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商贸经济日益活跃
一、商业发展历程
张掖自古以来,商业繁盛,远在周朝战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开始输出欧洲、希腊。自汉朝张骞通西域后,在河西设立四郡,中西交往规模日益扩大,贸易往来愈益频繁,至隋唐时期达到鼎盛,成为国际贸易市场。明清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东移,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张掖作为国际贸易大都市的地位渐失,但在河西走廊仍保持着商贸的中心地位,是西北最大的粮食交易中心。民国时期,张掖的商业在河西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各类商户2000多家。到抗战期间,孔祥熙、宋子文、马步芳等官僚军阀也到张掖开设商行,垄断市场、欺行霸市,滥发纸币、物价飞涨,致使张掖的商业日渐衰落,中小商户纷纷倒闭,至解放前夕,仅剩600余户。
1949年张掖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组建成立了国营西北贸易公司张掖分公司,开展以收购、委托代购的方式,从农村、牧区收购农、牧、副产品,然后再卖给工厂,一方面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又提供了工业所需的原料,城乡人民群众供应所需日常生活用品,对工、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1952年针对私营商业中的行贿、偷税、漏税、盗窃国家资财和情报的“五毒”违法行为,在工商界开展“五反”运动,打击不法奸商,惩办了部分罪犯,使广大商户受到深刻的社会主义教育,使国营商业成为城乡物资交流的主导力量,确立了国营商业对市场的统一领导地位。1956年对私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形成了国营商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计划分配为调控的城乡商品供应体制,国营商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稳步发展。计划经济的商业运行体制,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在60年代由于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物资奇缺,对部分商品实行凭票供应。70年代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供求关系上紧张,在商品供应中又出现了“走后门”等现象。80年代这种缺乏活力的吃大锅饭“坐店”经营方式,使国营商业在改革开放后,面对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而无法适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陷于困境。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商品流通企业实行放开搞活,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多种形式,转换经营机制,但是最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竞争无力、摆脱困境的状况。从1997年开始,对125户国营、集体流通企业实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破产重组、产权整体出让等形式彻底改变了自1956年以来国营、集体商品流通企业一统天下的状况,向多种经济成分、混合经济类型转变,彻底打破了“坐店经营”吃大锅饭的被动局面,呈现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竞争局面。
二、商业流通企业的发展
1.城市商业流通企业
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全市有各种类型流通企业276户,从业人员7800人,城市各类商业经营网点2300个。到2007年底,全市有各类商贸流通企业2.22万户,其中批发企业3615户,零售企业1.4万户,餐饮服务企业4160户,各类商流网点2.3万个,全部从业人员7.3万人。30年间,企业户数、从业人员、经营网点分别增长80.4倍、9.3倍和10倍。企业实力有了很大增长。到2007年底,零售业和餐饮业规模以上企业32家,销售额达到10.34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61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50年的32.2万元,公私合营后的1957年为3800万元,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为1.6亿元,商业改革中的1990年为6.05亿元,产权改革后的2007年为39.61亿元。从1957—1980年,计划经济时期的23年间,平均每年增长530万元;从1980—1990年,改革转换的10年间,平均每年增长4450万元;从1990—2007年多元经济形成的17年间,平均每年增长19741万元,商贸流通规模从总量上呈现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007年达到33%。从吸纳城镇人员就业和转移农村劳动力来看,商贸流通产业已仅次于农业而成为吸纳就业人员排名第二位的产业。随着电子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流通现代化步伐加快,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5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城市的零售总额22.7亿元,增长23.6%;县城的零售额12.1亿元,增长16.3%;县以下零售额12.7亿元,增长17.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9.57亿元,增长20.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95亿元,增长18.6%。
各类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和超市、大卖场、便利店、购物中心等不断发展。目前有连锁经营超市250多家,其中经营面积达200平方米以上的中大型商场超市54家。大中型企业集团主导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先进流通经营与管理技术得到快速推广。近10年来,城市商贸领域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与管理技术,95%以上大中型商场建立了销售时点管理系统(POS),55%以上的大中型商场、超市应用了条形码技术,80%以上流通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商贸流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2.农村商贸流通
农村生产、生活资料的供应自1949年10月以后,由国营贸易公司承担,1958年组建成政企合一的专业公司。在农村创办养猪、养鸡、酿造作坊等开展“一业为主多种经营”,1962年分设供销社主管农村商业。1969年文革期间供销社又与商业合并,1978年供销与商业又分设,经营农村生产生活资料。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供销系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改革,以进一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是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各级供销合作社按照《供销社章程》,改全民为集体,改官办为民办,全面贯彻“三性”(即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和“三民”(即民有、民管、民享)原则,健全理监事会制度,增加农民理事会成员,赋予各级理事会对所属社有资产的所有权。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聘任解聘权,重大经营活动的审批权,经营管理的监督权和受益权。
