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充分发挥水陆空口岸优势

充分发挥水陆空口岸优势

时间:2023-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充分发挥水陆空口岸优势 齐心协力共建桥头堡李文郁西双版纳总面积近两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966. 3公里 ,与泰国相邻,是云南乃至全国通向东南亚的重要门户,通过水路、陆路、空路可直达东盟国家重要的城市和交通要塞。打洛口岸于1991年8月经云南省批准为二类口岸。

充分发挥水陆空口岸优势 齐心协力共建桥头堡

李文郁

西双版纳总面积近两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966. 3公里(其中,与老挝接壤677. 8公里,与缅甸接壤288. 5公里) ,与泰国相邻,是云南乃至全国通向东南亚的重要门户,通过水路、陆路、空路可直达东盟国家重要的城市和交通要塞。目前,全州已基本形成功能齐全、设施比较完善的水陆空立体口岸体系。充分发挥西双版纳水陆空口岸优势,建设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对于西双版纳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结合目前云南广西两省区多处地区设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的竞争态势,西双版纳虽然地缘优势突出,但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本文通过对水陆空口岸优势发挥作用情况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加快建设西双版纳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主阵地作决策参考。

一、西双版纳水陆空口岸优势的发展现状

(一)澜沧江—湄公河航运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993年7月,国务院批准景洪港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2001年6月,正式宣布对外开放。从此,西双版纳州水路对外航运在国家、省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国际客货航运事业逐年得到发展壮大。作为澜沧江上进出国门的景洪港,下设景洪港中心码头、橄榄坝渡口码头和关累码头三个点,据统计,2008年景洪港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7. 9万吨,同比增长11. 1%;完成国际旅客吞吐量1. 51万人次,同比增长15. 3%。2009年1—9月,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3. 54万吨,同比下降1%;完成旅客吞吐量2. 61万人次,同比增长188. 7%。

(二)通往东南亚最快捷的陆路通道——昆曼公路运行的基本情况

勐腊县的磨憨,与老挝磨丁口岸接壤,是中国通向老挝唯一的国家级口岸和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昆曼公路由此出境。1992年3月国务院批准磨憨为国家级一类口岸; 1993年12月中老两国正式开通磨憨至磨丁国际口岸,1994年8月向第三国人员开放; 2001年5月磨憨边境贸易区挂牌设立; 2004年9月国务院批准口岸享受第三国人员落地签证权; 2006年9月磨憨边境贸易区更名为“云南西双版纳磨憨经济开发区”。据统计,2009年磨憨进出口货物完成38万吨,同比增长18%;出入境人员总数达75万人次,同比增长17%,向第三国人员开放人数总数达71 267人次,同比增长72. 5%;口岸签证人数6 173人,口岸落地签证数、第三国人员出入境的国别以及流量都位居全省口岸第一;出入境车辆达13. 5万辆次。

打洛口岸于1991年8月经云南省批准为二类口岸。200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云南省对缅重要的边境旅游口岸。据统计,2009年进出口货运量完成5. 68万吨,同比下降8. 9%,进出口货值3 872万美元,同比下降4. 4%,出入境人员46. 42万人次,同比增长95. 9%,出入车辆8. 38万辆次,同比增长252. 1%。

(三)西双版纳机场运行的基本情况

西双版纳机场于1987年动工修建,1990年4月正式通航。199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口岸机场,正式对外开放,1999年2月正式对外通航。

西双版纳机场通航以来先后开通内外航线24条,除昆明外,通航的国内外城市主要有北京、上海、天津、郑州、长沙、成都、重庆,泰国曼谷、清迈,老挝万象、琅勃拉邦等24个。自2007年12月停飞国际航班,2010年1月恢复西双版纳至泰国曼谷航班。据统计,2009年西双版纳机场起降航班18 193架次,旅客运输吞吐量完成1 942 323人次,货邮运输吞吐量完成6 664. 7吨,完成利润2 080. 43万元,为完成经营业绩考核利润指标的110. 48%。

综上所述,西双版纳水陆空口岸优势突出,取得的成绩显著。

二、口岸建设和通关便利化情况

2009年全州争取到国家和省口岸建设补助资金3 351万元,有力支持了全州口岸的建设工作。关累码头查验货物一期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勐龙通道联检楼排危工程已完成;打洛口岸、磨憨口岸查验货场正加紧建设;磨憨、打洛、景洪港、关累码头联检楼周边环境改造工程已全面启动;打洛口岸联检大楼已通过省级功能验收并投入使用。西双版纳机场改扩建工程的总体规划已审批,相关的前期工作及搬迁、征地工作正在按进度实施。

在加快推进通关便利化建设的进程中,州人民政府在全省率先首家与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署《关于提升西双版纳沿边开放水平战略合作备忘录》 ,2010年3月承办了中老泰边境地区六方合作第一次会议,签订了六方合作备忘录,建立了中老泰边境地区六方合作机制。同时建立了州内相关部门的合作会议制度和全州口岸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与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了口岸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受国际市场需求复苏缓慢、国内政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以及州内诸多不利因素的限制,加快建设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一)西双版纳州对外开放的基础薄弱,是制约水陆空口岸优势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工业基础差,地方财力弱;二是缺乏有实力的州内企业,适应国内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差,出口产品结构单一,进口商品的互补性不强,对外开放和经贸往来对全州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不大;三是地方财政困难,水陆空口岸基础设施主要依靠上级资金补助,地方配套资金难以及时到位,尚未形成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导致全州水陆空口岸基础设施不足,功能不全,流程不合理等状况。

