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设兰州都市经济圈基础分析与战略研究

建设兰州都市经济圈基础分析与战略研究

时间:2023-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建设兰州都市经济圈基础分析与战略研究构建兰州都市经济圈,努力把兰州都市经济圈培育成西北地区的增长极,构建成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加快推进西北内陆腹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振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兰州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都市经济圈正是区域向着相对均衡关联发展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的组织状态。

建设兰州都市经济圈基础分析与战略研究

构建兰州都市经济圈,努力把兰州都市经济圈培育成西北地区的增长极,构建成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加快推进西北内陆腹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振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兰州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理论基础

(一)都市经济圈的概念和特点

经济圈是生产布局的一种地域组合形式。主要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1957年,法国地理经济学家戈特曼提出了“大都市经济圈(带)”的概念和城市群理论,(1)国内学者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推广都市经济圈理论的。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认为,它首先应是一个地域概念,即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由若干基本单元构成的连续区域;其次应当具备群体特征,即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等级规模的城市,或由若干个功能性质互补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网络群体;再次应有中心城市,即以一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和依托;第四,应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在理论与实践中,这类经济区域有多种称谓,如“城市(都市)经济圈”、“都市密集区”、“城市经济群”、“城市经济带”。这些概念在侧重点上有所区别,也分别反映了区域内的城市在地理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形态,如环状的、点状的、带状的,等等。然而,从经济关系比较,“城市经济圈”最具有经济学意义。经济学意义上的“城市经济圈”可以定义为,由一个具有较高首位度的城市经济中心,和与中心密切关联且通过中心辐射带动的若干腹地城市所构成的环状经济区域。(2)这种“环状”是指经济布局从中心城市向外围呈圈层分布,而不是指几何形状。

都市经济圈具有五大特点,即圈层结构、等级性、集聚性、一体化和规划性。特定的自然社会文化背景、区域专业化分工和聚集经济效益、政府强势推动,是都市经济圈的形成要件。

(二)都市经济圈的模式与理论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和增长极开发模式理论。20世纪50年代,法国发展经济学家佩鲁从分析经济空间入手,提出了增长极概念,后来一些学者进行了补充、完善、发展,形成了增长极理论。一般认为,增长极是围绕主导产业在空间上集聚的一组产业综合体,以及该产业综合体所在的地理位置,是指由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城市的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经济活动中心。增长极的形成要件有三:有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其形成途径有二:一是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主动建立;二是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某些大城市和发达地区集聚发展而自动生成。增长极的作用主要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所谓增长极发展模式就是通过要素的聚集使资源禀赋好、市场位置优、技术水平高和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和产业优先发展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并促进相邻地区和产业发展。佩鲁认为,增长并不是同时在任何地方出现,而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和优区位开发模式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于1958年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他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处,巨大的动力将会使得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增长点集中”。在投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当实行不平衡增长战略。“极化效应”吸引欠发达地区资本、技术和人才流向发达地区,倾向于扩大区域经济差距;而“涓流效应”则倾向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优区位开发模式理论认为,在区域开发时,应选择区域内的优势区位进行重点开发,集中投入,使其重点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并逐步向周围地区发展。

——城市群发展理论和梯度开发模式理论。城市群是指在具有发达的交通通讯条件的特定区域内,由一个或几个大型或特大型中心城市为核心,若干个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构成的城市群体,群体内的城市之间在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经济结构、社会文化等某一或几个方面有密切联系,功能性质互补,其中的中心城市对其他城市有较强的经济、文化辐射作用。梯度开发模式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新技术主要起源于高梯度地区,并逐步按顺序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梯度转移是通过城镇体系逐步实现的。

——“点-轴”理论、城市带理论。由陆大道提出的“点-轴”理论认为,由于城市的扩散,增长极增多,多个增长极沿着一条轴线相向扩散,这条轴线的增长极数量将不断增加,增长极实力将不断增强,这样整个轴线都在增长,成为一条增长轴。戈特曼提出的城市带概念,是指由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聚集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群,其实质是由各等级城市形成的相互串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中心地带。

——另外,罗斯托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弗里德曼的“核心一边缘”理论都认为随着区域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随之改变。都市经济圈正是区域向着相对均衡关联发展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的组织状态。中心地理论为城市经济圈内的城市体系建设提供了支撑。除此以外,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都是指导都市经济圈发展的重要理论。

(三)都市经济圈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机理

1.可以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

都市圈能够克服单个城市在资源、幅员等方面的不足,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调整资源配置,实现共同增长。都市圈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运行,通过“发展极”的特殊功能可向周围地区扩散,而在这种传播与扩散中,所有的信息、物质流等都处在一个增值的循环之中。

