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设兰州宜居生态城市对策研究

建设兰州宜居生态城市对策研究

时间:2023-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建设兰州宜居生态城市对策研究生态条件脆弱、资源环境压力大,是兰州城市成长中的“短板”。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是兰州城市发展的迫切任务,建设宜居生态城市,是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必然选择。1991—2005年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支持了国民经济年均10.2%的增长速度。国际上对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具有代表意义的是每年一次的国际宜居城市评审。

建设兰州宜居生态城市对策研究

生态条件脆弱、资源环境压力大,是兰州城市成长中的“短板”。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是兰州城市发展的迫切任务,建设宜居生态城市,是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必然选择。

一、宜居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

(一)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的背景

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环境破坏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R·卡逊《寂静的春天》的出版,拉开了“生态学时代”的序幕。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根据地球上发生的人口爆炸、土地沙化、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现象,发出了关于“人类困境”的预言。罗马俱乐部关于“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成为人类的共识。但环境意识的觉醒并没有遏制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掠夺行为,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人口和消费的膨胀、城市的扩张、局部战争以及造成的雨林的消失、物种的消失、温室气体的排放、水污染、全球气候的恶变和频发的自然灾害,使“人类困境”更加严峻。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一场遍及全球的声势浩大的“绿色运动”兴起。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国际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声明:人类有权享有良好的环境,也有责任为子孙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详细的行动蓝图,包括保护大气层,阻止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防止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预防渔业资源枯竭,改进有毒废弃物的安全管理,从而改变非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1972年,中国政府参加了斯德哥尔摩国际人类环境会议,生态环境问题进入了中国发展的视野和政策的范围。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后,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在世界上第一个推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表明了中国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决心。

我国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具体包括:资源能源减少和浪费、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风沙、生活垃圾污染、绿化不足、森林破坏、公共场所污染、农药污染、荒漠化、工业垃圾污染、海域污染、野生动植物减少、耕地减少和质量下降等。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由于人口、自然资源、气候的变化和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推进,加上传统增长方式的影响,使我国环境状况持续恶化,已造成多方面的消极后果,并成为制约现代化建设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我国从国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改善生态、保护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是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991—2005年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支持了国民经济年均10.2%的增长速度。二是改善能源结构。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到2005年的68.9%。三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2005年的18.21%。据专家估算,1980—2005年我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6亿吨二氧化碳。四是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到2005年中国累计少出生3亿多人口,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的全球人均排放水平估算,仅2005年一年就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亿吨。五是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2]

近年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全民的共识,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基本国策,国家“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把资源环境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党的十七大更是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恶化问题创造了条件。但环境得到根本扭转要有一个艰苦的过程,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问题还将困扰我们。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生态城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面临的历史任务。

(二)宜居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态势

发达国家对宜居城市建设是以早期的人居环境关注为标志的,1989年开始创立最高规格的“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我国也在2000年设立了“人居环境奖”。国际上对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具有代表意义的是每年一次的国际宜居城市评审。其宗旨是关注城市环境改善,以可居住为主题,鼓励通过最有效的环境治理、改造、更新等手段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促进以环境改造为先导的城市及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并促进城市风貌与历史文化特质的保护与发扬、城市规划对城市环境及城市文化建设的支撑等。自1997年活动在全球开展以来,我国许多城市都积极参加,并按照评审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开展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已经先后有多个城市获得“宜居城市”的称号。

目前,美国、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以及欧盟的一些国家都已经成功地进行了生态城市建设。这些生态城市,从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社区管理模式、城市空间绿化等方面进行生态化建设。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主要有:(1)明确具体、现实的目标。面对纷繁复杂的城市生态问题,往往是从小处入手,非常具体和贴近现实。如丹麦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性环境目标是:试验区内水的消费量减少10%、电消费量减少10%,等等。(2)广泛的群众参与。无论从规划方案的制定、实际的建设推进过程、还是后续的监督监控,都尽可能鼓励公众广泛参与。(3)突出重点领域。不试图在城市中全面铺开地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而是抓住重点、逐步推进。比如巴西的库里蒂巴建设重点在于城市交通和垃圾资源化,日本有些城市的建设重点在于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等。(4)生态建设与城市建设的一体化推进。通常将生态目标的实现融入到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城市建设统筹安排、科学规划,使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5)完善的法律、政策和管理上的保障体系。

