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工作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平 罗亨仁[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江西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机遇,商务部门如何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如何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所作为,这是商务部门当前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研究商务工作在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商务工作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一) 商务工作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推进现代流通体系构建的重要力量
现代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血脉,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对流通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我省重要经济发展区域,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经济发展较快,消费需求旺盛,具备了发展现代流通业的良好条件。商务部门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职能部门,加快传统流通业向现代流通业转变,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流通体系是商务部门的重要责任。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流通体系的构建,可以带动我省建成现代流通业强省,这对于加快我省结构调整、带动和促进制造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全省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商务工作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重要推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其实质是要探寻一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这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集约发展之路,商务工作将会在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的新突破离不开商贸,发展现代农业,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产品商品率也离不开商贸,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资源变为经济优势更离不开商贸。因此,抓商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抓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是抓促进工业的发展,就是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在我省产业结构是“二三一”,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向“三二一”转变,因此,未来在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的同时,积极扩大内需,发展第三产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商务工作紧紧抓住这个主题,就能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三)商务工作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推动项目建设的重要动力
实施项目推动战略是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题中之义,商务部门在其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乘势而为,“积极主动谋项目,想方设法引项目,千方百计上项目,集中精力抓项目”,这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商贸项目建设的主导思想。一是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在主攻商贸物流项目上,商务部门可以大有可为,如建设区域内商业中心,加快大型超市、酒店及现代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支持本土商贸企业连锁扩张,推进专业批发市场改造提升;二是围绕改善民生促进消费,在主攻商业民生工程项目上,商务部门可以大有可为,如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工程”,进一步健全城乡现代流通体系,推进“农贸市场提质改造工程”,加快城乡农贸市场“农改超”和“农加超”步伐,要积极推进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步伐等;三是围绕扩大开放提升水平,在主攻涉外企业发展项目上,商务部门可以大有可为,如抓好境外重大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培育境外工程承包和境外劳务品牌,拓展外经合作空间。
二、影响商务工作在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制约因素
(一)机构改革进展缓慢
目前我省市级以下商务部门地位与商务部门承担的职责是不相称的:一是单位机构设置边缘化。县(市、区)商务局本应是政府的组成局,但有些县根本就没有成立商务部门,由于是非政府组成局,在行政执法上存在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务局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二是杂事较多。县一级商务部门除了完成本系统的工作任务之外,整天疲于应付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系统性商业工作做的不深入、扎实;三是管理职能二元化。商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职能交叉重叠,制约了商务工作的开展;四是执法手段软弱。商务部门行政执法的职能多,但制约市场违规行为的职能少,很多处罚权力又在其他部门,弱化了商务部门执法的权威性;五是商务自身职能与市级目标考核指标不能相匹配,招商引资、利用外资等工作职能在县级归口招商局,但考核指标却落实在商务局,职能与目标管理不对称。
(二)职能发挥不力
商业部门行政执法缺乏强制性与可操作性,加之编制、经费的限制,没有建立综合的商务执法队伍,市场监管和行业管理力度有待加强。除生猪定点屠宰行政执法相对而言比较到位外,其他行业和连锁超市及市场运行监测的指导、监督、检查、管理基本上是软弱的,有些管理甚至是虚拟的,这就造成商业网点建设基本上是无序状态,一些地方商业网点出现了严重过剩状况,从而造成了非常被动的局面。
(三)招商引资质量不高
一是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少。招商引资项目门槛低,投资结构不合理,粗加工、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项目较多,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少;二是大企业、大项目少,产业带动效应不强。招商引资项目中,并且以基础产业为主,产业带动效应的大型制造企业更少。三是项目储备不足。项目是招商引资的基础和载体,没有好的项目招商引资无从谈起。很多项目停留在影子项目、线索项目阶段上,对项目的资源情况、市场情况、投资环境情况说不清楚,项目无法落地。立足江西资源、特色产业、要素成本优势,结合市场需求的大项目少,富民的产业项目少。
三、发挥商务工作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重大作用
(一)突出招商引资,引进生态型、高科技企业
