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发展背景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发展背景

时间:2023-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2.1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发展背景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拥有三个方面的强大基础,构成其迅猛发展的有力支撑。优越的经济基础和科技优势,使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新技术研发中心、创新中心、扩散中心和新产品的制造基地。特别是2003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掀起了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热潮,并一直延续和深入至今。

4.2.1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发展背景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拥有三个方面的强大基础,构成其迅猛发展的有力支撑。

(一)天时——长江三角洲地区雄厚的科教力量与文化底蕴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荟萃,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云集,科教文卫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拥有良好的人文积淀和雄厚的智力资源及科研实力,科技水平亦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6—2007》中,上海以57.09的综合分值连续三年蝉联全国首位。其中,原本较为薄弱的知识创造能力、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硬环境等指标得到不断提升。北京和广东以56.66分和50.58分列第二、三位,江苏浙江分列第四、六位。

(二)地利——长江三角洲地区强大的经济体量与竞争力

据统计,2009年苏浙沪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494.1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1.3%,增幅高达12.4%;人均GDP为48896.6元,约折合美元7383美元[1],已整体进入了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其中,上海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1826美元,江苏和浙江也分别达到了6735和6701美元。

优越的经济基础和科技优势,使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新技术研发中心、创新中心、扩散中心和新产品的制造基地。同时,长江三角洲地区较大的市场容量,又为各种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运营及管理方式引入与再创新提供了良好条件,使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较强的技术市场吸纳能力,成为我国重要的新市场开拓中心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中心与二次创新中心。

(三)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热潮的兴起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共同组成了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经济区域和“人杰地灵”的创新区域。特别是2003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掀起了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包括基础设施的一体化)的热潮,并一直延续和深入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