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经济力量。跨国公司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体而言:
一、跨国公司促进全球经济信息的交换和传播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跨国公司作为跨国经营主要形态的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安排其投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在经营过程中,跨国公司持续不断而又及时迅速地与自己的供应商、顾客之间进行着信息反馈,以在世界范围内的价值链中最大限度的谋求自身利益。跨国公司各个子公司之间以及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与总部之间也都进行着信息沟通以提高经营效率。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跨国公司敏锐地关注着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信息和政治变动,做好准备寻求有力的资源和机遇,避免对自己的不利冲击。因而,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了经济信息的交换和传播。而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全球信息网络的形成,为跨国公司的这种交换和传播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跨国公司通过控制的全球电报电话网、卫星通信网、计算机联网、交通运输网、广告媒介网等,建立起了全球传播与联系的信息系统。由于全球信息的广泛传播,使世界各个不同的角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市场渗透者
跨国公司与全球市场一体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全球市场一体化使得跨国公司将眼光放到海外市场,进行跨国经营。而跨国经营的深入反过来又大大加速了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进程。跨国公司或者为追求高额利润,或者为获得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或者为了转移夕阳产业等而进行跨国经营,以国际需求为导向,以扩大经营为目标,凭借其拥有的巨额资产、庞大的生产规模、先进的技术水平、全球战略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已经将其触角伸向世界各地,渗透到一切值得渗透的海外市场,形成了无国界经营的新局面。跨国公司不断地进入海外市场,推动分散的各国市场与巨大的全球市场相融合,通过兼并、收购以及战略联盟进入其他市场,极大地提高了各个市场之间的联系程度,加速了市场全球化的进程。
因此,跨国公司充当了推行经济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角色。对于很多跨国公司来说,单一谈论美国市场、中国市场、日本市场、欧洲市场是没有意义的,必须看到整体全球市场的趋势和变化。跨国公司通过自己在全球市场中的渗透,使得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推动形成一个单一的、不断趋同的全球化市场。
三、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生产的组织者
近几十年来,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数量和规模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也在日益加强。跨国公司通过无所不包的公司战略和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从事国际生产活动,开创了一个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跨国公司又是这一体系的主要组织者。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8年约4万家跨国公司及其25万家国外分支机构组成的跨国生产与服务网络日益扩大,正在形成一个由跨国公司组织和管理的国际生产体系。目前这些大型跨国公司控制着40%的国际生产,40%~50%的国际贸易,60%~70%的技术贸易,80%的全球研发和开发,90%的国际投资。
在全球竞争日渐转变为价值链竞争,跨国公司因主导了大部分最重要的价值链而成为最重要的全球生产组织者。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UNCTAD)2013年2月27日发布的全球价值链数据库初步分析结果,全球出口中约有28%的出口产品在进口国进行加工后就继续转变为出口。2010年19万亿美元的全球出口中,约有5万亿美元重复计算。跨国公司主导的价值链,在全球贸易中大约占到了80%。跨国公司通过主导全球价值链,有效地配置资源,引导和组织全球化生产。
跨国公司通过国际生产和国际贸易,可以配置和交换各国不同生产要素,跨国经营成为利用世界市场组织生产、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以价值增值链为纽带的跨国生产体系的建立和公司间内部贸易的进行已成为跨国公司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有效办法。对于整个世界经济而言,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国际的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扩大了对外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转让的规模,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国与国之间经济合作活动的开展,使各个国家的经济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四、跨国公司成为全球技术创新推动者和传播者
跨国公司要在国际竞争中保持和扩大自己的阵地,就需要不断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和开发,将新技术用于新产品,提高原有产品质量。大型跨国公司在研究和开发上往往投入相当大比例的资金。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非股权安排建立战略技术联盟的形式在跨国公司之间盛行,其目的在于共同研究开发,降低研发成本,分散风险,实现技术共享。庞大的投入促进了新科学技术成果的问世,大量的专利都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
尽管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主要集中在母国,但面对技术进步和日益增强的竞争压力,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活动有不断分散化的趋势。跨国公司致力于在最有利的区位安排其研究与开发活动,并将技术优势实现内部共享,以保持整个公司系统创新的活力和内部化的整体竞争优势。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溢出效应使跨国公司承担了主要的技术传播者的职责。
以中国为例,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2013年1—5月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中,外资企业累计出口1 881.73亿美元,占中国高新技术产品总出口的69.14%,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共占37.68%。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累计进口达1 435.19亿美元,占中国高新技术产品总进口的62.32%,国有企业累计进口195.31亿美元,占中国高新技术按产品总进口的8.48%,其他企业累计进口672.48亿美元占比29.2%。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对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活动日趋活跃,对我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跨国公司对于技术的推广与创新从中国的事例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五、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跨国公司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产品的零部件国际分工已经成为一个显著的发展趋势,带来了诸如“国际综合性产品”和“国际经营网络”之类的重大变化,促进了产业结构全球布局的新调整。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普遍进行了以“瘦身”为特征的经营结构调整,在企业层次上把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落到了实处。为寻求低成本的要素、保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腾出新产业发展所需的空间和资源,跨国公司开展了持续大规模的产业跨国转移,以致在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的“产业空心化”。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使传统产业在国内市场顺利退出,转而将释放出的生产要素用于支持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同时跨国公司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在技术溢出效应下,可以使得母国企业在技术、管理知识等方面能更直接、快捷地与发达国家进行交融、沟通和相互反馈,极大地加快了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在这样的条件下,母国产业结构必然会向更优化、合理的方向发展。而发展中国家承接跨国公司转移的产业,利用技术溢出效应,伴随着自身国内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会逐渐得到优化。
世界500强的排名变动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变动。从世界500强行业的分布及其特征可看出,500强企业的变迁,反映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轨迹和结构调整的步伐。曾辉煌一时的钢铁、烟草、建材等行业在世界500强中已越来越少;新兴产业越来越多地跻身于世界500强,如计算机软硬件、证券、保险、医药等。过去的基础性工业企业已逐渐丧失传统优势,而让位于金融、保险等服务型企业。跨国公司竞相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扩张,是在产业的层次上把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落到了实处。
从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和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分布的变化看出世界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见表1-7,1-8)。
表1-7 按产业类型划分的就业构成
注:因数据更新的关系,上表列示的中国的2010年的数据为2008年的数据,巴西2010年的数据为2009年的数据。
表1-8 各国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
注:因数据更新的关系,上表列示的日本、美国、英国的2011年的数据为2010年的数据。以上两表由国家统计局2012年世界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而来。
六、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新秩序有重大影响
首先,一些全球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需要跨国公司的参与。目前比较突出的全球问题有:能源与资源危机、人口爆炸、生态环境污染、债务和金融危机、贸易壁垒等等。很多问题原本是国内问题或地区性问题,后来发展成全球问题,有相当一部分与跨国公司的全球活动是分不开的。跨国公司的参与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也会造成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跨国公司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逐步加强了对全球经济的控制。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和政府的支持,在新秩序和新规则中居主导地位。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大规模的并购加强了跨国公司在一些主导产业中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巩固了西方大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权。跨国公司的迅速扩张进一步增强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使世界经济力量对比进一步向美欧发达国家倾斜。因此,跨国公司强化了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主导权的控制。而跨国公司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通过在这些国家的业务控制其经济命脉,压制民族企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