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2022甘肃天水重大项目

2022甘肃天水重大项目

时间:2023-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天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一、2011年天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1年,天水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认真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深入落实“1135”发展战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天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一、2011年天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天水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认真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深入落实“1135”发展战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市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快趋势,三次产业快速增长。实现生产总值357.6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142.2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148.4亿元,增长11.5%。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3.82亿元,同比增长14.1%。节能减排稳步推进,万元GDP能耗下降3.2%。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12.79万吨,同比增长3.39%;果品总产量110万吨,蔬菜总产量250万吨,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906.6万头(只),同比增长6.7%。全年共输转劳动力65.02万人,创劳务收入63.09亿元。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效应明显增强。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内需等各项政策措施,加大项目争取实施力度,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2亿元,同比增长34.6%。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农业、服务业投资趋于协调发展。促进消费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居民消费热点比较集中,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持续热销,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08亿元,同比增长19.5%。“家电下乡”活动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5.3万台(部),实现销售额1.22亿元。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85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46.03亿元,同比增长24.6%。

(三)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加强项目储备,征集、筛选、论证“十二五”规划项目2384个,总投资5053亿元。共争取国家及省上建设项目330项,总投资40.57亿元,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10.13亿元。50个市列重大建设项目年度投资计划132.87亿元,完成投资73.6亿元。扩大内需项目进入攻坚阶段,全市分四批争取到扩大内需项目397项,总投资51.91亿元,开工397项,竣工357项,竣工率90%,累计完成投资40.51亿元。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完成,1286个重建项目完工1280项,占总项目的99.46%,完成投资71.04亿元,占总投资的99.62%。

(四)民生问题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51元,同比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3266元,同比增长15.61%。新增城镇就业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4%;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8.81万人、14.95万人、57.83万人、9.94万人、8.91万人。

(五)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取得阶段性成效。编制了《天水市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及20个专项方案,将64项主要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区)和部门。多次赴国家部委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华能天水2×350兆瓦热电联产、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亚行贷款天水城市基础设施、天然气管道中卫至贵阳联络线工程进行汇报衔接,取得了良好成效。主动加强与关中各市及平凉、庆阳、陇南的交流对接,先后与关中城市政府、院校、企业达成合作协议40多项;与经济区城市共同举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展、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博览会,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市长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进一步深化了与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

(六)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推进。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34.6万亩,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户12.5万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完成,确权到户面积340.56万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面积321.87万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285.54万人,参合率达到95.3%;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为重点的5项医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94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实现到位引资85亿元,同比增长45.1%。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完成进出口总值2.6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

二、2012年天水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及重点措施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5%,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以下;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2%。

围绕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着力抓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着力抓好落实,全面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按照“两年起好步、五年大发展、十年新跨越”的总目标,着力抓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制定出台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交通运输、统筹城乡、现代农业等专项规划,衔接落实《规划》中财税、金融、土地、投资、环保、统筹城乡等6个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实省政府关于支持关中—天水经济区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争取省政府、国家部委、陕西省签署一批合作共建协议,争取国家出台扶持天水市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优惠政策。争取开通关中—天水城际列车、将天水列为国家数字化城市试点、设立天水海关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加强与关中城市、辐射区城市之间的企业联系、产业配套、技术协作,尽快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全力落实合作协议,争取西安中远国际货运公司在天水开展国际货运业务,加快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力资源网站。积极组团参加国内大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开发水平。

(二)着力抓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认真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工作的意见》,加大项目工作力度,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以国家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为导向,集中精力争取衔接已上报的400个总投资499.7亿元的建设项目,申请国家投资193.06亿元,力争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上计划盘子。一是围绕建设国家区域交通运输枢纽,加快公路、铁路、民航建设。加快天水—平凉铁路、庄浪(韩店)经张家川至天水(社棠)连接线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宝兰铁路客运专线、天水—十堰高速公路及洛门—礼县二级公路、张家川县城至恭门火车站二级公路。大力推进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天水至平凉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天水汽车客运西站建设进度,争取开工建设麦积客运站。二是加快中卫至贵阳联络线天然气管道输送工程天水段、330千伏社棠输变电、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一期工程、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建设进度。做好华能天水2×350MW热电联产工程、750千伏天水输变电工程、张家川风电项目一期工程、清水2×1000MW火电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三是围绕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改善城镇基础条件,加强城镇公用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完成秦安县、张家川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和麦积区、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清水县、张家川县6县(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推进麦积区中滩镇、甘谷县磐安镇、张家川县龙山镇等重点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张家川县城区供水改扩建工程、秦州区庆华集中供热和麦积区道北集中供热工程等城市供水、供暖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秦州区罗峪河城区段综合整治、渭河城区段防洪及环境治理、成纪大道及藉河防洪综合治理亚行贷款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等党群政法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加强天水城区供水扩容工程、城区南北两山生态开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继续推进城市规划区46个城中村改造,组织实施好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棚户区改造项目,确保完成5766套、47.3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

