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技术:农户认知、采纳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秸秆还田和免耕施肥播种技术为例[1]
张宜红[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现有传统翻耕模式加上大量的开垦荒山草地和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使我国水土流失加剧,风沙灾害发生频率上升,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从80年代初开始在部分地区开始试验保护性耕作技术。它具有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减少秸秆焚烧和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作用。
一、引言
近年来,保护性耕作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由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年)》经国务院同意,已正式下发。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建立保护性耕作国家级示范县226个,省级示范县365个。保护性耕作实施总面积达近5000万亩,免耕播种面积1.38亿亩,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达到3.27亿亩。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等在山西10余年的系统试验,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翻耕相比有以下三方面效益:第一,社会效益。减少径流(水分流失)60%,水蚀(土壤流失)80%左右,减少风蚀(农田扬沙)60%,抑制沙尘暴,不少秸秆,减少大气污染。第二,生态效益。休闲期土壤贮水量增加14%~1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19%,提高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提高0.03%~0.05%,速效氮、速效钾提高。第三,经济效益。提高小麦、玉米产量13%~17%,减少作业工序,降低作业成本10%~20%,增加农民收入20%~30%。
由此可见,研究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现状描述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生态效益定量测定,定量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经济类文献很少。王智才(2005)认为在部分已连续实施了多年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地区,大多数的农民对该项技术不是很了解,更不要说主动接受了。张海林(2005)发现导致保护性耕作技术得不到有效的推广的主要原因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配套载配管理落后。张兆飞(2005)强调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过程中,人们对保护性耕作的意义认识不够,在接受方面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少、免耕技术,仍有相当多农民的思想难以转变,对其科学性存在怀疑态度。李向东、隋鹏(2007)等使用调查数据分析了南方稻田地区农户对于保护性耕作制度的认知性。国外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实践也说明,农民接受保护性耕作需要一个过程。在技术推广初期,农民接受难度较大,发展较慢。如何才能更好地使农民更快地接受并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更是我们在下一阶段实施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的问题。从以上文献综述中,我们发现目前在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不少学者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提出了一些问题,但尚未有专门的文献探讨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认知行为、采纳行为进行系统的分析。鉴于此,本文就利用入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知程度、采纳行为及影响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因素。本文的创新即在于将以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的秸秆还田和免耕施肥播种技术[3]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知程度。在此基础上,以秸秆还田技术为例,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高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率的政策措施。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概述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能够保证在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耕、免耕、化学除草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保持作物的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培肥地力的耕作方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机械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节水抗旱、保护环境、节本增效的一项技术,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重大变革,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扭转我市旱作农业旱灾频繁、水土流失、土壤板结、生态环境恶化等不利局面,具有很大作用。
实施保护性耕作,一是可以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表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二是能够减少地表沙尘漂移,是根治“沙尘暴”的治本措施;三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四是有效地减少劳动力和机械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实施以秸秆残茬覆盖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保土、保水、保肥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对旱作农业中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起源与概念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相对传统铧式犁耕翻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其主要内容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耕作,通过机械化手段,保证免耕播种质量。
