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昆曼大通道与西双版纳的发展
桂蓉蓉
为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与联系,2000年5月,中、老、缅、泰四国达成协议,合作建设中国昆明经老挝、缅甸至泰国曼谷的国际高速公路。2001年11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达成共识: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8年4月,昆曼国际大通道全线贯通,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又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昆曼公路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计划的重要基础性项目,也是中国云南连接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西双版纳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接壤,与泰国毗邻,正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结合部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开发的核心区,国境线长达966公里,有4个国家一类口岸,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昆曼公路过境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和勐腊县的9个乡镇,最后从磨憨口岸出境进入老挝。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全线贯通,对沿线经济社会乃至整个西双版纳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一、昆曼大通道的全线贯通,加速了西双版纳对外开放的进程
磨憨是我国通向老挝唯一的陆路国家一类口岸和通向东盟各国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城市,同时也是西双版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昆曼大通道的全线贯通,使原来需要4—5天时间才能到达泰国的昆明车辆,只需要20多个小时即可到达,大大节省了时间和运费。这对于地处昆曼公路要冲的磨憨经济开发区和西双版纳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大通道贯通后,经昆曼公路进出境的人员及货物大幅增加,西双版纳州对外贸易大幅攀升,使长期徘徊不前的对外贸易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有力地推进了全州改革开放的进程。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2009年,西双版纳州对外贸易却逆势而上,达到7. 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 4%,其中外贸进出口6. 73亿美元,同比增长52. 6%。作为中老两国唯一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的磨憨经济开发区,昆曼公路对其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2009年,磨憨经济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7 000万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 5亿,同比增长52%,进出口贸易总量达到38万吨,同比增长16%,对外贸易总额达3. 6亿美元,同比增长96%。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一季度磨憨口岸货物进出口总值已跃居全省之首。2004年,磨憨口岸开始办理口岸签证,2009年办证人数达到6 440人,居全省首位。与此同时,昆曼公路沿线的勐腊、勐仑、勐罕、勐养、普文等城镇经济和社会也快速地发展起来。可以预见,昆曼大通道对西双版纳对外开放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如果有关部门能认真分析研究,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存在问题,攻坚克难,趋利避害,这条大通道一定会为西双版纳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造成昆曼大通道对西双版纳带动作用不明显的原因分析
昆曼大通道虽然全线贯通,作用也显而易见,但其作用和影响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大,未能充分发挥经济动脉的功能,也未能达到中老泰三国政府及企业所期望的效果。泰国一商务专家曾测算,昆曼大通道全面通车后,每天将有2 000辆车进出,每年过货量总值将超过4 000亿美元。但昆曼公路开通两年来,其优势和潜力并未充分发挥。2009年出入境车辆136 461辆,平均每天370多辆。通过昆曼公路的对泰贸易,在中泰贸易额中占不到万分之一,与原先人们的预测有天壤之别,昆曼公路还远没有发挥出“黄金通道”的作用,大通道对西双版纳的带动作用也非常有限。归结起来,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昆曼公路通而不畅,影响了大通道功能的发挥
虽然昆曼公路全线贯通已两年之久,但通而不畅的问题至今仍未解决。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新的机制尚未建立。由于一路跨中、老、泰三国,新的商贸机制尚未建立,三国的法律、政策、技术等不对接,加之各国的运输、贸易、通关的规则、制度存在很大差异,通关信息不完全公开、透明,有部分路段存在重复收取关税、乱收费、索要小费、检查手续复杂等问题。尤其是中泰双方没有签署陆路运输便利协议,双方车辆不能实现直接互通,不仅耽误了时间,而且还大大增加了损耗和运输成本,严重影响了边贸的健康发展。以“蔬菜换石油”为例,尽管国家给了11万吨的配额,但由于上述原因,2009年实际只完成了2. 5万吨的贸易量。
(2)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为了促进边贸企业的发展,国家及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政策和措施未能落实。如2008年实施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办法、互市贸易额标准的提高、人民币结算办理出口退税的试点工作等相关政策的落实进展缓慢,甚至有的至今都未落实。另外,由于操作程序等问题,导致替代种植产品返销难。
