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甘肃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产业指导
一、甘肃中小工业企业的产业特点
甘肃的工业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主要以石油化工、矿业冶金和国防工业为主,也有一些轻工业企业,这些都是甘肃工业企业发展的基石。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甘肃地处西北,地理位置不适合外向型经济,所以工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东南发达地区。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也包括其中,地理、资金以及发展环境上的不足,使甘肃中小工业企业的产业结构问题突出、劣势明显。
虽然发展处在相对落后的位置,甘肃中小工业企业也有其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只要很好地利用这些长处,甘肃中小工业企业必定会有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甘肃的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资金不断涌入,这些与甘肃中小工业企业的独特优势相结合,必将会建立起一个具有甘肃特色的中小工业体系。
以下从产业优势和产业劣势两方面来说明甘肃中小工业企业的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甘肃中小工业企业的产业优势
1.资源优势(资源独有)
甘肃的自然环境相对比较恶劣,很多地区常年受干旱的困扰。同时,甘肃的自然条件又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既有沙漠戈壁、山川丘陵,也有平川河谷、草原林地,这造就了甘肃多样的自然资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资源优势,而且这一独具特色的优势在我国其它地方是很少见的。
甘肃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就要合理利用这一优势。具体地说,要依托石油化工、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所提供的价格低廉的生产资料,与各地区的特色资源结合,创办精深加工企业,形成具有本地区特点的中小工业产业。例如,武威地区是粮食生产基地,农业发达,可以发展玉米、面粉加工业;临夏和甘南的畜牧业发达,利于发展畜产品深加工产业;中部的洋芋加工产业;庆阳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等。而且,当各地区的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形成产业聚集区以后,将会对产业链的完善和当地经济发展发挥出巨大的推动作用。
2.劳动力优势(成本低廉)
与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出现的劳动力缺乏的情况相比,甘肃的劳动力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这一点可以从以下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来。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是甘肃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时期。1998年末已达1736.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9%,高出全国近两个百分点。甘肃劳动适龄人口的年龄构成为:16~29岁的占39.37%,30~44岁的占29.95%,45~59岁的占19.99%,60岁以上的占10.69%,16~44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占到近七成。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年轻,是甘肃劳动力资源的一大优势。对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的中小工业企业来说,普通劳动力充足无疑是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有利因素之一。
另外,劳动力价格低廉也是有利于甘肃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1998年甘肃城镇劳动力年价格为4082元,农村为2235元,同期全国分别为6836元和3382元,分别比全国低2756元和1147元。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将很大地降低中小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3.市场优势(空间巨大)
从全国范围来看,甘肃的经济落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长久以来各种因素造成的。但是,一切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方面,经济落后造成社会建设的各个层面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另一方面,落后也意味着发展空间巨大,一旦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便会以一日千里的速度进行飞跃式的发展。
甘肃的中小工业企业正是处于这样一个宏观经济环境中,处在虽然落后但是发展前景美好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中。首先,因为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滞后,相关产品的市场仍然空白,或者为一些不具竞争力的手工作坊所占据,这对有发展前景的中小工业企业来说,意味着提供给他们的是一个广阔而竞争相对较少的市场空间。其次,根据经济学原理,居民收入水平越低,消费的收入弹性越大,也就是低收入者会把增加的收入中的大部分用于消费,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增长。这说明,甘肃的人均收入水平虽然较低,但是对中小工业企业来说,这正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消费者群体。
(二)甘肃中小工业企业的产业劣势
1.产业链条不完整
甘肃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大多数企业都是在缺乏系统产业引导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总体而言,层次较低、产品单一,产业层次低,而且产业链条不完整,没有形成一个产业的集聚发展,这些都不利于全省中小工业企业的长远发展。
2.初级产品居多
甘肃中小工业企业的产品以初级加工为主,有的甚至仅仅是将农产品加以包装,科技含量较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少,尤其是没有市场知名品牌,缺乏市场竞争力。这是制约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工业企业的生存都成问题,更谈不上发展壮大。
3.自主创新不足
制约甘肃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很弱。在21世纪,我们这个提倡创新型社会的时代,没有创新就意味着被淘汰,尤其作为工业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是在日益白热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宝,所以,我们的中小工业企业急需弥补的弱点,正在于此。
二、政策扶持与甘肃中小工业企业的产业发展
