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兰州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兰州的科技工作有着很好的基础,具有省内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兰州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先后实施了“科教兴市”战略和技术创新工程,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专项和试点任务,组织实施了“五大科技行动计划”,积极争创并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城市”验收。通过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院地校企科技合作等工作,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科技成果,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得到转化,而且部分已实现了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了一支创新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育了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提高我市经济运行质量和产业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加强自主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兰州科技综合实力仍有相当大的差距。面对新形势,认真分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从城市整体发展角度系统地规划市场经济条件下兰州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建立科学的推进机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
(一)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
科技创新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共同参与下,科技和经济各部门及机构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科技创新的网络系统,是国家(地区)创新体系的重要内涵。从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来说,它由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三大主体组成。其中,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主要从事科技知识生产活动,是科学研究或知识创新的主体和依托。现代企业制度意义上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则是沟通科学知识和技术流动的桥梁和纽带。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发展的产物,由于不同地区的历史、自然、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科技创新体系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二)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趋势与基本特征
由于科技创新体系的主旨在于增强整体创新能力,在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它对于加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具有关键作用。目前许多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和特征:一是增强科技创新体系各主体的创新能力。增加研究与发展的支出,重视相关基础建设,促进人才流动,增强研究与发展实力,实行科学管理,提高技术创新效率。二是注重科技创新体系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和融合。许多学者对科技创新的研究发现,处理好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转移和应用之间的关系,即创新体系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对增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是强化政府职能,介入科学技术知识生产、应用和传播的全过程。这是因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体是国家,当今时代国际竞争的层次已经由企业提升到国家的层面,因此,强调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产学研”结合。
二、兰州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
在“科教兴市”战略的推动下,兰州科技事业蓬勃发展。1994年,兰州市被国家科委批准为“科教兴市”试点城市后,全市科技实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科技队伍不断扩大,科技人员的素质显著提高,以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得以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
(一)创新投入
兰州科技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区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所属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其中独立科研机构与大专院校构成了兰州应用技术和基础理论创新活动的主体,其次是企业的科技创新。
1.人员投入
兰州聚集了全省80%以上的科技人才,人才密度列全国大中城市第4位,综合科技实力列全国第9位,具有雄厚的科技人才实力和研发优势,在全省乃至西部地区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承担着带头、示范和支撑的重任。截至2007年,兰州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从业人员10802人,科技活动人员7606人,其中科学家工程师6137人。未转制及转制机构的从业人员较上年虽有所减少,但高学历人员较上年增加了20%,显示出科研人员素质在不断提高。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2277人,占从业人员的21.08%,占科技活动人员的29.94%;具有中级职称的有2649人,占从业人员的24.52%,占科技活动人员的34.83%;具有初级职称的2025人,占从业人员的18.75%,占科技活动人员的26.62%。从学历来看,研究生以上学历的1152人,占从业人员的10.65%,占科技活动人员的15.15%;大学本科学历有4075人,占从业人员的37.73%,占科技活动人员的53.58%。特别是拥有两院院士1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
2.资金投入
科技资金投入是指投入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这三类科技活动的经费总额,包括投入到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社会与人文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活动的总支出。是推动科技创新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科技投入总额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科技投入规模和科技实力的两个重要指标。
(1)财政投入。2007年兰州地区财政科技拨款为7419万元,比2006年兰州市级科技三项费(5780万元)高出1639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0.9%。从总体上看,兰州市的科技投入呈逐年增加趋势。投入主要集中在支撑新型工业化高新技术项目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新技术推广项目,重点支持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及新材料。市财政局从2008年起将科技局列为财政预算单位,进行财政拨付制度改革,市财政建立了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2)R&D投入情况。2006年兰州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为120255.9万元,占GDP比重为1.9%。2007年兰州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为116609万元,占GDP比重为1.6%。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情况。2007年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6.98亿元。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7.26亿元,其中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1.85亿元。与上年相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经费筹集总额增长22.99%,其中,企业资金增长36.2%。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比上年增长10.9%,其中,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增长26.7%。但大中型工业企业自筹技术开发资金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仍然不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均不足1%。