2.可以优化区域发展的空间组合形态

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不同层次、不同结构和不同功能的城市之间通过交通、商品、技术、资金、人才、旅游、文化、信息等网络紧密联系,形成分工、互补、交流和竞争的网络体系;通过机制创新、利益协调、政策联动和制度建设一体化,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标。因此,都市经济圈是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模式和组织形态。

3.有利于适当提高消费率、实现投资与消费协调

城市是高效率集体消费的空间组织,城市消费是消费增长的主力。而且不同等级城市存在明显的阶梯式消费水平差距。特大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一般要高于大中城市,而大中城市又高于小城市,小城市又高于小城镇。因此,加快推进城市化,实施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发展战略,将成为缓解我国国民经济中投资与消费失调矛盾的重要途径。

4.促使政府转换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不同的制度安排和产权安排对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有着显著的差别。都市经济圈的形成,促进了区域经济体内制度的变革,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市场和制度条件的改进让都市圈发生“核聚变”,辐射出强大的能量引领整个区域经济迅速壮大。

5.有利于形成文化优势

由于地理位置接近,有着相似的文化底蕴,在观念、文化、风俗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有利于降低圈内各城市之间的交易成本,促成统一认识和行动,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大市场。类似的文化品质、人文景观和城市精神,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培育出的“地缘经济”,一旦形成特色,组团发展,就将产生出较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文化上的优势,将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

二、实践经验

(一)国外的实践和经验

1.国外主要的都市经济圈

世界都市经济圈(都市圈、都市密集区)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时至今日,欧洲、北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形成了一些巨大的都市经济圈,主要有:(1)美国东北部地区: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包括40多个城市。该地域总面积为13.8万平方公里,占美国国土面积的1.5%,人口为6500万人,占美国总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2)北美五大湖地区:分布于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多伦多、蒙特利尔。与美国东部都市密集区共同构成了北美的制造业带。(3)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地区:面积为3.5万平方公里,占日本全国面积的9%。人口将近7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1%。(4)欧洲西北部地区: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布鲁塞尔、科隆等。这个地区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40座,总面积为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600万人。(5)英格兰中部地区:该地区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包括大伦敦地区和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是产业革命后英国主要的生产基地,面积为4.5万平方公里,人口为3650万人。

世界各大都市圈发展具有如下共性:各大都市圈发展一般都经过了“强核——外溢——布网——整合——耦合”5个阶段;都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都有大的中心城市驱动;一般有大的港口为依托;多分布在地势平缓地区;区域内具有密切组织和分工协调关系。

2.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

尽管国情不同,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道路不同,但发达国家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对我们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1)重视规划的引导作用。都市经济圈提高了经济要素空间配置效率,在创造财富方面发挥着引擎作用。但是过度集聚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如交通拥挤、地价飞涨、生态环境恶化等。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各国都十分重视规划的引导作用。如英国议会为了防止伦敦城无限制膨胀制订了“绿带法”;大巴黎地区制定了总体规划,将保护生态环境列为首要目标。(2)重视组织的协调作用。都市经济圈的发展规划是跨行政区区域规划,单纯依靠各行政主体自觉自愿、不折不扣地执行规划是不现实的,靠上级政府强制推行难度很大。针对这种现象,欧、美、日等地区和国家在实施机制上进行了创新。日本为了强化规划的权威性,往往把规划上升为地方法律。欧、美则重视发挥跨行政区的协调组织和都市区政府的作用。(3)重视经济手段的调节作用。都市经济圈的发展离不开上级政府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尊重市场规律、自觉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的宏观调控。在这方面欧美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值得借鉴。

(二)国内的实践和经验

1.我国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态势

我国城市历史发展悠久,形成的大小规模不等的各级城市,成为所在区域的人居中心、经济中心、政治文化中心、科技教育中心。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城乡隔离制度,政策引导上实行“抑制大城市发展,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违背城市化初期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同行政区之间界线严格,行政壁垒分明,经济社会交往联系很少而且以行政手段配置。条块分割切断了地区之间的联系,表面上的均衡掩盖了效率的损失。早在20世纪60年代,戈特曼就预言中国的长江三角洲正在形成世界第六大都市密集区。遗憾的是当时由于缺乏都市密集区成长的制度环境,长三角经济圈的形成推迟了几十年。改革开放以后,打破了城乡隔离制度,向城市化、现代化迈进的步伐不断加快,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频繁、快速,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都市经济圈逐渐形成气候,成为现代化的重要引擎。近年来,随着各地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全国东、中、西部都出现了都市经济圈、城市群、经济区、经济带等经济区域或发展构想。以下对我国各类都市经济圈(区、群、带)作大致归类,见表1-3(3)

