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形势分析及预测
“十一五”开局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提前、升位、两位数”的发展目标和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为兰州市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兰州市产业结构依然不够合理,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大调整力度,不断促进其优化升级。
一、兰州市产业结构变化特征
“十一五”以来,兰州市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同全国、本省基本一致,又有自身的特点。
(一)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升级
“十一五”以来,兰州市三次产业发展表现为:
第一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007年较2006年高出0.58个百分点,产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保持不变,均为3.56%。而全国2006年同比增长5.0%,2007年则为3.7%,甘肃省2006年同比增长5.1%,2007年则为4.0%,第一产业产值同比增长增速放缓,产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下降,而同期全国由2006的11.8降为11.7,甘肃省由14.65降为14.3。
第二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007年较2006年高出0.77个百分点,但增速慢于全国和全省,全国和全省第二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007年较2006年分别高出0.9个和2.0个百分点。兰州市第二产业的产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2007年较2006年提高了0.39个百分点,而全国和甘肃省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2007年较2006年分别提高了0.5和1.4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同全国趋势保持一致,增加值增速有所加快,产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下降,但产值同比增长增幅低于全国。兰州市第三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007年较2006年高出0.09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全国的1.1个百分点。
2006年兰州市三次产业的比重为3.56∶45.48∶50.96,2007年则为3.56∶45.87∶50.57。第一产业比重维持不变,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不明显,第三产业比重不升反降,三次产业结构还有待优化升级。
(二)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但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发展差距在拉大
“十一五”开局以来,兰州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为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发展最快时期。2006年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大关而达到638.47亿元,比“十五”末2005年增长了12.01%;2007年生产总值达到732.76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12.5%,增幅较上年提高了0.49个百分点,2008年1-6月份,生产总值达到380.84亿元,同比增长12.41%。但是经济总量小,增速缓慢。从表2-1可以看出,2006年至2008年6月份,兰州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在西北5个省会城市中的位次分别为第三和第五。
表2-1 兰州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速与西北其余四省会城市对比表(单位:亿元)
注:表格中的所有数据来源于2006、2007年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兰州日报2008年7月22日第六版、西安统计信息网、西宁市统计局:http://xntjj.xining.gov.cn、宁夏网、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
与西北五省会城市生产总值总量第一的西安市相比,2006年至2007年,兰州市生产总值由达到西安市的44.03%缩减至42.18%,2008年上半年则缩减至40.66%,缩减的速度分别为1.85个百分点和1.52个百分点。从同比增幅看,生产总值增速与西安市由相差0.99个百分点扩大到2.1个百分点和3.69个百分点。说明兰州市生产总值总量及增速与西安市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在当前经济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的情况下,兰州市的第二产业与西安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从表2-2可以看出,2006年、2007年、2008年上半年,兰州市第二产业的产值分别为西安市的47.20%、44.08%、43.78%,逐个时期呈下降趋势。兰州市第二产业的产值增加速度2006年高于西安市0.71个百分点,2007年发生转折低于西安市0.22个百分点,2008年上半年则进一步低于西安市2.06个百分点。说明兰州市经济缺乏迎头赶上,跨越式发展以促进经济总量迅速增加的后劲。
表2-2 兰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及增速与西北其余四省会城市比较(单位:%)
注:表格中的所有数据来源于2006、2007年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兰州日报2008年7月22日第六版、西安统计信息网、西宁市统计局:http://xntjj.xining.gov.cn、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由于数据收集的原因,缺银川市2008年上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及增速数据
(三)就业结构水平滞后于产业结构水平
就业结构是衡量产业结构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三次产业分配的趋势是: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上升。我国就业结构最大的失衡在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偏高,二、三产业却相对不足,兰州市这一情况则更为严重。从表2-3可以看出,2006年兰州市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下降比例比全国低出0.98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上升比列分别比全国低0.22和0.76个百分点。说明兰州市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向其他产业转移难度大,势必会影响农民的收入增长,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难度大。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功能不强。第三产业作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2006年兰州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2005年只高出0.04个百分点,并没有表现出吸纳劳动力的强大功能。说明兰州市的就业形势严峻,努力增加工作岗位,促进劳动者就业是政府的一项艰巨任务。
表2-3 兰州市与全国就业人员在各产业中的比例(%)
注:表格中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2007年兰州市统计年鉴
(四)非公有制经济不发达
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23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2.3%。但与西安相比,兰州市差距明显,2007年,西安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799.41亿元,是兰州市的3.38倍,占生产总值的46.02%,比兰州市高出13.7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不发达使我市的第三产业缺乏后劲,也影响了第一产业的发展活力和第二产业的优化和提升,影响了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二、兰州市三次产业结构内部变化分析
(一)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分析
