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发展指标[1]
表1 基本指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江苏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浙江省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上海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中国统计局和上海统计局网站。
表2 各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江苏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浙江省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上海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中国统计局和上海统计局网站。
表3 国内生产总值的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江苏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浙江省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上海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中国统计局和上海统计局网站。
表4 就业人员的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江苏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浙江省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上海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中国统计局和上海统计局网站。
表5 投资和消费
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局和中国统计局网站。
表6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江苏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浙江省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上海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中国统计局和上海统计局网站。
表7 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及制造业增加值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和上海统计局网站。
表8 进出口贸易的规模和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江苏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浙江省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上海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中国统计局和上海统计局网站。
表9 外商直接投资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江苏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浙江省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上海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中国统计局和上海统计局网站。
表10 人口的增长和结构
①数据为城镇人口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与以往数据来源不同)。
表11 卫生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江苏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2009年数据分别是卫生技术人员和执业(助理)医师负担的人口数,与往年数据不具有可比性。
表12 教育和科技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江苏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浙江省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2009年江苏省8个地级市的数据是在校学生总数,包括大、中、小学全部。
表13 环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江苏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注释】
[1]自《长江三角洲发展报告2005》始,每年的长江三角洲发展指标,都是依托《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台统计年鉴》,并以《中国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和《上海统计年鉴》作为参照来编制的。这主要是因为《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台统计年鉴》是由国家统计局出版发行的统计年鉴,比较有效地完成了数据口径的统一问题,而这个统一在省市级的统计年鉴之间以及省市统计年鉴与中国统计年鉴之间是彼此不兼容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核对、比较和筛选。但由于不可知的原因,《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台统计年鉴2010》没有如期出版,于是我们在制作本发展指标时只有省级统计年鉴可用,并不无意外地面临了众多的数据不匹配的问题,甚至还在设定的表格中不得不遗失部分数据。对此,我们都做了必要的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