表1-3 我国主要的都市经济圈一览表

img7

续表1-3

img8

续表1-3

img9

上表罗列的都市经济圈,其规模、等级、功能不属同一层次:有全国性的,有区域性的,区域的大小相差也很大,特别是经济规模、经济社会功能的差距更大,各经济圈都无法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相提并论;有高层次的,有低层次的,如杭州都市经济圈,是长三角大经济圈中次级经济圈;有些已形成规模,有些已初具雏形,有些已开始启动实施,有些是地方行为,有些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还有一些仅仅处于研究论证阶段。从整体来看,我国称作“都市经济圈”(群、区、带)的区域数量繁多,各地区、各大中城市发展以各自为中心的都市经济圈积极性高涨,在理论研究中,设想的各种都市经济圈交叉重叠,纷繁复杂,数以百计,这里所列举的仅仅是主要的有代表性的经济圈。综合来看,我国目前的都市经济圈主要有以下特征:

(1)从发育程度上看,我国都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育大体适应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整体发展水平高,人口和产业高度密集,城市化水平高,发育比较成熟,而其他地区的都市经济圈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2)从规模等级看,规模大小、影响范围具有明显差异,呈现多层次的特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是跨省级行政区的、具有全国意义的大型都市经济圈;东北、西部的一些经济圈虽是跨省级行政区的,设想的有些经济圈覆盖地域广大,但受经济规模、发育程度的限制,其影响还仅仅是区域性的,有些甚至在本区域也尚未形成影响。(3)从总体发展态势看,除珠三角等有较大的规模、较强的实力和较成型的结构体系外,其他多数都尚在早期发育中,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一体化区域。由于各地方、城市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各自为政,各大中城市甚至一些小城市争相规划以各自为中心的经济圈,使各类所谓的经济圈体系较为零乱。即使区域框架结构上较为成型的经济圈,其内部不同行政地域之间、不同城市之间并未形成产业协调、优势互补的良性态势,条块分割依旧,地方保护、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2.我国都市经济圈发展的经验

国内都市经济圈发展的主要经验有:依靠市场机制整合都市圈的发展;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快速演进为都市圈发展提供支撑;高度重视区域合作;重视区域合作规划的作用;建立健全区域内城市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如建立省(市)际协调会议制度,或成立专题议事机构;把一体化发展作为区域协作的重点,生产要素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已经开始实施,在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体制创新一体化和招商引资一体化方面也在进行有益的探索。

3.我国都市经济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都市经济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区域内各城市自成体系,缺乏有效的分工与整合,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城市间产业同构发展。二是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如长三角区域的“机场建设大战”。很多地区在交通、通信、信息、环保、旅游等基础产业发展上也缺乏有效协调和统筹规划,没能形成区域经济的优势互补、规模效应及比较优势。三是城市发展缺乏明晰的定位,各城市间在发展规划上缺乏整体观念,没有进行战略上的协调与分工,部分城市没有分清自己的定位,城市发展缺乏特色。四是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利益纷争,除上海等少数几个城市可以没有疑问地充当“领头羊”外,其他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都有限,区域内部凝聚力很有限。(4)五是缺乏法律和制度规范。六是市场机制不健全,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宏观调控。当上级政府重视时,可能解决某些棘手的区域问题,反之则会一拖再拖,甚至一些很小的问题都由于行政分割而无法协调。

三、战略意义

西北欠发达地区地域广大,区域发展不可能整体平行推进。以自然条件、经济实力、基础条件、投资环境相对较好和区位优势明显的兰州为核心,建设兰州都市经济圈,作为本地区的战略高地,有利于加强兰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和中心带动作用,进而实现区域发展由中心城市的单极带动过渡到城市网络的多极带动,实现西北经济发展格局由点状崛起到块状发展的转变。从而形成最大化的区域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强有力地带动整个西北地区的发展。

(一)兰州都市经济圈探索的态势

甘肃省自2003年就开始《兰州都市经济圈研究》课题研究。进入“十一五”以来,对兰州都市经济圈的探索步伐加快,主要思路包括:发展兰州一小时都市经济圈,即以兰州为中心、包括白银、定西、临夏以及临洮县、永靖县在内的“四方六边”都市经济圈;构建西北五个省会级城市与呼和浩特、拉萨共同联手的西部地区“5+2”城市合作发展联盟;兰州实施“东扩西展、南伸北拓”都市空间布局发展战略。(5)