1.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兰州市农业内部种植结构不够合理,2006年,粮经作物的播种面积为60.1∶39.9,2007年粮经作物的播种面积为59∶41,说明粮经作物的结构调整并不明显。2006年,优质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占播种面积的30%,其中粮食作物占了74.23%;2007年优质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9.17%,其中粮食作物占了73.51%。兰州市的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尚未形成规模和整体优势。由于缺乏产业化的带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缺乏,特色农业优势不能充分发挥。这些客观上要求优化内部结构和走产业化道路,充分发挥特色产业的优势,通过结构的优化升级来提高效益。
2.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影响农业效益的发挥
从总体上看,兰州的农业发展模式以传统农业模式为主,这种模式影响农业效益和水平的提升。具体表现在:第一,传统的农业模式使农户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支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低。农业龙头企业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少,现有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作用也很有限。2007年,兰州市具有一定规模和带动力的各类农业龙头企业91家,其中经过认定的重点龙头企业只有37家,而这37家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小。全市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140个,这其中政府推动的因素多,真正自发建立高效运转的少。第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品牌缺乏。2007年,兰州市颁布无公害农产品地方标准58项,通过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144个,但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进展不大。农业品牌进展不快,导致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低。第三,缺乏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没有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单户运输经营农产品使流通成本大大增加,降低产品的收益。第四,农业发展中社会化服务程度低、专业化协作少,不能有效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农民增收缓慢,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
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依靠农业增收的波动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政策增收的空间有限,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外出务工是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途径。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导致农民增收缓慢,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2006年、2007年城乡收入比分别为3.25∶1、3.31∶1。说明二元制的社会结构下,农民的弱势地位还没有大的改变,农民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分享到的成果偏少。
(二)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1.重工业支撑作用增强,轻工业不发达
兰州工业体系先天形成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格局。这些年来,这一状况虽有所改变,但是并未发生根本变化。随着重化工业时代的到来,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格局进一步加剧,重工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08年上半年兰州市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17.92亿元,同比增长19.6%,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2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的82.04%。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5.81亿元,增长8.1%,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9.21个百分点。重工业比轻工业增速高出11.5个百分点。重工业中主要行业的拉动作用明显,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电、建材和电力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6.8%,成为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主要行业中资源产业主沉浮特征明显,这几年我市第二产业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国际国内市场对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资源性产品的强劲需求,带动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持续扩大。2008年上半年,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建材和电力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93.5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比重为65.01%。相比之下,技术含量较高和对居民收入增长带动性强的工业发展不快,比重较小。2008年上半年,机电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8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1.72%。
2.产业集群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兰州市的产业集聚正处于起步阶段,“出城入园”工程正在实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产业集群,作为重点行业的石油化工产业集聚度较高,但产业集聚的空间仍然很大。由于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影响企业资产重组以及管理、制度、技术的持续创新。影响上下游领域资源的整合,上下游企业的相互合作。影响企业产业链的延伸,致使企业产品长期以资源型初级产品为主。企业的研发、制造、物流、贸易等各个功能缺乏紧密衔接,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程度低,造成企业的运营成本加大,产品附加值低。
3.现有产业结构不利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现有的工业结构导致兰州市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压力巨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十一五”前两年,全市节能未达到计划平均进度,而且2008年上半年万元GDP能耗未能达到下降4.6%的全年要求,仅从全市2008年上半年用电量来看,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8%,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31%的同比增长速度高出10.69个百分点。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2006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8.01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6.99万吨,占到87.29%。2007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7.42万吨,于2006年相比,略有下降,同比下降了8.44%,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仍为6.40万吨,占到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的86.25%。二氧化硫的年平均浓度则由2006年的0.057毫克/立方米上升到2007年的0.06毫克/立方米。烟尘排放量则由2006年的1.86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2.11万吨,同比增长11.83%,其中工业排放量则由2006年的1.22万吨增加至2007年的1.47万吨,同比增长20.49%。2006年,兰州市工业废水处理排放达标量为3 750万吨,比上年增长负4.99个百分点。2006年全市污水处理率为37%,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率52%低了15个百分点,2007年有所提高,但处理率仅为45%,仍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率60%低了15个百分点,离国务院关于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在“十一五”末不低于70%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噪声声源的构成比例中工业噪声比例由2006年的2.8%提高至2007年的3.3%。2006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58.36万吨,比上年增长了60.95%,高于全国(13.1%)47.85个百分点,2007年,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继续增长,达到412.41万吨,同比增长59.63%,高于全国(16.0%)43.63个百分点。说明兰州市现在的产业结构不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要实现建设环境宜居城市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1.第三产业比重较高,但发展水平尚待提升
