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兰州兰大小精灵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兰州兰大小精灵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时间:2023-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调研四、兰州兰大小精灵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一)企业概况兰州兰大小精灵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由兰州大学控股的股份制公司。兰大小精灵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没有涉及过国内的知识产权纠纷与案件,公司与员工订立了竞业禁止合同,有效地防止了因公司内部员工问题可能造成的知识产权侵权。

调研四、兰州兰大小精灵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企业概况

兰州兰大小精灵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由兰州大学控股的股份制公司。成立于1996年4月,是首批入驻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主要从事智能卡应用管理系统、计算机应用软件及硬件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业务,主导产品为一卡通应用系统。

公司成立十几年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创新,相继研制开发出了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卡通应用平台及智能网络售饭、医疗保险、门禁管理、考勤管理、会议签到、节水控水和图书管理、车载POS、银行自助缴费等智能卡应用管理系统,并广泛应用于学校、党政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及宾馆、超市等各种需要身份识别和收费结算场合。产品关键技术全部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有十多项技术获国家专利,其中《防伪电脑卡及卡式管理系统》被列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并分别获甘肃省和兰州市科技进步奖,被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推荐为优秀软件产品。

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国家强制性产品CCC认证,并取得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资质和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并获甘肃省“诚信纳税户”、“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兰州市首批“专利试点示范单位”以及“十佳民营科技企业”等荣誉。2005年被国家密码管理局指定为商用密码产品生产定点单位。

公司将秉承“科技创新、优质高效、顾客至上、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依托兰州大学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立足自身技术,以一卡通应用系统为主导,结合系统集成,努力探索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之路,并诚邀各界有识之士的加盟。

(二)企业知识产权情况

1.企业知识产权的现状

兰州兰大小精灵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主营业务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知识产权形式包括:专利、注册商标、著作权。专利技术主要来源于依托控股人兰州大学的原始自主研发和与高校或研究所的合作,国内专利申请11项、国际专利申请3项,其中实用新型10项,外观设计4项。公司制定了对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实施与应用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知识产权的战略重点包括:专利、注册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由其他管理部门监管,由董事负责。公司近5年平均每年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投资为50万元以下,占年销售额的比重是5%以下,拥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开发或购买费用为10万~50万元,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作为无形资产纳入公司组织资产。

2.企业知识产权的研发管理与保护

公司的知识产权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专利和商标的自利用率均为100%,将拥有的专利和自行开发的科技成果自行产业化。没有对其他企业实行过专利许可,也没有对其他企业进行专利转让的情况。公司有奖励制度以奖励专利研发人员,按照年终奖励的形式进行奖励。兰大小精灵公司认为维持企业核心产品或技术竞争力的途径主要靠专利产品、专利技术、专有技术以及品牌影响力;在运用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了解市场和技术发展方向的领导者和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及专业人员应具备专利方面、技术方面、法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公司希望政府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知识产权制度运用上加强宣传提高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知识产权产业化扶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政府采购力度并为企业培育专利管理人才。

兰大小精灵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没有涉及过国内的知识产权纠纷与案件,公司与员工订立了竞业禁止合同,有效地防止了因公司内部员工问题可能造成的知识产权侵权。但公司遇到过一起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纠纷属于知识产权中的商标权纠纷,因注重知识产权的日常保护主动保护自己的权利而发生,最后该公司在侵权纠纷中胜诉。公司定期选择好的课程不定期对自身员工加强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培训主要是为了加强全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三)调研分析

兰州兰大小精灵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注重专利技术的研发与申请,为提高公司的知识产权竞争力,需建立完善高效的奖励制度以提高公司员工专利研发积极性,强化与其控股人兰州大学及周边各大高校的科研开发合作。为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从公司内部看需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规章制度,加强企业全体员工的培训,提高知识产权意识,从外部环境来看需要国家政策法规的规范和引导。公司期望政府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补贴维权费用、提供维权援助,建立专利权信息网,建立高效合理的专利权工作机制以减少因专利申请期间过长而导致专利有可能无法投入生产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