保护性耕作技术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的“黑风暴”,19世纪中期,发生了两次震惊世界的“黑风暴”,横扫美国的大平原,黑风暴刮走5~30厘米厚的表土,毁坏了30万公顷农田。为此,1942年美国成立了土壤保护局,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工作获得了成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农业发达国家相继学习美国经验,目前这些国家的农业已普遍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被称为当今世界的农业革命。我国在2001年提出推广保护性耕作,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工作,国家财政拨2.8亿元,保护性耕作在我国北方大面积推广,取得很好效果。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内容
运用秸秆、残茬保护土地,减少耕作次数、免耕播种,其主要是地表作物秸秆、残茬用机械处理,合理深松(三年深松一次)、免耕施肥播种、用化学药剂进行杂草控制和病虫害综合防治。
秸秆、残茬处理技术、农作物秸秆经机械作业处理后作覆盖物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核心。秸秆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1.粉碎秸秆处理。采用SGTN-165/180型施肥整地机,该机配套动力60马力,作业幅宽达到180厘米,粉碎前茬秸秆作物后抛散,使秸秆均匀覆盖在地表,进行浅旋,掺合土地表土1/3—1/2,防止风吹走,防治风蚀、水蚀。
2.直立秸秆处理。在风沙大的地区,收获后对秸秆不做处理(只收穗、不割秆),秸秆直立在地里,播种时将秸秆按播种机行走方向撞压,使其倒伏在地表;
3.高茬、灭茬处理。在使用作物秸秆的地区(畜牧业、养殖、烧柴),可将秸秆上部割掉留茬到30~40cm,上部留作它用,下部用联合整地机械处理秸秆残茬,混入土壤中。
4.高茬立秆免耕。收获后留茬30cm,不做任何处理,使用联合研制的碎茬精量播种施肥机进行生茬播种。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不同作物、采用不同的秸秆处理方式。
(三)保护性耕作方式
1.采用直刀破茬垄作免耕播种机进行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作业一次完成。
2.带壮旋耕灭茬播种施肥方式,收获后留高茬,用带壮旋耕灭茬播种机一次完成灭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作业,关键技术是灭茬播种能够一次完成、减少水分流失,使用于半丘陵地区。
3.杂草、病虫害控制和防治。利用3WF—3型机动喷雾机,该机药箱容积为14L,射程在11M以上,喷施化学药剂控制杂草和虫害,也可用地表作机械耕锄。
4.深松。保护性耕作免除翻耕,2~3年进行深松一次,采用430F深松机,打破犁底层,深度可达18~27cm,耕幅在30 cm,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和蓄水能力,保证作物生长。
5.保护性耕作作业流程:前茬作物秸秆或根茬处理——利用深松机深松——播种施肥——药剂杂草及防治病虫害。
三、调查地区和样本的基本情况
我们进行调查的时间为2007年12月,调查地区为北京、天津、河北和山西,因为这四个地区均为国家保护性耕作示范地区,且示范时间较早[4]。调查共获得问卷356份,其中有效问卷343份,问卷有效率96.3%,样本有一定的代表性。被调查地区除山西因为冬季气候比较寒冷,不适宜种植小麦外,其他三个地区主要种植一季小麦一季玉米。鉴于两种作物的在技术规程方面并无太大差异,因此本文在分析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知程度时不分具体作物种类。
四、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认知程度分析
农民作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实施者,是该技术实际应用的载体。一项新技术要最终被人们接受,首先需要以某种方式被人们认知。一般来说,农户获得农业技术的途径主要靠内外两方面的作用。内部作用是指农户自身的条件,这种条件是外力不可控制的,即内部作用是先决的。那么对农户来说,获得农业技术信息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外部因素,这种外部因素往往指在技术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媒介或机构。由于农业信息的受体农民长时间居住在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媒介(不包括村级广播)的作用比较弱,而机构的作用比较强大。
(一)农户了解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途径、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原因分析
1.农户了解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途径方面。从表1可以看出,有八成农户是通过政府部门了解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说明政府部门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19%的农户是通过附近农户(其中有2%的农户是通过农机户)了解到该技术,说明学习效应在该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虽然目前仅有2%的农户是通过农机户了解保护性耕作技术,但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机户将会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扩散推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能忽视农机户的作用,而要
充分重视农机户的力量。
表1 农户了解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途径、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原因的农户比例
数据来源:调研数据整理所得;注:本文后面凡没有说明资料来源与此同。
