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

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

时间:2023-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动态比较优势理论[1],一个国家的产业升级路径是由其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路径所决定的,而比较优势的演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国产业升级或产业高端化的过程,这种高级化在全球价值链条上表现为分工的片断化,就是将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片断化为不同的价值生产过程,各个国家按其比较优势的不同取得不同价值过程的收益。[1]郭炳南、黄太洋.比较优势演化、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升级,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

四、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

产业升级是一个产业内部逐步形成的不断适应产业环境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培育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包括产业结构的改善,也包括产业素质的提升与效率的提高,因此一国产业升级的路径需解决如下问题:产业升级的方向、产业升级的幅度和产业升级中断风险的规避等,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则为其提供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

根据动态比较优势理论[1],一个国家的产业升级路径是由其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路径所决定的,而比较优势的演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国产业升级或产业高端化的过程,这种高级化在全球价值链条上表现为分工的片断化,就是将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片断化为不同的价值生产过程,各个国家按其比较优势的不同取得不同价值过程的收益。理论上而言,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有时表现为线性演化,而有时又呈现出非线性演化的状态,而比较优势非线性演化是一种跳跃式的价值链变化,因此一国的产业升级对应可分为线性升级与非线性升级。一般来说,不同国家因其初始的产业结构不同,其未来的转化路径就会有所差异,而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看,产业升级一般包括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及跨产业升级四种方式(J.HumphTey、H.Schmitz,2000),前三者属于产业内升级,而最后一种属于产业间升级(见表2‐1)。

表2-1 四种升级形式的实践形式及表现特征

产业内升级主要是基于学习积累的内生性拓展路径(吴彦艳,2009),主要通过资本、技术积累来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生产要素从“禀赋资本”向“创造资本”的移动,使生产功能从销售、分配向最终的组装、测试、零部件制造、产品开发和系统整合移动,提高其制造环节的水平,并向研发、设计、服务等环节拓展,向附加值高的环节转移(D.ETnst,2001)。由于内生拓展型路径的价值链环节呈现出环环相扣的状态,因而产业内升级可以通过比较优势的线性升级来实现,但这种升级对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积累能力要求高,并且需要有雄厚的资本支持(吴彦艳,2009)。产业间升级则属于外生的嵌入型路径,即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外生性地嫁接到全球价值链中,通过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与国外的核心产业链进行融合,然后通过技术外溢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和产业链的延伸,使产业层级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移动(D.ETnst,2001)。由于外生嵌入型升级路径外部选择性大,与国际分工链的联系范围广,因而产业间的升级可以用跳跃式的比较优势非线性转化完成。一国可以通过合资、合作、引进、并购等方式适时进入一个全新的产业领域,取得某个产业或产品的主导地位,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升级(张其仔,2008)。

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大多经历了比较优势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线性演化,也即通常所言的从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过程。而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如果一国只是一味地遵循比较优势线性演化,那它就很难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取更高的价值收益。因此,一个国家可以根据其技术距离的变化,在比较优势演化路径上实现产业线性升级与非线性升级的多样化选择,既要保持传统的比较优势线性升级,如传统产业从低技术生产到高质量生产,再到品牌生产的线性升级之路;也要利用比较优势动态非线性升级,如从国外直接购进引进或自主开发一个前所未有的产业领域,跨越产业升级的层次,直接进入产业的高级化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郭炳南、黄太洋,2010)。

【注释】

[1]郭炳南、黄太洋.比较优势演化、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升级,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