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单纯区域性陆路枢纽向全国性空间交通枢纽转变

从单纯区域性陆路枢纽向全国性空间交通枢纽转变

时间:2023-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水路枢纽建设建设黄河水路交通通道,形成兰州水路交通枢纽。

(四)从单纯区域性陆路枢纽向全国性空间交通枢纽转变

1、空间枢纽建设思路

利用兰州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西北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特色,实现从单纯区域性陆路枢纽向全国性空间交通枢纽转变,目前铁路在建项目有兰渝铁路、兰新第二双线、天水至平凉、包兰惠农至银川二线、嘉峪关至红柳河电化改造、兰州北编组站;即将开建项目有宝鸡-兰州高铁专线、银川-兰州扩能项目、成都-兰州二线、建设兰州至合作、敦煌至格尔木、长庆桥至庆阳铁路、干武增建二线、兰州集装箱中心站、兰州西客运站等。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有十个方向的客、货线路在新枢纽实现交汇,兰州将真正跻身全国新铁路枢纽之列,升级为多方相互通、大运量支撑、高效率周转的现代化路网性铁路枢纽。此外,围绕交通经济带的思路,可依托自身交通运输发展的实际情况,一方面促使“内涵交通”向“外延交通”的发展,增强资源相对丰富而经济落后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与经济发达地区形成资源互补,要素充分流动的格局;另一方面加强了交通干线轴上各节点间的联系,促进分工,提高交易效率,促使经济带上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十二五”期间将打造以兰州为中心的区域新交通枢纽,形成一个半径为100公里的1小时交通运输圈,同时将国家级公路主枢纽融入国家中部、西南经济圈的交通运输网络,使兰州的交通运输东连陕西,南接川渝,西通青藏,东北达宁蒙,西北到新疆,与国家中东部、西部、北部、东北部及西南部地区经济相融,发挥“通道经济”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交通枢纽建设内容

(1)公路快速通道枢纽建设

一是搞好干线公路网建设,提高兰州物流业区域配送能力,降低运输成本;二是搞好公路主枢纽站场建设,选址外迁老汽车站,完善功能,使其成为全省一流的大型客运中转站,重点建设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货运场站;三是加快完善物流园区交通设施,重点抓好城市干道,特别是物流园区主干道建设,以使物流园区集疏运通道与交通网络的有效衔接;四是加快农村公路网建设,继续在全市实施农村路网改造工程,完善农业物流配送的交通网络平台;五是搞好城市快速交通网络建设,形成由兰州向外呈放射状、东西横贯、南北纵跨的公路快速运输大通道。

(2)铁路枢纽建设

加强地方与铁路部门间的协调,结合物流园区的布局,合理规划调整铁路货运场站布局,特别是新高速铁路车站的布局。近期应配合铁路部门建设好沙井驿铁路编组站,形成“南客北货”的格局,远期应加快建立公铁快捷货运网络体系,重点建设公铁联运集装箱场站和大宗生产资料货运场站。

(3)航空枢纽建设

航空运输网络以中川机场为主,形成干、支线机场相结合的空港体系,同时应考虑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快运公司h,开通国际货运业务,开辟货运航线,增加货运航班。首先,积极开通省内短线航班,特别是省会与敦煌、庆阳、平凉及酒泉等旅游城市的航班。敦煌是著名国际旅游城市,但省会兰州却没有飞敦煌的航班,直到2009年年底,兰州才恢复至敦煌的航班。在此之前,去敦煌旅游的客流方向,不是从西安直飞敦煌,就是从新疆倒流的客流,大大限制了兰州成为旅游集散中心作用的发挥。不要因为短期效益不佳,而放弃交通枢纽地位的长期培育。2009年的4月国家批准了我省的民航建设规划,总投资2000亿元,涉及到10个机场的新建、改建等,重点是敦煌机场和中川机场的升级问题。

(4)水路枢纽建设

建设黄河水路交通通道,形成兰州水路交通枢纽。分段整治黄河河道交通,先开通兰州——什川水路旅游交通线,继而开通兰州——青城水路交通,待条件成熟,适时开通兰州——银川水陆交通,形成兰州水路交通枢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