2006年兰州市第三产业的比重比全国和甘肃分别高出11.4和11.68个百分点。2007年比全国和甘肃分别高出11.47和12.37个百分点。比东部省会城市南京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别高出3.46和2.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较高的比重,是兰州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要体现。但这并不说明兰州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高于全国及东部省会发达城市。兰州市的第三产业与全国及东部省会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6年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是兰州市的4.05倍,2007年则扩大为4.27倍;兰州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2006年与南京市相差5.07个百分点,2007年则扩大为5.78个百分点,比重高而增速低,一方面表明兰州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趋势,另一方面也反衬兰州第一、二产业发展慢的窘境,同时兰州第三产业总量依然偏低,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多种因素阻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兰州市的现代服务业不发达。2006年,兰州市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三行业生产总值占第三产业的42.42%,而代表现代服务业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金融业三行业的生产总值则只占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12.83%。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滞后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第一,体制方面。由于管理体制方面的条块分割,行业和部门之间的衔接困难,难以形成合力。第二,政策扶持和投资力度不够。体现在扶持第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不足,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不足。第三,市场化程度低。行政理念保守,体现在对服务业的经营性管制过于严格,而对服务业的社会扶持过于弱小,结果是管了不该管和管不好的事,而应该做好的服务反而没有做好,如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制度法规缺乏等。保险、证券、电讯、铁路、教育等现代服务业还基本处于垄断经营、管制经营和限制经营状态,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
3.区域发展不平衡
2006年,各区县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排第一的城关区占兰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5.13%,排最后的皋兰县只占1.17%;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排第一的仍为城关区,最后一名为皋兰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兰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55.98%和1.16%,2007年与2006年相比二者之间的差距略有扩大。2006年、2007年,四城区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本区生产总值比重最高与最低的分别为城关区和西固区。城关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79.13%和79.16%,比全市分别高出28.17个和28.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高度发达;西固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85%和26.07%,低于全市30.11个和24.50个百分点。2006年和2007年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四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85.95%和87.06%,而四个远郊区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1.16%和11.47%。2006年,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市区从业人员合计占到全市的73.36%,第三产业增加值中市区合计占到88.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县占到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7.30%,市县以下则只占2.7%。2007年、2008年上半年,四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兰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91.65%和91.86,其余四远郊区县则分别为8.31%和8.14%。说明兰州市第三产业在城乡之间、城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明显。城区第三产业发展的水平和层次相对较高,体现了第三产业城市聚集较高的合理性,但是郊县以及广大农村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制约了县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会进一步加剧城乡二元社会的分化,不利于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
三、兰州市产业结构变动趋势预测
通过前面的分析,结合能够得到的相关数据,对兰州市2008年和2009年产业结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进而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为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参考。
(一)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长
结合今年我国自然灾害严重,以及物价上涨等因素,参考“十一五”以来兰州市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预计2008年兰州市生产总值增速可达12%以上;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将超过800亿元;考虑到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预计2009年生产总值增速在10%以上,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将会超过900亿元。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惠农政策和投资的落实,如果后期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影响,2008年第一产业的增长会达到2%—5%;2009年随着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继续深入落实,如果不考虑大的自然灾害因素影响,第一产业的增长会达到3%—5%左右。随着“工业强市”目标的推进,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预测2008年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为16%—17%,工业增长速度为17%—18%;考虑到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兰州经济的影响,2009年第二产业和工业增长速度预计可达到15%以上。2008年第三产业预测增长为9%—11%;2009年,随着政府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预测增长能达到两位数。
(二)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趋势
随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进,第一产业在产值稳定增加的同时,其增加值比重在三次产业中会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程度仍很大,但资源和能源的价格上涨为第二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比重继续稳步上升,工业增加值比重增幅大于第二产业增幅。第三产业增速缓慢的情况将会改变,其增加值比重将会呈现上升趋势。
