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陈达恒同志在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陈达恒同志在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3-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陈达恒同志在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在全国两会刚刚结束不久,召开这次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意义十分重大。这既是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的实际行动,又是深入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的一次动员部署会。我们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意义。

陈达恒同志在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3月30日)

在全国两会刚刚结束不久,召开这次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意义十分重大。这既是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的实际行动,又是深入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的一次动员部署会。我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贫困面比较大,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全省还有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0多万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200多万在温饱线上徘徊的低收入人口。多年来,全省扶贫系统的同志们讲大局、闯新路、抓落实,为全省农村的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为全省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为全省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作出了贡献。扶贫系统的整村推进工作、移民扶贫工作、产业化扶贫工作、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社会扶贫工作等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得到了贫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拥护与支持。扶贫系统的同志工作很辛苦、责任很重大,你们长期跋山涉水,走村串户,与贫困群众面对面接触,是党和政府帮扶贫困群众的直接落实者,也是扶贫政策落实到位的具体责任人,大家肩上的担子都很重。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你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昨天熊盛文副省长对今年的扶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志豪同志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我都赞成。我主要是来看望大家,借这个机会,讲三点意见:

一、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好

扶贫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过程中,要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好。首先,抓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5月指出:“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意义。贫困现象的存在,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和谐说到底就是一种关系,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三个层次的关系都要保持和谐。贫困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这三个层次的和谐,容易导致贫困人口与其他社会人群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少数群众与社会的关系恶化甚至造成社会动荡,还会产生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与开发的情况,使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破坏。同时,减少贫困人口和缓解贫困程度是构建和谐社会最主要的难题之一。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贫困群众收入低,储蓄也低,低储蓄决定低资本形成,从而也就决定了低增长和低收入。低收入者和贫困群体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及时解决,一旦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就会很难打破,从而使贫困人口长期处在贫困的境地。要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努力减少贫困人口,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其次,抓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是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需要。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入实施统筹发展战略,促进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贫困地区发展滞后,是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扶贫开发工作是促进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在贫困人口分布上,我省贫困群众数量还很大,全省农村需要扶持的对象还有300余万人,这部分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在贫困人口的地域分布上,虽然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已经不再存在,但贫困地区的分布还呈点多面广的状况,全省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还有21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还有563个,需要扶持的贫困村有5000个。由于贫困地区普遍基础条件较差,贫困群众多数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这些,都给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抓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能有效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加快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从而为实施统筹发展战略,促进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第三,抓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是扶贫攻坚自身发展的需要。多年来,我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通过扶持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发展生产,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大规模地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有效缓解了农村的贫困现象。我省的贫困人口已经1985年的600多万人下降到去年的70多万人。特别是“十五”期间,全省扶贫系统围绕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移民搬迁扶贫两项重点工作,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群众素质,全省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扶贫开发为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充分说明了开发式扶贫的方针是正确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扶贫开发工作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与矛盾。剩余贫困人口的扶贫攻坚的难度越来越大,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条件相对较好地区的贫困群众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在剩余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生存环境差的地方,扶贫工作难度越来越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民生问题,比其他地区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扶贫形势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充分发挥其在缓解农村贫困、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控制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方面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作出更大贡献。

二、抓住关键环节,实施重点攻坚

今年中央和省委的一号文件,都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扶贫开发工作要找准定位,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发展现代农业紧密结合起来,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环节,实施重点攻坚:

第一,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要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移民搬迁扶贫为平台和抓手,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去年我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省级整合了6.21亿元资金,以每个自然村平均10万元补助标准,安排支持6210个自然村进行整治建设试点。其中,省扶贫办安排了1.08亿元的财政扶贫资金,用于1080个贫困村的新农村建设试点,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提供了资金保障。今年全省准备抓一万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有四分之一安排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扶贫系统这些年来抓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和移民搬迁扶贫工作,是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好平台和好抓手。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基本素质的社会事业建设、增加收入的产业建设、树立文明新风的精神文明建设、规范有序的民主政治建设和以村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六个方面的内容,这与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本质上是一致的,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就要以这六个方面为主要内容。事实上,“十五”期间扶贫系统抓的1200个贫困村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许多村现在成了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要进一步完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规划,通过连续几年的扶持,要让贫困村的绝大多数群众能够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洁净能和住整洁房。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基础条件相对更差,群众自筹资金的能力更小,所以难度更大,要积极整合各方面的资金,加大投入,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资金要向贫困地区倾斜。特别要强调的是,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注重实效,突出重点,不要搞花架子,不要提过高的要求。扶贫部门和贫困地区的同志也要积极探索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我省还有几十万贫困群众生活在深山区、水库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省委、省政府从2003年开始实施移民扶贫搬迁工程,将这部分群众搬迁出来,安排到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这样既从根本上解决了这部分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也有效降低了扶贫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今后这项工作的范围还要扩大,由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逐步扩大到41个西部政策延伸县。这项工作也要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移民安置点的规划、选址、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要要体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时要重视集中安置点的社会事业建设和发展,使移民扶贫搬迁工程不仅成为“民心工程”,还要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工程。

