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培罗成集团公司

培罗成集团公司

时间:2023-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培罗成集团公司访谈对象:朱红军访谈时间:2006-07-03 上午Q:请您先为我们介绍一下培罗成的发展历程吧。培罗成建厂时请他过来负责技术指导,并且通过他获得一些加工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培罗成第一个将目光转向了职业装市场。

2.培罗成集团公司

(2006-07-03-A)

访谈对象:朱红军(集团办公室主任)

访谈时间:2006-07-03 上午

Q:请您先为我们介绍一下培罗成的发展历程吧。

A:好的。培罗成1984年建厂,1985年就开始打培罗成的牌子。最开始建厂时主要给上海的培罗蒙做西装加工,觉得做加工的利润很薄,于是开始创立自己的牌子。从企业的名称可以看出,培罗成与培罗蒙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最后的那个字主要是指当时的红帮师傅陆成发,陆师傅原来是培罗蒙的红帮嫡系传人,相当于现在的总工程师。培罗成建厂时请他过来负责技术指导,并且通过他获得一些加工业务。

Q:当时创品牌主要采取哪些形式?

A:当时创品牌其实非常原始,无论是出发点,还是创品牌运作手段,都非常简单。就是建一个牌子,让老百姓觉得我这个也是一个大牌子,因为当时上海的服装品牌在全国的影响最大,因此,这边的服装企业在创牌子的时候,好多都是模仿上海的牌子,让消费者觉得所创立的牌子有一定的基础。加之当时属于一个商品紧缺的年代,新的东西出来之后,人们的购买欲望很强,所以那个时候创立的品牌,只要企业经营上基本正常,到现在做的都还可以。

Q:开始建厂时为什么会与培罗蒙建立起加工关系?

A:培罗成最开始建厂时,是与上海纺织局合资创办的一个西服厂,当时通过乡亲关系聘请了红帮师傅陆成发做技术指导,在他的带领下,又来了两位红帮师傅。在建厂后不久,上海培罗蒙经理、红帮嫡传师傅江辅丰因西服盛销,正在寻求新的生产基地,因为陆成发跟江辅丰这两位师傅非常熟悉,培罗成因此承接了上海培罗蒙的西服加工业务。

Q:在培罗成自己创立品牌之后,通过怎样的销售方式走向市场?

A:在那个年代,创品牌的方式其实很简单,最通常的方式就是注册一个商标,参加纺织工业部的产品评优活动,以是否获得优质产品为品牌认可度的标准。在那个时候,穿西装的人一般属于层次比较高的人群,当时也没有什么专卖渠道,主要还是通过百货公司的订货进入商场销售,一个最大的不同是这时销售的产品上面的牌子是培罗成,而不是培罗蒙,而且需要工厂自己去寻找百货公司的订单,而不是只管生产加工。

Q:企业主要经历了哪几个大的发展阶段?

A:简单可以将企业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84~1997年,主要为企业打基础的时期,从加工走向了自创品牌,由于当时的市场需求比较旺盛,企业当时也不需要仔细去考虑自己的定位,只要搞好生产,保证质量,产品基本不愁销路。第二个阶段为1998年至今,主要为企业转型期。西服热度降温后,服装已经没以前那样好卖了,我们企业开始考虑企业自己的定位。因为宁波的西装企业非常多,仅杉杉、雅戈尔、罗蒙和我们的产量就不得了,市场开始出现饱和。在这种情况下,培罗成第一个将目光转向了职业装市场。1998年时,国内的职业装市场上培罗成已经排在了第一位,现在职业装的产值已经占到了整个产值的70%。因为国内的西装市场被许多企业瓜分,加上现在比较流行休闲装,所以西装企业只能调整自己的发展定位。

Q:那培罗成为什么会转向职业装,而不是转向休闲服装?

A:因为原来生产西服的摊子比较大,技术人员、设备生产线等都是以生产西装为主,不可能全部一下子转到其他类型上去。再加上中国企业开始壮大之后,许多大企业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要求员工统一着装,因此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国内职业装市场。而职业装的生产加工工艺与西装的生产工艺非常接近,所以培罗成很容易转向职业装市场。相反,如果以前没有做西装的传统,也很难做好职业装。培罗成做职业装都是单量单做的,针对企业的每个员工进行量身定做,每件衣服上都有员工的名字,一般的企业没有我们这个实力,我们仅量体的员工就有几百人,他们奔走于全国各地。像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邮政,一个省就是几万人,量很大。这个都是通过公开招标的,利润都很薄,比西装的利润肯定要小,但是这跟做加工差不多,不需要承担库存风险。

Q:培罗成现在的出口情况怎样?

A:培罗成出口的比重不是很大,主要是西装贴牌加工。我国的服装出口基本是贴牌形式,国外的采购商看重的就是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他知道中国做出来的东西是可以的,但是利润非常薄。

Q:国外客户会对企业进行工艺上的技术指导吗?

