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基础教育资源均衡与公平教育问题研究
基础教育资源均衡与公平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我市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实际出发,分阶段、分步骤地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尽可能地让优质资源得到迅速发展,在发展中求均衡,在多样化中求均等,是促进我市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最终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途径。
一、兰州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成就
基础教育资源均衡与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年来,兰州市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全市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市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基本实现。截至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入学率为99.84%,升学率及五年保留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99.99%,毕业率为99.41%,升学率为75.85%;高中阶段升学率为82.70%,其中城市四区达92.98%,远郊三县一区为43.40%。近年正值高中阶段适龄人口高峰期,加之社会对普高的需求急剧上升,全市普高在校生规模不断上升,增幅为100.2%。2007年,全市普通高中升学率为54.15%,其中城市四区为65.75%,远郊三县一区为43.40%。“十五”期间,全市高考录取率保持在43%以上,最高达68%。2000年以来,全市累计向各大高校输送合格高中毕业生7万多名,年均录取1.12万名。
据统计,我市现有各级各类幼儿园460所,在园5.1余人,其中,城市40 859人,农村9 373人;共有小学学校数824所,在校生人数249 222人,其中城市144 026人,农村105 196人;初中学校数226所,在校生人数134 710人,其中城市97 649人,农村37 061人;普通高中有101所,在校生人数80 955人,其中城市76 500人,农村4 455人;从2003年至2006年底我市市、区两级政府陆续接办企业中小学有86所,学校增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市共建成省、市级示范性学校48所,其中省级示范性高中10所,市级示范性学校38所。首批省级示范性幼儿园6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10所。基础教育基本上实现了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截至2007年底,全市小学教师共计14 863人,其中专任教师14 112人;中学教师15 027人,其中专任教师13 055人,特教学校140人,其中专任教师91人;幼儿教师4 574人,其中专业教师2 569人。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0%、97.1%、83.8%。2003—2004年,市上和区上共接办企业中小学35所,市教育局接受企业教职员工3 064人。2006年6月初,第二批中央企业学校又有16所中小学移交地方,其中,市教育局接收企业学校教职工568人。之后还有11所市属企业中小学移交到县区。2007年,省属工业企业和农垦企业有28所中小学移交地方,市属教职工队伍不断壮大。
为提高我市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我市建立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改革培训和职业道德及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培养骨干教师队伍。从2000年开始,按照教育部“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规划”关于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建立一支优秀教师队伍的要求,全市实施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到2005年,14 000名小学教师和9 000名中学教师完成了新课程培训任务,25 00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培训。2006年至2008年又开展了高中新课程、班主任岗位、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同时,市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了学科中心教研组,强化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此外还通过召开课改座谈会、观摩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现场会,送教下乡、优质课评选、教学新秀评选、教学能手评选、优秀案例、优秀论文评选以及过关课、达标课、示范课、观摩课,听课、说课、评课、结对帮扶、网络交流等多种形式,以活动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实现了学习与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从而使广大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大大提高。“十五”期间,全市累计选拔出省级骨干教师280人,市级骨干教师1 710人,县区级骨干教师4 355人。2007年200多名教师被省市级教育部门评为优秀教师。目前我市在职特级教师38名,高级教师1 579名。
(三)学校布局调整效果显著,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结合市情、城市规划、人口变动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高中规模发展的原则,合理调整学校布点和规模,优化办学条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已形成规模适度、结构较合理、体制多元、形式多样、效益较高的办学格局。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招生政策,加强制度保障,严肃招生纪律,确保生源均衡分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小学实施属地管理、免试就近入学,初中实施免试入学,相对就近,整校划拨,兼顾户口。加大普通高中招生力度,实施重点中学高、初中脱钩,扩大优质高中学校建设规模,高中阶段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我市坚持教育布局调整与学校危房改造、标准化示范性学校建设等项目建设结合,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新农村改造统筹规划。实施了学校撤并工程。对办学条件简陋、教学质量差的农村小学进行撤并。此外,进一步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规范管理,加强引导,促使民办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教育部门审批管理的民办学校有303所,全年在校生86 984。民办学校规模的壮大,极大地补充公办学校教育的不足,满足人民群众对各种教育形式的需要。