国内许多城市在建设宜居生态城市方面取得了成就,积累了经验。例如地处北方荒漠化和风沙干旱地区的包头,建成“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生态城市和中西部唯一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苏州充分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建设现代宜居生态城市,特别是苏州工业园区高起点、现代化的生态建设;西安以“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理念为基础建设浐灞生态园区,成为改造旧城、建设生态城市的代表作;天津滨海新区在缺水的盐碱地上建设“中新生态城”,通过生态科技建立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银川利用地势平坦、河渠纵横、湖泊众多的优势,在毗邻大漠、风大天干的西部地区建设“塞上湖城”;成都利用得天独厚的环境气候优势,以森林、湿地、城市绿化为主体打造“国际生态城市”;珠海在珠三角城市中率先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提升宜居城市质量和水平,等等。各地的成功实践为兰州建设宜居生态城市提供了范例。

二、兰州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的进程评价

(一)现状和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兰州的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快车道。近年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兰州的实践中,全市人民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兰州的绿化、美化、节能、治污、城市管理、基础建设都在发生着质的变化。

1.植树造林,整体改善城市周边环境

全面实施绿化造林、建设秀美山川。以生态林业为重点,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全面完成了退耕还林工程和“三北四期”生态林工程绿化任务。特别是以南北两山绿化工程为切入点,实施了大规模的工程造林。截至2007年,全市森林面积达到23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8.77%增加到12.21%,创造了西北干旱地区的“绿色奇迹”。大规模的造林绿化,极大地改变了兰州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降低了工业污染,净化了空气,2007年城区每平方公里每月降尘22.6吨,比2001年减少21%。

积极实施“天保工程”。从1998年开始,在天然林场率先进行天保工程试点,2000年则进入有计划、有步骤全面实施的阶段。7年来,森林有效管护面积从试点时的80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13.5万亩,森林植被群落逐步恢复,工程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全市已建成自然保护区两个,总面积121.85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21%,涵盖了全市主要的天然林区。同时,森林旅游产业得到发展。天然林保护工程从根本上遏制了我市生态环境退化。[3]

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持之以恒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物保护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制定和严格实行野生动植物保护制度,采取专项活动,对破坏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同时市民环保意识提高,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热情高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野生高等植物122科541属1 614种,仅南北两山就有106种。野生动物有5个纲,52个科,182种。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保护面积的扩大,使稀有、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和天然林资源得以挽救和恢复,实现林木、林地和野生动物的共同增长。[4]

2.绿化美化,全力改造市区环境

以黄河风情线为中轴建设山水城市。从“丝路重镇、黄河明珠、山水风光”的城市特点和文明、优美、卫生、舒适等宜居城市理念出发,以景观、景点、绿地、园林为重点,实施了东西大通道、黄河风情线、城市四大出口、南河道综合治理、旧城改造、步行街建设,以及公园、广场、湿地和社区绿地建设,特别是重点建设了以黄河为轴线、以中山桥为中心、以两岸自然风光为基础、以园林绿化和景点为重点,建设了集航道开发、河堤构筑、路桥建设、绿化亮化“五位一体”的黄河百里风情线,成为绿化美化市区环境的代表作,使我市居住、休闲、旅游环境的层次大幅度提高,2007年,兰州黄河两岸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以创建全国园林城市为龙头绿化美化市区环境。2006年底,城市绿地率达到了25%,绿化覆盖率达到了28.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了8.75平方米,被命名为“甘肃园林城市”。在创建全国园林城市中,主要实施了湿地公园建设工程、标志性大道绿化工程、南北两山建园工程、黄河风情线完善提高工程、西固石化城绿化建设工程、公园建设改造工程、树箅子安装工程。各项措施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为实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环境卫生为突破口,创建卫生环保城市。一是集中采购环卫车辆设备,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40%,已达到国家标准。二是加快了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建设步伐。三是启动了生活垃圾场建设项目。一批垃圾处理场的改造建设,为从根本上提高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奠定了基础。还将尽快开征垃圾处理费,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还全面加强了人行道清洗洒水、违章广告违章建筑拆除、取缔店外经营、治理夜市早餐点、治理废品收购点、一二级道路楼面粉刷和严禁使用艳丽颜色等工作。