近年来,对兰州都市经济圈的研究和探索进入了新的阶段。主要思路包括:(1)以兰州为核心的黄河—湟水谷地是我国西北地区除了关中盆地以外,建设城市群综合条件最为理想的地方。(2)甘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须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兰州都市经济圈应该是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发展地区,而其他地区应当在恢复和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有选择地适当发展。(3)兰州是甘肃真正具有极化作用的城市,甘肃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兰州的发展。(4)通过交通的改善,把白银等周边地区纳入1小时交通圈之内,进而将西宁、银川纳入圈内,建设次中心,乌鲁木齐和拉萨,成为战略意义上的兰州经济圈副圈。(5)兰州的商贸中心地位,应能够带动银川、西宁和西藏、乌鲁木齐等地区的经济发展。(6)要赋予兰州与西安、重庆同等重要的地位和权限,形成大的市场中心,使其真正成为区域经济金融中心、西部发展中心、西北商贸中心和中国西北国际交通中心。(6)

2009年以来,在新的经济社会形势和发展要求下,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1355”总体发展思路,其中最重要的思路之一就是“建设兰州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增强省会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由此对加快构建兰州都市经济圈进行了深入研究,各方面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中共兰州市委书记陆武成指出,构建兰州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是推进兰州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他在《关于构建兰州都市经济圈的几点思考》中,综合各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进程,对兰州都市经济圈作了系统的思考和规划。其一:提出构建兰州都市经济圈“两圈五带”的设想。其中“两圈”是以兰州为中心,构建1小时都市经济圈和3小时都市经济圈;“五带”是指以兰州中心城区沿公路、铁路和河川谷地等五条轴线向外辐射,包括:沿黄河、湟水、大通河西向经济带,沿兰州至定西、天水和平凉东向经济带,沿兰州至白银北向经济带,沿兰州至河西走廊西北向经济带,沿兰州至临夏、甘南南向经济带。其二:构建兰州都市经济圈的路径选择上主要是“六个一体化”。即推进区域空间一体化、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市场建设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社会事业一体化。其三:构建兰州都市经济圈的关键是把兰州做大做强。(7)

在实践中,省政府以加快形成兰州为中心的交通圈和全省14个市州全部通铁路为目标,打造都市经济圈。兰州枢纽确定了新建兰州西客运站,与兰州站共同形成东西向主轴的两处客运站布局,按计划,在不久的将来,4小时以内可至省内任一市州政府所在地。在铁路建设方面,兰渝、西平、天平铁路已相继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以往铁路建设投资的总和。目前,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兰州枢纽、包兰铁路银川至兰州扩能改造、兰州至临夏至合作、敦煌至格尔木铁路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均已进入国家审批程序,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其中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可研报告已经国家批复同意,初步设计通过审查,即将组织实施,宝兰客专、兰州至临夏至合作、包兰铁路银川至兰州项目建议书完成国家评估工作,敦煌至格尔木铁路项目建议书国家已批复,可研已完成行业审查,天平铁路北延伸线建设方案已基本确定。兰州枢纽总图规划已明确,将新建兰州北编组站和兰州西客运站,从而形成兰州枢纽南客北货的格局。同时,为充分缓解兰州西站成为主客运站后带给城市交通的压力,在东、西两站之间还将通过规划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的方式对客流进行疏解和转换。届时,兰州至西宁仅需1小时,至西安2.5小时,至银川3小时,至重庆6小时,至乌鲁木齐8小时,4小时以内可至省内任一市州政府所在地。在民航建设方面,目前,天水机场改扩建工程已完成通航,嘉峪关机场、金昌机场先后开工建设,其中嘉峪关机场土建工程及航站楼主体基础结构已基本完工,其他工程正在抓紧施工,金昌机场场外配套工程施工已展开。兰州中川机场、庆阳机场改扩建工程已通过国家民航局行业审查,进入国家发改委审批程序,计划今年开工建设。甘南夏河机场国家已批复同意,正在开展可研阶段各项工作。陇南机场国家民航局批复选址报告。以上民航规划建设项目10个,总投资估算32亿元,随着这些项目的相继建设和建成投运,我省将逐步形成以兰州中川机场为中心,东西部机场群为两翼,辐射全省大部分市州的机场网络集群。(8)

2009年甘肃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全省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意见》,提出要重点打造兰白经济圈等六大经济区。根据《意见》,甘肃省要创新产业驱动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打造兰(州)白(银)经济圈、酒(泉)嘉(峪关)一体化经济带、关中——天水经济区天水片区、金(昌)武(威)经济协作区、临(夏)甘(南)民族经济区、庆(阳)平(凉)天(水)陇东南煤电化走廊,建立完善服务体系,壮大产业聚集区。

