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部性的含义
在人们的实际经济生活中,各种生产和消费行为往往会对环境产生某些超过行为主体承受范围的外溢影响。例如,随着工业化,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许多工业活动集中的地区,每天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废水、废气,相邻地区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损害。再如,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大量集中,城市交通堵塞日益严重,人们包围在各种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之中,许多时间浪费在等待过程中。人口集中的另一个影响就是某人无法在深夜一展歌喉,受到邻里关系的制约,或者各种商业设施对邻近居民区造成严重的光污染、噪声污染。所有这些现象都对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产生负面效应,也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这种效应在经济学中称为外部性(externality)。所谓外部性是指某人或某个组织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对无关的第三方产生了有益的影响或有害的影响,对于所产生的有益影响,施加影响方无法获得报酬;对他人所产生有害影响,施加影响方也不需要进行补偿,这时称为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产生了外部性。其中,如果是对无关的第三方产生了有益的影响,称为正的外部性,或者外部经济;如果是对无关的第三方产生了有害的影响,称为负的外部性,或者外部不经济。外部性也可以定义为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没有得到市场承认的损害或利益。由于交易成本较高,也不存在污染等的市场,承受外部性的一方无法确定应当收到多少报酬或进行多高的赔偿。
对于外部性可以从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与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的比较中得到说明。当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时,就出现了负的外部性。例如,化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原材料成本、机器设备、运输、仓储、劳动力、管理等方面的支出都属于私人成本,是生产方为了生产必须承担的成本部分。但是还有一部分成本是化工厂自身没有承担或少承担的部分,例如,化工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和废气对其他人的损害所产生的成本,这部分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社会成本,比如化工厂排放的污水造成下游鱼塘的鱼死亡的直接损失,另一部分是间接社会成本,比如化工厂周围居民因污染患病的医疗开支等。
当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时,意味着生产成本中的一部分是其他人承担的,这样会使产品的生产高于社会合意的水平。如图13.1所示,MCp表示生产的私人边际成本,MCs表示生产的社会边际成本,图中可见,需求曲线为D,向右下方倾斜。当市场是完全竞争时,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其短期供给曲线,则MCp与需求曲线的交点E1就是竞争性均衡点,均衡产量为Qp。MCs与需求曲线的交点E2是社会合意的均衡点,均衡产量为Qs。由于Qp>Qs,可见,存在负的外部性时,产量会趋向于过多,超过社会合意的水平。
图13.1 负的外部性和产量决定
同理,当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或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时,意味着生产或消费活动中产生的收益是被其他人获得的,这样会使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小于社会合意的水平。如图13.2所示,MCp同样表示生产的私人边际成本,MCs表示生产的社会边际成本,D为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这时,与上图不同,Qp<Qs,可见,存在正的外部性时,产量会趋向于过少,小于社会合意的水平。
图13.2 正的外部性和产量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