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什么是“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现在面临一个升级换代的大好时机,希望这个过程短一些,越短越好。有挑战就有机会。对企业来说,因为有死的压力,才有生的动机。如果一个企业明白了,不努力就会死,努力就会有更大的利,这就产生了产品升级的动力。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
林毅夫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每年西方最热闹的圣诞节所用的圣诞树,有一大半来自中国;世界上的很多服装也是由我国所制造,还有那些顽皮可爱的玩具,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中国制造”。
现如今,遍布全球的“中国制造”让国人感到自豪。“中国制造“其实不仅仅是商品的标志,它更代表着一个全方位信息,除了包括物质成分,同时也包括文化成分和人文内涵。随着“中国制造”把大量的物质产品出口到国外,也同时带出去了人文文化和国内的商业文明。
那么,“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到底在哪里?“中国制造”曾经给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美国曾经测算过,近几年里由于使用“中国制造”的产品,为美国的消费者节省了约7000亿美元的支出。很多国家之所以选择来中国进行采购,就是“中国制造”物美价廉。不过正是由于我国产业的这个竞争优势,也给其他国家带来危机感。
如今,我们的“中国制造”对国际国内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种以破坏环境和生态资源为代价的廉价生产是绝不能持续长久的,而且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战略。
首先,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应该是使产品售价向真实的价格靠拢。譬如,有些产品的真实成本被隐瞒了,或被低估了,对外出售卖得太便宜,这时就要把价格涨上去。这些年来,我国的矿产品也不收资源税,使我国的能源价格十分低廉,电费、油费都相对便宜,从而导致所有在中国生产的出口商品价格都相对低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保证中国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提高本国的资源税率,避免很多国外的企业过度利用廉价的中国资源。
这样的转变必须依靠政府来解决,政府必须尽早快速地出台各项法律法规,调整国内生产要素的价格,从而影响出口产品的价格,强迫中国制造产生升级换代,进而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最终走出污染高、消耗高、价格便宜的产品不断用于出口的局面。
戴维·菲尼曾经指出:“技术变化固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然而就技术变化过程而言,人们认识到了无论就导致技术变化来说,还是就使人们具有认识这种变化所蕴涵的潜在利益的能力来说,制度所起的作用都至关重要。”
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制造业引起了国内外业内人士的关注,成了热门话题。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总共70多位院士和专家通过对中国制造业的现状的考察,编写了一部《新世纪如何提高和发展我国制造业的研究报告》,受到国务院各部委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制造》的制造业蓝皮书;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编写出了《关于世界工厂与中国经济展望》;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编写了《中国制造的崛起——中国制造研究报告》等。
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创新,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影响深远,从而使各产业在制定发展战略与规划时都把科技提到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上,这无疑是正确和具有远见的。但如何推进科技创新呢?则还是需要政府重视,专项支持,继续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等。也许是由于参与制订战略与规划的主体几乎都是各行业的技术专家,使得我们以前很少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推动科技创新的制度安排,即制度创新。
如今,制度创新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包括:以产权为核心的经济体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深化改革,观念的更新,以及在政企分开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从事实来看,想要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生产基地,中国完全有这个实力和能力,继而要发展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之一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我们先来看看当前我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地位与差距到底怎样。
根据权威机构的调查资料提供信息:200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约为4.2万亿元(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1%,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8%;制造业就业人员8000多万人,职工人数3000多万人,分别约占全国就业人员的11%,全国职工人数的28%;制造业企业缴纳税金4960亿元,占国家税收总额的30%;制造业工业制成品出口293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90%;制造业以高于GDP的速度增长,我国1980—2002年GDP的年均增长率为9.7%,而制造业相应的年均增长率为12.2%。
另有统计显示:我国的化纤、服装、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照相机、收录机、程控交换机、彩电、计算机主板、光盘驱动器、显示器、棉布、皮鞋、钢、拖拉机、化肥、摩托车等上百种制造业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当前,我国最大的产业就是制造业,并且也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商贸出口的主力军和就业的重要市场,它无疑也体现着技术进步和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也非常迅速,在1980—2002年之间,全球的份额从1.4%上升到7%左右,约相当于美国的1/3,日本的1/2,与德国相当,暂居世界第4位。
我们虽然有这样辉煌的成就,但是生产的很多产品低水平重复、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国家和国家之间制造业的竞争首先就表现在生产率的竞赛上,即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增长竞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仅仅是由增加投入所带动的短期增长。只要进一步通过不断清除制度性障碍,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我们就可以顺利实现经济预期。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称霸一时的美国制造业在日本和欧洲制造业的攻势下开始走下坡路。正因为面临这种情况,麻省理工学院工业生产率委员会组织了一支研究队伍,一批专家教授对美国制造业的问题和前景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为期长达两年。最后对这些丰富的甚至是矛盾的数据进行了反复讨论,浓缩精简后得出了一个篇幅不长的研究报告《美国制造——如何从渐次衰落到重振雄风》。