2009年10月19日甘肃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上,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郑重地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和“五个大幅度提升”的奋斗目标,其核心内容如下:中心,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两翼,陇东能源化工基地,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组团,各市州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实现优势互补。整体,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与保护、扶贫攻坚、人力资源开发和循环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同步、整体推进。五个大幅度提升,大幅度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大幅度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大幅度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大幅度提升城乡群众生活质量。这一区域发展战略为兰州都市经济圈的建设提供了最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实践依据,它将促进兰州都市经济圈以“兰州白银经济圈”为切入点,进入实施阶段。

(二)发展兰州都市经济圈的战略意义

当一个城市从一个“点”,延伸到一个“带”,进一步将区域连接为“环圈”,其经济潜力和发展红利将依照等比级数增加,即实现1∶3∶9。推进兰州、甘肃及西北广大内陆腹地城市化、现代化,必须把发展兰州都市经济圈作为重要的战略支点。

1.是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建设,西北内陆腹地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兰州为中心、辐射周围广大地区、横跨甘青宁三省区的大都市经济圈雏形,而且从区位、交通、经济科技实力、文化背景和集聚辐射功能等要件来看,兰州都具备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发展兰州都市经济圈,是顺应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规律、符合兰州及周边区域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2.是对接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要形态”,并把重点放在“一纵两横三群”上,兰州区域处在“两横”之一的陇海线西端,是国家整体战略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同时兰州都市经济圈又是“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节点,承担着联南济北、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向西、向北推进扩散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完成东、中、西部梯级推进战略,转向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

3.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兰州及西北内陆腹地的快速健康发展

对于处于“经济孤岛”中的兰州及周边的中、小型城市来说,由于市场分割、行政分割、生态分割、次级经济中心之间距离远且交通不便、小城镇及农村贫困落后造成经济带断裂等因素,资源配置不合理、集聚扩散效应弱、发展缓慢且后劲不足的问题严重。建设兰州都市经济圈,可以有效地规避这些问题。都市圈的形成过程也是克服单个城市在经济规模、竞争能力、经济增长点方面的不足的过程,也是克服发展不充分、规模不经济与资源浪费、低效重复、恶性竞争等痼疾,推进区域协调,在更大区域范围内调整资源配置、实现集约增长、共同增长的过程。

4.能够促进本地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本区域没有特大中心城市,中型城市少而不强,小城镇发育程度低,大中小城市和城镇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推进经济圈发展,首先可以使区域中心城市兰州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基础支撑,加快“极化”进程,其次通过各城市之间的联合与互动,形成若干个层次合理、功能互补、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城市和城镇组成的群体网络,在西北不发达而又地域广大的内陆腹地形成一个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镶嵌体系,体现出以城乡互动、区域一体化为特征的高级演替形态。

5.能够促进本地区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

兰州为中心的西北内陆腹地是我国城乡差距最大、城乡二元结构最典型的地区之一。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本地区最迫切、也是难度最大的任务。在本区域,广大农村地区总体上自然生态条件恶劣,尤其兰州周边数百公里内相当一部分农村处于生态条件极度恶劣地区,不具备人居环境和城市化基础,大量人口散居在农村和生态脆弱地区,或者就近小城镇化,不仅解决不了突出的生态问题和农民脱贫致富问题,而且加大了城镇化成本。发展都市经济圈能够推进劳动力由乡村向城市、由生态脆弱地区向生态容量大的空间转移,实现本地区人口的合理再分布,同时减轻生态脆弱地区人口压力,为本区域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休养生息和永久恢复创造了可能;也为扩大农产品市场规模、推动农业规模经济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条件。同时农村地区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以及城市之间人口的流动,又将促进进一步发展演化,最终实现城乡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的一体化发展。

6.建设兰州都市经济圈是本地区未来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在全球性分工、合作、竞争日益强化的条件下,深居内陆的兰州及周边广大区域也必须迎接挑战,逐步融入全球化的大潮中。建设兰州都市经济圈,是本区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参与国际分工的现实需要,它将使兰州等核心或大中城市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消化吸收外部资本和技术的能力,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推动本区域走向国际市场。同时,都市圈内中小城市及腹地通过与兰州中心城市的合理分工和布局,将逐步参与到国际分工中,进而走向世界市场。

