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史源的老八路作风
史源同志一九一六年十一月出生,山西省昔阳县白羊峪乡人。一九三七年十月参加革命工作,一九三八年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我抗日牺盟游击队员、除奸部长、新华日报社文书、会计、主任科长、冀南日报社发行部长、中共太行分局交通科副科长、中共北方局交通站站长、冀鲁豫书店总支书记、杞县三区书记、豫东地区组织部长、太康县县大队总支书记、太北县委组织部长、副书记、正阳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卢氏县委第二书记、书记、洛阳地委委员、重工业部东冶三公司副经理、经理、冶金工业部第八冶金建设公司第一建筑公司书记兼经理、冶金工业部白银有色公司露天矿书记兼矿长、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副经理、冶金工业部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经理、书记、冶金工业部第八建设公司党委副书记等职,一九八二年四月离职休养。
史源同志参加革命工作以来,热爱党,忠于党的事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意志坚定,不畏艰苦,不怕流血牺牲,为解放事业、巩固革命政权做出了很大贡献。解放后,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党的领导,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坚持原则,不谋私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工作吃苦,调查研究,处处事事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在我国冶金工业镍基地建设及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他带领广大职工在茫茫戈壁滩为创建镍都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由于他坚持原则,深受迫害,身心受到摧残,一九七○年恢复工作后,拖着病体仍积极认真地坚持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显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这位老党员、老干部、好公仆不幸于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在信阳仙逝,享年七十三岁。
史源同志于一九五○年十月调任卢氏县委第二书记、一九五一年七月接任县委书记,一九五四年八月调离卢氏,到国家重工业建设第一线工作。回顾他在卢氏任职期间,正处于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清匪反霸、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土改复查、培干建党、民主建政、生产建设等历史时期,他带领全县人民完成了各项任务,做出了很大贡献,给全县人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一九四九年二月以后我在县委机关搞文印工作,那时县委每年的重要工作报告、工作安排和各种总结等,均由县委书记亲自起草,史源书记是个知识分子,文秘工作造诣深,他所撰写的文件,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字句斟酌,语言朴实,很受广大干部群众欢迎。
史源同志作风民主,生活艰朴,工作深入,实事求是,能根据县情,果断决策,当时中心多,任务大,困难多,老干部少,新干部多,缺乏工作经验,为此,县委研究决定成立县委党训班,选派人员,定期不定期举办各种类型学习班或以会代训形式,培训骨干积极分子,教育提高干部素质和业务能力,并从实践中培养和选拔干部,成熟一批,吸收一批,以适应形势的需求,同时还注重发展党员,给党输送新鲜血液。
他率先垂范,干在一线。每项新的工作到来,他首先召开各种会议,层层武装骨干,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任务方法,接着搞试点,取得经验,面上推广,以此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一九五一年底他带领八十多名干部,到距县城一百多华里的八区马耳岩乡搞土改复查试点,经常深入农户访贫问苦,扎根调研,与贫苦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夜晚手执灯笼火把开会发动群众,组织阶级队伍。当他发现有少数领导和工作队员,有贪图安逸怕艰苦,不团结和违犯群众纪律现象时,就搞“战地整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遵照“思想批判从严、组织处理从宽”的原则,表扬树立了先进,处理了几个问题突出的,教育锻炼了干部,推动了土改复查工作顺利进行。
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英明、正确领导下,史源书记和陈万钧一起带领全县人民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土改复查运动,给全县农民群众分得了土地、发放了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放了生产力,出现了农业生产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掀起了农业生产建设高潮。
创建烈士陵园教育后世。为了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一九五二年五月,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县城东门外留出土地建立烈士陵园。史源书记和陈万钧县长率全县人民将解放卢氏县城及在全县境内各次战斗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遗骨迁移到烈士陵园安葬,这一号召得到全县人民的响应,县城附近几个乡镇群众积极投工献料修建了烈士陵园和革命烈士纪念塔,史源书记和陈万钧县长亲自参与,并为革命烈士陵园题名,为革命烈士纪念塔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召开万人大会悼念先烈,史源同志致悼词并讲话,号召全县人民群众继承革命先烈遗志,牢记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夺来的江山是来之不易,用实际行动搞好工作,努力生产,巩固革命政权,将革命进行到底,并要求每年清明节全县干部、职工、师生、群众到烈士陵园扫墓祭奠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卢氏县离休干部李鸿章、訾恒坚、退休干部李景辉等。
2005年7月16日
(此篇文章由史源的妻侄杨晓明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