对江西而言,在相对长的一个时期内,招商引资决定发展,招商引资决定未来。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首要任务切实抓好。坚持政府组织引导与强化企业主体作用相结合,加强境外和东部地区招商引资平台建设,努力构建长期稳定的机制和渠道,加大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招商引资力度。要继续办好赣台会、香港招商会等品牌展会,充分发挥促进资金项目对接的作用。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情况,要按照高频率、小规模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境外招商。在继续以合资、合作、独资等传统投资方式吸收外商投资的同时,鼓励通过增资、并购、经营权转让等多种方式利用外资。要坚持经济、文化、旅游、外事互动,努力形成叠加效应,促进招商引资。引进项目要加强跟踪服务,搞好项目对接,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实际效果。要坚持择优选资。扭转只重规模轻视质量的做法,加大新型工业领域的招商力度,特别要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重点转向高端环节的机遇,主动吸引跨国公司把技术水平更高、附加值更大的产业和项目落户江西,着力提高生态型、高新技术产业的扩张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要依托产业园区。发挥我省众多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要切实搞好园区发展规划,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把园区建成环境最优、机制最好、成本最低的投资聚集区,吸引外来企业、资本和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对外开放。
1.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效率
强化重点地区招商。承接产业转移是全方位的,不仅仅包括工业,还包括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要本着“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促进社会就业”的原则,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机结合,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企业和有技术、有品牌、有市场的国际知名企业,优先承接先进制造业、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要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运用土地价格、规划、环保评审等手段,合理设置项目准入门槛,严禁引进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有效防范生态风险;要在守住节能减排底线的同时,相应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香港现代服务业招商力度,继续抢抓CEPA带来的机遇,进一步扩大赣港服务业领域合作。加强赣台合作,重点瞄准台湾百强企业、上市公司,大力引进适合我省主导产业链的生产性服务业及台湾相对成熟的现代服务业项目。重点突破欧美地区招商,对欧盟成员国着力拓展新能源、新光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对美重点加强与著名跨国企业的对接。继续提升日韩地区招商,依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和项目,积极引进相应企业,打造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链。
强化专业性招商。突出产业链招商,以产业链为基础组建跨部门、跨区域的专业招商团队,围绕主要产业组织专业队伍,以龙头企业为依托,进行上下游配套招商,推进形成产业基地。加强专业性中介招商,树立政府招商引资服务外包或政府购买专业服务的理念,充分借助外资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咨询公司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资源优势,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和效益。
强化多主体招商。完善以县区、园区为主体的招商引资机制和体制,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建立项目资源有偿共享机制,健全招商网络,形成横向配合、纵向联动的大招商工作机制。建立与国家有关部委、中央企业和在赣央企的联系机制,积极推介我省项目信息和投资环境。要以现有的园区为载体,着力抓好已签约项目的后续跟踪与服务,推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要完善现有园区软、硬配套设施,切实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园区固定资产投资有一个大的增长。要将每个园区打造成思想解放的先行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行政效能的示范点和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同时,以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为目标,还要在县区规划产业集聚区,以此为依托,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解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和支撑。
强化招商方式创新。积极探索利用国际风险投资、私募基金、创业投资等有效途径利用外资,举办多形式对接会,促进国际产业发展基金与江西产业发展的对接融合。积极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进行特许经营权转让、企业股权转让、引进战略投资者等融资活动,以新兴产业为重点,推动一批企业境外上市,结合企业改革改制,积极推进外资并购。
2.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着力提高招商质量。要转变招商方式,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重点突破现代服务业,引进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商务服务业与商贸流通业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利用外资上规模上水平。积极运用特许经营、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BOT、BT等多种方式,实现能源、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领域利用外资的新突破。吸引外资进入教育、体育和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引资层次。在推动已落户国际服务外包企业扩大规模的同时,大力引进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服务外包企业。积极争取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研发中心、管理中心、运营中心、订单中心、采购中心、培训中心、结算中心、销售中心等总部性质的功能性机构。积极引进境外基金、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种子基金等的落户。