四、战略构想

(一)结构和范围

近年来,关于兰州都市经济圈架构的设计,不乏有价值的意见。在实践中,做大做强兰州中心城市,即“强核”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新城区、卫星城、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即早期的“外溢”、“布网”开始出现端倪;国家和地方投资建设交通干线、城市路网的力度以前所未有之势快速进展,为未来兰州都市经济圈建设打造了重要基础。这些设想和工作为我们站在新的高度研究和构建兰州都市经济圈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综合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根据兰州及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特点和趋势,我们对未来兰州都市经济圈的架构作如下设计:

1.内核区

即兰州城市中心区域,包括主城区、市域内的新城区、小城镇和发育中的卫星城。内核区的功能包括:区域经济中心、工业中心、交通通讯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生活和消费中心,同时承担着省会城市的基本功能。

2.中层区

按一小时经济圈或100公里交通半径形成兰州都市经济圈的中层区,包括兰州市的远郊区县,以及环绕兰州北、东、南三面的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州的全部或部分区县、城镇,这一区域是兰州“外溢”的主要承接地,也是通过兰州增长极带动应当优先发展的区域,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无疑是这一区域的主体。设想到2020年前后,这一广大区域形成“大兰州都市区”。

3.外层区

由于甘肃特殊的地形和本区域经济、自然、社会的独特条件,这一区域的划分不是按照3小时或500公里交通半径同时向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均衡地扩散,而是因业已形成的经济布局、自然地理格局、行政区划布局,结合未来发展趋势非均衡地向四周扩散。也就是说,兰州都市经济圈在地域上呈不规则分布。沿已有的五条交通线和经济带扩散的设计较为合理。具体扩散轴线如下:

——东向:由兰州沿陇海线向东,经定西至天水,与“关中—天水”经济区相连。这条轴线还有一条副轴,即由兰州向东沿309、312国道向平凉、庆阳延伸扩散。这一主一幅两条轴线覆盖甘肃东部即

img10

图1-3 兰州周边100公里范围示意图

整个“陇右”地区,是兰州向东的必经之地,是连接秦、陇两个相邻地理单元、经济单元、文化单元的重要地带,经济地位、交通价值高,平庆天水之间又是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正是省政府规划的“庆平天陇东南煤电化走廊”所在的区域,发展前景广阔,战略地位重要。

——西北向:由兰州沿兰新线向西北,经武威、金昌、张掖至嘉峪关、酒泉,直通新疆。这条轴线覆盖整个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精华,也是陇海——兰新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一地带是典型的“点——轴”城镇带,中型城市和城镇虽然数量较少、相隔较远,但交通便利,经济社会和文化元素沿交通线集中分布,关联度很高,尤其是集历史文化的丰富性与同构性于一体,使这一地区成为兰州最深厚的文化背景地。省政府规划的“酒嘉一体化经济带”、“金武经济协作区”应当成为重要增长极。同时这一地区的生态意义在全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责任重大,河西的生态建设是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的基本条件。

——南向:沿212、213国道向南、东南方向扩散延伸,将临夏、甘南、陇南广大区域纳入兰州都市经济圈,并由此连接成都平原、汉中地区及“渝成城市群”、设计中的“西三角经济区”。这一地带是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地区,高原和山区占主体,交通不便,基础条件差,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对落后于省内其他地区,发展压力大。同时又多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任务重。这一地区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是甘肃和西北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保护地之一,应当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发展和有效的扶持。省政府规划的“临甘民族经济区”是这里重要的增长点。这一地区的发展前景广阔,一是其重要的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价值、生态多样性价值、自然景观价值;二是随着兰渝铁路、兰(九)成铁路的建设和通车,将成为连接祖国大西南和大西北的纽带,未来沿铁路线形成的经济布局必将形成新的发展态势。

img11

图1-4 兰州周边300~500公里范围示意图

以上三条轴线限于甘肃省境内,但是几乎覆盖了全省大部分地方,东西半径达800公里,将西北地区三个重要的地理单元陇右、河西、甘(陇)南纳入兰州都市经济圈范围,将通过中心城市带动和集聚扩散效应,实现全区域的全面协调发展。

——西向:沿兰青铁路向西,经大通河、湟水、庄浪河谷地进入青海到达西宁,与青藏铁路相连。这条200~300公里的轴线覆盖“河湟地区”,是兰州都市经济圈五条轴线中最短的一条,但它将距兰州最近的省会城市西宁纳入经济圈范围。从发展现状和趋势看,西宁拥有省会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条件,应当成为兰州都市经济圈的副中心。这一轴线所覆盖的地区,背靠广袤的青藏高原,又拥有便利而丰富的资源能源供给。河湟地区历史上就是祖国内地与青藏地区的过渡带,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区,历史文化价值高,又是兰州地区目前重要的能源和冶金走廊,工业、交通、商贸、旅游各业发展前景广阔。