(二)创新产出
自2006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率先在全省建成创新型城市目标以来,创新产出稳步增长。至2007年全市共取得科研成果1129项,其中具有国际领先、先进水平的158项,达到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841项,共有应用技术成果1003项,已有756项成果得到应用,75.3%的科研成果得到了转化和应用,共有65项产生了经济效益;自2006年以来有6个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
2006年专利申请量达到890项,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量的18.5%。2007专利申请量达到882项,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总量25.6%。申请量总数的下降原因在于,2006年以前,兰州市专利申请量非常低,无法与别的省会城市相比。自“十一五”以来,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加大了工作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扶持,取得了明显成效。多年来蓄积的申请储量在2006年得到释放。2007年相对进入平缓期。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总量的比重上升表明兰州市专利质量在提高。
2006年专利申请量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350件,占申请总量的39.33%;2007年,专利申请量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411件,较上年增加了17.43%,占申请总量的46.6%。
2006年兰州地区专利授权量为59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10件,占总量的18.49%,2007年兰州地区专利授权量为60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55件,占总量的25.58%,较上年增加了40.09%。从统计数据上看,虽然专利申请量略有减少,但从结构组成上看发明专利增加了17.43%,表明专利的含金量更高,研发水平有较大提高。
截至2008年10月,兰州地区专利申请量为1006件,共形成授权专利492件。立项支持重大专利产业化项目4项。
(三)重点实验室建设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目前,兰州地区共有重点实验室33个,其中有1个国家实验室,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26个。
表4-10 兰州重点实验室分布显示表
(四)技术贸易的基本情况
反映区域创新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本区域对科技成果的吸纳力。2007年全市技术贸易技术交易合同数1405项,比2006年增长了2%,技术交易额9.66亿元,较上年度增长26.3%。从技术贸易合同的类别来看,技术开发合同402项,占总合同数的28.6%,占成交总额的20.5%;技术转让合同13项,占总合同数的0.9%,占成交总额的3.8%;技术咨询合同378项,占总合同数的26.9%,占成交总额的19.7%;技术服务合同612项,占总合同数的43.5%,占成交总额的55.7%。从技术贸易合同的流向来看,2007年,流向本省的技术合同1014项,占总合同数的97%,比上年增加0.6%,成交金额8.1亿元,比上年增加了25.3%;有391项技术合同流向省外。
(五)企业创新能力
到2007年底,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办科技机构43个,科技活动项目共221项,其中新产品开发项目132项,占项目数的59.7%,新产品开发经费比上年增加了2009.7万元,开发新产品仍是企业的主要科技活动。2007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97亿元,占大中型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9%,比上年提升了0.23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兰州市新产品产出效果良好,市场认可度逐步提高,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兰州地区现共有技术研究中心45个,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个,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企业办的技术中心占22%,科研院所办的技术中心占36%,大专院校办技术中心占42%。
表4-11 兰州市技术研究中心统计表
(六)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到目前为止,兰州市科技中介机构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批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重点领域,概括起来有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与评估、科技信息机构及网络平台、技术标准与检验检测机构、科技条件服务机构(包括仪器设备、化学试剂、实验动物相关单位)、专利代理机构、生产力促进机构(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技术交易机构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兰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的调查表明,目前兰州市共有各类专职科技中介机构62个,其中生产力促进机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技术交易机构共8个,科技信息机构及网络平台、科技咨询与评估机构、技术标准与检验检测机构、科技条件服务机构、法律仲裁和经济鉴证类机构19个,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含乡镇级)28个,专利代理机构7个。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特别是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已成为转移、扩散科技成果和有效配置科技资源的重要渠道。
三、制约兰州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
尽管兰州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无论是创新系统内部还是外部环境都有一些制约因素存在,主要问题有:
1.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现行的科技创新政策,过多地局限于科技管理部门本身,具有全局性、综合性的政策还不多,且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在关于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及专项规定方面政策扶持力度也还不够,如科技创新的人才激励和扶持政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创业资本政策,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政策,技术产权交易政策等尚未做出明确的详细规定。这些都对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2.创新成果供需错位
科技创新供给与市场需求难以对接。一方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活动多以出成果为导向,以争取政府奖励、发表论文著作为目标,与产业化应用有较大距离;另一方面,企业需求的创新成果则是工程化的成熟技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加上高校、科研机构自身的基础条件又难以支持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创新活动常常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错位。