对口支援力度加大,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实施“对口帮扶”政策,即重点中学与薄弱初中对口协作制度,在教学和招生方面均给予指导帮助。实施这项政策后,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08年继续推进省级示范性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对口分配到薄弱初中制度,并扩大指标分配比例,对口招生名额由上年的5%扩大到10%,对口分配到26所学校,择校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此外,我市还参与了“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学校工程”等对口支援工作,大大提升了我市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四)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教育扶困救助体系逐步建成
教育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投入是主渠道。近年来,全市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逐年增长,预算内用于教育的支出2001年为5.55亿元,2007年为18.19亿元,增长3.28倍。2007年,市级财政性拨款、事业性收入、教育费附加三项共计59 480万元,比上年增加了13 095万元。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也逐步增长,其中2007年,教师年平均工资达到23 895元,比2001年的12 376元增长93.1%,年均递增11.6%。“十五”期间,我市各级政府累计投资3.8亿元,高质量、高标准超额建成了103所示范性学校和标准化初中。此外,市属学校通过银行贷款和教育附加费,先后投入近3.6亿元,实施了51个建设项目,使市属学校基本客观全面改造。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7年,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全部达到省定基本标准。
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教育建设项目也不断增加。2005年,争取到中央和省上危房改造资金2 197万元;争取到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价值近2 700万元;争取到中央和省级财政“两免一补”资金2 028万元,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中央、省级补助资金306万元。截止2006年底,我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总投资为2 698.2万元,其中国家投入1 798.36万元,省级配套449.92万元,市级配套224.96万元,各县区配套224.96万元。全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投入资金达1.77亿元。
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实施,覆盖面逐步扩大。全市所有农村户口的学生、县镇学校学生、城市经济困难学生全部纳入“两免一补”范围,享受免除杂费、教科书费及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据统计,仅2008年春季,全市享受免杂费学生213 744人(小学生133 206人,初中生79 400人,特殊教育学生1 138人),占全市在校生374 871人的57%,享受中央免费教科书及市县补助213 744人,享受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6 363人;全市(包括县区)财政共下达“两免一补”资金和公用经费4 204.1万元(不含中央免费教科书资金)。从2006年至今,我市累计投入“两免一补”资金达2亿多元,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学生120万多人次。此外还为3.3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免除380多万元的借读费。从2008年秋季学期起,我市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免杂费学生已达17.4899万人,此外,免除学杂费等政策还将延伸到高中阶段。
(五)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办学条件稳步提升
“十五”期间,全面实施并完成了百所标准化初中建设工程、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省市级示范性学校建设工程、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6大工程任务,使我市基础教育软、硬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2008年全市共建成652所标准化小学。为提升初中办学水平,启动了百所标准化初中建设工程。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初中103所,占全市初中总数的59%,覆盖8县区城乡,惠及数万学生,其中,57所达到了市级标准化初中办学标准,46所达到了市级示范性学校办学标准。同时,一些县区中学和企业中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造,其中,远郊三县重点中学基本完成了建设改造任务,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基础教育办学条件。近年来,全市中小学购置计算机2.9万台,780所农村中小学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等不同模式的远程教育站点,基本实现了远程教育网络完全覆盖全市中小学校的目标。2007年完成市属11所学校校园网和“班班通”建设方案及设备选型工作。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项目的实施,有力促进了中小学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市政府将全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列入“创业、实干、打硬仗”的目标任务之中,全面消除中小学危房,完成建设改造面积23.9万平方米,项目涉及273所学校。截至2007年,有37所项目学校进行了维修改造,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目前,面向企业移交中小学的新一轮学校危房改造工程正在稳步推进。
(六)学校德、智、体、美工作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扎实推进