2.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情况方面。从表1来看,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农户比例达到了73%,样本地区农户采纳该技术比例较高。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河北和山西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率均达到了100%,但是造成两个地区100%采纳率的原因却并不相同。河北省的农业部门在技术推广的过程中采取了强制性的措施,秸秆放倒需要《准刨证》或《秸秆放倒证》[5],秸秆运出地里需要《准运证》,秸秆青贮需要《准贮证》才能把秸秆挪作他用,但是在推广初期,农户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抵触情绪;而山西省则因为主要用煤做燃料,秸秆大多无其他用途,因此政府在推广技术过程中基本没有阻力。而采纳免耕耕施肥播种技术的农户比例仅为21%,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免耕技术服务费用较高,河北40元/亩,山西35元/亩,而天津则为60元/亩。另据调查农户反映,免耕会造成农作物减产[6],因此不愿意主动采纳免耕技术。有被调查农户认为免耕减产的主要是由于免耕后导致土地板结,缺少深松,这表明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系列配套的、密不可分的,不应只强调一个环节而忽略其他。
3.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原因方面。对技术信息的获知是技术推广应用的第一步,只能说明技术有可能被人们接受,而样本农户究竟如何接受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我们感兴趣的话题之一。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大部分(80%)[7]采纳技术的农户都认为自己是自愿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表1),即使在政府强制推广秸秆还田的河北省也有73%的农户选择自愿采纳,这说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纳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农户的自觉行为。调查中有17%的农户认为是政府在他们的采纳决策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政府的行政作用可硬可软,关键看各地政府对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力度和对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同的行政执行方式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反的结果。以秸秆还田技术来看,我们的调研发现河北采取的是强硬措施,现在来看效果不错,其采纳率达到了100%,但是在技术推广初期的确遭到了一部分农户的反对和抵触。而其他三个地区虽然都采取了比较温和的行政手段,但是采纳率却明显不同。山西和北京由于采取了不同的补贴措施,秸秆还田技术的采纳率较高,分别达到了100%和71.4%,而天津地区由于政府太“软”,实施效果明显较差,其秸秆还田技术采纳率仅有22%。因此,我们认为,在倡导建立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强硬的行政手段是不可取的,在技术推广过程中,政府是扮演的是帮农扶农的角色,因此建议政府将补贴政策作为最优选择。
(二)农户对技术实施过程的评价
技术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技术应用最终结果的好坏同诸多因素有关。为了考察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我们从技术使用者,服务者等不同方面咨询了被调查采纳农户。由于秸秆还田和免耕技术的技术特性不同,因此我们在涉及与技术特性有关的问题时,将按照两种不同技术进行农户行为分析,以期从中得出有益的结论。
从图1我们可以发现,在两种技术中,农户均认为自身的接受程度是影响技术实施的主要因素,秸秆还田和免耕技术中分别有28%和26%的农户选择了该选项,说明作为一项新型农业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大部分农户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政府应当在下一步的技术推广工作中加强对技术可操作性的研究,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技术培训质量,逐步改变农户的观念,使农户不再对新技术“望而生怯”。
在秸秆还田技术中,病虫草害的防治则成为第二个备受农户关注的问题,有26%的农户选择了该选项,比较而言,免耕农户中选择该项的农户则要少得多,选择率仅有19%。导致这种显著差异的原因是两种技术特性不同,秸秆还田需要将秸秆粉碎后返回田中,这必然会引起虫草灾害的增加,而免耕一般并不会带来类似问题,所以病虫草害的增加与秸秆还田有直接的关系,而免耕则不然。因此在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中有一项专门的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对于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农户自身的种田管理水平的高低,如果农户本人善于管理,则这应当不太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张克诚等(2006)的研究表明免耕直播夏玉米杂草种类与传统耕作的差别不明显,尽管秸秆覆盖会增加农田杂草生物量,但是使用常用除草剂能有效防治杂草危害和保护性耕作的实现。鉴于此,我们认为,虽然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后,病虫草害会有所增加,但是只要农户能够采用正确的防治手段,及时咨询农业技术人员,这个问题还是能够基本解决的。
农机具的质量在不同技术之间关注度的差异最大,秸秆农户的选择率仅为3%,而免耕农户则高达25%,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秸秆还田和免耕技术中使用农机的频率不同。秸秆还田可以使用小型农机或者在免耕时一起进行,而免耕则需要大型的农业机具才能完成。由于农作物的播种具有时间限制,如果农机具在适宜播种的时间发生故障,无疑会影响农户当年的粮食产量[8],因此免耕时的机具质量是农户最关心的问题。这要求我们的农业机械生产企业要保证出厂农机具的质量,同时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尤其是维修服务。
在秸秆还田和免耕技术中,种肥水的管理亦分别得到了20%和16%农户的青睐,这是理所应当的事,尽管秸秆还田,免耕环节等对于提高土地肥力和播种效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农户的自我管理必不可少。
对于两种技术来说,政府的支持力度都得到了15%的相同支持率,说明农户认为政府在两种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起到了同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政府的作用。
图1 影响保护性耕作实施主要因素[9]
在被问及“对自己的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帮助最大的人”时,有超过一半的农户认为农机户、乡镇技术员和周围农户对自己的帮助最大,说明这三类人在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农机户重要是因为农机户效率高,不利于抢农时。效率高,不利于抢农时。往往向农户提供农业机械服务,乡镇技术人员则帮助农户解决技术应用中的种种困惑,周围农户则主要通过互帮互助的形式解决一些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效果评价
