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研究

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3-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研究甘肃是全国六大牧区之一,草食畜牧业发展基础良好,20世纪90年代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图1 甘肃省草食畜牧业产值及其占畜牧业总产值比重的变化(二)草食畜牧业养殖及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产品得到市场认可天然绿色畜产品已成为甘肃特色“品牌”。

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研究

甘肃是全国六大牧区之一,草食畜牧业发展基础良好,20世纪90年代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2008年省委、省政府把发展草食畜牧业列入促进农民增收的六大行动之一以来,甘肃草食畜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过去以牧区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发展到如今以农区为主的草食畜牧业,从传统放牧型畜牧业到如今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畜牧业,在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秸秆饲料化技术、繁育体系建设和品牌化、产业化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草食畜牧业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完整产业体系的中国西部现代草食畜牧业发展模式。

一、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

2010年,甘肃省大牲畜存栏645.09万头,比上年增长3.51%,其中牛存栏485.06万头,增长4.43%;羊存栏1818.40万只,增长5.31%。牛、羊出栏分别为160.62万头和1052.22万只,分别增长5.91%和1.50%;牛奶产量44.21万吨,增长17.30%;绵羊毛产量2.75万吨,增长4.52%。

(一)草食畜牧业发展历程曲折,总体态势趋好

1997~2010年,甘肃省畜牧业产值、草食畜牧业产值呈逐步增长态势,草食畜牧业所占比重出现阶段性波动。1998~2001年,甘肃省草食畜牧业产值在畜牧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从42.76%提高到55.71%,上升了13个百分点;2002~2004年间有所波动,草食畜牧业的比重从55.71%下降到37.43%,下降18个百分点;2005年之后,受国家、省政府发展草食畜牧业政策的支持,以及草食畜牧业市场回暖的带动,甘肃省草食畜牧业所占比重逐年提升,2010年上升至53.03%,基本恢复到较高水平(见图1)。

img79

图1 甘肃省草食畜牧业产值及其占畜牧业总产值比重的变化

(二)草食畜牧业养殖及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产品得到市场认可

天然绿色畜产品已成为甘肃特色“品牌”。2010年全省羊存栏量位居全国第4位,牛、羊肉产量分别达到16.1万吨和15.6万吨,羊肉产量位居全国第7位。由于草食畜产品来自于天然草场和对农区粮草的转化,是典型的节粮型畜牧业,所以比较符合人们崇尚自然食品的发展趋势,并以其原始“风味”和地方“特色”日益被市场看好。如牦牛、藏羊、滩羊羔羊肉市场货紧价扬,以“临夏手抓肉”、“东乡手抓肉”、“靖远羊羔肉”800余家餐馆和“天祝白牦牛”、“德赛”、“首曲”等系列产品已被市场认可,成为甘肃特色佳肴和陇货精品。

(三)牛羊产业大县建设成效显著

2008年甘肃省出台了《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作为甘肃省促进农民增收的“六大行动”之一提到议事日程;省农牧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省商务厅和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六部门于2009年下达了省级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建设任务和资金计划,省级各部门通过多渠道整合筹集草食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1.5亿多元;2010年全省在原有43个牛羊产业大县基础上,新增肉牛产业大县2个,肉羊产业大县4个,确定肉牛产业大县18个、肉羊产业大县31个,筹集草食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3亿多元;2011年整合草食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3亿元左右,扶持全省草食畜牧业发展。通过近三年来的重点扶持,牛羊产业大县建设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据对2010年牛羊产业大县调查数据推算,2010年,18个肉牛产业大县牛存栏达到251.04万头,出栏101.53万头,比上年分别增长6.37%和11.23%;牛存栏、出栏分别占全省的51.75%和63.21%,分别比上年提高0.94个和3.02个百分点。31个肉羊产业大县羊存栏达到1370.94万只,出栏770.48万只,分别增长7.2%和11.5%;羊存栏、出栏分别占全省的75.39%和73.22%,分别比上年提高1.33个和6.56个百分点。2010年底,全省草畜产业产值达到96.36亿元,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9.12%,人均牧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11%。

