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风力资源

关于风力资源

时间:2023-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六)关于风力资源甘肃风力资源居全国第5位。为了让风力资源优势转化为清洁能源优势,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目标。目前,甘肃风电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甘肃省风能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五位,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总量为2000万千瓦。

(六)关于风力资源

甘肃风力资源居全国第5位。无污染、成本小的风力发电产业已开始启动。玉门市建设装机总容量5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场。酒泉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玉门昌马风电场20万千瓦风电场,也已通过国家特许权招标……这些风电项目,真正拉开了甘肃“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帷幕,也表明甘肃省有望在10年内成为全国最大的风能产业带。

甘肃风能资源丰富。省气象局最新一次风能评估结果表明,甘肃风能资源总储量为2.37亿千瓦,占全国总储量的7.3%,技术可开发量2700万千瓦,占全国的10.6%。可利用区面积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0.6%。

更为重要的是,甘肃的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在这一绵延1000多公里的狭长走廊内,不但有“世界风库”瓜州、“风口”玉门,其他地区也分布有丰富的风能资源,许多地方都有建设大中型风力发电站的良好条件。并且,这里也没有台风,全年最低温度不低于零下29摄氏度,适于风电机组的建设和全年运行。还有大面积的荒漠可利用,广布风电场,可以减少同一地区季风变化带来的限制,形成“此起彼伏”的优势,降低运行成本。

为了让风力资源优势转化为清洁能源优势,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目标。甘肃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气象局等部门组织完成了《甘肃省风能资源评价工作大纲》、《甘肃省风场选址大纲》等一系列基础工作,为甘肃省的风能资源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风电场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甘肃省发改委,结合国家风电发展规划的调整,编制完成了酒泉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报告。国电龙源、大唐电力等国内电力巨头,也已在河西走廊地区积极开展风能资源的地域分配工作。

目前,甘肃风电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截至2007年底,甘肃省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50万千瓦。在酒泉市,年风力发电量已达8亿千瓦时,风电装机容量占全国的1/5,成为全国五大风力发电场之一。

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建设,为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在酒泉工业园西园区已规划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面积6平方公里,主要布局建设风力发电机制造、风力发电机叶片制造、风力发电机塔架塔筒制造、锻铸造件及法兰生产、电器及控制设备制造、研发及高科技服务等6大类20个项目,现已有4个项目入驻。力争到2015年,形成年产150万千瓦的风机成套设备生产能力。瓜州、玉门两地,现已建成风机塔筒厂3个,设计年产能力950套。

风电及风机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优化酒泉市产业结构,大幅度提升综合经济实力。预计到2010年,酒泉风力发电及风机设备制造产业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40亿元,实现税收8亿元。到2015年,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成后,预计风力发电及风机设备制造产业年销售收入达220亿元,年增税收约19亿元。

我国是世界上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测算,在10米高度全国风能理论资源储量为32.26亿千瓦,其中经济可开发量为2.53亿千瓦,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目前,全国累计装机已超过600万千瓦,共建成风电场158个,风电机组6582台,分布在内蒙、新疆、甘肃、辽宁、河北、山东等20个省市、区。

酒泉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构想,紧紧依托气候条件好、风电场面积大、交通便利、电网接入系统快捷的优势,全力打造世界最大的风电基地。

根据国家要求和甘肃风电场建设条件,计划到2010年和2020年,甘肃省风力发电装机分别达到100万千瓦和300万千瓦。甘肃省“十一五”风电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开局良好。

目前,甘肃安西风电场装机10万千瓦特许权招标和王门风电场三期工程装机4万千瓦、低窝铺风电场装机4.9万千瓦,已完成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安西大梁风电场装机4.95万千瓦、安西向阳风电场装机4.95万千瓦和玉门三十里井子风电场四期工程装机4.95万千瓦,均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酒泉风电基地安西大梁风电场、安西向阳风电场和玉门三十里井子风电场四期工程风电特许权招标试点工作已经组织开展。

甘肃省风能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五位,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总量为2000万千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