强化重大项目推进。完善重大项目财政支撑体系。根据项目投资规模、投资强度、市场前景、我省鼓励发展重点产业,以及给我省带来经济利益大小等因素,制订相应的财政支撑政策。建立重大项目申报及责任人制度,建立和完善项目信息库,对龙头型、基地型、主导型项目信息,项目接洽单位应及时报告项目内容、项目负责人、拟采取的措施等情况,由相关部门落实专人负责协调推进,完善重大外资项目推进责任制。建立重大项目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制,明确任务和责任人,实行重点跟踪、重点服务、重点督查,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对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由区县政府负责跟踪推进,对投资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由市级重大外资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推进。对投资1亿美元的大项目,由市级主要领导牵头督促相关部门强化推进。要紧紧围绕修订以后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做好与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对接,策划、包装、生成一批在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方面对我省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好项目。对已确定的项目要抓好策划,对已策划的项目要抓好引资,对已签约的项目要抓好开工,对已开工的项目要抓好进度,要狠抓项目履约,切实搞好项目跟踪服务,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1.强化国际市场开拓
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展销会,认真梳理和开发一批符合我省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境外知名展会,建立定期的重点展会信息发布机制。通过领导带队、组团出访、出台相应鼓励政策及鼓励会展公司组团出展等方式,支持和引导企业参加境外展,提高国际市场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育出口品牌展会,在认真组织企业利用“广交会”、“深交会”等国内重要贸展平台拓展国际贸易的基础上,积极汲取成功贸展平台的办展经验,努力培育以高新、生态产业为基础的出口品牌展会。优化贸易促进方式。加强与境外商(协)会的联系,积极组织境外专业采购团组来赣开展对接。加快推进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支持企业通过并购、对外投资等多种渠道建立自主的国际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多渠道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2.着力提升出口产品档次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重点提升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船舶等产业国际竞争力,加速建成一批高科技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一批适销对路出口产品。鼓励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成套设备、高新技术装备、关键部件及基础件出口。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的政策倾斜力度,完善对品牌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等在融资、税收、信用保险、结汇、通关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外贸经营主体,支持各类企业取得外贸经营权,培育并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中型外贸企业集团,推动商贸流通企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实现内贸、外贸相互促进。引导供货企业自营出口,通过开展中央企业、省级产业集团与地方出口供货企业业务对接,积极引导外贸货源企业实现从供货向直接出口转变,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帮助新投产企业了解国际市场,熟悉国际营销业务,尽快开展国际贸易。扶持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出口,充分发挥外贸奖励基金的导向作用,扶持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开展对外贸易,努力培育更多品牌产品和适应国际市场细分需要的产品。
3.做大做强服务出口及服务外包产业
一是大力发展服务出口。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由传统的工程承包及劳务、旅游、运输等领域向软件、金融、商业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拓展。充分发挥南昌在区域经济中的独特优势,着力发展运输服务贸易,推动金融服务贸易发展。二是培育和引进服务外包领军企业。瞄准世界500强企业,推动其将研发、销售、物流、采购等中心落户我省;瞄准全球100强、国内服务外包领军企业、100强成长型外包企业、全国百强软件企业等,吸引其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提升我省服务外包产业整体水平。加强重点服务外包企业培育,鼓励企业开展各类国际资质认证,提升企业的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加快形成一批服务外包品牌企业。积极推动服务外包企业创业板上市,为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创造条件。三是大力开拓发包市场。通过举办服务外包大会等重大招商推介活动,积极推介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和优势,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信息、渠道、客户资源,开拓海外市场。加强与知名中介机构的合作,拓展国际发包市场。支持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服务契约和合作关系,采取分包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发挥政府驻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办事机构、企业在境外分支机构、海外华人、留学生的渠道作用,发挥服务外包企业协会、软件企业协会、动漫企业协会等各类专业协会的作用,推动服务外包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四是强化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推动校企合作,在高校学历教育阶段植入职业教育课程,增加企业实际案例教学,改进学生实习方式,鼓励高校以3+1或2+2的模式与企业无缝对接,大力培养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服务外包专门人才。集中建设培训基地,聚集高校、培训机构、外包企业、科研机构、咨询机构、猎头公司的力量,形成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实习、招聘、就业、流动“一条龙”的人才产业化运作模式。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对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以多种方式与跨国公司技术、管理骨干开展合作,培养一批实用性人才。
4.稳步推进“走出去”战略,加快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加强与境内外行业协会、投资促进机构和中介组织的联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多渠道搭建企业对外投资服务平台,定期发布对外投资政策和投资项目信息,组织意向企业境外考察,通过境外投资赢得发展新机遇、拓展发展新空间。重点引导江铜集团、江中集团等企业购并国外知名品牌、销售服务网络,培育具有国际品牌的跨国公司。重点推动江铜集团、江钨集团、昌九生化等企业在铁矿石、石油炼化、有色金属等领域在国外投资合作,扩大境外能源、资源合作开发。积极争取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我省境外投资企业的信贷、保险支持,帮助境外投资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要不断提高对外经济合作层次。充分发挥我省劳动力资源优势,扩大劳务输出。要建立健全劳务培训机制,采取短期培训和长期办班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培养技术型、智力型、管理型出国劳务,提高外派劳务素质。要积极拓宽视野,搞好劳务对接,鼓励企业与国外业主直接签约,承揽第一手劳务合作项目。要继续把争取外国政府无偿援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根据各援助国对我国的援助重点和方向,认真筛选上报援助项目,争取更多的援助资金。