3.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环境保护取得重大成就

全力以赴治理大气污染,努力改善大气环境。为治理大气污染,实施以“绿化、气化、热化、阳光和型煤”五大工程为主的“蓝天计划”。2007年大气污染综合指数由2001年的155下降到9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71天,比2001年增加152天;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值比2001年下降28.7%;可吸入颗粒物下降50.39%;二氧化氮下降2.44%,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创近年来的最好水平,分别达到和超过国家二级标准。[5]2007年启动了《兰州市防止冬季大气污染应急预案》,出台了八项措施应对大气污染。兰州市治理大气污染,主要抓了以下重点:一是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改造工程。特别是重点实施清洁能源改造“123计划”,成效显著。二是狠抓工业污染治理工程。目前全市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保持在98%以上。三是加强燃煤污染整治工程。四是狠抓机动车尾气污染和二次扬尘防治工程。

表3-1 近年来兰州空气质量一览表(天)

img27

(注:此表参考《兰州日报》2008年7月21日T29版资料绘制。)

防治水污染,保护母亲河。保护母亲河,保护饮用水源,是兰州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多年来,努力建立长效机制,开展了诸如主要污染企业强制排污申报登记、污水处理装置申报和年度考核制度、关停向黄河及其支流排放污染物的“十五小”企业,等等,使水污染物由浓度控制逐步向目标总量控制转变。近年来主要工作包括:一是注重综合整治,加快污水厂和配套管网建设。二是加快南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污水截流管网、截流排污口建设进展迅速。三是加大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力度。四是强化监管,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力度。五是对落后产能企业采取断电、停水、吊销营业执照和排污许可证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水排放量。2007年,兰州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黄河兰州段五个断面年均值都达到国家三类水标准,按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工业废水达标率达到90.86%。

积极治理固废等污染。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导向,推进工业固废的再生循环利用,工业废渣废料得到有效利用。2007年,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为344.6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5%。加强对医疗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对全市城区的900多家医疗机构的医疗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加强对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和集中处理,2007年全市共清运生活垃圾108.9万吨,其中80万吨进行了卫生填埋。对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都进行了积极的监控和治理。

4.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降耗节能减排工作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产业结构。努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工业强市”战略的根本,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运用信息技术、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现代技术改造生产设备、工业流程和管理流程,重点引导支持石化、冶金、能源、建材等产业的升级改造,努力培育壮大支柱产业,特别是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已初见成效。严把新建项目准入关,强化执行新建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得以淘汰,“两高”行业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一批节能减排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2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83%。2008年又提出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6%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以上,这一目标有望在年底实现。

全方位实施节能降耗减排。在工业领域,狠抓重点耗能行业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工作,推动企业调整结构,加快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2008年组织实施中油兰州石化公司300万吨/年催化装置余热锅炉节能改造等100项节能改造重点项目。在建筑领域大力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严格实行65%建筑节能标准,推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加快供热体制和分户供热计量的改革步伐,2008年年内将完成25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在交通领域,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优化路网和站点布局。加快运输车辆的更新改造,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发展,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开发和推广代用燃料和清洁燃料。在商用领域,推广采用高效节能办公设备、家用电器、照明产品等,在大型商场电梯推广使用变频调速技术;开展大型宾馆、商厦能耗限额试点。在农业领域,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农业机械,加快农业提水排灌机电设施更新改造。大力推广户用沼气,2008年要新增户用沼气池5 000户,使户用沼气总量达到1万户以上,推广太阳灶5 000台以上。在工作和生活领域,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2008年要实现政府机关节电5%、节水5%、人均办公纸张使用量降低5%、单台公务用车平均油耗减少5%的年度机关节能目标。