(四)养殖方式逐步从散养向规模化过渡,产业带初步形成

2010年,全省规模养殖户的牛羊存栏比重都在60%左右,养殖生产方式已逐步由散养向规模养殖发展,产业带开始显现。

1.规模养殖户逐渐增多,规模化比重显著提高。牛产业大县的规模户存栏占调查户比重由2009年的47.39%提高到2010年的57.80%,上升了10.41个百分点。羊产业大县的规模户存栏占调查户比重由2009年的60.82%提高到2010年的66%,上升了5.18个百分点。

2.农户饲养逐年减少,规模户养殖稳步发展。调查结果显示二者的养殖呈现出相反的发展趋势。与2009年相比牛产业大县农户牛存栏量下降了10.74个百分点,而规模户牛存栏量则上升了10.41个百分点,羊产业大县农户羊存栏量下降了1.37个百分点,而规模户羊存栏量则上升了1.52个百分点。

3.2009年1月农业部出台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甘肃省有9个县被列入《全国肉牛优势区域规划》——分别是甘州区、泾川县、崆峒区、凉州区、灵台县、碌曲县、玛曲县、宁县和夏河县;12个县被列入《全国肉羊优势区域规划》——分别是民勤县、金塔县、宁县、山丹县、景泰县、安西县、东乡县、靖远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玛曲县、永昌县和夏河县。自此,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平凉、庆阳、张掖、武威和甘南等为主的肉牛基地,年出栏量占全省的70%;形成了以武威、张掖、金昌、酒泉、白银和临夏为主的肉羊产区,出栏羊和羊肉产量占全省的85%。

二、甘肃省草食畜牧业的发展优势分析

(一)资源优势

1.草业优势

甘肃省是全国六大草原牧区省份之一,有天然草原1790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9.4%,天然草地的牧草有2000多种。迭部、卓尼、合作、临潭、肃北、阿克塞、肃南、山丹、天祝、民勤、永昌、漳县及环县等13个县被列为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县,据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省围栏建设面积累计已达575万公顷,人工种草留床面积118.8万公顷,其中,紫花苜蓿留床面积达到58.53万公顷,占全国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近年来,优良高产牧草品种比例不断增加,目前已在生产中应用并经国家牧草品种审定委员评审登记的品种有陇东苜蓿、甘肃红豆草、黄河二号沙打旺、甘南垂穗披碱草、天水白花草木樨、甘农一、二、三号苜蓿等18个品种,发展草食畜牧业的自然资源丰富

2.秸秆饲料优势

根据《甘肃省旱作农业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2015年)》(甘政办发〔2010〕119号),全省将通过结构调整、科技增产、新增梯田、政策扶持等措施,实施旱作农业新增5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2011~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4000多万亩,2015年后全省粮食总产量将达到1060万吨。预计到2012年,全省秸秆饲料资源总量可达1900万吨,到2015年可达2000万吨。随着桔秆青贮氨化技术和秸秆搭配饲喂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将进一步加强,这为草食畜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强力物质保障。

3.种资源优势

甘肃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草食畜种资源,如早胜牛、关山红牛、德克萨尔及高原黑、白牦牛、藏羊、裘皮滩羊、岷县黑裘皮羊、沙毛山羊、河西白绒山羊、高山细毛羊等等。这些优良品种和特色品种为甘肃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基础。

(二)区位优势

甘肃是全国唯一跨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的省份。这种独特的区位条件决定了甘肃气候多样、物种复杂,决定了甘肃是我国各类牧草的高产优质带和最佳制种产区。这对于发展以资源、气候、生产条件为基础的特色畜牧业提供了优越环境,饲料资源相对丰富,发展草食畜牧业潜力巨大。

(三)政策优势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在政策、资金和科技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西部农牧业的发展。根据西部地区草场退化、沙化、盐碱化的现实情况,国家动用专项治理资金,进行草原生态治理、建设和保护。2008年《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把发展草食畜牧业列入促进农民增收的“六大行动”,并配套出台了《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扶持办法》,《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提出要打造循环型农业体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支持张掖、武威、定西建设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科技优势