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总体上有94%的采纳农户认为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后感觉不错,他们给予保护性耕作技术正面评价,其中秸秆还田技术正面评价率为88%,而免耕技术的正面评价为100%。具体来看,农户对免耕技术的评价要高于秸秆还田技术,两类技术在“很好”选项的选择率差异达到20%,说明秸秆还田虽然目前采纳率比免耕高,但是实施效果方面却并不尽如人意,可能的原因是较高的病虫草害的影响。两类技术中,选择“好”的农户最多,但是仍有部分农户选择了中等的评价,这说明该项技术还未完全深入人心,而且这部分农户实际上是摇摆不定的,对技术的作用不太肯定,应将这部分农户作为下一步宣传的重点。
图2 农户对不同技术的评价
与一般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相比,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节本、节水抗旱、培肥地力、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扬尘,增产等优势。就秸秆还田技术而言,近1/3的农户认为该技术能够节省生产成本,因为秸秆还田技术的国家补贴力度较大,北京山西等省都有一定的补贴,且机械作业不需要农户提供劳动力,而由于缺乏国家财政的支持力度,免耕的节本效果仅得到了16%农户的认可(见图3)。
图3 保护性耕作技术对您的好处
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是一项能够给农民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新型农业技术,而且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为了反映农户对该技术生态效益的评价,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防止水土流失”和“减少扬尘”的选项,从图3中,我们可以发现,与经济效益相比,认可该技术生态效益的农户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农户往往更关心技术的经济效益,而较少关注技术的生态效益,而且限于农户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往往也很难对生态效益作出准确的判断。两类技术中,农户对“防止水土流失”的认可率相差无几,为15% ;但是对于“减少扬尘”效果的认可则差异较大,农户普遍认为秸秆还田技术的减少扬尘作用明显优于免耕技术,这是因为秸秆覆盖后,能够有效降低土壤颗粒的流动性。
(四)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存在的不足评价
一项新技术的接纳并不意味着技术实施的成功,在农户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就保护性耕作技术来说,长期使用会对土壤的理化性状带来不良影响,如犁底层明显变浅,紧实度增加,土壤板结。秸秆覆盖可能造成病虫害增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挑出了四个关键的问题访问了被调查农户,有近一半(图4)的农户认为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对造成病虫草害的增加,说明秸秆还田后对虫害草害的影响比较大,农户原来的防治手段可能有限,不能够充分除草杀虫,对作物的产量造成了不良影响。我们的调研虽然没有就病虫草害的问题做专门调研,但是这里却反映出该问题的重要性。因此,政府部门或技术推广部门在下一步的技术推广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在病虫草害控制技术的指导。
图4 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存在不足的评价
不仅如此,有三成农户反映土壤板结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免耕技术的采纳,免耕后土地必然比耕地后的土地板结,土地板结会降低出苗率,而且播种机作业时镇压轮往往也会加重土壤板结的情况。为了克服这种缺陷,保护性耕作技术强调每隔三年需要深松一次,但是调查地区农户反映没有深松或者认为深松频率太低,于是很多农户会在播种前将地翻一次[10]。从这里我们发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确是一套技术的集合体,单独采用某种技术必然会降低整个技术的使用效果。减产仍然得到了14%农户的认可,说明目前部分农户仍对该技术的效果持观望态度。
五、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意愿的实证分析
本文沿用孔祥智等(2004)提出的农户技术采纳理论模型,农户采纳一项新技术的意愿取决于农户对采纳技术前后成本收益的比较,只有在新技术采纳后,其得到的净收益大于未采纳技术净收益的条件下,农户才会做出采纳新技术的决策。本文就以秸秆还田技术为例,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农户是否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影响因素。
(一)变量选取和假设
EDU表示教育程度,以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表示。理论上来说,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接受一项新的技术,因此预期教育程度与农户的采纳意愿呈正相关关系[11]。
S表示农户的土地规模,以农户2007年实际种植面积表示。土地规模反映的是农户生产经营土地面积的大小,对于一项新型农业技术,如果不考虑非农收入,土地面积大的农户在信息、经济方面比面积小的农户更具有优势,因为大农户可能比小农户更熟悉农作物的特性,种植经验更丰富,且其收入水平一般也高于小农户,因此假设农户的土地规模S与技术采纳意愿正相关。
XS表示农户土地的细碎化程度,谭淑豪等(2003)认为土地细碎化不利于农户对土地的长效投入,极大削弱了农业发展后劲,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间接影响了农户采纳农业技术的积极性。由于秸秆还田技术目前主要使用机械作业,因此土地细碎化水平低的农户更愿意采纳秸秆还田技术,因此我们假设土地细碎化程度越高,农户越不愿意采纳新技术。
SC表示农户的商品化程度,反映了农户参与市场活动的程度大小。本文用农户当年销售粮食总量占农户当年粮食总产量的比值表示,这里我们的粮食仅包括玉米和小麦。预期SC与农户采纳技术的意愿呈正相关关系。
OLD表示农户年龄,直接用样本农户实际年龄数据表示。样本地区采纳秸秆还田农户年龄主要分布在40-60岁之间并呈正态分布,因此本文也引入OLD^2变量,来反映农户年龄对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意愿的影响。
图5 各年龄段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率
IN反映农户收入的变量,我们使用农户农业总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表示。一般来说,使用一项新技术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因此农业收入越高的农户越愿意采纳新的农业技术。我们假设该变量与农户的采纳意愿正相关。