5.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打造宜居生态城市

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改善基础设施。重点实施的“东扩西展、南伸北拓”战略和南河道综合治理改造工程、城市四大出口改造工程、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小街巷改造工程、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等,使兰州市的基础设施上了一个台阶,一批正在建设和即将规划建设的基础工程,如公交枢纽站和西关什字综合改造工程、大沙坪立交出口工程、张苏滩蔬菜市场易地建设工程、环城高速公路建设、快速轨道交通、南山公路及南山地区综合整治工程等,将使兰州的城市基础设施达到新水平。

科学规划,促进长远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跳出老城建新区,建设新区带老区,新区抓框架,老区抓美化,局部抓优化,全面促提高”的城市发展战略。2007年通过专家鉴定的《兰州市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和《兰州市崔家大滩、马滩地区控详规划修编》,注意城市发展的科学合理布局,遵照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相结合的原则。2008年《兰州城市环卫设施专项规划》对市区不同类型的固体废弃物收运、处理、处置和环境卫生管理进行了系统规划,对主要环卫设施进行了合理布局,提出到2010年,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0%,到2020年,分别达到100%和60%。[6]

(二)瓶颈制约

据2007年的问卷调查,市民对兰州市的自然环境状况的满意度比较低,在总共14个问卷项目中,对自然环境的满意度排在倒数第二位。在兰州较为薄弱的基础条件、不尽合理的经济结构和较为严酷、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要建设宜居生态城市,必须知难而进,突破瓶颈。

瓶颈之一:自然生态条件

(1)沙尘天气影响: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兰州首当其冲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再加上本地扬尘,使兰州沙尘灾害、黄土高原气候和生态恶化、生活污染集于一身。(2)城市地貌和气象的不利条件:一是静风天气多,年平均静风天气为62.9%,冬季高达74%,静风天气阻止空气平流。二是逆温天数达300天,逆温层厚,而且呈现强度大、大气层结构稳定等特点,阻止空气上下流动,使得污染物总是在低空聚集无法扩散,污染颗粒物可悬停多日。(3)周边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兰州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年均降水量327毫米,年均蒸发量1 468毫米,年均相对湿度5%,城市外围地区植被稀疏,土质涵养水分能力差,土地裸露率高,沙尘暴和浮尘天气容易波及和形成。(4)水土流失:兰州地区黄土层深厚,达300米,土质疏松,水土流失面积12 47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土地面积95.3%,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500—5000吨/平方公里,因侵蚀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量达620—6200万吨。不仅将大量泥沙带入黄河,而且将大量泥沙带入城市街道,造成尘土飞扬。(5)地质灾害:由于地处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断裂、褶皱发育,岩土体破碎,降水量集中,加之人类工程活动日益强烈,使得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十分严重,成为我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每年因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死亡的人数占各类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1/4。经调查统计,全市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55.1万人,财产达203.4亿元。[7]

