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正确处理三个方面重要关系

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正确处理三个方面重要关系

时间:2023-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3.1 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正确处理三个方面重要关系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各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因势利导,把握机遇,准确定位,有所作为,首先需要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正确处理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市场主导与政府调节的关系以及相关地方政府的功能定位和错位发展等问题[137]。

2.3.1 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正确处理三个方面重要关系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各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因势利导,把握机遇,准确定位,有所作为,首先需要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正确处理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市场主导与政府调节的关系以及相关地方政府的功能定位和错位发展等问题[137]

(一)厘清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强化区域整体意识,淡化行政区概念,从分割的“行政区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区域经济”

行政区经济是我国在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与过渡时期,由于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区域经济现象。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对市场经济过度干预,构筑行政壁垒,阻碍生产要素和商品跨行政区流动,造成重复建设、产业同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而区域经济则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将跨越或涵盖几个行政区的经济进行整合,形成经济联合体的过程。区域经济强调地区之间、区域内外的分工与合作,通过联合、协调与共同发展,实现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劳动地域分工和资源优化配置,把各地的比较优势转化成区域整体的竞争优势。区域经济的特色在联合,优势在整体;联合是它的核心,联合是它的精髓。要实现真正的“区域经济”,就需要弱化和消除行政区经济的诸多负面影响和弊端,从分割的“行政区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区域经济”,促使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整体向着更高、更好的阶段迈进。这是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战略选择和举措。

(二)厘清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关系,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补充

市场与政府作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两种手段、两种机制,市场是基础、是主体,政府是补充、是调节。随着市场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的导向作用日益显现,尤其是在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浙江以及在绝大部分竞争性产业领域,市场功能在资源配置上逐步替代了计划功能。有关产业布局、投资并购等能由市场调节、解决的问题,都应交给市场去解决,政府的作用应定位于建立和不断完善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和行政服务体制,营造健康的一体化市场环境,消除区域制度体系方面的藩篱和壁垒,规范各类主体的市场行为,提供利益表达和权利救济途径,调动区域资源和力量弥补区域市场缺陷和解决经济市场化所带来的各项弊端。

(三)厘清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及相互关系,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利益取向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方政府行为必须立足于“公共性”本质内涵,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框架下,协调地区利益,推动地区合作,在处理与市场、社会关系时,要以控制管理转变为提供服务;在处理与公民、企业的关系时,要提供优质服务,并加强互动沟通;在处理涉及区域发展的相关问题时,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代替地方本位主义,创造区域政府合作的良好基础。

地方政府应通过相互合作,着力于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不足。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进程中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构建中,地方政府会面临许多共同的问题,如环境污染、基础设施建设不接轨等问题,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必须借助于相邻或相关地方政府联合的力量。如果只重视本地方内部问题,无视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正确处理,必然会影响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建立。只有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构建和谐的地方政府关系,才能保障区域政府合作,实现区域联动发展。

同时,还要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利益取向,尊重和遵循市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主体地位,顺市场而为,促市场之长,补市场之短,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和保护环境资源。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交通运输、能源、通讯、供水、环卫和环保等基础设施的支撑。跨行政区的区域基础设施具有“公共品”性质和“外部经济性”特征,是市场失灵之主要领域,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合作予以弥补和作为。充分发挥政府在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中的作用,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出台相应的产业引导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和创业环境,包括降低产业准入门槛、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提供金融、信息等优质服务等。培育统一市场体系、消除行政壁垒。一体化的区域经济需要形成统一的交易市场,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五流汇聚”并顺畅流通。地方政府应该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话与磋商、完善制度安排、促进体制机制创新等,来消除地区间的行政壁垒,促进市场开放,规范市场秩序,提升社会诚信度[137]

(四)厘清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发挥中央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

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势,中央政府的支持乃至直接出面干预具有权威性的推动作用。而中央在区域地方政府间关系上的模糊界定以及保障落实体制的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发展水平,包括组织、财政、制度、公共服务、监督考核等方面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由此又引发出一系列包括实质性合作内容推进有限、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利益分配和利益补偿制度难以达成、相互间冲突和矛盾无法及时解决等等问题,并成为区域一体化合作发展的最大瓶颈。一体化合作发展内涵丰富、牵涉范围广并且跨越各地方行政区划范围,在我国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下,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安排引导和统筹协调是区域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区域一体化合作发展取得成功最大的动力和最有效的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