通过以上对甘肃中小工业企业的产业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企业发展可以利用的优势和必须改进弥补的地方。但是,有很多先天的劣势并不是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弥补的,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其对市场和企业的调控和指导作用,从宏观层面加以调节,以促进甘肃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
(一)政策扶持的指导原则:发挥产业优势,弥补产业劣势
1.发展资源型中小企业
正如前文所说,甘肃中小工业企业最突出的产业优势就是资源优势,本地特有的特色资源,为企业提供了生产资料上的本地优势。其一,从本地收购资源,既免去了不断上涨的运输费用,又可以保证资源的持续充足供给;其二,企业对本地资源的利用,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说,政府支持资源型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对经济基础较薄弱的甘肃来说,是促进企业与资源相结合的最佳选择。
但是,在发展资源型工业企业的过程中,政府要注意企业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的办法就是,不能对所有企业不加选择地支持,而是要大力扶持资源利用率高的企业,另一方面,要求资源利用率低的企业提高其资源利用效率,否则不予支持,任由市场将其淘汰。
2.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
甘肃拥有廉价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尤其是普通劳动力充足,这对工业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发展条件。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劳动力充足的地域应当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更进一步说,中小工业企业都处在起步阶段,生产的技术水平不高,所以,是非常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的。
从宏观角度来说,由于近几年的退耕还林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的富余劳动力众多,而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可以吸收这些富余劳动力,提高本省居民收入水平,反过来推动城市化进程。
3.发展装备制造型中小企业
由于甘肃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处在初级阶段,所以要以资源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起步。但是,企业要长远发展,尤其是要提升全省企业的产业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水平,就必须发展装备制造型中小工业企业。装备制造型企业具有的特点是准入门槛较高,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在这一点上,甘肃的中小企业如果要想在短期内发展成为装备制造型企业,必须采取“蛙跳式”发展,即跳跃性地引进技术和生产工艺,以缩短和先进地区的差距。在引进技术和生产流程的环节上,政府可以起到很好的媒介作用,以达到甘肃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目的,在引进中学习和创新,建立自己的装备制造业。
4.发展加工型中小企业
甘肃拥有很多独有的农业产品,在许多农产品上也拥有价格和品质的优势,如中草药、马铃薯、百合以及瓜果等。凭借这些产品优势,甘肃是一块培育农产品加工型中小企业的沃土。从当前全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来看,政府只要鼓励此类企业发展,并引进一些必需的资金和生产线,我们的特色产品就可以和中小工业企业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二者都得到持续良性地发展。
5.发展节能环保型中小企业
在全力扶持中小工业企业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节能环保型企业的扶持。在当前资源紧缺,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节能对企业自身来说,就意味着成本降低,竞争力提高,使企业的发展潜力无限延伸;节能对社会的意义就更加深远,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节能环保型企业的不断涌现。
6.发展产业接续型中小企业
所谓接续产业,特指为了以矿产资源开发为基础而兴建起来的工矿型城市的再造和使其可持续发展,依托现有资源条件和基础,利用高新技术,通过产业延伸和替代发展起来的产业。尤其是非矿产业,它可以弱化城市经济对矿业发展的依赖作用,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持续发展能力。
在白银市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很多矿区的资源已枯竭或濒临枯竭,可喜的是,接续型产业的发展却很好,及时弥补了矿业资源减少后的经济发展动力的缺失问题。但是,在这些接续产业中的主导仍以大型企业为主,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还是一个空白。所以,甘肃的接续型产业的发展,应当扶持起一部分中小企业,以弥补大型企业不能或者不愿涉及的领域。
(二)政策引导中小工业企业向产业链和集群化发展
1.企业集群和产业链的优点
企业集群和产业链的优点有以下三点:第一,大量企业集聚在一起,使区域内企业通过分工与合作,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第二,在集群内企业形成横向联合,同时在产业链内形成垂直联合,使得企业联合有望取代市场,起到减少交易成本的作用(交易成本,即除了直接的实物生产过程的成本和运输成本以外的所有其它成本)。第三,企业集群有利于产业和地区整体规范的完善和形成,任何违反这些规范的个别企业,都会因为损害地区和集群利益而被逐出企业集群。
2.通过政府规划建立中小工业企业集群
甘肃通过政府规划可以建立中小工业企业集群的思路如下:以现有的各类开发区、工业集聚区和乡镇企业小区为依托,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科学规划,引导企业和新建项目适当集中,由此形成企业集群。并以此为基础,重点发展特色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集聚区企业间相互协作配套能力强、资源共享程度高、集聚效应好的特点,完善配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高中小工业企业的效率和发展水平。
3.政策扶持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
前面提到可持续发展对中小工业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性,更进一步说,可持续发展产业不是由个别企业就可以做到的,也不是仅仅由政府推动建设几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企业就算完成,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只有这样,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的发动机,而不光是停留在需要政府政策支持保护的幼稚阶段。
4.提升已有企业集群,建设新企业集群和产业链
从当前甘肃中小工业企业的整体情况来看,大多企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集群和产业链非常少,而且尚不完善,没有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优势。所以,通过优惠政策扶持引导,提升已有企业集群,建设新企业集群和产业链是以后的主要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