瓶颈之二: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

(1)整体经济结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石化、冶金等高耗能行业支撑,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人口等的全方位扩张,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不断加大,排放物不断增加,区域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增高,而节能型、清洁型、循环再利用等方面的能力总体上十分薄弱。(2)工业和能源结构:兰州工业结构以能源、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原材料工业为主,重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将近80%,“三高一低”型企业约占一半以上。能源结构单一,80%的能耗以煤为主,仅城区每年就耗煤500万吨左右,约有20%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来自燃煤。分布在市区的上千台燃煤供暖锅炉,城区周边郊区有近10万户城乡居民的小火炉,还有相当数量的沿街烧烤点等。另外,汽车尾气污染严重。由于城区道路交通不畅,汽车在市区低速行驶,主要交通干道形成了明显的污染带。(3)现有经济布局和经济结构对饮用水源地的影响:流经青海西宁、民和等地的湟水在甘青交界处汇入黄河,由于沿途造纸、化工等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湟水遭严重污染,汇入黄河口的水质为劣Ⅴ类,而此处距兰州水源地取水口仅18公里;离水源地更近的企业、水电站库区污染都威胁到水源地安全。地下水水源地由于长期强制开采,形成大面积降落漏斗,地下水位急降,同时由于周边劣质裂缝水的侵入使水质逐年恶化,可开采井群由原来的68眼减少到27眼,原总设计开采量为20万立方米/日,现在产水量只能维持在3.5万立方米/日。[8](4)资源压力:一是资源拥有量不足。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约810立方米,人均用地面积6.3亩,均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在关系国计民生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除煤炭探明保有储量20亿吨,石灰石、石膏等少量几种资源储量相对比较丰富以外,其他主要矿产资源短缺。二是经济发展对能源资源依赖度较高。主要支柱产业都属于资源、能源高消耗产业。三是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循环差,许多重要的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处于空白或无序状态。四是兰州的环保责任大,生态条件差,大气污染治理难度大,保护“母亲河”任务重,巨大的环境压力对资源能源的使用存在多方限制,对天然气等高质量的清洁能源的需求量大,也更加增强了兰州的资源压力。

瓶颈之三: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

兰州城市宜居环境建设,受制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的落后。如管网建设滞后造成污水直排黄河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道路建设滞后造成交通拥塞和能源浪费、污染加重,垃圾清运设施和处理设施不足造成垃圾堵路和垃圾围城,高坪地区、排洪道两侧、城乡结合部等城市“边缘地区”的水、电、气、暖、路等设施建设滞后。由于主城区地下管网严重老化,上下水管道、暖气管道频繁发生破裂爆管现象,不但严重影响市民正常生活、危害市容环境,而且造成极大浪费。另一方面是城市管理粗放,许多法律法规得不到有效执行;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破坏毁损严重;餐饮业的环境污染成为城市顽疾;少数市民公德意识和环境意识差;一些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和处罚;城市管理存在一些真空,如电子垃圾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对养犬的管理等等。

瓶颈之四:物质条件和资金

由于历史欠账多,生活垃圾收集、清运、无害化处理水平低,垃圾问题成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水平的重大瓶颈。据对深圳、苏州、郑州、昆明、沈阳、西安、西宁、银川和兰州九个城市的观察,兰州市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最低,2005年仅达到33.38%,其他城市基本上都达到了80%以上,沈阳、苏州还达到了100%,而当年兰州市的环境治理投资总额占GDP的比例仅为1.31%,比昆明低近3个百分点。近年来,虽然不断加大投入,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依然很低,随意倾倒、垃圾围城的现象没有根本改观。因财力有限,垃圾场建设步伐缓慢;再加上投资渠道单一,长期制约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主次干道和部分街巷垃圾台和垃圾箱被拆除,采取定点收集,但收集车辆不配套,市民和餐饮业、市场随时倾倒的垃圾、保洁员后半夜清扫的垃圾无法清运,致使后半夜很多主次干道、小街巷成为“垃圾场”;一些单位自行清运垃圾,由于清运车辆白天无法运行,加上倾倒监督不力,白天也出现了一些“马路垃圾场”,这些垃圾阻塞交通、蚊虫滋生、臭气熏天,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市民的健康。

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大气污染治理的需要:比如完成清洁能源改造“123计划”共需资金21亿元,西热东输供热管网工程总投资达14亿元,仅此两项就相当于2007年全市一般性财政收入的近80%。这样巨额的资金短期内筹措的难度非常大,仅靠地方财政投入很困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除了燃气锅炉改造费用较大、运营费用比燃煤费用高以外,由于峰谷差较大,也面临上游天然气相对供应不足和天然气价格过高的问题。另外,由于困难群众数量比较大,部分低收入居民无力承担天然气和暖气费用,不得不使用煤炉,加重了空气污染和能源消耗。在集中供热方面,据测算,目前我市需要改造的燃煤锅炉约1 778台,除了需进行“煤改气”的1 107台分散锅炉外,还有约670多台大吨位集中供热锅炉和城区周边的一些小锅炉需要进行改造。尤其是防治大气污染迫切需要加强的一些工程措施,如西热东输工程和二热管网尖峰热源工程,因资金及工作环节中的原因等进展较慢,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中供热工作的进度。