二是发展联合经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级供销合作社突破条块分割和行业分工的限制,增强联合意识,发挥供销社在农村的主体经营优势,开展工业品的联购分销和农副产品的分购联销,有力地巩固了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商品流通中的主渠道地位。
三是加强企业管理。各社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层社建设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下大气力从人力、资金、商品、费用和安全诸方面强化企业管理,完善约束机制,坚持依法治社,企业管理开始向制度化迈进。
四是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在巩固和发展传统的农资供应、农副产品购销等服务项目的同时,努力向综合性多功能的系列化服务发展。相继兴办庄稼医院、综合服务站,开辟信息、科技、加工、储存、运输、文娱以及贸工农一体化等新的服务内容,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通过改革形成星罗棋布、四通八达的流通、服务网络。到1995年固定资产达到7933万元,年销售总额达到5.18亿元,税金总额达到756.9万元。
五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1996年8月在高台县供销社召开了全区供销社系统改革试点现场会,总结推广了高台试点经验。完成了县市供销企业的改组改制,全区30户供销企业,除承担政策性经营业务的生资、棉花公司外,其余23户企业全部实行了改制。2000年又推行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改制,其中1户破产,1家社属企业进行整体出售,3户公司实行部分出售。
改制后市供销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注重体制创新和竞争力培育,积极探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办法、新途径,全系统呈现出了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的良好局面。2007年,商品销售总额5.54亿元,实现利润259.6万元,税金287.3万元。
三、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经历30年风雨兼程,实现出口主体结构性调整,贸易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1996年,地区外贸公司代理张掖市农业局进口以色列大棚设备10.49万美元。1997年以自营出口为标志的对外贸易正式开始,当年自营出口4万美元,收汇率100%,实现了对外贸易自营出口零的突破。1998年,甘绿脱水蔬菜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开展自营出口业务,当年实现自营出口4万美元。之后,临泽雪晶、山丹电力铁合金、银河集团等一批企业相继开展自营出口业务。外经贸经营主体开始以生产企业为主,贸易形式由过去单纯提供出口货源向直接出口转变,迈出了企业直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第一步。
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出口队伍不断壮大,国际市场不断拓宽,全市外贸出口实现跳跃式发展。2001年全市自营出口达到120万美元;2003年自营出口达到630万美元;2004年实现936.3万美元,2005年达到1001万美元。截至2007年,全市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达110家,外贸出口2502万美元,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势头。到2008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0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出口总额3653万美元,增长46%;进口总额352万美元,增长18%。
出口产品区域特色明显,外贸企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柠檬酸、番茄酱、脱水蔬菜、硅铁、铬酸酐、马铃薯雪花全粉等成为我市出口拳头产品。其中,柠檬酸年生产能力达到4万吨;脱水蔬菜年生产规模达1万吨;番茄酱年生产规模7万余吨;马铃薯雪花粉年生产规模2万吨;硅铁等铁合金年生产能力近9万吨;铬盐、硫化碱年生产能力5万吨,形成了较强的外贸发展后劲。
出口市场进一步拓宽,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出口国由过去的德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拓展至美国、韩国、德国、荷兰、意大利、香港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空间扩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
初步形成全新的外贸经营格局。出口产品结构由初级原料型为主转向深加工产品为主,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了一批出口龙头企业群体,初步形成了玉米、蔬菜深加工出口产业和铁合金、化工、种子出口产业群。
四、加快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物资交流
改革开放前,全市商流领域固定资产总值只有4.3亿元,企业总营业面积不足20万平方米。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加大了商贸流通领域的基础设施和城乡市场建设的投资。商贸流通网络设施建设成为城乡建设的重点,商业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增加。自2005年以后,全市每年用于商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额均达到了2亿元以上,年均增长超过了30%。截至2007年底,全市商业领域固定资产总值已达100亿元以上,比1978年增长了约23倍;全市商业经营总面积达150万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约7.5倍。同时,商流设施建设向高档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以2007年新世纪商厦和国芳百货投入运营为代表,全市核心商业区开始形成,各类专业品牌店、特许经营店等高端商业落户张掖,消费、餐饮、娱乐各类设施开始迈向高档、专业、功能系统化方向发展。此外,便民的社区商业网络、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目前全市已有31个社区建立了商业服务中心,形成了方便舒适、门类齐全、分级明确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络。
农村商流网络和市场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07年,全市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52个,其中批发市场12个,集贸市场40个。农产品交易经营场地总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年交易总额达16亿元以上,分别占全市批发交易市场总面积和总交易额的65%和51%。目前,在全部农产品批发市场中,经营场地达5000平方米以上、年交易额达亿元以上的重点市场有5个。其中,张掖南关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7.5亿元,年交易量达9亿公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