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依托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依托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时间:2023-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依托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兰州在过去还建立了一批与当时国家工业布局相配套的产业,这些产业既是基础性的产业,又在产期的发展中,成为了我们的优势产业,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调整中,又形成了一些特色产业,要依托比较优势,强化优势,着力发展,形成更大的优势,这是再造兰州产业体系的第二个领域。[2]兰州要依托这些中央在兰的科研机构,大力发展具有突出特色的生物产业。

(二)依托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兰州在过去还建立了一批与当时国家工业布局相配套的产业,这些产业既是基础性的产业,又在产期的发展中,成为了我们的优势产业,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调整中,又形成了一些特色产业,要依托比较优势,强化优势,着力发展,形成更大的优势,这是再造兰州产业体系的第二个领域。

生物制药业。兰州具有发展生物制药业的技术优势和传统优势。兰州集中了卫生部和农业部的生物科研基地和生物制药基地,全国两大疫苗基地,其中一个就在兰州。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生物制药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支持和发展,特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是我国专门从事预防兽医学研究的著名科研单位之一,尤其在食草动物疫病研究方面具有传统优势。自建所以来,共完成600多项研究课题,取得成果342项,获得各种科研奖项122项。未来几年,兰州兽医研究所将在兰州中川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投资建设SPF实验动物基地、基因工程疫苗生产基地和口蹄疫高端疫苗生产基地等新的研发、生产基地。[2]兰州要依托这些中央在兰的科研机构,大力发展具有突出特色的生物产业。

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既是兰州的一个优势,也是兰州要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兰州市拥有一批像兽研所一样具有雄厚研发实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院所,我们要让这些优势和软实力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最新的科研成果尽早得到最大程度的转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兰州市应该充分利用国家经济开发区这个平台,专门规划一个“兰州经济开发区生物产业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尽快建设、早日见效”的要求,积极抓好科研成果的转化,抓紧做好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对比较成熟的项目要早日启动实施,其他项目要同步跟进。在充分利用国家当前应对经济危机的机遇,和保增长、扩内需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把相关科研机构原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实施的项目,争取提前启动,早日规划落地,发挥效益。

特色旅游业。特色旅游是按照不同国家、民族、文化、风俗、自然风光等特色为内容的旅游,就称特色旅游。世界旅游组织资料表明:旅游业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直接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6-7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劳动者,社会就会增加5个就业机会。发展特色旅游业,就是要突出地方特色,打好“三张牌”,即“资源牌、特色牌、生态牌”。兰州历史悠久,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兴隆山旅游风景区、猪驼山、石佛沟等自然风光资源,又有民族风情文化资源,但开发利用尚嫌不够。四十里黄河风情线已打出名声,但外地游客来后都觉得没啥看头,映像不深,若能把颇有影响力的“黄河母亲”移到更加开阔的黄河边,如八盘峡水库等地,异地建造“黄河母亲风情园”;利用迁建雁滩蔬菜批发市场及其他市场的历史机遇,围绕黄河南河,建造“黄河风情园”或打造出一个“民族风情村”,将大大提升黄河风情线的品牌效应。旅游资源不同于一般资源,只要合理开发,妥善保护,大都可以持续重复利用,而不会被消耗掉。如名山、胜水、文物、古迹等,都不会因为开发利用而逐渐减少或枯竭。有的旅游资源,不仅可以供游客游赏,还可以通过加工成旅游商品销售。如果把迁建市场腾出的土地作为城市住房用地,则只能消费一次,使资源澄淀,不可再利用,将来再利用南河周边的土地扩建南河风情带,将会增加更大的拆迁成本,得不偿失。

实施旅游业的政府主导战略,大力发展大旅游业,建立健全大旅游产业体系,使旅游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年均增速要超过30%,逐渐成为我市经济支柱产业,对其他产业产生强烈的辐射带动作用。政府要逐年重新进行我市旅游发展规划,加大重点项目开发、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宣传推介促销,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树立“黄河之都、山水名城”的城市旅游形象。精心打造百里黄河风情为龙头的城市中心旅游区,把大滩南河、城关南河纳入黄河风情线的整体规划中来建设,把整条南河及周围区域规划成旅游开发区来整体建设,对南河生活住宅区的定位进行重新审视,应定位为旅游开发区,迁建沿河所有的市场,及老旧居民区,这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市场必须向城市的外缘扩张,才能寻求自己的更大发展空间,老旧的居民住宅小区也需要改造。在拆迁后的区域内布局符合黄河风情的历史文化设施和景观,按照旅游发展规律,把南河建成“河”,使之景观化、风情化,把“南河旅游开发区”打造成黄河风情文化精华的浓缩版,使之成为兰州旅游的主打品牌;实施“引黄济金城工程”,以桃花溪生态水景观工程建设为先导,形成“八水绕金城”的昔日景观。树立旅游城市形象,实现旅游“旺市”目标。