三、兰州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的途径与对策

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基本思路,借鉴国内外宜居生态城市建设的做法,总结兰州在生态、资源、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分析形势、任务和面临的困难,对兰州建设宜居生态城市提出以下对策。

(一)培养现代生态理念,探索城市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培养建立起新的生态发展理念,用生态理念来研究和探索兰州未来的发展道路。

1.建立生态经济和绿色经济新理念。兰州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绿色”理念,按生态经济的方式和要求制订发展规划,安排经济社会事务,为此,必须牢固树立以下基本理念:一是绿色经济正在向一切生产部门渗透,特别是向工业部门渗透,正在形成生态工业的浪潮。兰州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必须适应这一浪潮,以绿色经济的理念和方式,设计和调整未来的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走出一条现代工业发展的绿色道路。二是绿色经济正在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国家、不发达地区转变。兰州作为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城市,同样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弥补发展的差距,更需要走绿色经济发展的道路。三是从单一发展目标向多元多层次发展目标转变。从单一的物质财富目标向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双重目标转变,努力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多元目标。四是从单一的市场竞争模式向市场竞争和生态竞争“双重竞争”模式转变。目前,生态竞争日趋激烈,绿色经济实力和生态实力正在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兰州必须强化“环境竞争”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环境竞争力。五是从单一的遵循市场需求向遵循社会、自然、人的综合需求转变。

2.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一是遵循资源循环的“3R原则”,即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产品生产的再利用原则,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二是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应当瞄准太阳能、沼气的广泛开发利用。三是要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原则。充分利用高技术及管理科学技术,减少物质和能量等自然资源投入,要把广泛利用现代节能技术、节水技术、节地技术等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又一重点领域。四是把生态系统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加强生态系统建设,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小流域治理、人工湿地建设、引水工程以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循环利用设施、环境监测系统等。五是建立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与核算体系的原则。把“绿色统计”作为政府和企业发展经济的导向,且应当逐步将环境因素纳入统计范围,特别是对干部和地方单位政绩的考核中。六是建立绿色消费的原则。市民要转变消费观念,政府要为绿色消费提供必要的条件,如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方便安全的步道、节能产品的价格补贴、垃圾分类回收的设施和服务、鼓励节水节电的价格政策、限制一次性产品使用的政策,等等。

3.积极研究和应对生态补偿机制。要建设生态城市,必须从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进程和本地实际出发,加强探索,提早准备,认真应对:一是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对兰州发展有可能带来的影响。从流域的角度看,兰州是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市,如果为治理流域实施退耕、禁牧、禁伐、限批、提高工业准入门槛以及为治理污染付出巨大代价并取得良好效果,应当获得一定的生态补偿。从原生资源的角度看,兰州既处于“下游”,又处于“上游”,一方面需要向付出生态代价的资源产出区支付生态补偿费用,而兰州开发能源原材料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也应当由获得最终收益的发达地区支付的生态补偿。怎样抓住机遇,变不利为有利,是兰州应对生态补偿机制需要研究的课题。二是在本市范围内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包括城市对农村的补偿,处于不同生态位势的行业、单位之间的补偿,生态环境保护区内的资源环境破坏补偿,对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地区农户的产品替代补偿,另外,对失地农民的补偿也可纳入生态补偿的范围。

