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的开局年,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村经济运行情况良好,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09.4元,比上年增长14.2%。
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变化的主要特点
(一)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对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1年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562.0元,比上年增长30.2%,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4.8%,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推动因素。
外出务工增长、本地就业机会增多是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是外出务工增长。外出务工收入人均873.6元,比上年增长30.6%。随着经济回暖,农民外出务工总的形势好于2010年。主要是省外打工收入增加154.1元,增长44.9%,农民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务工人数得到恢复性增长。
二是本地就业机会增多。在本乡地域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538.8元,比上年增长56.7%。2011年甘肃省确定新开工重大建设项目18项,要求省内开工的各类项目要最大限度就地招收农民工。兰渝铁路的续建、宝鸡至兰州铁路客运专线(甘肃段)等一批扩大内需项目相继开工,带动本省农民从本地获得务工的机会增加。农民工工资标准的提高,使本乡地域劳动得到的收入明显增加。
(二)家庭经营纯收入略有增加
2011年甘肃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为1866.8元,比上年增长0.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收入1563.8元,下降1.4%,其中农业纯收入下降9.4%,林业纯收入增长1.3倍,牧业纯收入增长40.3%;第二、三产业纯收入人均303.0元,增长12.1%。其中,工业收入增长1.2倍,文教卫生业收入增长76.0%,批零贸易饮食业收入增长50.3%,其他行业收入增长42.4%。
(三)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大幅增长
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纯收入为82.5元,比上年增长1.1倍,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8.8%。财产性收入的大幅增长缘于租金、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收入的增加。
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纯收入为398.2元,比上年增长20.9%,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4.2%。其中,各项补贴收入人均232.9元,增长10.4%,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5%。
二、生活消费水平提高
2011年甘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664.9元,比上年增长24.6%。随着收入的持续增长,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和档次得到提升。
(一)农民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购买力水平的提高,甘肃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逐步增强,消费支出额中,现金支出的比例已处于较高水平。2011年甘肃农民生活消费中,现金消费支出额为3151.1元,比上年增长35.3%;现金消费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达86.0%,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现金消费支出比例处于较高水平,且所占比重逐步提高,说明农村居民自给自足的传统消费习惯正在改变,农村居民家庭对市场经济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
(二)饮食结构继续优化
2011年甘肃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人均支出1548.2元,比上年增长17.7%,占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2.2%,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在总量增长的同时,饮食结构更加合理,不仅满足于吃饱,而且更注重营养。一是主食消费比重下降。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支出占食品支出的比重为26.1%,比上年降低10.2个百分点;二是食用油、蔬菜、肉、禽、蛋、奶、水产品等食品消费比重上升,营养状况得到改善。2011年人均油、蔬菜、肉、禽、蛋、奶、水产品支出占食品消费品支出的比重为34.5%,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在外饮食支出增长较快,人均163.1元,比上年增长47.7%。在外用餐支出的快速增长,反映了食品消费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三)衣着消费趋于成衣化、时尚化
2011年甘肃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246.7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人均服装消费168.8元,增长34.8%,占衣着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8.4%;鞋类消费人均55.1元,增长21.3%。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衣着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衣着消费基本实现了成衣化和时尚化。
(四)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2011年甘肃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96.6元,比上年增长8.2%。居住消费的变化与升级是衡量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的最显著标志。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3.7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9%。其中,楼房面积人均1.7平方米,增长32.2%;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面积人均4.1平方米,增长45.3%。
(五)中高档耐用家电稳步增加
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支出198.1元,比上年增长34.8%。其中,购买机电设备人均支出54.9元,增长25.7%。年末每百户拥有洗衣机数量由上年末的62.1台增加到73.7台,电冰箱数量由上年末的18.1台增加到26.5台,热水器数量由上年末的8.7台增加到12.6台,家用计算机数量由上年末的4.4台增加到9.0台。在保证生产和基本生活的前提下,购买各种中高档家用电器成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六)交通条件改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2011年全省农村居民用于交通和通信的支出人均366.6元,比上年增长42.8%。交通通讯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农村居民的出行工具已由自行车逐渐更换为摩托车。年末每百户家庭拥有摩托车数量由上年末的58.0辆增加到67.9辆,自行车数量则由99.3辆减少到71.1辆。二是移动电话迅速增加。年末每百户家庭拥有移动电话由上年末的112.4部增加到177.4部,接近户均两部的水平。
(七)加大教育投资,追求文明生活
农村居民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2011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292.7元,比上年增长23.0%。
一是农村对文化教育的投入继续加大。2011年用于购买文教娱乐用品支出人均为79.0元,增长51.6%。其中,购买文教娱乐用机电消费品增长39.2%,购买书报杂志增长41.2%。
二是农村居民在农忙之余开始选择外出旅游,休闲娱乐支出呈增长态势。2011年农村居民文化体育娱乐服务消费支出人均12.9元,比上年增长64.5%。其中,用于旅游费用人均4.6元,增长19.8%。
(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村居民受益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省的全面覆盖和平稳运行,广大农村居民群众受益匪浅。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339.3元,比上年增长67.0%。其中:医疗费支出202.4元,增长71.2%;药品支出132.0元,增长68.1%。医药支出提升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使用更加合理规范,农村居民更加有能力及时住院就医问药。
三、农村居民增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费用大幅度增长对农村居民增收影响较大
2011年甘肃农村居民人均农业生产费用为1086.7元,比上年增长33.0%。农业生产费用大幅度增长导致农业纯收入呈现负增长。2011年农业纯收入下降9.4%,据测算,农业生产费用增加使农业纯收入减少72.6元,影响农业纯收入下降5.3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费用增长的原因:一是农资价格上涨。据调查,2011年甘肃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7.6%,其中饲料上涨14.5%,化肥上涨10.5%,农药上涨2.0%,农用薄膜上涨4.9%;二是雇工工资的提高加大了农业服务性支出。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甘肃农民农业雇工工资支出人均比上年增加67.0元,增长1.2倍,占农业生产费用增加额的24.8%;三是生产投入加大。2011年农村居民购买种籽种苗、饲料和薄膜的数量分别增长74.6%、4.8倍和35.6%。
(二)与全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2011年甘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909.4元,增长14.2%,增速高于北京,在全国排倒数第二位;绝对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9%,已连续五年落后于贵州,排在全国倒数第一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11年的2494.3元拉大到3067.9元。
四、2012年展望
促进农村居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核心目标,也是甘肃省经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012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将围绕“五大问题”,着力解决甘肃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的问题。如果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将使甘肃农村居民的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农村住户调查处 赵林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