A:基本不需要,我们的技术比它们还强,国外的技术并不一定比我们好。

Q: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哪个利润要高一些?

A:这个很难说,要辩证地看。做国外市场,国际上有一套通行的做法,相对比较规范,虽然利润薄,但可以解决一部分劳动力,因为服装行业也有淡旺季之分,淡季工人不可能都放假。做内贸风险相对比较高,做品牌要承担库存的风险和压力,为了长期的品牌声誉,即使不赚钱,甚至亏损,企业还是要在品牌上进行相对稳定的投入。

Q:出口订单中的验厂过程怎样?

A:西方的采购商一般会在下单之前来验厂,他下单时所考虑的不仅是成本因素,还包括企业的工厂规模、设备水平、员工福利待遇以及生产环境等各个方面。相对来说,西装生产的技术要求和设备投资比较高,有些专业设备很贵,像一个开袋机都好几十万元。企业如果没有几千万、上亿的规模、四五百工人,一般是达不到国外采购商的要求的。

Q:配额变动对培罗成的出口有什么大的影响吗?

A:影响不是很大,因为西装出口几乎不受配额限制,但是还是存在一些影响,因为当其他类型的服装产品在其他的地域采购之后,也可能将西装的采购引到其他地域去。对于许多出口企业而言,配额的不确定性影响还是很大的,2006年国内配额实行部分招标,一些企业用高价拿到了配额,但是高价配额肯定要记入成本,出口价格自然要提高。可是,提高了成本国外客户就不向你采购了,马上转到柬埔寨、越南去了,许多企业的高价配额没有了出路,因此,今年国内很多企业的配额出现了剩余。即使现在配额的价格下跌了,国外客户也不会要了,因为他已经在别的地方有供应商了,所以今年许多企业很被动,很多企业都关门了。老外算得也很仔细的,有时就为几分钱讨价还价,这个其实也很正常,因为像T恤这样的东西本来都是大众消费品,价格不可能很高,他也有一个零售的风险存在,所以他也是能够压一分钱是一分钱。就像做国内品牌市场一样,库存的风险非常大,很多企业现在不愿意做国内市场,很大的原因就在这里,企业得承担库存的风险。前一段时间许多出口加工企业转向做国内品牌,但成功的很少,因为品牌不是一两天就能做成的。做出口是别人要什么做什么,企业基本不用考虑库存问题,而做国内市场,就要考虑产品卖不出去的库存风险。

现在的服装企业很难做的,以前企业可能还有一点利润,如果企业一点利润都没有,是不会做的,但是现在是保命,即使没利润,有时也还得做,如果工人都跑光了,企业还做什么做啊?所以有时即使亏本也还得维持经营。

在信息社会,老外对中国的行情都比较清楚,政府的出口退税、补贴或者整体营运成本,老外算得都很清楚。当你退税之后,他也会相应要求降低采购价格,所以企业获得的好处相当有限。

Q:您觉得国外的社会责任认证对企业员工福利的改善是否有所帮助?

A:这个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因为国内的许多企业,包括一些大企业,原来对这些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概念,以前有些企业的做法就是他说给你600元就600元,其他什么都没有的,而现在开始逐渐也有社保、医保等,政府也在开始施压,这样对企业中员工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至少现在有了这样一个氛围,一些大企业开始逐步重视这些方面,必然会对一些小企业的员工流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促使一些企业必须改善员工的福利。

国外之所以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它实际上所要求的是一种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因为如果采取了公平的竞争,最终受益的肯定是国外的企业,因为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他们是有竞争优势的。之所以要求公平竞争,是觉得你不规范的廉价劳动力产品冲击了他的市场,使得他们国内依靠公平竞争的企业没办法生存下去了。

Q:培罗成在品牌方面的运作现在怎样?

A:现在只有一个培罗成的牌子,以前也做过其他的品牌,但都不是很成功,后来就不去做了。这与企业家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有些企业喜欢搞一些大手笔的东西,有些企业家喜欢谨小慎微,有些企业家立足于长远,有些企业家仅仅考虑短期的回报和收益。现在培罗成的广告营销与行业其他企业都差不多,形式也基本上没什么大的区别,服装行业的广告投入一般在4~8个点左右,我们的投入每年大概在6个点左右。

Q:您觉得宁波服装业的产业环境怎样?

A:宁波的服装产业环境还是很好的,最主要的优势还是企业多的优势,因为服装企业多,在人才、原辅料供应信息上肯定有明显的优势。比如你在西部一个孤零零的服装厂,上游的面料厂、辅料厂怎么给你提供新的供货?但是加入你这里有许多企业需要相似的面辅料,他很快就可以给你供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