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确立,科技创新能力和动力缺乏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确立,科技创新能力和动力缺乏

时间:2023-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4.2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确立,科技创新能力和动力缺乏受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极其不均。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致使企业普遍缺乏科技创新的能力,远未真正确立作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给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构成重大障碍。这些资金的流入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不断优化。

4.4.2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确立,科技创新能力和动力缺乏

受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极其不均。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技资源配置地域间分布不均;二是科技资源配置学科间分布不均;三是科技资源配置创新主体间分布不均,致使主要科研力量游离于企业之外,一方面企业由于缺乏先进技术产品丧失竞争力,另一方面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研究机构盲目开发、大量科研成果闲置。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科研机构数量庞大,但同时许多大中型企业却没有属于自己的研究机构。2009年,我国大约只有29%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情况也仅为40.11%,情况并不乐观(见表4-5、表4-6)。

表4-5 2009年苏浙沪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1)

img44

表4-6 2009年苏浙沪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2)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

相关调查表明,研发经费、科学家与工程师在政府研究机构的分布数量在欠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发达国家中依次呈递减规律,而在企业部门的分布则呈现递增规律。在研发经费来源方面,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企业出资均远远高于我国。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致使企业普遍缺乏科技创新的能力,远未真正确立作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给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构成重大障碍。

(一)在技术层面上,本土企业普遍缺乏原始技术创新的能力

众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仍然处在较低的以量的扩张为主要方式的发展阶段,大多数本土企业都处于“微笑曲线”中段的现状,众多企业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长江三角洲区域始终只是一个主要承担加工、组装的生产中心,距离世界级的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还很远。

以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在调研过程中张江生物医药协会负责人曾表示:在全球80%的生物技术企业集中在欧美的今天,中国企业只能积极参与研发外包,力求与全球最新药物研发同步,了解最前沿的技术发展,学习新药研发的管理运作模式,才能逐步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同时在短时期内获取利润,反哺自身药物创新。其他产业也是类似的状况,因此,我国目前处于研发外包的阶段一定程度上说是客观规律使然,关键是如何尽量缩短这一跨越到自主创新阶段的过程。

(二)在资金层面上,本土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资金周转困难

2009年,苏浙沪研发机构研发经费总额为164.03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6.47%;其中上海市研发经费总额最高,为86.95亿元,占长江三角洲地区总量的53.01%。从经费支出构成情况看,苏浙沪均以试验发展经费为主,其中浙江省最高,占65.76%;上海市最低,占44.70%(见表4-7、图4-4)。

表4-7 2009年苏浙沪研发机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及构成(单位:万元)

img46

(续表)

img47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

img48

图4-4 2009年苏浙沪研发机构研发经费支出构成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就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其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据资料统计,日、美等发达国家用于科研、中试、生产的投资比例一般为1∶10∶100,而我国目前却为1∶0.6∶100。受资金限制,大批颇具应用前景的产品和项目停留在小试或样机阶段,这些实验型成果或不具备系统配套条件的单个技术多数无法被企业所吸收面市,从而严重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规模和效率。

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如今新药开发的平均时间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6年延长到12年,开发一个新药品种所需费用已从20世纪90年代的3亿美元左右,上升到了8亿美元,超过国内最大医药企业一年的主营收入。美国最大的生物医药公司每年的研发费用大约是11亿美元,占其年销售收入的20%,而国内整个医药工业的研发投入,多年来都只在总销售额的1%左右徘徊,这样的资金投入力度和周期根本无法为多数本土企业所接受。对此,上海睿星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科研负责人在接受访谈中表示:很多生物医药企业最初都是想搞自主研发,但这样举步维艰,新药的研发、人才的培养都需要很大一笔投入,而资金的原始积累还没完成,所以只有先通过研发外包锻炼本国研发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完成资金的原始积累后再逐步走上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

(三)在制度层面上,本土企业创新管理薄弱、创新氛围淡薄、激励机制不全

创新管理作为一种制度供给依赖于实践需求的推动,而本土企业往往产权不清,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方式多数带有一定程度的短视,对于并非是获利最有效途径的创新并不非常重视,不利于企业的永续发展。即使少数企业家有强烈的创新需求,也因可鉴经验的缺乏和自身经验积累的有限而基础薄弱。

创新氛围是刺激创新的重要媒介,而本土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在发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员工缺乏归属感,因而更注重眼前利益而不是个人职业前途与企业长远发展的利益。多数处于创业阶段的本土企业往往无法提供丰厚的物质激励,难以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显然不利于人才的保留和引进,从而陷入创新动力不足的瓶颈制约。

另外,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而本土企业往往受自身财力限制无法在市场调研上进行大量投入,难以获得足够的市场信息以做出精准的市场预测和判断,加之本土企业本身较为缺乏具备丰富管理经验和敏锐洞察力的管理决策者,狭窄的信息渠道使企业对于创新力不从心,巨大的风险压力迫使其采取保守的“低成本扩张”经营战略。

(四)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微弱,“以市场换技术”的预期收效不大,但挤占大量科技和人才资源

截至2009年底,苏浙沪共有外商投资企业130771户,累计投资总额9168.2亿美元,占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的36.7%;注册资本5163.7亿美元,占全国的36.8%;外方认缴3523.8亿美元,占全国的31.0%。这些资金的流入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不断优化。

但是,跨国公司在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承接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其核心技术相应转移过来,相反会通过产业链治理尽可能防止核心技术外泄,维护所处核心环节的高利润率。另外,由于跨国公司较高的就业起点和工资报酬,吸引了多数行业内的精英人才,使本土企业在与跨国公司争夺科技、人才资源的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和从属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