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企业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重要作用
(一)中小企业的含义
所谓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在资本数量、销售额、雇佣职工人数等方面规模较小。其划分的标准,在不同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如按照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定义,中小企业一般是指在所有权和管理上由某一人、几人或集团占有并独立经营的雇佣职工少于500人的企业,而且在美国的经济文献中,只有大小企业之分,很少使用中型企业这一概念。中小企业按其性质区分,又分为独立生产的个体经济和存在雇工剥削的资本主义经济以及有少量剥削的小企业主经济。
当前,在所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大公司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尽管在激烈的竞争中,势单力薄的中小企业经常遭到大公司的排挤和兼并,每年都有不少企业破产倒闭,但同时又有更多新的中小企业涌现出来,其总数在不断增长中。如美国的小企业数,1947年时不过S06万家,1970年增至1 11S万家,19S0年更增加到1 620万家,其总量一直占美国全部企业数的9S%左右。又如日本,从1954年到1972年,中小企业增加了60%多。据日本《中小企业白皮书》材料,19S4年日本的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4%。199S年欧盟共有1 790万个企业,其中99.S%为中小企业。
1.就业作用
由于中小企业数目众多,增长较快,且资本有机构成一般低于大企业,因此在吸收职工就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19S0年美国小企业的就业人员占美国职工总数的6S.6%。19S4年日本中小企业的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的S1.4%。199S年欧盟共有就业人数约9 500万人,而其中近S0%的就业人口在中小企业工作。在联邦德国,2/3的就业机会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根据英国19S5—1991年的统计,1~19人的企业、20~99人的企业、100~499人的企业和500人以上的企业,在净增就业岗位的贡献上,分别为4.7%、3.2%、1.7%、0.3%。欧盟有关报告也指出,在19SS—1995年之间,欧盟的中小企业以每年0.25%的增长率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而与此同时,大型企业却以每年0.5%的速度减少就业岗位。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中小企业为社会提供了绝大多数新的就业机会,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几年前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美国小企业每年提供的新就业机会,约占全国的65%左右,是新就业机会的重要提供者。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失业率上升,中小企业在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尤为显著。另外,由于小企业对职工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要求较低,这就为青年、妇女及少数民族等的就业提供了方便。
2.创新作用
一般说来,中小企业经济实力较弱,不可能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大量资本。但是,激烈的竞争又迫使中小企业积极从事发明、创造活动,并有可能获得较多的科研成果,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1976年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美国全部的科技发明创造中有50%来自小企业。另据美国《国会记录》中所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业生产中的61项基本发明项目,有45项是中小企业的科研成果,如青霉素、金属钛、彩色胶片等。德国1996年中小企业的发明和技术专利占全国技术专利的75%。
中小企业的创新作用还表现在对生产技术或工艺过程进行革新方面。据美国全国基金会估计,小企业职工所从事的技术革新项目,平均为大公司的2.5倍,可见其在推动技术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小企业皆属“风险企业”,它们资本不多、企业规模不大,都从事着最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新材料等,都是它们研究和开发的课题。美国的硅谷就是在一大批风险企业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
3.在促进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方面的作用
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是通过许多道不同工序依次加工完成的,许多种工业产品更是由多种零部件组装而成。由于各道工序和各种零部件产品的性质和特点不同,需要由规模大小不同的企业予以完成,这就产生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并存,并相互分工、协作的必要,形成了以大企业为中心,小企业为“卫星企业”的现代企业结构。有些工业部门,如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业等,多由中小企业承担工艺加工或零部件生产,再由大企业进行整体组装,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生产体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就有56 000多个小企业为它提供零部件和各种服务。还有些工业部门,在原料初加工阶段,适于由大企业进行大批量生产,然后再运至全国各地,由中小企业进行再加工,以生产出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消费者需要的多种产品,化学工业就属此类。可见,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化大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有重要作用。
4.为社会提供产品和劳务,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生产虽为大垄断公司所控制,但由于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广,其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在国家经济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小企业的产值长期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20世纪S0年代以后有所下降,也还占40%左右。日本制造业中,中小企业生产额占全国制造业生产总额的50%左右。尤其在一些边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和商业气候差,大公司一般不愿在那里多投资,中小企业更成为这些地区商品和劳务的重要供给者。在一些不适宜大规模生产经营,如对储量小、品位低的矿产资源的开发;或大企业无法完全控制的部门,如商业和服务业等,更是中小企业集中的部门,美国的煤炭生产,就有很大部分是由小煤矿开采的,1975年美国煤炭产量的60%是小煤矿生产的。这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1996年,由德国中小企业培训出的合格学徒工占全国徒工总培训人数的S0%;中小企业创造出的全部产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2.4%;中小企业所交纳的税额占全国总税额的45.S%。19SS—1997年间,德国小企业人均产值的增长速度已赶上大型企业,为29.3%。在美国的商业中,小企业占批发与零售的90%以上。日本的中小企业也集中于商业、服务业、建筑业以及某些轻工业部门。中小企业的这种分布状况,说明它们在填补大企业的空隙、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消费者需要方面,是不可缺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