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内生比较优势与产业区的形成
20世纪80年代后,学界不再满足于用天生的地区差距解释比较优势及其贸易。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Helpman and Krugman,1985)引入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优势;泰伯特(Tybout,1993)进一步总结并集中论述了递增性内部规模收益(increasing internal returns to scale)是产生比较优势的源泉;多勒尔和沃尔夫(Dollar and Wolff,1993)则认为,技术进步方面的差异才是对一些国家专业化程度日益深化的合理解释;杨小凯和博兰德(Yang and Borland,1991)把专业化和分工看做是比较优势的源泉(10)。所有这些理论都是动态地用区域内部的因素来解释比较优势的产生及其对贸易等问题的影响。本书主要研究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的影响。
6.4.1 技术进步的引入
在式(6.1)、(6.3)、(6.5)设定的C-D函数中,系数σ、ε、λi衡量的是技术进步的水平。因为,在C-D函数中,在等式两边对时间求导之后,系数代表的残差,是要素投入无法解释的部分。从式(6.12)、(6.13)可以得出一个更为明确的答案:在技术进步之后,具体而言,在σ增大后,在同样的要素价格水平下,企业产出的成本和价格更低了。对于企业和其他各要素的生产函数而言,道理也是完全相同的。由此可见,技术进步通过降低产品价格增强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前文的分析显示,对于同一种产品,地区1的竞争优势唯一地来自于资源禀赋,这是一种外生的比较优势。如果考虑技术进步的因素,比如,同样的产品,由其生产函数决定,对要素i的使用量较大,而地区1该要素较为丰富,使得要素价格水平更低,帮助产品获得低成本和低价格的优势;地区2虽然要素短缺,但如果技术水平较高,即系数σ、ε、λi较大,从式(6.13)可以看出,p1能够更低,从式(6.14)可以看出p2来得更低,因此,技术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资源禀赋的不足,这是内生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体现。尤其是对于那些对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的农产品而言,技术的因素比资源禀赋更加重要,它能够更有力地推动农业产业区的形成。比如,对于农产品的种植和初加工而言,资源禀赋可能是最重要的,但是,对于农产品的深加工而言,技术因素更为重要,一些没有资源的地区,仍然能够通过技术的领先形成农业产业区。
6.4.2 规模经济的引入
在前面的分析中,假定了规模报酬不变,比如,在式(6.11)对农户生产函数的有关推导中,假定了。现在放弃这一假定,规模经济意味着,由(6.11)式可得:
从式(6.15)中可见,由于(1-A)/A是一个负数,因此,p1对Q的偏导数也是一个负数。这表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价格是在不断下降的。类似的推导对于企业的生产和投入品的生产完全适用。因此,在图6-2中,虚线代表了这一正反馈的环节,这在前文的分析中是不存在的,即,如果地区1因为资源禀赋(外生比较优势)或者技术进步(内生比较优势)使得产品的价格能够低于地区2的话,在它们竞争的城市市场上,地区1生产规模扩大,由于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根据式(6.15),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会进一步地降低,从而得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构成一个正反馈的循环。从图6-2中也可以看出,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其要素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使得各种要素的价格会逐步提高。如果地区2不存在规模经济的因素,那么,要素价格提高后,会吸引各种要素从地区2流入地区1。要素流入一方面缓解了地区1要素供给的压力,从而压低地区1各种要素价格,使得地区1的产品成本和价格上升得更为缓慢;另一方面,它使得地区2各种要素的供给更为紧张,使得地区2本来不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进一步丧失竞争力,最后在竞争中完全失败,地区2衰败的过程恰好就是地区1产业区的形成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