全省拥有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畜牧兽医科研教学单位11所,从事畜牧业科研、教学、推广的技术人员1.03万人,另有乡村防疫员1.4万人,形成了省、地、县、乡四级兽医防治、动物检疫和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有效地服务于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对草食畜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五)具有潜在的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膳食结构改善,人们对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少的牛羊肉需求量将越来越大。牛羊肉市场需求日趋旺盛,将推动牛羊产业快速发展,拉动秸秆型饲草料需求迅速增长。虽然甘肃地处内陆,经济欠发达,但是作为“亚欧大陆桥”重镇,是开拓中亚市场,联系远东的纽带,与东部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与价格的拉动下,全省草食畜牧业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甘肃省县级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自然资源得以持续利用和环境承载力不断提高为前提的,既能满足当代人对牧业产品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既满足一定区域内的人群对牧业产品的需求,又不损害其他地区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准确地评估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及潜力,是正确实施区域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途径和手段的依据。本文拟通过建立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对甘肃省各县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为有关部门客观判断本地区的牧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并根据此制定和实施切合实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一)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法

本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对2010年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是对一些较为复杂、较为模糊的问题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模,大体上可按下面4个步骤进行:一是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二是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三是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四是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基于社会、经济、环境三成分指标体系框架模式。该指标体系由目标层(A)、准则层(B)、指标层(C)构成,目标层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准则层根据构成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三个子系统设置为资源与环境、生产条件、经济等三个体系。其他具体指标设置如表1:

表1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img80

(三)甘肃省县级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根据甘肃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利用马克威软件对全省86个县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因子得分分析,结果如表2:

表2 2010年甘肃省县级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表

img81

续表1

img82

续表2

续表3

img84

根据各县的综合评价指数,设计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度量标准为SU:当SU≥0.5为可持续发展模式、-0.2≤SU<0.5为中层次发展模式、SU<-0.20为低层次发展模式。依据上述分类标准,甘肃省各县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显著,大多数县达不到可持续发展模式,多数属于低层次和中层次发展模式。

1.可持续发展模式

符合这种模式的有会宁、凉州、甘州、通渭等14个县,从资源环境评价来看,有3个县出现负数,其余11个县的资源环境较好;从生产条件评价来看,有2个县出现负数,其余12个县的生产条件较好;从经济评价来看,除1个县出现负数外,其余12个县的生产条件较好。从综合评价看来,这些县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比较好。在这14个县中,凉州、会宁、通谓等7个旱作农业县又属于全省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实施范围,近年来,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不断推广,以玉米为主的播种面积进一步增加,为草食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料,草食畜牧业发展潜力大。

2.中层次发展模式

属于中层次发展模式的有永靖、榆中、靖远、灵台等42个县,经济发展相对平衡,只把草食畜牧业发展当作经济增长的一个途径,而不完全依赖草食畜牧业来提高经济发展速度。

3.低层次发展模式

属于低层次发展模式的有和政、华亭、张川、东乡等30个县,畜牧业资源环境和畜牧业生产水平方面较为落后,如东乡、康乐、积石山、舟曲、广河等民族县,不仅在经济发展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而且自然资源也比较差,且利用率低,粗放的养殖方式对环境的破坏更为严重,成为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对于金川区、安宁区、七里河区、红古区、西固区、城关区等这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区来说,基本分布在城市周围,畜牧业在这些县区所占比例较低,其经济发展主要靠第二、三产业支撑,所以这些县区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显得很弱。

四、草食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甘肃畜牧业基本实现了由家庭副业到支柱产业的转变和由传统经营向产业经营的转变。目前,畜牧业发展不仅面临着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降低成本与提高质量的双重压力,而且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无论从畜牧业总体规模,还是发展水平都有比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草地资源退化严重,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据2009年甘肃草原监测结果显示,甘肃省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为3718.3万吨,载畜能力约为1246万羊单位,全省天然草原超载38%。其中,中度以上退化草原面积占全省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3%,重度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原面积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33%,且每年还在以近150万亩的速度扩大。尽管近年来甘肃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区域性治理,除气候原因外,季节性超载放牧普遍存在,草地退化的趋势也未根本改变,草畜生产的“年度不平衡、季节不平衡、地区不平衡、营养不平衡”的“四个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二)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农牧民文化水平低,畜牧养殖方式落后

一是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农牧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接受现代化的专业养殖技能比较困难,对科技的作用认识不足,依靠科技增产增收的观念差,未能适时淘汰劣质品种,提高良种比例,使得良种化程度低,生产周期长,出栏率低,影响了畜牧业效益;二是部分养殖户,长期以来形成了靠天养畜的思想,未曾认识到草畜平衡对生态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危害,忽视了牛羊的科学饲养管理,从而也制约了草畜平衡的发展;三是人畜同院、畜禽同圈的现象还很普遍,饲养环境恶劣,防疫工作难度大;四是片面追求牲畜数量,造成畜群结构不合理和畜种比例失调在思想意识方面不能适应现代化养殖业的需要。这些都成为在农村大规模发展养殖业的瓶颈。