(二)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基础条件

1.继续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正确选择兰州今后发展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优势产业、支撑产业、关联产业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传统产业升级思路,从实际出发制定限制和禁止发展的行业和产品目录,从源头上制止盲目投资。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培育壮大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食品、中医药及生物制药、电力、高新技术七大支柱产业。紧密结合产学研,推进装备制造业,提升“兰州制造”在全国的竞争力。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及各类“无烟工业”。把旅游业作为今后发展的一个重点,提升到“工业强市”同样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探索利用青藏铁路影响和带动兰州旅游业的途径,加强政策引导;要提前研究国家修建兰渝铁路将给兰州旅游业带来的新机遇,提前应对,早获效益。全面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其他“无烟产业”。

2.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工业领域,继续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在农业领域,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在商业服务业领域,以高效、清洁、节约、再利用为原则,提升改造传统商业服务业,发展各种新型商业业态,培育新的商业空间。在城市公用事业领域,重点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和供水、供电、供暖、供气、排污、城市清扫和垃圾处理的节能环保水平,解决传统方式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对新上项目,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要提高资源环境准入门槛,阻断新的浪费源和污染源。

3.合理调整产业布局。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区域功能。各区县既全面发展,又各有侧重。城关区应以拓展城市综合功能为主,其他区县则应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相互补充和支撑,促进全市的综合协调发展。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从总体上根据兰州不同地区的特点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确各功能区的范围,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和程度。要加快产业聚集区和园区建设,加快“出城入园”的步伐。以全面建设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重点,同时积极发展彭家坪生态工业园等专业园区,加快产业聚集和资源整合。

(三)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1.以大气污染治理为重点,全面带动环境建设。要明确大气污染治理的总目标,要尽快建立地方标准和大气质量监测系统。同时加快建设防治大气污染的重点工程,大力推进集中联片供热,继续推进清洁能源改造,探索推进洁净煤技术。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的污染防治,加强重点工业污染防治,加强燃煤污染防治,加强二次扬尘污染防治,加强机动车尾气防治。

2.加强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以饮用水源安全和黄河兰州段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合理划定和科学调整饮用水源保护区,在全部关闭地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的基础上,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和安全运输,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加快市区及县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和中水回用系统建设。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为重点,加大固废处理力度,加快高标准集中垃圾综合处理场以及配套的垃圾收集转运站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统一收集、集中处置和规范管理,提高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水平。

3.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大《节约能源法》宣传力度,提高宣传实效。加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推进力度,开展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政府机关及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行动,推广使用高效照明产品及其他节能设备和技术,加大财政节能奖励力度。在工业节能方面,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制定重点耗能行业节能技术规范;开展电力需求管理等。在建筑节能方面,要编制建筑节能规划,严格执行室内温度控制标准,切实加强房地产开发领域节能监管等。在交通运输领域,要引导运输企业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制定交通运输营运车辆的燃料消耗量限额标准等。商用节能方面,推广使用变频节能技术,开展能耗限额试点等。在公共节能方面,要制订实施能源消费定额,加强能源计量和监测管理,优先采购节能产品、设备等。认真落实差别电价政策,以经济手段限制高耗能企业过快增长。从政策、资金等多层面继续加大对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大节能执法力度。

4.强化环境管理,治理城市顽疾。以城市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强化环境管理。对环境形势复杂的高坪地区、城乡结合部、排洪道两侧、马路市场、公交枢纽、繁华商业区、过街通道等,以及餐饮业、废品回收利用、犬类等宠物管理、建筑工地、河道采砂、煤炭市场、各种小作坊等环境问题较多的领域,要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一是明确责任和管理执法主体,既要防止无人管理,又要改变多头管理、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痼疾,做到责任明确、管理有序;二是要根据不同的管理对象,制订详细、科学、有操作性的管理办法,对缺乏操作性的法律法规要及时进行修改补充;三是要严格管理、严格执法,管理队伍要加强巡查,要严查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

