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线三点”工程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线三点”工程不仅是一项单纯的城市建设工程,而且关系全市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深化认识,切实增强抓好这项工程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重大举措。“一线三点”工程体现了领导决策和群众意志的统一,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实施这项工程,是平凉撤地设市后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好体现。实施“一线三点”工程,也是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小康建设的迫切需要,城市率先发展将为农村小康建设产生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2.适应平凉撤地设市新形势,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当前,全国已经进入了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期。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客观上必然要求扩张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功能,为新增城市人口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撤地设市后,更需要提升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但是,目前平凉的城镇化水平只有15.5%,分别比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和18.5个百分点。这种反差,既跟不上全国、全省城镇化发展的步伐,也与地级市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3.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对外开放。平凉地处陕、甘、宁三省交会地区,具有独特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巨大。但是,长期以来,城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对生产要素的集聚功能不强,落后的城市基础成为建设甘肃东部经济强市的一大瓶颈。“一线三点”工程的实施,必将较快地扩张平凉区域中心城市的规模和容量,提升城市品位,增强综合功能,带动新区开发,改善城市形象,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更好地聚集人气、地气和商气,为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建设甘肃东部经济强市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4.有利于夯实基础条件,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城市基础设施和文化品位是城市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从一定意义上说,区域经济竞争的实质就是城市化水平的竞争。从新世纪开始,全市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以全新的理念、超前的眼光,规划建设21世纪的新城市和新家园,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更为迫切的是,2004年将承办第十六届西部商品交易会,这既是对外展示平凉新形象的极好机会,又是对平凉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的一次严峻考验和检阅。
5.体现“以人为本”精神,顺应平凉市民改善人居环境的强烈愿望。10年前,平凉就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创造了“千日起新城”的骄人业绩。时隔10年,平凉的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平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人们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市民追求优美、文明、舒适的城市和生活环境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这方面,社会各界人士早有呼声,特别是在市人大和市政协一次代表大会上,代表们联名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提案。“一线三点”工程的实施,抓住了平凉城市建设的主要焦点,体现了发展大局,顺应了市情民意。
6.有利于探索低成本运营的方法、加速城市建设步伐。首先,带动了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市政公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解决了企业改制、“城中村”改造与房地产开发等深层次经济发展问题。第三,探索实践了经营城市、低成本拆迁建设的新路子。“一线三点”工程概算投资1.2亿元,由政府投入拆迁补偿、道路建设等资金5272万元,占总资的44%。由电力、电信、水务、交通等部门投入基础设施配套资金6728万元,占工程总概算的56%。通过制定拆迁补偿、公益性建设用地征用、基础设施配套征收等政策,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加强工程管理,实现了低成本建设的目的。方案优化节约建设资金409万元,坚持公平、公正的招标原则,对所有项目公开招标,有效控制了工程投资和建设工期,并节约投资80万元;在拆建的13.2万平方米的房屋面积中,推行资产重组和资源置换,使114个单位无偿拆除房屋面积5.8万平方米,节约拆迁费3098万元;制定以建带路、以路带建和土地依法统征的道路建设用地政策,节约征地费用7540万元。第四,发挥了典型带动示范效应,使“一线三点”工程成为全市具有开创性的示范典型,带动了全市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