(三)着力将服务业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呈现迅速崛起、后来居上的态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就业增长最快、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尤其是在大城市,服务业更是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应当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张总量,壮大规模,做大做强服务业,将服务业培育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之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改造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房中介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分区,依托城区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依托小城镇发展农业服务业,形成城乡服务业合理布局;鼓励企业通过兼并、联合、参股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发挥大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培育服务业知名品牌,促进服务企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促进服务业与城镇化、工业化的互动发展,大力发展面向民生和面向生产的服务业;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区域合作,大力发展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区域性服务业。
1.壮大规模,将服务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壮大行业规模。做大做强商贸流通业等传统优势行业,发挥其在服务业中的支柱作用;积极发展颇具潜力的现代物流业、社区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新兴行业,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通过巩固优势行业,发展潜力行业,实现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壮大市场规模。针对全省市场规模小、布局分散的问题,整合市场资源,规划建设大型市场群、市场带,增强市场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努力将其建成为特色突出、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区域性专业市场。通过大市场,发展大商品,实现大流通,增强辐射力和影响力。
——壮大企业规模。鼓励本地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龙头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同时,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知名的服务业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大型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
2.提升层次,积极发展新兴和现代服务业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仓储式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
——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休闲娱乐、社区服务、中介咨询等新兴和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推动传统服务业体系向现代服务业体系转变。
3.优化布局,促进城乡市场共同繁荣
——依托城区发展新兴和现代服务业,形成服务业集聚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城区是我省新兴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城区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在新兴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上实现突破,另一方面要促进服务业集聚,通过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服务业发展高地。目前,产业集群不再仅仅局限于工业,服务业的产业集群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如城市中的金融街、商业街、娱乐街、美容街等等。服务业集聚产生规模效应和品牌效果,有利于增强竞争力,有助于服务业的持续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城市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布局,结合城市功能分区,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发展区域商业中心集聚区、工业园区商贸物流集聚区。
——依托小城镇发展农村服务业,使小城镇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农民和农业提供服务的中心。小城镇及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以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把重点放在满足农民和农业发展需要的传统第三产业上。一是要发展劳动密集型、适应农民需要的服务业,如批发零售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二是发展农产品交易市场、农村资金市场及肥料和农药等农用产品市场。三是大力发展满足农民公共服务需求的科教文卫服务业,加强乡镇农技站、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建设;整合教育资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培训;健全乡镇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
4.培育龙头,打造服务业品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服务业发展要想异军突起,必须要从培育龙头企业、创立知名品牌着手。在商贸流通领域,国家鼓励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一批商贸物流业拥有区域影响的商城和市场,具备做大做强、形成区域品牌的条件。因此,应把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服务业品牌的重点放在商贸物流企业上,加快组建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培育名牌企业,引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控股、参股、托管、特许经营等多种形式,实现规模扩张,做大做强,使之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服务业的龙头企业和区域知名品牌。
5.互动发展,大力发展面向民生和面向生产的服务业
服务业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它的发展需要一定的依托,一是要依托城镇,二是要依托第一、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反过来,服务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城镇化和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因此,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与城镇化、工业化实现互动。
