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6.5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体制创新、观念更新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三)加大宣传力度,促进观念更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强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区情教育,大力宣传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舆论导向和社会监督,增强全民可持续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公众广泛参与可持续发展工作。

5.6.5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体制创新、观念更新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是产生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

(一)加快技术创新,推行清洁生产

1.加快技术创新

提高科学技术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活动中的贡献。

2.鼓励和促进开展清洁生产

通过加强管理,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组织厂内的物料循环,对生产进行全过程控制,以达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降低废弃物的排放。推广清洁生产成功与否,关键是企业能否从中获利,可以从政府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污染防治基金中抽取一定资金用于支持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安排适当数额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对于自觉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政府予以一定的优惠政策,并建立一批ISO14000示范企业和园区,积极引导企业和各类开发区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等各项绿色认证。

(二)推动体制创新,加强法制建设

1.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二省一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协调和沟通

建立可持续发展综合决策长效机制,组建长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综合管理办公室,对重大决策项目进行资源和环境成本核算及影响评价,对不符合环境标准或资源利用效率的项目坚决予以否定。致力于建立绿色GDP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行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把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转变“以经济增长论英雄”的政绩观。

2.积极开展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活动

按各地区对可持续发展负面影响大小以及经济实力征收费用,由该机构统一调配用于加强可持续能力建设,重点用于支持生态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以及环境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等。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专家咨询机制,加强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和专家咨询论证工作。

3.地方政府应主导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通过建立和完善经济补偿机制、经济赔偿机制、经济处罚机制、经济激励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环境补偿模式,建立资源环境价值评价体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可持续发展地方性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加大宣传力度,促进观念更新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强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区情教育,大力宣传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舆论导向和社会监督,增强全民可持续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公众广泛参与可持续发展工作。

推动转变企业生产观,培养企业区域意识,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改变以往为追求自身利益而牺牲社会利益的狭隘生产观,把对社会贡献作为和经济效益同等重要的大事来抓,形成企业服务区域、区域服务企业的良性循环。

加强媒体引导作用,提倡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理念,杜绝铺张浪费,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