(三)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由于诸多因素制约,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会有所下降,但幅度不会太大。第二产业吸收就业的比重将有所增长,但由于轻工业不发达,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将受到制约。随着第三产业发展的加快以及政府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部门。
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巩固和提高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现代农业
要通过提高质量和效益来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严格落实国家支农惠农的各项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努力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提高农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兰州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面向国内外市场,从战略主导产业、区域优势产业、地方特色产品三个层次对推进农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做大做强主导和优势产业,充分发挥特色农业的比较优势。为此,要加强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第一,必须做好科技兴农工作,把基地建成农业高科技的示范基地;第二,强化标准化生产和树立品牌,加大基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大农产品地方标准的制定力度,争取无公害标准化、绿色食品标准化、有机食品标准化基地的认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户和企业进行农产品商标注册,努力把“兰州牌”打到外地;第三,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提高农户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第四,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降低农业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和经营风险。第五,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机制。降低农业从业人员的比例,想方设法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输转过程中的技能培训,加大输转劳动力的组织性,狠抓劳务品牌建设,认真落实《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农民外出就业提供服务。
(二)提升和壮大传统优势工业,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
应当抓住机遇,努力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出城入园”和西固石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的步伐,加快产业集群的培育,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优势企业为核心,加快上下游资源整合,引导上下游企业相互合作,形成并延伸产业链,加强集群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提高企业产品的附加值,打造和提升由石油化工、有色冶金为代表的传统优势工业,使重工业和支柱行业对经济的支撑和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同时加大用以信息化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对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力度,坚持绿色产业发展方向,严格按照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实施低耗能、低排量、再利用,普遍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同时,更要以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石油钻采及炼化设备、汽车及风力发电等装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基地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的比重,改善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努力加大技术创新,获取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方面的自主知识产权。为此,加大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整合兰州市区域内的科技资源,全面加强院地校企合作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改革和创新科技管理体制,使创新型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投入效益,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政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制,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重大专利项目产业化。
(三)通过结构调整来实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改善是实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首先,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和在三产比重的提高可以减轻我市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压力,要从投资、政策等多方面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来降低整体能耗和排放。其次,在第二产业结构的改善方面,要努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重点发展具有成长性、低能耗和高附加值特点的行业,使之成为我市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节能降耗的重要突破口。第三,在三次产业中大力开展节能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水平。加大节能科技创新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推广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开发。要继续在社会服务业、家庭、机关单位推进节能力度。
(四)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要理顺体制,针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协调机制,保证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各种力量形成合力。继续解放思想,解决行政理念问题,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放宽私营经济准入政策的导向,科学界定垄断经营、管制经营、限制经营的范围,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进入,形成多元竞争主体,使第三产业达到高度市场化。充分利用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加快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构筑服务业强市的新型经济结构。
(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全力实施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4111”主题成长工程。努力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继续破除各种体制障碍,重点推进公平准入和改善融资条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技术创新,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做好服务。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治理结构;鼓励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以产权为纽带,通过联营、控股等多种形式,进行资本运营和资源共享,实施强强联合,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产业链延伸。坚决贯彻国家《物权法》,用法律的手段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执笔人:屈雷刚、房先平、李健、范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