(3)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第一,由于目前昆曼公路上老挝会晒—泰国清孔的大桥还没有修好,过往的人员和车辆需要轮渡过江,货物在会晒等待二三天才能过江,大大影响了大通道的功能和效率。第二,由于监管不力等原因,昆曼公路老挝段破损严重,影响了车辆的通行速度。第三,磨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比如,每年11万吨的“蔬菜换石油”项目已经启动,但磨憨口岸连储油场所都没有,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作为货物进出口已位居全省第一的国家一类口岸,查验货场太小,且设施设备落后,致使许多车辆只能停靠在通道上等待查验,大大影响了通关速度和查验质量。货物装卸基本还是靠人背肩扛的原始方式,无现代装卸机械设备,装卸效率较低。口岸服务手段落后,科技化、信息化水平不高,贸易便利化程度较低。第四,随着出入境人员的大幅增加,磨憨口岸医疗卫生条件滞后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为境外热带传染病较多,出国务工人员一旦染病都会回国就近治疗,这类疾病又不宜深入到内地医院医治。
(4)进出口货物差异,造成运输成本高。经昆曼公路进出口的货物,大部分是经老挝到泰国的,而近年来对泰国的贸易增幅较大的是“蔬菜换石油”产品,由于这两类产品在运输工具上的差异,因而常常是单边拉货,单边放空,从昆明满载蔬菜到泰国的车辆,大多是空车返回,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加上高额的通关成本,致使运费占到整个货物价格的18%左右(一般来说,商品物流成本应控制在整个货物价格的3%以下) ,使企业利润非常微薄,甚至出现亏损。
(二)通道经济意识不强,制约了西双版纳的发展
昆曼大通道的贯通,给西双版纳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从目前情况看,我们对大通道的宣传和介绍不够,干部群众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意识不强,普遍只把眼光投向国内市场,而忽视了东盟这个国外市场,没有发展通道经济的意识。对大通道建成后,到底能对西双版纳经济有什么拉动作用,具体会带来哪些机遇,哪些挑战,我们应该如何调整产业结构,等等,普遍研究不够,准备不足,规划滞后,通道经济意识不强。甚至有个别职能部门为了部门和行业的利益,对大通道设置重重障碍。
(三)忽视出口产业的培育,影响了对西双版纳经济的带动
产业培育是增加出口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此前我州干部群众普遍缺乏通道经济意识,对大通道的研究不够、准备不足,没有培育相应的出口产业基地,培植相应的出口产品,因而当大通道全线贯通后,虽然进出口商品大幅增加,出口的货物以水果、蔬菜、百货、鲜花及机械设备为主,但出口的这些商品基本上产于昆明周边地区,真正产于西双版纳的却微乎其微,西双版纳仅仅是一个“通道”而已,大通道对西双版纳其他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非常有限。
三、充分发挥昆曼大通道作用,促进西双版纳对外开放跨越式发展
昆曼大通道为西双版纳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难得的机遇,打牢基础、调整结构、营造环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干部群众的通道经济意识
昆曼大通道在我国的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其对云南和西双版纳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当地的干部群众对此认识并不够,应加大对昆曼公路的研究和宣传力度。可以在州、市(县)委党校开办“昆曼大通道对西双版纳经济的影响”专题研讨班,促使领导干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从而牢固树立通道经济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发展思路。通道沿线各县市、乡镇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加快昆曼通道经济带建设。要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从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角度出发,调整思路,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城镇化经济和通道经济建设上来,加快城镇化、产业化、工业化和民族文化建设,力争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二)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促进昆曼公路运输便利化
昆曼公路的全线贯通只是硬件方面,如果软件跟不上,新的体制和机制不建立,大通道就会通而不畅。因此,必须积极协助有关部门,敦促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与泰、老有关方面进行磋商,尽快建立一个中、老、泰三国层面的权威性协调解决机制,实现昆曼公路运输便利化。对于昆曼公路便利化问题,老挝有个很好的例子,即越南经过老挝通向泰国北部省份的国际公路。在这条国际公路合作模式下,三国之间解决了很多问题,对于车辆通关、边检等实行一站式服务,车辆在泰国办理好通行手续后可以一路畅行抵达越南出海口,昆曼公路可借鉴这个模式。作为中泰双方,应尽快签署陆路运输便利化协议协定,因为双方贸易的互补性确实太大了。中老双方应建立更加完备的合作协调机制,推动成立昆曼公路运输、物流、贸易便利化工作组。此工作组应为昆曼公路政府层面的权威性贸易便利化协调机构,构建与深化区域合作相适应的人员货物通关体系,积极推动磨憨—磨丁口岸为滇老“一站式”通关试点口岸。最终达到中国与老挝、中国与泰国之间,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缩短交易周期、改善贸易环境、扩大贸易规模的目的。
(三)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努力搞活磨憨经济开发区
磨憨口岸、磨憨经济开发区,是昆曼公路的咽喉,也是西双版纳对外开放的主阵地。要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取给予磨憨经济开发区更多的优惠政策,营造更为宽松的商贸环境,努力把磨憨经济开发区搞活、做大、做强。一是争取批准建立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并给予税收、资金和管理方面的政策支持。在建立合作区的基础上,建立中老双方共同保税区。二是争取放宽人员出入境限制。给予出境经商、办厂、投资的管理人员出入境便利,并降低收费标准。同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的有效范围从老挝北部四省扩大到琅勃拉邦、万象一带。三是积极促成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尽快落实。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放宽边民互市进口商品免税范围,加快推进出口退税试点,增加相关配额指标,推进通关便利化。四是争取资金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建立成品油储备库,建立外经贸信息平台,整合现有各种电子网络资源,建立权威而具有丰富资源的外经贸网站,利用信息发布方式向社会提供外经贸公共信息,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五是积极为企业走向东盟市场牵线搭桥。利用各种手段和已经拥有的合作机制、会晤机制与相关国家尤其是泰、缅、老等国家积极沟通,为当地企业服务。同时积极组织国内企业到相关国家进行市场调查、举办和参加各种产品推介会、展销会。六是向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积极反映,协调老挝、泰国尽早推动泛亚铁路中线(昆明—西双版纳—老挝—泰国)建设。