LLD表示家庭农业劳动力占家庭总人口的比重,一般来说,LLD越大,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越大,越倾向于接受新型农业技术。
D1反映政府的直接干预,一般来说,政府干预往往对技术推广具有促进作用,农户技术采纳倾向高,因此我们预期D1的符号为正。
D2,反映农户的在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前的用途,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中,秸秆具有燃料或喂养牲畜的重要用途,可以为农户带来部分隐形收入,而秸秆还田技术显然必须要剥夺农户这部分的隐形收入,增加农户的机会成本。因此,与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意愿负相关。变量具体取值和预期符号见表2。
表2 模型选取变量含义、取值及预期符号
① 秸秆还田技术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的一项,政府推广过保护性耕作技术意味着政府一定推广过秸秆还田技术。
(二)模型估计结果
使用Eviews5进行估计,估计结果见表3。为了便于解释我们直接给出标准化后的各系数估计值。
通过采用“条件后退法”(Backward:Conditional),得到了最理想的模型3,模型内的所有变量都与我们预期的相同。其中,教育程度与对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边际影响最大,其家庭教育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农户采纳技术的概率会提高0.83,说明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技术推广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因此,政府部门如果能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加大对农户的培训力度,无疑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提高农户技术采纳率。
反映农户参与市场化程度的变量SC的对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边际影响达到了0.44,如果政府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提高农民的售粮积极性,必将大大提高秸秆还田技术的采纳率。
表3 Probit模型估计结果
注:*,**,***分别表示变量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Wald检验。括号内为各系数的Z统计值。
土地规模S和土地细碎化程度XS是农户的土地禀赋特征变量,土地细碎化XS的系数要小于土地规模S的系数,表明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行为对土地的规模更敏感,但二者相差不大。农户土地规模每增加一亩,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概率上升0.058,而农户土地细碎化程度每提高1个单位,技术采纳率减少0.03。可是,目前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决定了农户很难改善土地细碎化的情况,改变现存土地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可能是改善土地细碎化的一个有效途径[12]。
政府在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我们的模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说明,D6政府的推广行为显著地与农户的采纳行为成正相关关系。
农户户主自身禀赋变量年龄OLD、OLD^2都很显著。农户年龄和年龄平方系数符号分别为负和正,这同我们调查中采纳秸秆还田农户年龄分布图的表现是一致的。调查数据反映40-60岁年龄段农户技术采纳人数占所有采纳农户数的一半左右,说明政府在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应该以这一年龄段的农户为主要宣传对象。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农户主要是通过政府部门了解保护性耕作技术,并且大多数农户是自愿采纳该技术,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总体评价较高,但技术应用及应用效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秸秆还田技术带来病虫草害问题增加,免耕技术带来土地板结,致使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纳持观望的态度。
影响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水平越高,农户参与市场化程度越高,农户土地规模越大,当地政府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比例越高,土地越细碎,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比例越低,但与户主年龄呈倒“U”型关系。
(二)政策建议
1.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分类进行
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目前还是处于试验示范阶段,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今后一段时间,要以已经成熟的技术为推广重点:一是大力推广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保护土壤;二是推广应用免耕播种技术。随着科技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新技术也将逐步推广示范。配套设备的技术推广工作,应从实际出发,成熟一项,推广一项,不可不顾条件地搞一刀切。
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等情况的不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要因地制宜,分类进行。对于城郊和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应引进现代化保护性耕作机具;对已进行试验示范的经济水平一般的县区、乡镇,应认真总结经验,巩固发展,逐步对现有机具进行改造更新。无论是哪一类地区,首先要把重点放在改进提高现有机具水平和加强管理上,不能脱离实际,一切靠引进,贪大求洋,盲目发展。
2.加快建立发展保护性耕作的保障体系