现代物流业。经过十年的商贸中心的建设,兰州形成了商贸服务业的比较优势,要强化这一优势,就必须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是继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实现物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快速、准确和低成本的流动,获取物流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最优配置。畅通的现代物流网络有利于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提高城乡之间经济的耦合程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现代物流的发展也有助于企业构建高效、畅通的物流配送网络,是企业新的利润来源。综合物流中心是指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社会化物流中心。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综合物流中心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兰州市作为西北地区和全国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条件和基础,建设兰州物流中心对兰州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兰州物流业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一是以原兰州商业、物资、外贸粮食等系统内仓储分拨为主的物流服务企业;二是以铁路运输部门为主,开办的三产物流企业;三是以兰州交通运输和航空运输部门所属企业与有关企业联合形成的物流配送企业。它们多为商业、物流、外贸、粮食等贸易或生产型企业,在兰州物流市场上所占份额不算太大;四是以私营、个人等形成的非专业物流零散业主,是一个较大的兰州物流队伍,在物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兰州地处西部,经济发展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较为落后,现代物流业起步较晚,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企业还较少,物流企业基础设施特别是电子商务型物流企业发展滞后,影响了兰州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兰州在各种运输方式的建设方面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干线铁路和公路国道主干线为骨架,其它国道和省道为脉络,民航运输为辅助的运输格局。随着兰渝铁路、兰新二线、兰新客运线等铁路的建设,未来将有十条干线铁路以兰州为中心向外辐射,兰州的枢纽地位更加稳固,上一个台阶,对兰州发展现代物流业意义重大。

特色农业产业。近年来,兰州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高原夏菜产业,富硒农产品产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兰州夏菜、富硒农产品品牌效益越来越显著。六大优势赢得市场:一是自然优势,兰州市干燥少雨,病虫害少,春夏秋三季均能进行露天蔬菜生产,加上昼夜温差大,使得产品质量提高,蔬菜种类多样,可满足不同种类蔬菜的同期生产;二是品种优势,兰州市目前已形成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形状各异、用途多样的蔬菜品种,全市蔬菜种植品种已达360多个,尤其是兰州百合、韭黄在全国独树一帜;三是质量优势,兰州市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督,在国家农业部连续3年对全国37个大中城市进行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兰州市综合排名从2003年到2005年均为第一;四是市场优势,每年5月到10月,我国东部、中部、南部的大部分地区由于气候原因,蔬菜生产受到抑制,而此时正是兰州市蔬菜大批上市的季节,从空间和时间上弥补了南方市场的需求;五是经营环境优势,目前高原夏菜产业经营环境已得到进一步优化,已兴建蔬菜保鲜库45个,年吞吐量100万吨;六是技术优势,兰州市现有初级职称以上科研推广技术人员982人,高级农艺师以上40余人,为高原夏菜的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另外中央在兰科研单位、院校和省级科研单位力量也比较雄厚,为蔬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兰州高原夏菜以其品质优、外形美等优势,已抢占了国内外蔬菜销售市场一席之地。今年,随着兰州市高原夏菜种植面积增至65万亩,预计总产量达150万吨,外销量将达75万吨,目前,兰州高原夏菜已通过“绿色通道”外销近70万吨,为此,兰州市农牧部门还将通过多项措施进一步打响高原夏菜品牌知名度。

富硒产业。全方位打造“富硒农产品之都”。富硒农产品是兰州的又一优势产业,并依据种植业的优势,发展更进一步的深加工,形成产业优势。这是继我市的“兰州百合”、“苦水玫瑰”、“安宁白凤桃”之后的又一名优产品,而且这一名牌产品,涉及地域广,产品分布多,产业链更长,带动能力更强。二十世纪50年代前,人们研究的是硒的毒性,70年代后开始研究硒的营养作用,90年代以后研究的是硒与生命科学的关系。在美国,硒被看作是与维生素、β-胡罗卜素同等重要的生命元素。在研究不断取得成果的基础上,90年代后,国内外相继对硒产品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从添加无机硒到提取天然有机硒;从自然转化到人工转化、再到人工合成有机硒产品;从含硒农作物到高科技纳米硒,在各种层次、各种领域开发了一系列富硒产品。科研带动了市场,市场推进了科研,国内最早进入市场的是北大富硒康,至今已有十余年,市场需求长久不衰,是目前市场销售最旺的多元素复合黄金搭挡,年销售额过亿元。近年来,我市农业、科技部门做了大量的试验示范试播试种,试验基本是成功的。兰州市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富硒农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成立了富硒农产品开发相关机构,拟定了富硒农产品开发的规划,以富硒优质蔬菜开发为主,兼顾富硒罗汉果、西红柿、水果、马蹄、花生、泉水等产品开发,计划用3—5年的时间使全市富硒产品的开发形成产业规模,到2020年使之成为兰州养生长寿品牌的新亮点,成为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兰州富硒产业的优势就在于利用兰州地域土壤富含天然硒的特点,应用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培育,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打‘绿色+富硒’牌。国际硒与人体健康筹备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研究院硒与人体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尹雪斌教授认为富硒产业既是农业产业,也是巨大的健康产业。兰州围绕生态农业、生态硒都发展的主题来推动产业的发展,这是落实国办“47条”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不仅对当前兰州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今后的农业发展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他认为,兰州市委、市政府将富硒资源打造成品牌是兰州发展的一个新亮点,也是一个增长点,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尤其是对现代农业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正是由于作为微量无素的硒的特殊作用,使富硒产业成为一个朝阳产业,富硒产品在21世纪极具发展前景。专家说“21世纪是补硒的世纪。”可以说,兰州对富硒产业的开发已拉开了总体框架,迈出了非常坚实的一步。兰州应对“硒都”进行产业和品牌营销。他说,目前富硒产品是消费者不太认可的市场,老百姓还不知道怎样去补硒,兰州要对市场进行引导。