近几年,我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先后颁布和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措施和评价监控体系,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进一步推动课改工作。召开了以培训、交流、部署工作为一体的课改工作会,进一步加强对全市课改工作的引领和指导,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从2005年开始,又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组织开展学校体育、美育教育质量评价工作。此外,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探索富有成效的方式和途径,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荣辱观教育等,广泛开展运动会、艺术节、合唱节等比赛活动;全市中小学实行特色校本课程,重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建设,开办兰州市网络家长学校,探索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兰州基础教育资源均衡与公平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全市虽然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城市四区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但是不同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在教育投入、资源配置(师资质量、生源质量、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对基础教育整体的发展水平构成了不利的影响,制约着我市公平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发展不平衡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形成了教育资源“城市优先”的价值取向。其突出表现是,城市义务教育由国家财政负担,而农村义务教育则由农民支撑。历史上由于政策导向与偏差,采取了中心学校“以点带面”的教育发展战略,重点发展“英才”教育,政府采用锦上添花的拨款和师资配备办法,办了一批重点初中、高中,在招生政策、教师配备、公用经费、设备配置等方面向重点学校和城市学校倾斜,造成有限的教育资源过多地流向重点学校和城市学校,从教育“硬件”设施到“软件”,重点学校明显优于普通学校,城市学校优于农村学校,进一步拉大了同一层次之间学校的差异,因此在教育普及程度、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方面造成城乡、地区间、学校间的较大差距。另外,教育资源在布局调整中,与此有关的教育、土地、财政、人事、规划、建设等部门缺乏统一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对于教师、公用经费、教学质量、设备配置等方面的实施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管。
(二)学校布局不尽合理
目前,我市校际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中小学校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在一定区域内存在资源剩余或短缺。农村学校分布不均,布点过多且生源分散、班额小、规模小、管理难度大、办学效益不高,表现为“多(校点多)、小(学校规模小)、缺(学校功能缺)、散(教育投资分散)、低(教育质量低)”。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民携子女外出、移民打工或经商,致使农村教育资源剩余,造成很大的浪费,再加上农村师资匮乏,办学环境差、家长择师择校等因素的影响,农村闲置的学校和教学点进一步增加。而城区学校分布相对集中,生源多,班额大,规模大,中小学学生严重超编,尤其是名校、强校又生满为患,出现不同程度的大班额问题,如皋兰县的部分学校最大班额已经突破100人,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的工作量也无形增加,也使学校的管理难度加大,而且,这种情况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而部分条件较差、教育质量低的学校则生源严重不足。总体上,高中阶段城市中心区和县镇学校承载的受教育人口多,农村学校的覆盖人口相对较少或偏低。
(三)基础设施滞后,办学条件较差
目前,全市城区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普遍达不到规定标准,大部分学校没有发展空间。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和生均运动场地严重不足,城区学校占地面积中学生均不足10平方米,小学生均不足7平方米,中小学生均活动场地面积不足3平方米,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农村学校基础设施配备方面还比较薄弱,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由于缺少培训机会,缺少教研辅助工具,教学形式单一。一些农村学校的校舍陈旧,有的学校无围墙、无食堂、无球场、无饮用水、无现代远程信息教育设备,教学设施相对滞后,办学条件较差。此外,教育、规划、建设及其他相关部门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中缺少有效沟通协调,规划不够,配套新建学校很少,存在建设者、开发商不按规定建设配套中小学校问题,甚至出现挤占、挪用中小学校舍、场地和其他教育设施的现象。
(四)资金缺口较大
总体上,我市教育经费的投入仍不能满足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不少学校还在举债办学,特别是在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过程中,我市各级教育部门采取贷款搞学校建设的办法,形成的欠债规模较大,目前除西固和安宁没有欠债外,其余六县区共有义务教育债务11 698.17万元。全市“普九”欠款数额较大。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欠款1.5亿元、设备购置欠款2 000万元。市属学校改造和在建项目资金缺口达1亿元以上,有的项目因资金问题不能正常实施。已移交和待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的企业中小学多数校舍属于危房,估计危房面积达8万平方米之多,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缺额也较大,概算投资需上亿元。县区学校公用经费不足。省政府规定,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农村小学每生每年30至65元、农村初中每生每年40至80元,目前,县区财政拨付给学校的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达不到省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有些县区执行的拨款标准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每生每年0.35元的水平,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由于县财政能力有限,致使一些项目工程进度缓慢,学校公用经费紧张,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师合理配置难以有效推进。
(五)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教师岗位缺编缺员情况比较严重