与城镇化互动,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城市是服务业的载体,城市化产生的人口集聚效应,创造出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市场需求量和经营的规模量,是服务业保持稳定增长的重要条件。也只有当分散居住在农村的人口转向城市,促使其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转变,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随之变化,才能增加新的消费需求,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空间。目前,我省正在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城区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将产生大量的服务需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服务行业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围绕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邮政、电信、广播影视等服务事业;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服务业。
与产业互动,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服务业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要想大幅度提高服务业比重,加快服务业向第一、第二产业的渗透至关重要。目前,主要工业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已占服务业比重的50%以上。我省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二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将明显增强。国际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服务业产出比重的上升,在人均收入进入1000美元至2000美元的阶段时,主要靠交通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从我省工业结构来看,以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对资金、技术的要求较高,应依托工业的发展,推进与其关联程度较强的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人员培训、地质勘探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我省还是农业大省,农副产品加工占有较大比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服务业还要围绕着为农业服务和农副产品的流通,大力发展粮食、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的物流、农贸市场、科技服务等。
(四)整合物流资源,大力推进第三方物流
推动物流企业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整合运输、仓储、配送、货代、批发、零售以及信息服务等领域的资源,促进相关行业物流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
1.加快培育物流企业主体
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综合型现代物流企业。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投资物流业,发展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综合性物流企业,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物流需求。按照一体化、信息化、标准化的要求,帮助物流企业提高信息化和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服务功能。支持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物流企业进入江西,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进的物流服务体系。
大力培育发展各种配送中心。为适应日益活跃的城乡消费品市场,以及配合“万村千乡”工程,为“三农”服务,需要大力发展各种配送中心。尤其是支持一批基础较好、具有一定规模而且覆盖面广、配送功能完善的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发挥邮政投递网在商品配送,特别是为三农服务的特殊作用,构建实物传递、信息传输、服务三农、连接城乡的现代化邮政物流服务网。
加快物流基地和园区建设。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发展目标,以及不同区域物流需求,按照社会化、专业化的要求,重点建设一批综合性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此内容在以下有专门论述),建设具有不同功能的物流中心、专业化配送中心,培育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创建有知名度的物流服务品牌。加快建设不同功能的现代物流园区。
2.协调发展各种运输方式
对分散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工业、商贸、物资、交通、邮政等部门的物流资源通过联合、兼并、拍卖、撤销等多种形式进行整合,改造提高,完善功能,发挥效益。对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和同一种运输方式内部,通过协调,形成合理分工。鼓励联合经营,合作经营,发展多式联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综合效率,形成多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衔接的物流运输平台。利用鄱阳湖水域宽阔的优越条件,发挥鄱阳湖航运优势,利用水运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发展水运物流。鼓励环鄱阳湖地区物流企业利用鄱阳湖从事航运运输业务。引导生产与流通企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方式。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模式与技术将企业的物流资产、物流业务从主业中分离出来,实现原料采购、运输、仓储等一体化运作,创新物流管理模式,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
3.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和重要标志,构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包括物流信息交换、安全中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分两级建设,其中省级物流信息平台主要功能是实现省内各市区、各大型物流企业、政府各部门及省际、省内与海外的物流信息对接,对物流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地市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包括市本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以及其他专业物流信息平台,其功能主要提供本地区、本园区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同时向省级平台开放,供全社会共享。要进一步完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货运等系统信息平台,逐步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在物流企业中要积极推广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射频识别技术、电子订货系统、客户关系管理和物流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提高物流的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实现物流的信息化、现代化。