——北向:沿包兰铁路经白银出甘肃到达宁夏银川地区,与河套平原和“呼包鄂城市群”相连。这条轴线长达500~600公里,轴线上拥有据兰州最近的中型重工业城市白银,白银曾经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基地,被誉为“铜都”,也是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现正处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再创业过程中,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城市基础、工业条件、科技和人才储备,使其成为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最有利的地区,因而,兰州——白银经济区将成为整个大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引擎。这条轴线将甘肃与宁夏联为一体,银川作为兰州都市经济圈的另一个省会级城市,虽然与中心城市相距500公里左右,但交通便利,进入了3小时经济圈范围,而且是本区域第二大城市,应当成为另一个副中心。宁夏推出的“大银川计划”,设计的300~500公里辐射范围,也将银川与兰州联为一体。历史上白银曾隶属兰州市,宁夏曾隶属甘肃省,文化上有很强的亲和力和趋同性,为经济一体化创造了重要条件。

以上两条轴线虽比省内的三条轴线短,但是打破了行政区划界限,使兰州都市经济圈真正成为一个跨省域的大经济圈,使兰州都市经济圈有望成为甘、青、宁三省区经济起飞的引擎。

(二)设计结构和范围的依据

上述设计主要依据以下理由:

1.按照都市经济圈的理论,经济圈应当达到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促进相应地区发展的最大范围。在不发达地区,市场带动有限,行政力量强大,兰州作为省会城市,由行政隶属关系带来的经济社会职能十分重要,从现实条件来看,兰州的经济影响力、辐射力完全能够达到省内任何地区。而且,兰州的经济总量占全省的1/3,是甘肃经济文化的主体,吸引辐射力强大,对全省的带动作用明显,是全省各市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离开了兰州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省内各市州、各中小城市的发展将处于失力状态。

2.甘肃和西北内陆地区地域十分广大,市、县级行政区域面积大,城市之间、城镇之间距离远,不同于东、中部地区城市和人口的密集状态,也不同于国外大都市圈地域狭小、城市和人口密集状态,例如仅兰州市面积就达1.3万平方公里,比伦敦大都市圈、纽约大都市圈整个区域面积还要大。这一特殊现实决定了兰州都市经济圈地理区域范围应当远远大于东、中部都市经济圈。同时,兰州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日益便捷的交通通讯网,使得经济圈拥有广袤的范围成为可能。所以不能简单套用理论成果和外国外地的经验,将兰州都市经济圈限定在100或200~300公里范围之内。

3.由于自然条件所限,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弱,不可能形成密集的城市群(历史上河西走廊城市沿交通轴和绿洲稀疏分布的状态,是符合本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如果不考虑兰州周边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密集的城市开发,将使仅有的生态条件加速毁坏,最终无法持续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除中心城市之外,整个区域的人口密度不应当增大而应当减少,这也是兰州都市经济圈不同于东、中部都市圈的发展理念。这些原因决定了兰州都市经济圈必须有足够大的辐射范围和区域面积,一是延长扩散轴,使经济影响力延伸到尽量远的地域;二是尽量扩展区域面积,避免在资源环境恶劣区域的过度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在发展中实现生态的修复。

4.由于特殊的地理和经济条件,兰州作为中心城市,必须跨越地理意义上的周边区域即中层区,向更远的地域寻求发展。这是因为,兰州是一个经济孤岛,中心城市的周边区域是国内自然条件最恶劣、经济基础最薄弱、农村最贫困的地区,这一贫困带将兰州包裹起来。如果将兰州都市经济圈范围限定在100公里或一小时交通圈范围,将使都市经济圈发展因为没有扩展空间和经济支撑而失去意义。兰州必须跨越这一贫困带,向更广的空间谋求发展,以中心城市和其他城市的共同带动,逐步使贫困带改变面貌,进而成为区域发展的纵深地带。距离兰州中心城市100~200公里的白银、西宁,以及更远的金昌、武威、平凉、天水、银川、嘉峪关等城市,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工业和经济基础,必须成为兰州都市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和支柱,离开了这些中型城市,兰州都市圈将无法摆脱经济孤岛的窘境;而这些城市由于区位条件和经济实力又不足以带动整个西北腹地发展,不足以充当区域核心,必须纳入兰州都市经济圈的大范围通盘考虑。

