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快城市建设搭平台
城市规模小,城市人口少,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功能残缺,产业支撑缺失,城市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不足,是定西城市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城市,是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的结果,是人才、资本、技术、信息和政治文化的中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载体,城市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发展城市经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必须坚持基础建设先行的思路,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世纪之交,定西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城市经济、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从而把城市建设确立为城市经济三大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加快城市建设需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1.树立经营城市的新理念。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们对城市管理和城市经营的概念是陌生的、模糊的,尤其是对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更缺乏思想准备。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以城镇化为依托,搞好城市经营,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城镇建设与管理的新理念。经营城市就是要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以加快城镇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目的,以业主管理的机制将城镇土地、基础设施、公用服务等资源及资本推向市场,实现滚动发展。也就是把城镇自身的资源变为资本,全面开放城市建设投资市场,加快开放和招商引资,用城市功能吸纳资金,使城镇建设获得不竭的动力,从而推动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的超常规、持续性发展。搞好城镇经营与管理,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整体经营的观念,把城镇作为一个资源聚合体。一方面要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潜力,做到物尽其用,地尽其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盘活资源,以资源为资本,用资本吸纳资金,以解决城市建设中的“无米之炊”的问题。
2.抓住规划这个龙头。规划是城市建设,乃至城市经济发展的灵魂。定西的城市建设已经构建出了“二卫、二类、四级”这样一个建设体系,“二卫”,就是把定西、临洮等县建成兰州市的“卫星城”;“二类”,就是把全区城镇群分为以交通干线为轴心的点轴发展区和以重点乡镇为中心的点状发展区两种类型;“四级”,就是把全区城镇群分为卫星城、县城、县域重点小城镇和中心集镇四个层次进行发展。按照城市经营与管理的新要求,走好“政府出题目,社会做文章”的发展路子。城市建设的起步要以特色见长,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的方向,根据资源、历史、文化等特点确立城市品位,制定如工业主导型、市场带动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开发型等不同类型的发展规划。从本地的资源、人才或传统等优势条件出发,培育支撑城镇经济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形成特色经济,或以农兴镇,或以商兴镇,或以工兴镇,或以服务业兴镇,形成城镇发展的经济支撑体系。城市规划要着眼于长远和发展。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经济的承载能力和发展空间,要有旧城改造项目,也要有长远规划,在规划上下决心解决城市面积狭小,城市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要有产业新区,也要有环境绿化项目;要有房地产住宅建设,也要有文化教育公共设施建设。确立城市发展十年、二十年,一期、二期、三期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蓝图。
3.强化城市经济服务功能。城镇建设要与全区经济结构的调整紧密结合,注重提升和完善城镇硬件设施和经济服务功能,积极培育和开拓城镇集聚人口、产业、资金、技术、信息等功能的优势,承载、辐射和牵动当地产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在小城镇积极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中介组织等多种类型的产业化龙头,把小城镇建成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中心、农业产业化的信息、金融、技术服务中心。从定西实际出发,在城镇周边建设一批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以产业化经营为特征的新型特色农业,进而使这种绿色区域块状经济,成为全区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4.加快城市综合配套改革。城市人口少,缺乏有效的消费拉动和资本积累,是地、县城市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并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形成制约。首先,加快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目前,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农民向城市转移的成本太高,是城市人口增长的体制障碍。必须加快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下决心降低进城“门槛”,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定居创造宽松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把“外地人口本地化,农村人口城镇化”,作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着眼点和立足点,促进城镇城市人口的增长。其次,积极推进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坚持节约用地、合理用地、按规划和计划开发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的前提下,城镇建设用地以县为单位实行耕地总量控制,动态平衡。城镇建设用地要实行统一征用,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除法律规定的划拨项目以外,一律采取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或入股经营的方式,实行有偿使用,充分发挥土地在城市建设中的资产效益,为城市开发建设增加资本积累,提供市场机会。再次,引入多元化开发投资主体,按市场机制扩张城市规模。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对有收益的公共基础设施,面向社会,投向市场,采用出售、租赁或转让的方式,使非国有企业参与城市的经营和管理。通过基础设施的有偿使用,创造投资主体参与城市开发建设的条件和机会,使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管理向市场化过渡,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经营的效益和管理水平。各级政府根据自身财力状况,确定专项资金,以投资、贴息等方式用于规划编制、城镇道路、供水排污、垃圾处理、文化教育、公共卫生、环境整治、信息网络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建设打基础、筑平台、构框架。逐步建立健全以城市资源为基础,以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项目业主化、筹资方式市场化为特征的城市建设投资新机制,全面加快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
(根据2000年11月15日《在定西地区城市经济研讨会上的讲话》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