。
阿罗认为,技术进步是知识的产物,知识的获取则是通过学习得到的,而学习是从生产经验中获取的,实践学习有两个效应: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产品的不断引进,旧产品的不断被淘汰,生产了更多的资本品而积累了更多的知识,使下一代资本品所含的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斯托齐,1988);二是由于知识是公共产品,具有非独享性的“外溢效应”,知识溢出足以抵消固定生产要素存在引起的知识资本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从而使知识投资的社会收益率保持不变或递增(罗默,1986)。因此,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归因于经验的积累。一国范围内的知识溢出或部门内的干中学会不断强化原有的比较优势,从而使比较优势呈现出流动性、动态化的特征。
此外,KTugman、Lucas、Young等人也分别对“干中学”效应下动态比较优势的演进机制进行了分析。KTugman(1987)认为,专业化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一国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而专业化过程中技术和生产经验的积累是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实现的,而在“干中学”过程中,人力资本得以积聚,积聚的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尽管在短期内并不能迅速提升产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但在长期内,通过人力资本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最终会提升本国该产业的技术水平,进而影响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Lucas,1988;张小蒂等,2009)。边干边学所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是技术进步的唯一源泉,这样政府有选择地对某些产业实行暂时的保护,能够使本国产业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从而获得动态比较优势。这意味着比较优势可以通过政府适当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影响来培养,适当的政府政策能够使比较优势向着有利于本国的方向发展(KTugman,1987)。因此,一国在国际分工中应慎重选择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并在“干中学”效应下使其不断增强。比较优势因学习效应而具有动态性,动态的学习效应可使落后国家实现经济赶超(Matsuyama,1992)。发达国家将资源配置于更复杂的产品部门,而这些部门产品的“干中学”效应较大,从而促进动态比较优势的演进(阿吉翁、霍依特,1998)。而发展中国家通过边干边学的技术积累,从最初简单的零部件装配活动到逐渐掌握现代产业的核心技术,并发展出本国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卢锋,2001)的经历,也表明追求体现长远比较利益的动态比较优势,从“干中学”入手是最为现实和有效的途径。
然而“干中学”只是比较优势实现动态变化的外生路径,它所强调的是作为后进国家知识和经验积累的源泉是发达国家的知识外溢,并没有考虑技术的内生变化,因此尽管许多研究认为其可以为后进国家带来技术进步,带来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但仅能使一国在短期内获取动态比较优势。事实上由于技术代差的存在,技术进步路径的依赖,后进国家企图通过学习很难获得技术的领先,也难以获得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的必要条件(Redding,2002)。因此“干中学”没有强劲的技术外溢效应,它只是一个短期的被动过程,由其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迟早会消耗殆尽(Young,1991、1993)。后进国家从发达国家吸收的技术根本无法提升后进国家的比较优势水平(Coe、He1pman,1995),同时“干中学”本身所具有的对非出口部门的挤出效应,也会将后进国家推进比较优势陷阱(Matsuyama,1992;SachS,1995;Hausmann和Rigobon,2002)。发展中国家内向型发展战略普遍失败的现实,也表明边干边学并不是动态比较优势形成的唯一原因与决定因素。鉴于此,理论学家将目光转向了内生的创新。
2.创新与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
RomeT率先开拓了以内生创新途径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研究思路,而基于内生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理论则为动态比较优势形成的创新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理论强调,由创新所带来的技术进步是发达国家不断获得动态比较优势、促使专业化程度日益深化的重要力量(Do11aT,1993)。侯经川、黄祖辉等(2007)也给出了一个简洁明了的模型,证明了创新是提升动态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大量的实证研究(LauTsen,1999;林毅夫,1999;廖国民、王永钦,2003)也表明,技术进步会导致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动态变化,从而可以实现比较优势的转化。然而技术进步是企业有意识进行R&D活动的结果(RomeT,1990;GTossman和He1pman,1991;Aghion和Howitt,1992)。厂商之所以愿意进行研发投入,是因为由此获得的技术创新与知识积累可以增加新产品种类数、提高生产率,从而获得比较优势与垄断收益。GTossman和He1pman(1990、1991)在RomeT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在每一个时点的贸易模式是由每一个国家的企业所拥有的科研项目的数量来决定的。从长期来看,贸易模式随各国企业家所开发的新技术的数量而演进,而新技术又取决于各国R&D投资的规模,正是厂商持续研发过程确保了知识的积累过程,通过知识的外溢效应提高了其他要素的生产率,从而使得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成为可能。具体表现为当一国企业R&D成功时,该国就能够在新产品上获得比较优势,且这种比较优势随着各国创新行为的变化也会发生动态的变化(GTossman和He1pman,1989、1991、2002)。当两国要素禀赋构成差别不太大时,不同国家的厂商在研发活动上展开竞争以引入高质量产品的制造方法时,人力资本相对富裕的国家会在R&D上相对专业化,因此它能在较多的高科技产业内获得领导地位;日本、德国和美国的许多出口品之所以被看作高技术产品,正是因为在这些产品的生产中研发所占的比例很高,以及员工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很大比例。
(三)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机制
由此可以看出,比较优势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演进的(Redding,1999),其中干中学与创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技术差异的缩小可以通过干中学机制来实现;另一方面,技术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创新,创新可使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取得垄断地位,形成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而这种优势可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实现动态演化。因此,“干中学”只是治标之道,不是治本之路,创新才是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的根本途径。保持较强的创新能力,不断逼近创新国前沿技术水平,将对一国动态比较优势的持续提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要实现动态比较优势的转化,关键是要通过R&D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的R&D支出是保证一国动态比较优势持续转化的重要保障。因此,要促进浙江省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提升,改善浙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进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比较利益,必须加大研发的投入,提升浙江企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的能力,而在浙江省通过自主创新推动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过程中,可行的路径应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一是要发挥资本累积和自主创新之间的拉动作用;二是要发挥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协同效应;三是政府的大力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