(三)着力抓好技术升级和规模扩张,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围绕“突出一个振兴、建设一区多园、发展六大集群、壮大县域经济”的总体思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工业园区建设和“10强50户”工程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培育优势产业为核心,以“引大引强”为突破口,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规模扩张。一是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和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县(区)工业集中区,全力抓好华天电子科技产业园、星火机床工业园、长城电工电器产业园建设,力争尽快投产。二是支持企业通过引进先进设备,提升企业装备水平,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实施名牌战略,加大品牌创建力度,落实名牌奖励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培育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驰名、著名商标和品牌产品。三是实施好《天水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重点抓好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的申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资金支持,抓好星火大型数控机床再制造、华建利用碎石屑和废弃卵石生产200万吨机制砂等16个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强化对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督促检查力度,加快工业锅炉脱硫改造,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着力抓好农业转型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强基础、调结构、兴产业、扶龙头、抓改革、促增收”的总体思路,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做强果品、蔬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一是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确保全市粮食总产量在正常年景达到110万吨以上。二是壮大果品、蔬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新建优质果品基地30万亩,改造老果园5万亩,全市果品总产量达到120万吨;全市蔬菜面积达到110万亩以上,蔬菜总产量260万吨;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85个,养殖专业村20个,规模养殖户450户,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089.2万头(只)。三是积极开展曲溪供水工程、高桥头自流引水供水工程、张家川富川水库、秦安县小湾河水库、引洮借水争取及二期调水工程前期工作,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项目,解决31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兴修30万亩优质梯田。完成生态造林30万亩,建成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7300户。四是继续实施“六个一万”培训计划,抓好扩大劳务基地、打造劳务品牌、加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建立责任体系、搞好维权服务等措施,着力提升劳务经济综合实力,全年输转劳动力65万人,创劳务收入63亿元。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抓好整村推进项目、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减少贫困人口4.5万人。

(五)着力抓好改造提升,培育壮大商贸旅游业。深入落实扩大内需政策,调整优化需求结构,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继续落实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机下乡、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加快甘泉物流园区、中国供销甘肃东部物流园区、秦安西部小商品城、甘谷冀城商场、武山渭北蔬菜批发市场、张家川县商业城、清水果蔬批发市场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商贸流通信息化水平。加大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工作力度,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大力宣传推介旅游资源,精心培育精品旅游线路,加快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做好百里石窟艺术走廊、百里生态旅游风情线、大地湾史前遗址景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麦积山景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开发、麦积山温泉度假酒店、邓宝珊将军纪念馆、伏羲庙保护三期等工程,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力争全年接待游客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5亿。

(六)着力抓好调控,保持价格基本稳定。落实物价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监测干预和检查力度,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密切关注居民生活必需的粮、油、肉、禽、蛋、菜等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全面监督落实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对涉及大型集贸市场经营摊点的摊位费、管理费等规费实行减免政策,对辖区重点区域、重点市场的主要蔬菜、猪肉价格实行临时干预。加大粮、油、肉、蔬菜储备力度,充分发挥好政府投放的300万元价格调节基金保障供应、平抑市价的作用,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强化对大型商场超市、粮油批发市场、蔬菜集贸市场、饮食市场的监管,指定专人、划片分组,增大巡查力度。继续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检查整顿,促进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继续加强对供水、供电、供暖、供气、公交、客运、物业、环卫等社会公益公用事业价格的监督检查。

(七)着力抓好社会事业项目,大力改善民生。实施好幼儿园校舍建设项目,加快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宿舍楼前期工作,争取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项目,加快清水县农村教师周转宿舍试点工程建设。实施好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楼及住院医技综合楼、麦积区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秦州区人民医院异地迁建、张家川县医院住院楼、市第三人民医院重性精神病住院楼及市精神病康复医院迁建项目。促进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县级卫生监督所及县级医院信息化工程尽快开工建设。进一步做好“三馆”建设规划项目的衔接,实施好麦积区博物馆建设项目;做好武山县水帘洞石窟群保护建设、甘谷大像山文物保护设施建设、张家川马家塬遗址保护开发及大地湾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前期及投资争取工作。加快张家川回乡风情园一期工程和清水县轩辕文化产业园项目前期工作,实施好20户以下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促进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儿童福利院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做好养老服务体系项目、残疾人康复体系项目的衔接,全力争取市、县级老年护理院,市、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托养中心、两区社区服务设施及县级计生服务站建设项目。

(八)着力抓好各项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教育、医药卫生、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完善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中小企业融资机制。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力争实现进出口总额3.2亿美元,同比增长20%。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全年实际到位引资同比增长35%。

(宋建平 黄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