近年来,全市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缺编现象,城市基础教育教师整体超编与农村部分地区师资紧缺并存。一方面,退休人数大于招聘人数,教师的进出呈负增长;另一方面,部分学科教师短缺。随着计算机、英语、科学、校本课、综合实践课等课程的设置,致使我市教师学科搭配不合理状况日趋明显,农村学校学科分布不均尤为突出,农村中小学外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教师普遍短缺。农村教师的待遇大大低于城区学校教师,导致农村教师队伍外流现象严重,且学校校点分散,教学点多,师资配备不足,师资力量无法满足课程实施的需要。目前,市属学校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很快,学校规模不断扩大,而学校编制是在2004年核定时进行了微调,并且下达了基本编,附加编至今没有下达,造成高中学校教师缺员严重。此外,部分中小学女教师休产假和长期病休人员无法进行正常学校教学活动,以致部分学校出现“编制足,人员缺”的现象,教师缺编缺员情况已严重影响了部分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整体素质不高。农村教师资源有限,以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新分配教师、“民转公”教师为主体,致使教师的学历和教学水平不高,教学能力不强,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目前,全市农村就有代课教师1 203人。从文化结构看,城市基础教育教师普遍达到本科水平,有的重点学校教师学历更高,而农村教师本科学历较少,大多为大专以下学历。从年龄上结构看,农村教师的平均年龄也大于城市教师年龄。这样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只能让城乡基础教育发展更加失衡,差距越来越大。此外,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长期以来,由于编制压缩和代课教师的存量大,难以大面积向社会招录年轻骨干教师,造成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中青年教师偏少,教师补充不及时,部分学科教师短缺,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利于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促进兰州基础教育资源均衡与公平教育发展的对策
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不均衡和薄弱环节,要采取有力措施,统筹协调,打破制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各种障碍,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差别拉大的势头,促进我市基础教育资源布局结构更加合理、规范、科学,逐步实现基础教育公平发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监督
1.树立基础教育均衡、公平发展的思想。各级政府部门要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充分认识到基础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保障所有适龄青少年公平享受均等的教育。要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体制,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使农村和城镇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在政策和制度上保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公平发展。
2.加强协调配合。教育资源布局调整涉及教育、土地、财政、人事、规划、建设、国有资产管理等多个部门,必须建立全市各部门相互配合、县区为主的教育布局结构,调整领导机制,落实责任,指导做好本区域内的教育资源配置工作。
3.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和制度。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继续完善对学校、校长、教师及学生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市县区和主管部门对本地区教育发展情况进行督查,了解情况,反映情况,解决问题,并发布监测结果,对地方基础教育进行激励、约束和规范。
(二)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落实政府投入的主体责任,加大各级财政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在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要重点投向薄弱学校、普通学校。
1.依法加大教育投入。认真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和“三个确保”。落实国务院关于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提高1至2个百分点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规定。
2.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切实把义务教育的经费置于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之内,改革城乡学校教育经费拨款方式,均衡拨付城乡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政府拨款向薄弱学校倾斜,向农村倾斜。继续保持和落实各级政府已经列支的各类专项经费,确保做到专款专用,并及时足额拨付。调整教育投入结构,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基本建设、师资力量、设施设备方面的资源配置。
3.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采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方式,来增加教育投入,如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捐助教育,大力支持民间办学力量发展教育事业,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积极争取各类援建项目、捐赠项目和资金;按照“教育贷款、财政担保、政府贴息”的方式,加大金融部门对教育的支持。采取教育资源优化重组、资产有偿转让、资产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
(三)推进结构调整,整合教育资源
1.调整布局结构,整合优势教育资源,发挥优势学校的辐射效应。一是依法办学,强化学籍管理。严格执行小学划片、初中对口招生政策,以户口为依据,划片招生,严格限制择校生。人口密集区和新建小区以及城乡结合带要新建学校,缓解人口的教育需求压力;二是集中普通中小学数量,提高办学效益。通过扩建等方式,将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合并,或异地建校,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以强带弱的目的。撤并一些“多、小、缺、散、低”的教学点,集中办学资源。继续开展标准化中学和示范性中学建设。三是加快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步伐,继续改扩建、新建部分规模大、条件好、质量高的示范性高中,并通过合并、兼并、联合办学等途径,拓宽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加快高中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实施省级示范校初、高中分离。