5.在所划定的兰州都市经济圈范围内,具有明显的文化趋同性。无论向东、南扩散的陇右、陇南、临夏甘南区域,还是向西北延伸的河西地区,或向省外西宁、银川扩散的地区,都属于西北内陆腹地,历史上是中原与西域、汉族地区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交流融合的大舞台,属于黄河上游地区、丝绸之路沿线,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区,华夏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西北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融于一体。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一地域南北杂陈、东西交融的特征继续延续,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和白银、天水、嘉峪关、金昌等工业城市,既有西北地区共同的地方文化特征,又都具有移民城市的特点,都与输入式开发建设息息相关,可以说,外层区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是同一个区域。而在此文化区域中,兰州集各种特征与一身,最具有代表性,其文化力对各城市具有明显的引领作用。

五、对策建议

构建兰州都市经济圈,需要我们抢抓机遇,借鉴国外和东、中部地区的经验,发挥后发优势,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机制,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

(一)建立一体化的协调机构

应当建立有政府机构和企业、社会组织组成的经济圈协调机构,负责区域一体化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包括研究制定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等战略规划,统筹重大建设问题。兰州应当主动承担组织、服务工作,尽快协调各方建立相关协调机构。协调机构的运作方式应积极向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相结合、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相结合的方向努力。同时,充分运用地方政府交流联谊、行业协会协调沟通、专家联合咨询策划、企业联谊等方式,协调区域内各城市的发展。

(二)大力加强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合作

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整体运作的原则打破地区分割、市场分割,协调利益关系,扩大合作领域,增强合作力度。根据各城市的比较优势、各方的比较利益,对经济圈内的资源有效整合,合理配置资源。对土地、原材料、能源等资源,通过开放市场、调整价格及降低消耗等途径,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教育、科技、人才、知识产权、信息、管理、旅游等资源,应构建无障碍共享机制,实现互利互赢。对交通、通讯及其他基础设施资源,应逐步建立区域性直达、直通网络,最大化地利用效率。在产业整合、市场布局、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制定等方面,各地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充分体现规划的整体性和运作的一致性。充分兼顾各城市利益,通过分工协作,产生集聚和累积效应,实现“多赢”。

(三)营造区域无差异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构建经济圈创业投资体制、产业联动机制、资金融通机制、信息连通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区域资金流动机制,建立投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产业化、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多家经营主体竞争、统一开放、有序竞争、规范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各城市在就业、户籍、市场准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加强协调和沟通,联手构建统一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制定统一的产业政策,营造无差异的政策环境。认真梳理各城市地方性政策和法规,取消各城市在税收等政策方面的差异,对各种经济主体实行国民待遇。同时,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程序,加强各城市间政策的互联互通互用,构建行政服务和政策支持的绿色通道。

(四)有序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区域合作并不是齐头并进、全面推开,应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的原则,按各行业、各领域区域协作的难易程度,从最易做的地方破题,抓好重点和切入点。如兰州—白银、兰州—西宁之间,可先行双边合作,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广。在经济圈起步阶段,不宜进行过细的制造业分工规划,而应按照突出共同利益的原则,重点选择交通、商贸、金融、信息、旅游、人力资源等领域,构筑区域合作的网络体系。

(五)切实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兰州和各地方政府要切实发挥作用,要制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的规划,破除妨碍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规章制度,制定促进区域一体化的政策,通过执法、监管来打造区域市场环境,提供公共产品,构筑区域交通、信息、物流等网络,为区域协作提供硬件设施。

执笔人:邓海弟 李健 屈雷刚 亢金绒

【注释】

(1)邓明明.从戈特曼的城市群理论到中国城市经济圈第五极——谈川渝两地城市经济圈的构建.四川在线天府论坛.http://scol.com.cn.

(2)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

(3)本表资料来源:(1)赵凌云、阳晓华.2006: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第一财经日报,转自搜狐新闻http://sohu.com,2009-6-26.(3)新华网广西频道http://www.gx.xinhuanet.com.(4)文汇报,2009-6-25.(5)石玉亭.构建兰州都市经济圈是推动甘肃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2.(6)中国网http://china.com.cn,2008-07-08.(7)山东经济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自主创新区域高地的现状与对策.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中国证券报,2009-5-15.(9)杨国俊.关于推进哈长沈大城市带建设的建议.辽宁经济信息网http://www.lnnet.gov.cn2005-08-15.(10)内蒙古晨报,2008-8-27.

(4)梁启东、杨旭涛.我国城市经济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纵横,2007-8.

(5)http://www.GSCN.com.cn

(6)石玉亭.构建兰州都市经济圈是推动甘肃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2.

(7)陆武成.关于构建兰州都市经济圈的几点思考.兰州工作,2009-5.

(8)我省打造“4小时都市经济圈”.兰州日报,2009-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