3.科技创新机制不成熟
科技资源单位、部门所有,条块分割,多元化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壁垒,导致分布在不同单位、部门的优势科技资源难以实现优化组合。科技活动创新以课题组为单元,规模小,以导师为核心的小作坊式的师生研究团队普遍,跨学科跨机构的协作交流合作少,创新效率低下,难以培育出重大创新成果。同时,创新活动通常以专业为主线,以学科建设为目标,科技资源分散在基础研究、高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各个环节,难以按统一的目标凝聚和集成相关创新活动,区域集成创新能力弱。创新体系中研究、开发、中介和管理机构缺乏衔接、协调和互动。
4.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兰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553家,其中,大中型96家,小型457家。有科技活动的企业仅有55家,其中35家是大中型企业。也就是说,仅有9.9%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科技活动,其中大中型企业占6.3%,是企业科技活动的主体。457家小企业中只有20家企业才有科技活动。在全市55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拥有科技机构的企业31个,94.4%的企业没有专门的科技机构。兰州地区现共有技术研究中心45个,企业办的技术中心占22%,科研院所办的技术中心占36%,大专院校办技术中心占42%。在已建立技术中心的企业中,由于技术、设备较落后,必需的设施不完善,大部分的技术中心不能满足科技活动的需要。大部分企业注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缺乏长期发展战略眼光。表现在技术创新上,就是缺乏应有的重视,资金、科研力量投入相对不足,因而技术创新收益低,形成了恶性循环。
5.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对比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城市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的经验,兰州市现已成立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多,从业人员少,规模小,素质不高,服务水平及质量偏低,缺乏竞争力。兰州市现有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市场化程度不高,大多数都是依靠财政拨款,其中28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资金来源全部是财政拨款。到目前为止,兰州市还没有一家创业投融资服务机构、担保机构,是兰州市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的弱项。
6.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创新资金投入缺乏的现象是各地发展的共性难题。兰州尚未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也成为制约瓶颈。仅从自身比较,反映资金投入的两个主要指标——R&D经费及科技三项费用投入,近年来兰州市都在稳定增长。但是同国内同级城市相比差距很大。资金短缺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由于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资金来源渠道过于单一,经济增长效益低下也成为资金短缺的重要原因。兰州企业原始资本积累少,加上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外资进入不多,区域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力度很弱。大量科技成果因为得不到有效的资金支持,在本地得不到转化。如2007年132项科技成果未得到应用,其中有87项是因资金问题没有得到应用。
7.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兰州科技人力资源丰富,人才密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科技人才的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一多三少”,即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多,在从事一线科研工作的少,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少,在企业从事科研创新的少。培养、使用和引进高级技术人才的环境和激励机制尚未形成,以事业、以感情、以待遇留人都未显示出明显的效果,高素质、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失的现象仍然突出存在,成为兰州市科技发展中的重要难题。尤其是既精通技术又擅长管理的企业家人才匮乏,这就使企业缺乏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不能对科技创新起到直接强大的带动力。
四、推进兰州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发挥政府的服务和引导职能,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大学与研究机构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借助政府的服务和引导。从国际和国内先进地区的经验来看,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区域自主创新,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只有好政策才能调动全社会技术创新的激情。要推进兰州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政府部门须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政府现有扶持性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和加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扶持性政策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和调控作用,使游离于经济主战场之外的大量科技资源顺利进入企业,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使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推力”和“拉力”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开展行业或产业共性技术攻关,激励和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引导积极建立规范化的科技创新服务和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降低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成本,为兰州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努力实现科技创新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
“创新始于技术,成于社会资本”。加快构建兰州科技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加速社会资源向技术创新,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方向聚集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坚持把科技投入作为公共战略性投资,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制。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保证全市财政科技投入的年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加强市级科技经费统筹,安排专项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在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重点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进入科技领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特别是民间资本参与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大力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企业。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形式。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直接上市融资,或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筹集资金。