(1)抓好政策扶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各级农机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把保护性耕作纳入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去,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与计划、财政、农业、水利等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利用现有的购机补贴政策以及相关项目资金,引导扶持农民购置先进适用的保护性耕作的机具。发挥中央、地方、企业、农民等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创新示范工程”等项目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制订保护性耕作机械购置补贴政策,调动农民购机积极性。特别要抓住“农机购置补贴”这一有利时机,做到宣传到位、工作到位、服务到位,实行资金集中投放、购机优先报名、工作重点督导,以此推动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总量实现大的发展。
(2)重点扶持农机大户,鼓励开展社会化服务。要注重提高保护性耕作技术服务的社会化、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借助行政力量的督导作用,资金的引导作用,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支撑作用,农民和农机手的利益驱动作用,建立健全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机制。农机专业户、农机大户距离农民最近,关系最密切,最懂得农民实际生产中的需要,农民对他们也信任,他们是最好的新技术推广者,应是我们鼓励发展的重点。这部分人的积极性能否保证,利益能否体现,是保护性耕作能否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的关键。我们可以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户为突破口,使他们掌握这项技术,熟练使用机具,从中受益,进而带动周围农户应用这项技术。要合理配置农业机械资源,对条件基本相同的自然地块尽量统一供种、供肥,统一播量,减少换种换肥时间,科学选种和施肥,形成规模化作业、专业化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和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升整体服务水平,调动农民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要借鉴小麦联合收获跨区作业的经验,将农机专业户、乡村农机队组织起来,与周边农民签订作业服务协议,扩大作业规模,提高作业和服务效益。
(3)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完善适用于本区域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组织农机推广、科研院所、生产企业进行联合攻关,发挥作物栽培、植保、土肥等专家和机构的作用,解决好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总结研究成果,制定技术标准,加大对成熟技术的推广力度,推进区域内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4)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保护性耕作机具。结合实际做好保护性耕作机具试验选型工作,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生产企业积极参与保护性耕机具的研制改进,逐步确立适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的主推机型和产品。加大保护性耕作机具的质量跟踪监督工作,保护农民利益。
(5)推进保护性耕作社会化服务。一是培育、扶持、发展一批保护性耕作农机大户、农机经纪人及专业合作组织,探索保护性耕作市场化运行机制,提高农机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逐步建立起以农机专业组织和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经营户为基础,基层农机推广、培训、维修、信息服务和投诉监督等服务组织为支撑,政府支持为保障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应成立由农机、栽培、土肥、植保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专家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分析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情况,提出技术政策建议,研究制定技术路线、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技术推广方案等有关技术文件,对关键机具进行选型,检测技术数据,研究解决有关技术和机具存在的问题,负责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各地要主动争取专家的支持,发挥专家在技术咨询、培训、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作业季节,技术人员要及时对农民购置的新机具进行安装、调试、使用、维修等技术指导,确保机械的使用效果和作业质量。
(6)加强对保护性耕作效果的监测。巩固优化监测点布局,完善监测规程,明确监测内容,确定责任单位和人员,提高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结合示范推广工作,持续跟踪,长期监测。要注重对土壤水、肥及其他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变化情况,生产成本,作物产量变化,病虫草害变化以及对环境影响等情况的监测,强化对监测结果的汇总、分析和研究,科学评价实施效果。要注重监测数据的交流和共享,提高监测数据的利用率,为深入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7)整合技术资源,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因各地条件不同,需要的技术模式,特别是一些综合配套技术也不一样。目前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还不完善,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一是需要进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与农艺技术的配套研究,如对不同地域及旱田、水浇田的最佳配套良种、种植规格、施肥量、播种量、病虫草害防治、秸秆还田形式等试验研究;二是需要对小麦少耕与全免耕播种、沟播与垄作等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以确定最佳模式和适宜推广的条件;三是需要研究高效低成本的机械化作业成龙配套问题,形成机械作业环节科学合理的配套和衔接,充分发挥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效果;四是需要进行其他农作物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试验研究;五是要加强技术集成,运用农业、生物、化学、机械等综合措施,通过对土壤、水肥运移、环境、作物动态变化的基础性研究,优化育种、栽培、配方施肥、轮作间作、节水灌溉等技术,科学组装配套成新的高效低耗生产技术模式,力争取得最佳综合效益。建议省农机办牵头成立由农机、栽培、植保、土肥、种子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松散型保护性耕作综合配套技术研究指导小组,将科研院所、企业、大学和推广服务机构的创新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对保护性耕作的一些综合配套技术进行试验研究。
