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成为区域产业优化升级的重大障碍

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成为区域产业优化升级的重大障碍

时间:2023-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2.1 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成为区域产业优化升级的重大障碍在企业层面上,本土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实力;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真正确立,从而严重制约了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升级。与外资企业相比,本土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和动力严重不足。

1.2.1 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成为区域产业优化升级的重大障碍

在企业层面上,本土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实力;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真正确立,从而严重制约了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升级。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众多本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仍然处在水平较低的以量的扩张为主要方式的发展阶段,企业规模小,技术层次低,企业管理落后,需要整体提升。2009年,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内部经费支出313.79亿元,其中研发经费支出206.99亿元,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252.78亿元。与外资企业相比,本土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和动力严重不足。2009年,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37%,江苏、浙江分别占1.24%、1.26%,与跨国公司3%—5%的水平相距甚远。与2002年相比,2009年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有明显下降。在企业技术引进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低水平分散重复引进,重设备轻技术引进,重引进轻消化、吸收、扩散和再创新的倾向与问题。企业技术引进活动仍然停留在分散引进和简单使用的层次,还没有达到对引进技术与设备的复制、再设计进而再创新的更高层次的能力。2009年,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用于技术引进的经费支出为57.08亿元,用于消化吸收的经费为28.49亿元,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比例为2∶1,而日本、韩国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比例大致为1∶3。

在产品层面上,普遍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由于众多产品长期施行“低成本生产扩张战略”,长江三角洲地区众多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也大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中外合资企业产品大都沿袭国外品牌而缺乏自主品牌,内资企业产品大都缺乏国际知名度,出口产品大都贴牌生产。

在产业层面上,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尽管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积极承接世界制造业向我国及亚太地区转移,逐步被纳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但是基本上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中低端位置,以零部件生产和加工装配为主,还只是一个主要承担加工的制造业的生产中心,远没有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致使大部分关键技术依然依赖从国外进口,装备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成套能力薄弱,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与工业发达国家仍有相当的差距。近几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在迅速增长的同时,增值率不断下滑,经济效益出现回落。199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平均增值率为38.27%,2002年下降到33.54%[7],2009年进一步下降到21.83%,7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见表1-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江苏经济增长最快的行业,外资比重高达9成,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457.08亿元,但增加值仅为2086.19亿元,增值率为19.95%。

在制度层面上,普遍缺乏健全、高效的创新机制。包括国有企业在内,内部普遍缺乏适合技术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产业组织内部与不同地区的同一产业之间普遍缺乏分工合作与共享机制,不利于高新技术的转移与扩散,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很难形成足够的经济规模;在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与生产之间,普遍缺乏健全、高效的转化机制。长江三角洲地区在上游的基础性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但中游的应用研究相对薄弱,产学研之间缺乏彼此结合的链条与平台,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脱节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现在的转化机制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的联动,科技、经济等各项资源的配置也不合理,致使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水平低下,既不能适应国内市场的发展变化,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

表1-9 1999—2010年苏浙沪工业增值率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注:数据为苏浙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

资料来源:江苏、浙江和上海统计年鉴相关年份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