为了预防硒资源情况不明、没有标准执行难、市场无序竞争和品牌经营混乱,我们根据所抽取的农产品的含硒量测定数据,筛选出达到富硒标准的农产品,兰州富硒农产品产业还处在孕育和起步发展阶段,当前做好资源普查不仅可以为富硒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提供有效指导、为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对于今后地域品牌建设也能提供有力支撑。兰州率先制定发布白兰瓜、玫瑰、一月红提、高原夏菜4个兰州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等于我们已抢先取得了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兰州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中,将有机硒含量作为标准的一项重要指标,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际上也走在了前列。兰州已成为该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兰州正在演绎“黄土变黄金”的奇迹。

硒是人体必须进补的微量元素之一,被誉为“生命之火、抗癌之王、人体垃圾清道夫、天然解毒剂、心脏守护神”。据统计,全世界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中国有72%的地区处于缺硒和低硒生态环境之中,全国约有7亿人硒摄入量长期严重不足。我国人均硒摄入量仅为36微克/天,明显低于中国营养家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最低推荐值每日50微克至60微克的标准,不到日本、美国的三分之一。而研究证明,人类的克山病、大骨节病是缺硒引起的,心血管、肝脏、肿瘤等疾病也与缺硒密切相关。硒具有防癌抗癌、抗氧化、防衰老、提高免疫力等特性,但由于硒元素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只有通过植物吸收利用或食草动物食用富硒牧草后转化为硒蛋白,才能为人所吸收,而开发富硒农产品是人类补硒的主要途径之一。兰州的富硒产业将填补甘肃市场的空白。

从2009年6月份开始,兰州市农委和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研究院硒与人体健康重点实验室、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经过近一年的检测、调查,确认在兰州市发现了大面积的富硒土壤,经过检测兰州表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为0.177微克/千克,这些土壤主要分布在榆中、永登、皋兰、红古等县区,特别是有效态硒含量较高,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以榆中为代表的富硒区域,可以说是最宜开发利用的富硒区,更为难得的是,这里的富硒土壤中的硒很容易被植物吸收。在永登苦水及秦王川、皋兰泥湾、七里河袁家湾和西固金沟所取的14个土样中,6个样品硒含量达到了富硒标准,4个样品硒含量接近富硒标准;所抽检的3个农产品中,玫瑰干花蕾硒含量与国内著名富硒绿茶相当,百合硒含量是普通百合的2倍,白兰瓜硒含量为曾特供奥运会的宁夏名产“硒砂瓜”的3倍。而根据农产品样品硒形态分析显示,兰州苦水玫瑰、白兰瓜、一月红提、部分高原夏菜等农产品的有机硒含量比较高,可直接作为天然、优质的人体补硒资源。天然富硒农产品开发潜力巨大。

“富硒是大自然赋予兰州人民最宝贵的财富,是赋予兰州特色农产品一顶耀眼的桂冠!”兰州市委、市政府成立兰州市富硒农产品开发项目领导小组,把富硒农产品开发作为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山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集中捆绑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等项目,充分整合资金、技术和人才,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同时,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发展、优化布局、先天然后人工”的开发原则,逐步发展壮大富硒特色产业基地。力争到2015年,以兰州百合、西兰花、菠菜、紫甘蓝、马铃薯、白菜花等为主的天然富硒高原夏菜基地面积达到40万亩,富硒玫瑰、一月红提基地面积分别达到3万亩、2万亩。在发展规划、资金扶持、贷款投放、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培养、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富硒产业龙头企业,鼓励企业生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的富硒产品,打造一批“品质优、叫得响、市场俏”的富硒名牌。为此,兰州市委、市政府确定,力争到2020年,将兰州打造成西部乃至全国最大、最优、最强的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使兰州富硒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00万亩,优势特色农产品富硒率达到70%以上,全方位打造“富硒农产品之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