(五)建设物流枢纽网络,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以南昌、九江、鹰潭三个城市为重点,加快南昌物流枢纽与赣北、赣东物流区建设,建成若干个主要物流基地和口岸作业区,构建规范、开放、高效、创新、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
1.加快南昌中部物流枢纽建设
南昌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承接我国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必经的中间地带,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商品流通、物资集散地,要把南昌建成国内区域性物流节点,形成以现代物流基地为核心、以功能性物流中心和多层次配送中心为节点的现代物流架构,成为中部地区现代物流的主要枢纽,构建为现代制造业、商贸流通业、会展旅游业、现代农业发展和城市生活消费服务的物流网络,形成辐射全省及周边经济区域,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开放型现代物流体系。重点建设昌北“航空、铁路、公路、水运联运国内、国际货运型物流基地”、昌南“国内货运枢纽型物流基地”、昌西南“货运枢纽型物流基地”、昌东物流中心、白水湖物流中心、望城物流中心、小蓝物流中心、青云谱物流中心、昌北邮政物流中心、昌北航空物流中心、昌北保税物流中心。
2.以九江市为中心规划赣北物流区
赣北物流区,以九江市为中心,包括景德镇在内,辐射赣北地区各市县。发挥九江港口的优势,连接长三角地区,通过京九线、武九线沟通湖北、安徽以至中西部地区。
九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唯一能通江达海的港口城市,是上海经济区和武汉经济协作区以及赣、鄂、皖、湘四省的结合部,也是沿长江产业带的组成部分和重化工、能源工业基地,要逐步形成以港口集装箱物流为中心,综合型物流和保税物流配套的现代物流框架,使九江成为连接长三角,辐射鄂、皖、湘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和全国区域性物流节点。九江市的沿江经济带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产业布局特色鲜明,物流重点发展区域据此布局,形成湖口金砂湾港口物流园、综合工业园内的综合物流园和九江城西物流园三大园区,合理布局九江保税、昌河汽车、石化产品等物流中心,建成完善京九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华东装饰材料市场、鄱阳湖水产批发大市场等市场,构筑辐射四省、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九江大物流发展平台体系。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瓷都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内飞机制造、微型车和陶瓷产业重要基地。景德镇地区要根据不同功能定位重点建设陶瓷物流中心,汽车、机电、焦化等物流项目。
3.以鹰潭市为中心规划赣东物流区
赣东物流区,以鹰潭、上饶为主,包括抚州,辐射赣东北各市县。该区域连接浙江、上海,通达福建、安徽。鹰潭位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东北部,有“六省通衢”之称,浙赣、皖赣、鹰厦三条铁路在此交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鹰潭是国内最大的铜冶炼、铜加工及基础化工基地,有条件构建全国地区性物流节点。要发挥铁路枢纽优势,形成以综合性物流园区为重点、多层次配送中心相配套的格局,成为连接东南沿海重要物流通道。鹰潭地区要根据不同功能定位着重建设鹰潭综合物流园区以及邮政物流配送中心,全力推进物流产业龙头项目建设,着力加快城市物流中心建设,积极推进以运带储,努力发展仓储批发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大力推进汽车货运企业战略联盟。充分发挥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作用,切实加强对汽车货运企业的指导,促进汽车货运企业实现战略联盟。积极发展国际多式联运。依托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络,建立铁海联运体系,拓宽陆路运输通道,促进公铁紧密衔接,完善物流服务功能。
(六)重视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
更加重视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围绕优势产业集聚发展专业市场。以产业为依托、优化结构为主线、社会需求为目标,靠产业支撑市场,用市场带动产业,以大市场带动大产业发展,形成产业与市场良性互动,推动产业集聚。必须把市场建设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依靠区位和资源优势,以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增强产品竞争力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发展方向,培育发展一批省内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市场。在旅游产业配套方面,依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资源,开发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精品,发展旅游商品市场。围绕群众生活消费需求发展专业市场。依托农产品优势,扶持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专业分类、功能健全、能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努力实现批发市场与产品基地的有机结合,形成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的市场发展格局。对现有综合性农贸市场有步骤地进行改造提升,积极发展连锁、代理、配送、贸工农一体化等新的经营方式。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直接向超市、菜市场、便利店等配送产品,更好地为群众生活服务。
(七)推进口岸通道建设
口岸物流单位要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大局为重,发扬区域合作精神,在有条件的口岸物流作业区增设停靠点,充分发挥口岸物流通道的作用。要以市场为导向,货源为基础,以政府引导和培育为手段,以东南沿海口岸港口为主要对象,不断开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方位的出海口岸通道。
1.拓展区域性通道
在进一步发展水运口岸通道,巩固南昌至上海、南昌至深圳、南昌至厦门及赣州至厦门铁海联运通道;巩固南昌、鹰潭、上饶至宁波的铁海联运通道;建立海西“三通”口岸通道;适时开通南昌经阿拉山口的欧亚大陆桥口岸通道,探索相关的货源组织、通关流程等问题的解决办法,为西进口岸通道的开拓做好准备工作。
2.开辟特殊商品通道
建立南昌或九江港国际集装箱码头的烟花爆竹水运装卸点,并建立省内水运码头至上海港的内支线通道,降低我省烟花爆竹高成本运输的问题;建立南昌至上海港、南昌至厦门港的铁海联运口岸通道,保证宜春市的高安、丰城等陶瓷主产区的出口运输。
3.建立农副产品绿色通道
依托九江供港蔬菜基地,以公路为主建立九江至香港的蔬菜运输通道,逐步培植货源,开通南昌供港货物直达专列,同时加紧九江(南昌)冷冻食品中心的建设,实现我省至上海、深圳、香港的冷链运输,建设有内陆特色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冷链物流口岸通道。
在具备进出口货源前景、铁路场站基础较好等条件的设区市,努力创造条件增设集装箱办理站,并且为海关、检验检疫及口岸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办公场地和相关设施。要以通关服务工作为中心,做好口岸物流通道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努力推进物流的互通,及时掌握和通报有关信息,组织口岸通道的对开运营,不断降低口岸物流成本。通过加强口岸通道起运点的货源调研和口岸作业区推介工作,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运输方式,形成多式联运的格局。
【注释】
[1]高平,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鄱阳湖学刊》主编,研究员;罗亨仁,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人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