(三)尽快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为此,要通过深化改革,创造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导科技资源为企业创新服务,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在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同支持下,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究开发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主体,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要尽快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优化大型企业的创新机制,更要重视培育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议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财税优惠政策要减少对非创新活动和低附加值生产活动的支持,加大对促进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要将政策的重心由鼓励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向激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转移,并根据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需要,更多实施间接优惠的财税政策。鼓励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大力发展计算机、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加大对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持力度,民营企业在建立内部研发机构、申请财政科技投入、获取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业同等待遇,培育和扶持科技类民营企业的发展。
(四)培育科技中介机构,构筑专业化、社会化技术服务平台
中介服务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传播和扩散知识与信息的桥梁,是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中间环节,是沟通科研部门与中小企业间知识流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培育科技中介机构,构筑专业化、社会化技术服务平台。一是大力发展产业性、专业性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行业技术服务中心、行业产品检测中心、产品工程设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知识产权服务、各类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中心的建设,加快资产评估、风险投资基金、政策法律服务、会计事务、管理咨询、项目评估、技术创新融资担保、招标投标、技术信息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各类行业技术协会,鼓励有条件的中介机构在国内外和区域之间建立虚拟合作服务体系,逐步引导科技类和社会类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范化、网络化、国际化”的目标发展。三是探索建立专业化的公共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网络,在重点实验室、科研所、研发中心之间建立网络合作体系,构建大型仪器和试验检测设备的开放共享服务体系,提高科技资源的共享性和利用率。
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关于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法规,规范其行业行为,加强管理。要引导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技术评估机构以及技术经纪机构等中介机构,为加速生产科技成果的转让提供良好的服务。积极发展信息咨询服务机构,为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技术、市场营销、信息、人才、财务、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服务。要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农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各类技术服务机构和涉农企业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要进一步提高服务功能和水平。积极发展龙头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与农户紧密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引导广大农户及时调整结构、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五)把高新区建设成科技创新的战略基地
高新技术开发区可以将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无形”的技术转化为“有形”的技术,使一时无法操作的技术转化为可以操作的技术,减少科技界与企业界之间存在的技术性控制壁垒,为实现科企对接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是孵化、培植中小企业的有效形式与基地,应选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进行孵化和培育,为实现孵化项目的投资与生产创造条件。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国家高新区已成为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技术创新基地。
兰州高新开发区近年发展速度较快。建设兰州科技创新体系可把高新区打造成科技创新的战略基地。2009年4月,科技部对2008年全国54家高新区进行了综合评定,兰州高新区排名由51位提升为48位,经济增长速度位列全国高新区第一。为了打破制约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人才五大瓶颈因素,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特色竞争优势,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兰州高新区管委会建立了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超市,超市组成结构由前台服务和后台支撑两部分组成,前台由五大服务平台组成,后台由三大支撑体系构成。五大服务平台是投融资服务平台、技术支持服务平台、管理咨询服务平台、市场营销策划服务平台、人才交流培训服务平台。三大支撑服务体系是行政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专家咨询服务体系。对进入科技中介超市的服务机构提供的优惠政策。建设中介机构超市,大力扶持和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实现中介机构的聚集,目前已有24家中介机构陆续入驻高新区创新园。
此外,兰州市高新区为了促进高新区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模式转变,支持骨干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尤其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引导、鼓励他们自主研发新技术、新产品,靠专利、技术等站稳市场,实现产业扩张。通过对专有技术、精巧技术、特殊技术、核心技术的掌握,逐步提高企业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建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的机制,以大企业为载体,以重大项目为带动,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国家实施的重大科技专项对接,提升重点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良性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引导企业建立市场导向和科研开发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科技水平均能提高的良性循环驱动机制。对原有企业进行高新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开展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园区把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创新要素高度集中,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良好市场前景的“小巨人”企业,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行业的“发展快艇”,提升产业规模,增强竞争力。在强化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要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产业发展布局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区域科技合作与协同创新,使高新区成为兰州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基地。应当支持和推广兰州高新区的实践探索,努力建设科技创新的战略基地。