从常规而言,企业面临经济衰退的不利形势,一般都会首先寻求政府的有力保护与支持,更何况日本和法国这些对手在当时是由“强政府”干预经济的。不过这些专家教授得出的结论却恰恰相反,他们认为用政府的主导力量去支持企业并没有多大好处。其实日本在当今也十分清楚这一点,所以不得不从自身内部艰难地改革。不过,中国制造面临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一方面有幸把握这个大好机遇,另一方面则在转轨之路上不得不面临诸多矛盾。
中国制造应该如何把握通信信息和网络的技术革命的机遇呢?当舆论将中国比做“世界工厂”时,这个称号似乎让我们自豪和兴奋,但我们不能失去冷静,更应该站在当今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去冷静分析怎样才能发挥我国的优势,让各个产业达到平衡发展,使我们的经济实力全面提高,这样才能赢得应有的国际地位。
近年来,国际市场出现了对“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有所质疑的信号。尽管这里面难免会有对“中国制造”的偏见,但我们由此更需要反思,比如三聚氰胺这类食品安全事件,更应该促使对中国的产业链进行认真审视和严查。
中国制造业具有许多优势,这一点应该承认,比如在劳动成本、原材料成本和广阔的国内市场范围等等,另外自从加入WTO,中国有了迈向世界制造中心的机会。同时在全球化的产业调整中,跨国公司向中国这个市场大规模转移制造业,从而让中国制造业更快地与世界接轨并提高竞争力。然而单凭上述优势,中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中往往意味着“廉价产品”,高技术含量的中国制造产品规模还非常小,没形成多少气候。还有一个事实:比起发达国家,我国生产自动化程度低,人均生产率自然也就很低,跟人家有很大差距;另外设备、技术、市场基本被外资掌握,出口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而且能源消耗率高,经常造成大量污染等等。
当下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制造业在国际新格局中要向“制造中心”实现,而不是停留在“加工中心”上!我们需要打造品牌,不断扶植和壮大一流优势企业。尽管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的产品随处可见,但是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却很少。品牌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价值,所以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当务之急就是要国内企业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当然打造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保持品牌更是难上加难。要实现打造并保持国际品牌的目标,就必须创造世界一流企业。然而事实是,当今中国制造性企业还没有一家真正能进入世界500强中,可见,中国制造业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业竞争优势,也十分重要。我国企业要想摆脱“加工中心”的卑微地位,就必须不断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把产品研发和设计这方面做到位。
首先,要加强投入研发的力度。产品的价值体现在核心技术上,同时它也代表着制造业的总体方向,单纯的技术引进并不能获得核心技术。
其次,要加深技术引进和吸收程度。我们除了引进生产线、机器设备之类的硬件外,更要注重引进专利和技术许可证等软技术。引进的这些软技术,最好是正处于研究开发后期或者还没有被普遍商业化,这样才能能使企业把它们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产权,进而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因而要真正称得上“制造中心”,必须要求我们拥有自主研发的能力。
相关数据证明,外资在中国各产业中占据了相当的生产比率和市场份额,不仅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还包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这个现象不容乐观,一旦对外资过度依赖,必然会丧失我们对企业的研究开发和技术革新的勇气和能力。
另外,仔细审视一下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我们就会明白,其实它们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主要就是要达到利用廉价劳动力和占领中国市场这两个目的。国内的三资企业尽管从中获得了先进的生产线和设备,也能学习到先进的管理方法,然而我们企业核心的自主研发的能力却未能提升。
“中国制造”的优势之一,就是廉价的劳动力。然而这一优势并不会长久,到最后必然会对“中国制造”造成制约作用。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生产能力往往依赖于劳动力的素质。“中国制造”的产品要从细节和质量上打造,才能打造世界品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企业的软实力体系和文化素质,而起关键作用的就是人这个因素。资金、技术这些硬件都可以引进,但员工的文化素质只能自己培养和提高。中国的现状是,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广大的蓝领工人和灰领工人并没有受到完全合格规范的培训:
首先,企业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然后对一线工人的培训力度不断加强,通过考核提高他们的职业规范素质;
其次,国家要对职业教育进行支持和大力投入,日后才能把合格的技术工人输送到各个企业。
德国制造的汽车和电器之所以能以其高品质和精细在世界市场上广受青睐,就是因为它们拥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而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内一直受到政府的扶持,生源非常充足。因此,中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来发展自己的职业技术教育。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效率普遍提高,但比起欧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从国内外企业管理来分析,其原因在于我们的生产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
美国的计算机体系早已在企业各个管理方面得到发挥运用,大幅度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准确率。但中国企业很多操作程序还属于手工化,因而在生产效率上就比美国远远落后。只有首先企业将生产效率达到一定程度,中国才有可能实现“世界制造中心”。处于当今的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差距,通过努力学习来改善企业的计算机体系,提升员工素质,进而才能为中国的“世界制造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国的企业现在需要做的新课题就是:完善企业供应链,降低产销周期、加快资金周转、减少库存等等。首先要考虑自己在供应链中的位置,进一步摆脱加工制造的处境,然后打造出自己的产品供应链,这样才能向目标靠近。
鉴于日本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历史,我们在生产中更应该警惕,避免走这样的老路,我们就应该不断减少污染和降低能源损耗。此前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期间,由于我们的盲目和短视,就已经将自然能源浪费了不少,同时也严重污染了环境。发达国家普遍向中国转移制造加工基地,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保护本国的资源和环境。但我们现在必须明白,为了经济增长而不惜牺牲环境,那将会让我们最终付出很大的代价。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我们要尽快脱离国际分工低端这种窘境;另一方面,企业和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共同加强环保。
总之,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制造业尽管已经迈出了很大的步伐,但要达到“世界制造中心”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面对新的经济挑战和机遇,我们的中国制造要向精致化迈进。在发挥政府扶植作用时,企业自身更应该加强内在修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