2.调整师资结构,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一是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做示范课等措施,提高教师水平。二是提高优秀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体现优质优价原则。三是加大各级各类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工作,做出培训计划,严格执行,在教师上岗中,做出培训进修要求。四是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对学校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允许教育行政部门在系统教职工总编制内,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重新核定教师编制,及时调整、补充教师编制问题;制定政策,妥善安置学校待聘人员。五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发展民办学校,以补充公办学校的不足,满足人民群众对各种教育形式的需要。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硬件”是实现教育均衡目标的一个前提,是向教育公平迈出的第一步。一是在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上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继续组织实施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逐步实施基本统一的标准建设,学校生均校舍场地面积、生均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图书和仪器设备等)方面大体相当,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基本实现基础教育规范化办学标准。二是以现有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通过撤并、新建、重组、强弱联合、置换等形式缩小校际差别,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以达到资源配置集约化。三是将学校建设纳入城区改造规划。根据城区改造和扩展规划,通过合并、改制、置换等途径带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和薄弱学校改造。制定和完善新建住宅小区教育设施配套建设和管理及教育资产置换的政策和规章。对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征用学校现有土地的,应当在保持校园完整性的情况下,优先就地、就近按原面积安置,否则,应当异地归还。在新区开发或者旧城改造中,在住宅小区新建、迁建中小学,未按要求配备建设的中小学,应予以资金补偿。
(五)统筹教师资源,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师资力量的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中最重要的环节。一是实行轮换制,建立校际间教师合理流动制度。从优质学校选派教师到薄弱学校示教、任职等,而普通学校、薄弱学校也可选派教师到名校学习培训进修,迅速提高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有效地缩小校与校之间的差距。二是建立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制度。组织城市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送教上门。每年要选派一批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待遇不变,隶属关系不变,每期支教1—2年。通过设置村校教师岗位津贴、支教教师交通补贴,给予评优评先政策倾斜,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巡回授课。同时积极制定政策,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定期任教。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引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三是建立骨干校与薄弱校帮扶制度。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要组织一批国家和省、市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分期分批到一些薄弱学校通过讲课、讲座等形式,实现优质师资资源区域共享。落实向对口郊县支援措施,开展学校结对子、教师手拉手等互助的帮扶活动。省、市示范性高中继续对口分配招生名额,招生方面均给予普通中学和薄弱学校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示范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四是建立教师工资统一发放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工资制度,执行统一的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促进教师工资的规范化,缩小校与校之间教师工资差距。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并通过银行发放,地方补帖工资发放标准逐步统一。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对在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增发生活补助。五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教师专业化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学历提高、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把师德状况与聘任、职评、报酬、评先真正挂起钩来。落实校本培训任务,引导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对青年教师基本功进行严格考核。加强农村教师课程培训、校本培训、现代远程教育,更新教师观念、拓宽教师视野和思路,提升专业水平。
(六)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逐步实现生源的均衡
生源的均衡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中是突破口。一是进一步改革招生制度,弱化校与校之间的应试竞争。继续实施将重点高中招生名额对薄弱初中的对口分配制度,探索多种多样中考招生录取办法,严格规范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行为,高中择校严格执行“三限”政策,引导生源流向,逐步缓解优质生源过于集中、家长盲目择校的局面。停止各类对学校的等级评定制度,取消重点学校、重点班,不建窗口学校,消除重点与非重点的差别,淡化学校之间的生源竞争。建立公办学校统一的标准,严格限制政策外非正常流动。二是改善薄弱学校生源质量。在教师、公用经费、设备配置等方面向薄弱学校倾斜,做到扶贫而不是扶优,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教育平台,建设网络教育资源信息库,实现省域、市域、县域内优秀教育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改善薄弱学校生源质量。三是落实各项政策,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健全和完善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加大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帮扶助学工作力度,高度关注贫困家庭子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切实解决贫困家庭的子女上学难问题,给每个受教育者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四是对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流动情况进行及时科学监测和预测,并采取措施着重解决城镇大班额和农村小班的问题,减少学生在校际间流动。
(执笔人:李俊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