(六)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即投入主体、研究开发主体、利益分配主体和风险责任承担的主体。但目前兰州市企业普遍技术支撑不足,对科技成果的吸收能力低,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承受力弱。高校的技术成果一般对市场缺乏准确定位,成果多数属于上游实验性研究而工艺技术集成度小,加上注资能力极为有限,常常难以打开产业化局面。面对目前这种状况,较好的作法是鼓励有眼光的企业家搜寻一些科研幼苗或实验室的胚胎,利用自己的资金、基础设施、工程技术、人力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共同孵化,使其逐步完善成为有竞争力的产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大量学科及综合高级人才,适合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和结合产业升级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其中,基础研究是高校的优势所在,对技术创新有重要的支持和先导作用。高校在产业升级中发挥作用应当集中在培养人才和关键技术攻关上。从基础研究成果到关键技术开发需经过大量技术转化工作,才能变为生产力。产业升级要靠产业界、政府、学术界及研究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因此,要强化“官、产、学、研”结合机制。但在实践中经济管理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由于行政职能的划分和管理方式的不同,造成了科技经济联系协调和合作的渠道不畅。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在科技成果供需对接也存在错位,不能很好地以市场为纽带,相互协调、合作,寻找商机开发产品。针对这种情况,应逐步形成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积极参与和引导的“官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这种合作机制中,政府的职能应该是:制定合作发展的战略规划、重大政策,协调重大合作项目等;科研机构的职能应该是:着眼高技术的基础研发工作,提供最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企业的职能应该是:着重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工艺创新,并将科研成果商品化。
应大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进一步改革和优化产学研合作模式,在联盟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经费来源、运作模式等方面进行改善。与此同时,在“产学研”互动上,进一步打破部门界限,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通过成果转让、购买、委托开发、技术入股、联合经营等形式,帮助企业有效创造、引进、吸收、推广新知识和新技术;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面向网游、动漫等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通过联合研究、联合申请专利、科研人员流动等方式,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解决产业发展所需的前瞻性、战略性技术难题。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密集的优势,实行企、校(院)合作创新战略,企业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创新,是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战略选择。这种类型的技术创新战略以合作伙伴的共同经济企业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利益互补为前提条件,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利益分配准确,合作双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担风险。合作创新有利于在不同的合作主体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之间通过适当分工进行的合作创新,通过外部技术资源的内部化,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已经成为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和必然趋势。目前,合作创新是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十分流行的技术创新战略,不仅中小企业,一些大型企业也热衷于这一战略。因此,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创造出有效的产学研合作的新的机制与模式,是提高兰州科技创新水平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七)培育和引进领军人才,打造科技创新团队
技术创新是一个集管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过程,它不仅需要科技人才、开发人才,而且需要具有风险和创新意识、高瞻远瞩的企业家。因此,要把优秀的人才吸引到企业中去,成为技术创新的骨干力量,同时,要培育和优化企业家资源配置,鼓励创新和变革,倡导风险意识,使中小企业增强自我创新能力。
要培育和引进领军人才,打造科技创新团队。建议“科”“企”双方如能在科技人才交流上打破界限将有利于兰州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如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双向定期租用、借调、互换技术人员,也可联合组成攻关组,就某一项目或课题合作研制。有计划、有目的的人才交流,更有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人才的长期培养使用。这种人才交流方式也应在科研单位之间、科研与设计部门之间、科研单位与高校之间进行。如能推出技术计时工,或将项目分解外包,将不失为最大限度发挥技术人员能力的举措。为鼓励科技人才双向交流,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如流动期间,有关人员在原单位的福利待遇不变的情况下设立奖励基金等。
参考文献:
1.在强国之路上创造科技新业绩——写在2009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闭幕之际.科技日报,2009-2-11.
2.李俊江,李政.中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历程与成就.新华文摘,2009-8.
3.兰州市科技局.2007年度兰州地区科技统计数据分析报告.2008-12.
4.兰州市科技局.二○○七年兰州科技政策文件汇编.
5.兰州市科技局.2007年兰州地区科技统计数据汇编
6.兰州市科技局.兰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规划.2007年软科学重点课题.
7.兰州市社科院.兰州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2008-6.
8.周锦彪.学习科学发展观落实“1355”总体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兰州科技创新工作.甘肃科技纵横,2009,2.
9.兰州市科技情报所.决策与参考,2008,9.
10.张永谦,郭强.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政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9.
11.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12.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2008-12-28.
13.山东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2007-5-18.
14.嘉兴市科技局,柴永强、姜新良、叶树.嘉兴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
执笔:韩晓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