3.加大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力度
(1)科学选点,搞好示范基地建设。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是宣传领导、示范群众的阵地。要改变几千年的传动耕作方式,必须让农民看到效果、得到效益,让农民知道如何做、怎样干。要把科学选点作为搞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重要一环。示范点选择最好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所在乡、村领导有积极性,班子有战斗力;二是所在村机手、农民认知程度相对较高,能够全面配合项目的实施;三是交通便利,位置显眼,周边地区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大,集中连片,能发挥示范点的辐射推广作用。要精心组织实施,把示范区建成较高标准的样板田。搞示范基地不要承诺包产,否则有的农民少施肥、少浇水,田间管理跟不上,会影响示范效果。不要只注重机械作业,还要加强田间管理的检查督促。每个市、县、乡都要建好示范基地,乡镇示范基地可大可小,重要的是立即起步。应根据不同季节利用示范基地召开保护性耕作演示会、观摩会,宣传领导示范群众,以示范基地带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全面推广。
(2)坚持五个结合,搞好示范推广。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农机技术人员要与栽培、土肥、植保等专家密切合作,主动请教,相互配合,共同搞好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的技术指导工作。二是坚持政策引导与尊重农民意愿相结合。推广工作既要积极主动,又要防止急于求成,要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保护性耕作实施的主体是农民,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采取强迫手段,否则农民有情绪,管理跟不上,造成减产,容易产生不良后果。三是坚持示范推广与培育市场相结合。各地应在示范推广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服务市场主体。机手是最重要宣传推广员,要注重扶持农机大户,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农机合作组织和保护性耕作协会,提高农机服务的产业化程度。四是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把保护性耕作与玉米联合收获紧密结合,大力推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以秸秆还田的大发展,带动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的大推广,实现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的整体推进。我省东西部经济条件差别较大,自然条件各异,种植习惯不同,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3)扩大实施规模。要在适宜地区加大试验、示范和推广的力度,增加实施区域,在技术模式成熟、农民接受和基础较好的地区扩大实施规模。要选择积极性高的农机大户、种粮专业户、乡村干部家庭作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带头人,政策上给予扶持、技术上给予帮助,通过他们成功实践示范带动周边农户,扩大应用面积。
(4)狠抓培训,保证技术应用效果。推广人员和农机手对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的成败。必须加强对技术人员和机手的培训,让技术人员全面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让机手熟练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要领和机具操作规程。一是要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级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抓好对市、县、乡农机部门负责人和科技推广骨干的培训;二是要深入乡村地头,贴近机手、农民,通过现场会、短训班、科技入户和赶大集等多种形式,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将技术切实传授给机手和农民,解决好技术推广“最后一道坎”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既要注重农机操作技术的培训,也要注重与之相关的农艺知识的培训,如病虫草害的防治,种子的选用、播量的确定等,要把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整套技术交给农民和机手。培训工作要特别注重抓好对机手和农机大户的培训,发挥好农机大户推广保护性耕作的示范带动作用。
(5)大力宣传,扩大社会共识。传统的种植模式在农民意识中具有强大的惯性,要改变农业生产的传统习惯,树立科学种田意识,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和科学耐心的示范引导。此外,发展保护性耕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要引起社会各界重视,营造发展保护性耕作的良好舆论氛围,争取各级财政支持,都需要我们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因此,必须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搞好保护性耕作的大宣传活动。一是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的一把手,要尽快了解发展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技术内容,亲自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汇报宣传,积极争取领导和有关部门支持,力争政府下发文件,出台政策,推动保护性耕作的快速发展;二是结合科教兴机战略的实施,搞好科技下乡和科技入户行动,组织农机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宣传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意义、效果和有关政策,提高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三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和科普教育。各级农机部门都要积极争取新闻媒体的支持,创造有利条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扩大社会舆论。