(四)培育出口产业,大力发展通道经济
所谓通道经济,就是以地理环境相互联结为前提,以发展城市经济为中心,以交通干线为纽带,以经济合作为依托,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各产业之间建立紧密的经济联系。要使西双版纳在昆曼大通道上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必须变当前的“交通走廊”为“经济走廊”,大力发展通道经济。
(1)培育和发展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建设通道经济,必须以产业化为支撑,围绕城镇化实施产业化,依托产业化支撑城镇化。西双版纳应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培育出口创汇产业。农业方面,尽管西双版纳气候总体上与东盟国家相似,但东盟国家气候类型单一,而西双版纳州气候及地形复杂,适合多种作物生长,经昆曼公路出口到泰国的蔬菜水果,绝大多数西双版纳都可以生产。西双版纳应根据不同气候类型以及东盟所需产品来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勐海、勐遮、勐旺等坝子与东南亚国家气候有差异的特点,重点发展亚热带产品。当前,应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产品质量,实施农业品牌战略,走产业化、公司化和国际化道路,改变水果蔬菜种植分散、竞争力不强的局面,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在工业方面,应紧紧围绕东盟市场需求,充分利用西双版纳的地缘优势,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把通道经济带建成绿色工业区,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培育壮大第二产业。
(2)趁势发展旅游业。西双版纳和泰国都是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而“金三角”地区又是世界瞩目的神秘之地,每年都要吸引400万左右的欧美游客。如能将三地的优势结合起来,一定可以大大促进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昆曼公路的全线贯通使上述设想变成了可能,这也为西双版纳旅游的“二次创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昆曼公路全线贯通后,旅游部门实施了“走出去”战略,分别在老挝的琅勃拉邦和会晒设立了“西双版纳旅游产品销售店”,使入境的东南亚游客大幅上升。2009年经老挝进入西双版纳的泰国游客就达15万人之多。当前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呈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为此,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借助昆曼大通道贯通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大好时机,加强宣传,加大西双版纳旅游营销力度,一方面想方设法吸引老、缅、泰高端游客及到东南亚旅游的欧美游客到西双版纳旅游,另一方面吸引内地游客借道西双版纳到泰、老、缅旅游。二是积极向上级反映西双版纳的边疆、民族情况,尤其是傣民族与东南亚各国的历史渊源和西双版纳对东南亚的特殊影响,争取上级部门给予西双版纳各个口岸更多的旅游出入境政策支持和通关便利。三是加强协调,尽快开通中、老、缅、泰相关旅游线路。四是加大旅游发展资金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加强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3)发挥人文优势,促进贸易发展。西双版纳与东盟国家交往有着特有的人文优势。一方面,全州有8个民族跨境而居,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山水相连,这就为相互之间的往来创造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东南亚地区是华侨华人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超过80%的海外华侨华人集中于东南亚国家,华侨华人的总数达2 000多万人。尤其重要的是,东南亚华人经济实力在20世纪后期得到了快速增长,已成为所在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南亚地区的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同时,华侨华人既熟悉所在国的国情和法律,又与祖国内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寻根意识,具有与中国交往的亲缘优势和语言沟通便利,是推动东盟各国与西双版纳开展互惠互利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从西双版纳移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大多集中在周边国家,并且人数不少。我们完全可以发挥他们的作用,通过他们发展贸易。
(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建成通道经济带的重要依托。景洪、勐腊及沿线各乡镇应把城镇建设作为发展通道经济的龙头,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使城镇化建设有较大突破,从而形成以城镇为中心,辐射、影响和带动广大农村经济发展的昆曼通道经济带。加快城镇化建设,一要高起点、大手笔、高水平搞好规划。二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资建镇。坚持大开放、大开发的原则,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用市场手段运作城市资本。三要突出特色,加快城镇建设。景洪就应该突出“热、傣、水、边”特色。沿线乡镇应按照“合理布局、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突出特色”的原则,搞好城镇发展规划和布局。要以产业为依托,以培植、繁荣集贸市场为中心,把集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经济开发区和发展民营企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集镇二、三产业的发展。建设资金除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外,还要做好“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带农”这篇文章,为通道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桂蓉蓉,女,回族,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讲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