第二,加快贫困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要以产业化扶贫为切入点,加快贫困地区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我省农业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最大的差距在产业化经营上,贫困地区产业化经营水平则更低,差距更大。从发展现代农业的角度看,抓住了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就抓住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牛鼻子和突破口。同时,农业产业化在发展贫困地区支柱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方面作用明显,收效很大。我省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的成功经验。多年来,全省在贫困地区建立了一大批果茶、蚕桑、畜牧、水产等支柱产业,为贫困群众的增收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贫困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要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入手。我省贫困地区资源丰富,许多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当前产业难以进一步做大的主要原因是“龙头”不能真正抬起来。贫困地区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强化扶持“龙头”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理念,实行谁有能力牵头就支持谁,谁当“龙头”就扶持谁的激励机制。要通过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贫困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扶贫部门在这方面有很多优势,也做出了不少的成绩。现在国家对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贴息资金下达到省,由我们自主确定承贷的金融机构,这为我们加大扶持力度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如果每年安排2000万元的贴息资金,可以带动贷款的规模是五个多亿,这对龙头企业来讲是一笔难得的活钱。在具体操作上,要不断完善贫困地区产业的发展战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资金,每个市扶持一两个产业,特别是要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要做好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规划,根据当地特色和现有条件,按照“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思路,在扩大市场、做大规模、创优品牌和深度加工上,取得新的突破。当然,贫困地区的龙头企业要真正具有扶贫的功能,要通过完善机制,进一步明确扶贫龙头企业的扶贫责任和义务,进一步明确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

第三,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能力素质。素质低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要以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手段,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素质,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585元,其中劳务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37.9%。这说明,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农民主要的现金收入来源。最近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有一个调查报告,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主要存在四个障碍:劳动力素质不高、技术培训难以普及、转移体系不完善、务工条件差。破解这些难题要多个部门通力合作,扶贫部门开展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就是一个好办法,既能通过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又能通过转移输出增加现金收入。做好这项工作要坚持“三个结合”:一是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各级政府要精心组织和大力支持这项工作,同时要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培训内容要根据市场需求、尊重本人意愿确定。要树立品牌意识,逐步打造劳务品牌。二是要把培训与转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采用订单式培训的方式,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三是输出地与输入地要有机结合。要在发达地区和我省的工业园区建立稳地的劳动力接收基地,使工业园区的用工需求得到满足,贫困地区的劳务能顺利转移。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目标是把农民培养成技术工人,实用技术培训的目标是把农民培养成种养能手。扶贫部门以前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要继续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通过举办培训班、专家扶贫、科技扶贫等方式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培训、示范和推广工作,提高贫困农民从事种养业的能力与水平,加快贫困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三、加强领导,转变作风

实施扶贫开发战略,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业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领导。贫困地区条件艰苦,扶贫攻坚难度很大,贫困群众的期望值很高,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关心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真心诚意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

第一,要进一步落实扶贫责任。中央实行的是扶贫开发工作分级负责制,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到省、任务到省、资金到省、权力到省。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首先是省委、省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出成效。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党委、政府,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中心任务,以扶贫开发工作统揽全局,负责把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省市县各级都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基本上都是与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由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挂帅。要切实发挥领导小组在统筹扶贫工作上的积极作用,领导小组组长要定期听取汇报,及时协调有关政策措施,明确各成员单位的任务和责任。要建立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对扶贫任务不落实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各级扶贫办是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干部素质,为党委、政府和领导小组做好参谋助手,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稳定和加强扶贫机构,确保机构、编制、经费到位,各级领导要关心和支持扶贫办的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第二,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扶贫开发既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不断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今天重点强调要完善领导和机关单位联系扶贫开发工作的制度。“十五”期间,40多位省级领导每人联系了一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或贫困乡村较多的县,各市县也进一步健全了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与贫困村的联系制度。各级领导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为贫困群众办了许多好事与实事,为贫困地区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这项制度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根据领导班子的调整情况,及时补充和调整。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联系扶贫开发工作,既是培训和锻炼干部、转变机关作风的好方法,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扶贫开发的高度重视,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也是一种极大的激励。要不断完善这项工作的各项制度,使机关企事业单位继续成为扶贫开发的一支重要力度。

第三,要切实改进作风。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提出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扶贫开发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关系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贫困地区的发展大计,更需要各级干部切实改进作风,特别是要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方面带好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贫困地区改革落后面貌的前提条件,贫困地区的广大干部一定要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带头反对各种形式的铺张浪费。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贫困群众所思所想,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时刻把贫困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

同志们,扶贫开发是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让贫困地区跟上全省崛起的步伐,让贫困群众与全省人民一样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也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希望大家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以扶贫开发的优异成绩,为实现在新的起点上江西崛起的新跨越作出自己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