(四)建设生态工程,整体提高环境质量

1.探索在黄土高原干旱山区建设自然保护区。在兰州周边干旱山区选定一定的区域设立“干旱山区自然保护区”,利用大自然的自我恢复功能,改善生态环境。大面积的人工植树造林、种草植树,在市区以外广大的干旱山区尚不可行,既不具备经济技术条件,也不符合自然规律,而且植树造林成活率低,造成地表植被重新破坏。而利用自然的自我恢复功能,改善生态环境,则是可能实现的。可以探索在兰州周边选定条件适宜的地方,建立“黄土高原干旱山区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活动和人为干预,使山区休养生息、自我恢复,可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和过渡区。在核心区,绝对禁止人类干预活动,主要措施包括禁开挖、禁牧、禁猎、禁采集、禁城区垃圾倾倒、禁工农业项目建设;在过渡区,重点是处理好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与保护环境的要求,严格限制居民区和工农业设施的扩大,辅以退耕还草还林等手段。利用自然恢复功能改善生态,需要较长的周期,但成本低、易操作,而且具有科学依据,值得研究。

2.探索在兰州建设“生态城”。可以探索在兰州建设“生态城”:在新区或小城镇试点建设环保城,以零炭、零废物排放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主要采用再生能源太阳能、废物不填埋、再生水浇灌等,可以借鉴天津滨海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的经验,根据本地实际,探索兰州的生态城模式。

3.启动建设兰州宜居生态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建议启动兰州建设宜居生态城市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工作。这项规划作为兰州生态环境建设的专项规划,规划的内容主要是兰州宜居生态城市建设的总体构想设计、各阶段性环境目标和总体环境目标,还应当包括环境产业建设规划,如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产业发展规划、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以及环境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规划、城市环境建设和保护综合规划、市民环境意识和素质培养规划等等。这项规划对兰州宜居生态城市建设意义重大,应当尽早着手实施。

(五)建设生态文化,为发展生态文明奠定坚实的基础

1.积极培育生态文化。要在兰州培育现代生态文化,最根本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原则、方法、观点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全体市民;要通过生态文化建设转变人们的观念,包括人们的消费观、伦理道德观、价值观、科技观和发展观直至整个世界观,摈除人们思想中的人类中心意识和轻视自然、蔑视规律的习惯和行为方式,使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渗透到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中去,使人们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能够以生态文化的理念和要求自觉调整自身的行为。建设生态文化,要体现在以下多个方面:一是城市的发展战略和整体设计要符合生态宜居的总要求,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方向;二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以循环利用、节能减排、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等理念为根本;三是绿色统计和核算要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效果的重要标准;四是城市要有符合生态文化要求的代表性的生产生活园区、基础设施和文化景观;五是要有完善的可操作的生态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六是要使广大市民逐步形成较高的生态素质。

2.建立健全环境法制文化。一是加强环境立法。在环境立法中,兰州市作为一级地方政府,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环境法律、法规、政策和兰州地方实际,进行地方环境规章、地方环境标准、地方立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细则的制定,这类法律文件应以生态学的观点为基础,将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必须与基本法相协调,同时具有可操作性,要明确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标准,同时要明确执法主体。二是加强环境执法。要增强各级政府部门自觉执法的积极性,打破干扰环境执法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业保护主义和其他各种人为障碍;要增加企业违法成本,提高企业守法收益;加强环境执法力量,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大资金投入,配置执法必须的硬件设施;加强舆论和社会对执法的监督,建立“公众—企业—政府”三方相互制衡、良性互动的环境监督执法体系。三是保护弱势人群的环境权益。要注重保护广大农民和农村地区、城市边缘地区的环境权益,要防止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环保不达标企业向农村转移;加强对弱势群体进行环境法律援助。四是增强公民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要通过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树立自觉守法意识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一种风尚。

(执笔人:邓海弟 李健 屈雷刚 范鹦)

【注释】

[1]傅治平:《第四文明——天人合一的时代交响》,北京:红旗出版社,2007-05。

[2]《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人民日报》,2008-07-10。

[3]《兰州日报》,2008-07-10。

[4]《兰州日报》,2008-07-24。

[5]兰州市环保局、兰州市统计局:《兰州市2007年环境状况公报》,《兰州日报》,2008-06-05。

[6]《兰州日报》,2008-04-10。

[7]《兰州日报》,2008-07-16。

[8]《兰州晚报》,2008-01-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