(二)大通道通而不畅,受政策制约是主要原因

以昆曼国际大通道为例,目前此口岸木材、矿石等的进口量较河口、瑞丽等口岸明显减少,直接影响磨憨口岸对外贸易的发展。据在老挝经商的中国人反映,目前老挝90%的木材、药材及矿产品都不走磨憨口岸进入中国,而是从老挝耿涛、勐恩等口岸经泰国曼谷、中国香港、深圳,再折回云南,绕道一千多公里,目的是“盈利”。另据商家反映,矿产品从河口、孟定口岸进入,海关按150元/吨收费,从瑞丽口岸进入按200元/吨收费,但从磨憨口岸进入却是按595元/吨收费。4个口岸同为国家级口岸,同隶属于昆明海关监管,收费标准这么大的差异,商家普遍反映难以承受。虽然《中老两国政府关于在磨憨—磨丁边境口岸实施便利运输协定的谅解备忘录》于2009年9月签署,文件规定磨憨—磨丁边境口岸分两个阶段实施“单一窗口检查”和“一站式检查”,但目前实施仍然存在困难。

(三)西双版纳机场3条国际航班停止运行,其主要原因是国际油价高涨,票价较低,航线成本高,落地签证及出入境手续繁杂,相关的政策优惠及优惠办法未真正实施

由于西双版纳边境口岸未列为泰国水果、周边国家植物种苗边境第三国进境的口岸,因此泰国水果和种苗不能从西双版纳边境口岸进口;西双版纳边境旅游异地办证困难,人员的出入境仍受限制;打洛口岸中缅边境一日游仍未恢复,中国打洛—缅甸—大其力三日游也未能开通。综上所述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大通道国际物流、人流的快速发展和滇泰贸易的健康发展。

四、加快西双版纳桥头堡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重要指示精神,西双版纳不应是“地缘桥头堡”,应该是全省的“经济桥头堡”,即走向发展的经济实力桥头堡。根据这一目标的要求和定位,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西双版纳产业园区建设和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建立外向型经济专业市场

目前,全州3个产业园区的建设粗具规模,产业的现代化、专业化、物流化、规模化还有很大差距。州内的天然橡胶基地、普洱茶基地、竹产业基地、生物柴油基地、云麻产业基地、傣药南药基地、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我们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在“社会投入、政府管理”上狠下工夫,开辟多样化专业市场,比如药材专业市场、普洱茶专卖市场、旅游纪念品专业市场、日用商品专业批发市场等,形成一个适应东盟自由贸易区商贸、旅游、制造业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总体框架,推进西双版纳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加快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资金缺乏,目前西双版纳水陆空4个国家级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承载力不强,运输船舶配置差,吨位小,与日益发展的形势和要求不相适应。最好的办法是走多元化的投资路子,重点加大对机场、景洪港、磨憨和打洛口岸的基础设施和口岸查验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州内口岸综合服务能力,在恢复曼谷、万象、清迈国际航班的基础上增飞以东盟国家为目的地的航空运输线路,打造西双版纳口岸通道强势,保障水陆空口岸优势的充分发挥。

(三)在口岸通关便利化、边境小额贸易、关税返还、边境旅游等关键环节上,请求国家给予政策的倾斜和支持

(1)给予口岸通关便利化优惠政策。改进口岸作业流程、简化通关手续,减少环节,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减免航空运输收费标准或制定优惠办法,完善口岸、机场查检、监管功能设施,确保物流、人流、车流畅通,建立“一次通关”的“一站式”管理模式。

(2)申请制定适合州情的关税返还政策。我州口岸基础设施差,地方财力困难,投入少。建议争取国家的支持,将我州口岸发展阶段的关税全额返还,并提高增值税返还比例,将进口环节增值税全部留给地方用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3)制定边疆民族地区边境小额贸易优惠政策。给予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和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一般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可以享受边境小额贸易优惠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

(4)恢复西双版纳州边境旅游异地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工作。允许持老挝、缅甸两国边境通行证的旅客以组团方式到西双版纳州及云南其他各地旅游;允许东盟各国旅游团在磨憨、打洛国家级口岸办理72小时的限时免签证明手续。

(5)批准恢复打洛口岸中缅边境旅游;请求通过外事途径与老挝、缅甸、泰国协调,批准开通边境旅游两条线路,促进跨境旅游发展,丰富“经济桥头堡”的内涵。第一条是中、老、缅、泰四国旅游环线(中国磨憨—老挝南塔、波乔—泰国清盛、清莱、清迈、湄赛—缅甸大其力、景栋、小勐拉—中国打洛) ,并给予“一证通行”的政策;第二条是中、老边境陆路旅游线(中国磨憨—老挝南塔、波乔、乌多姆赛、丰沙里、琅勃拉邦) 。

(四)充分利用我州人大、政协优势,争取早日将景洪市240通道申报为国家级口岸

景洪市240通道位于中缅240号界桩中方一侧,距景洪61公里,距缅甸索累码头35公里,是西双版纳通往泰国及东南亚国家最便捷的陆路通道。由于240通道具有其他口岸无法替代的地缘优势,将大大缩短景洪到泰国的陆路交通时间,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有利于推进“中国景洪、240通道—缅甸索累港—泰国清盛、清莱、清孔—老挝会晒、南塔、磨丁—中国磨憨、勐腊、景洪”水陆结合的旅游大环线,并与航空结合形成立体式的交通和旅游大环线,成为西双版纳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李文郁,男,汉族,西双版纳州一中特级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