4.切实加强对推广保护性耕作的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目标化管理。各级农机部门应把保护性耕作作为农机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重点搞好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持,增加技术推广经费。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和协调机制,明确工作承办部门和责任人具体抓,制定年度计划,实行目标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切实把推广工作落到实处。要成立项目实施小组,负责技术方案的调研和起草、示范区建设、技术和机具的引进、技术指导、培训宣传、组织实施等具体工作。为确保任务目标圆满完成,对实施小组成员实行目标责任制,并将任务指标通过行政手段落实到乡镇、村、户,及时搞好检查、督促和落实。要把保护性耕作作为考核各地农机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注意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奖励。
(2)制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保护性耕作发展规划,明确本地发展保护性耕作的目标任务、建设重点、主要措施、保障机制。通过规划争取各方支持,通过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引导。制定规划要广泛调查研究,总结本地的实践,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规范项目管理。按照《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要点》《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及《保护性耕作项目检查考评办法》等要求加强管理。认真总结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经验,完善保护性耕作项目管理办法。要加大对保护性耕作项目的监管力度,完善鼓励政策和激励机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违反规定的要追究责任。
(4)加强交流合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交流、信息交流和学术交流,实现经验和技术共享。加快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学习借鉴国内外保护性耕作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解决当地发展保护性耕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保护性耕作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CTRC).保护性耕作的概念与基本原理[EB/OL].http://www.cn-ct.net/qtotype.asp,2007年7月7日
[2] 张宝文.进一步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应用[EB/OL].http://www.agri.gov.cn/xxlb/t20071026_910231.htm,2007年10月26
[3] 保护性耕作在中国推广应用具备良好条件[EB/OL].http://www.ccnjhxx.com/info.asp?id=1267,2007年11月8日
[4] 农业部.关于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见[EB/OL]. http://ncp.96128.com/zf/zc/2009-09-28/1392.html,2009年9月28日
[5] 方松海,孔祥智. 农户禀赋对保护性耕地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四川和宁夏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5(3):35-42
[5] 孔祥智,方松海等.西部地区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04(12):85-122
[6] 谭淑豪,曲福田等.土地细碎化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3(6):24-30
[7] 李向东.隋鹏等,南方稻田保护性耕作制的农民认知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5):190-195
[8] 张兆飞, 黄国勤,黄小洋等.江西省保护性耕作的现状与分析[M].耕地制度与“三农”问题,2005,93-97
【注释】
[1]此数据来源于中国保护性耕作网 http://www.agri.gov.cn
[2]张宜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3]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套技术的总称,它包括秸秆还田,免耕施肥播种,深松,病虫草害防治四个环节,理论上,应当同时采取以上四种技术才能被认定为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但是,在实践中,深松需要大型农业机具,且实施频率较其他技术低(大概三年一次);病虫草害防治并不是一项新技术,而是由于秸秆还田技术引致的必然措施。因此,我们在调研中以是否采纳秸秆还田和(或)免耕施肥播种技术为是否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判断标准,而不考虑深松和病虫害杂草防治技术的情况。
[4]北京成为保护耕作示范区的时间为2002年,其他三个地区均为2003年,而技术在调查村里开始试验推广的时间要更早。
[5]这种情况至今仍在河北其他地区存在,农户的抵触情绪比较严重,但是在我们调查地区,这种现象出现较其他地区早,因此调查问卷中没有反映此类情况。http://news.sohu.com/20071030/n252942605.shtml.
[6]对于减产的原因有农户表示同农机播种的行间距过大有关。
[7]考虑到农户调查中农民往往对调查人员具有一定的警觉心理,该数据可能略有高估。对于以下类似正面评价的题目,可能都存在类似的高估情况。
[8]调查中有农户反映免耕播种机需要大马力拖拉机的牵引,大拖拉机的自重较大,会在湿润的土地上压出较深的车辙,另外小麦免耕播种的作业效率没有中小拖拉机先旋耕再播的效率高不利于抢农时。
[9]图中的每种技术的采纳率之和并不等于1,因为考虑到篇幅的限制,且选择率很低,因此将“其他”选项略去。
[10]这种现象在被调查地区很普遍,说明农户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还是比价大,对免耕技术存在不太信任。
[11]不同的学者就教育程度对技术采纳的影响有不同的意见,林毅夫(1994)认为教育程度对技术采纳具有正效应;而黄季焜(1998)则认为教育水平不一定于技术采纳成正相关,随着农民教育水平提高,选择高产技术的比例随之下降,而选择节约劳动技术的比例随之上升。
[12]调查中,我们发现山西农户的户均土地规模很高,土地最多的农户面积达到60亩,但是山西同时也是四个被调查地区中土地细碎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当地的“平均主义式”的土地分配制度是造成其土地细碎化程度高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