(三)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造成畜牧业发展后劲不足

农村劳动力是牧业发展的主体,实现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然而长期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农村经济支柱产业—牧业成为弱势产业,效益低下,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村劳动力纷纷进城或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儿童。留守的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不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良种的推广、也不利于牧业深度、广度的开发,已成为制约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四)环境污染严重

畜牧养殖所产生的大量粪尿如果处理不好,则直接造成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现今无论是大规模的现代化养殖场还是小规模的家庭散户养殖,对畜禽的粪尿处理还缺乏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废物处理系统,粪便未经处理直接大批量的露天堆放或是直接排入河流,造成对家畜和环境的污染,同时这些大量放置的粪尿也造成了一些人畜疫病的发生。

五、对策措施及建议

甘肃草食畜牧业发展势头迅猛,各级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牛羊产业开发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特色、优质、标准、安全、高效”的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形成发展合力。

(一)努力增加投入,建立有效的融资体系

组织筛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对加快畜牧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关键项目,全力落实规划支撑项目中的改良站点建设、动物保护工程、养殖小区建设、龙头加工企业建设补助资金和畜禽良种补助资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推行信贷支持,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投资草畜产业,夯实产业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二)合理利用天然草地,提高秸秆资源利用效率

在畜牧区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一是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实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发展;二是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扩大饲草种植面积,对牧草的种植、加工、贮存、流通以及牧草新品种的研制创新等实施政策补贴和资金扶持。在农区,一是积极推广草田轮作和饲草复种套种,建设优质牧草基地;二是充分利用甘肃省委、省政府实施“四个千万工程”之一“推广10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工程”带来的丰富的玉米秸杆,大力推广玉米秸秆青贮、麦草氨化、草粉发酵等技术,提高秸秆资源加工转化利用率,深度利用秸杆,扩大秸秆利用总量;三是鼓励引进大中型饲草收获加工机械、建设青贮池,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青贮、微贮,鼓励发展专业化青贮服务队、青贮饲料制售企业,不断提高秸秆资源专业化、规模化加工水平,组织探索和推广“青贮银行、青贮合作社、袋贮、揉丝打捆、商业化收贮”等5种秸秆加工利用模式,确保饲草供应与牛羊产业发展相适应。

(三)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推进科技化推广力度

一是依托项目和专项资金,充分发挥省内农牧大专院校、农牧科研院的科技优势,积极开展牛羊育种和品种改良、兽医、草原建设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及攻关破题,解决草畜业发展方面的技术“瓶颈”;二是积极开展加强良种繁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配套必要的设施设备,扩大基础母畜数量,优化畜群结构,切实提高牛羊良种化水平;三是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畜牧科技人员予以重奖,努力探索和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草食畜牧技术推广的新机制,增强技术推广的活力,不断提高服务功能和水平。

(四)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实现畜牧业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

按照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要求,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选择一批生产条件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养殖小区(场),积极开展牲畜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努力实现牲畜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和粪污处理无害化。对新建规模养殖场区要进行合理选址,实行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科学管理、统一疫病防治、统一环保治理、统一销售产品,对原有场区要加强标准化改造,重点加强牲畜圈舍、生产设施、粪污处理、疫病防控、饲草料贮存(或青贮)等建设,夯实牲畜标准化生产基础。由政府牵头,扶持民营老板投资建设大型生物肥厂,集中收集畜禽粪便,通过生产沼气为居民供电、供气,沼渣、沼液用于生产生物肥料,进一步推动甘肃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

(五)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牧民科技化程度

一是突出抓好畜禽品种改良、杂交优势利用、动物疫病诊断及综合防治、饲料配制、青贮氨化、暖棚养畜、规模养殖和集约化经营等关键技术的培训与应用;二是积极组建和完善奶业协会、肉牛协会、肉羊协会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中介组织,发挥他们在产销衔接、技术服务方面的桥梁作用,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

(甘肃省统计局农村统计处 熊艳翎 张福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