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勐腊县推进桥头堡建设的思考

对勐腊县推进桥头堡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3-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勐腊县推进桥头堡建设的思考陈安贤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推进我国陆上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突出了云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前沿性、重要性和带动性的作用,给云南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对勐腊县推进桥头堡建设的思考

陈安贤

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推进我国陆上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突出了云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前沿性、重要性和带动性的作用,给云南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桥头堡战略”是推进我国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的战略需要,也是云南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对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作为地处云南桥头堡最前沿的勐腊县,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乘势而谋,加快发展。

一、勐腊县推进桥头堡建设的现实基础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位于云南省最南端,东、南与老挝山水相连,西与缅甸隔澜沧江相望,国境线长740. 8公里(中老段677. 8公里,中缅段63公里) 。全县土地面积7 081平方公里,辖有7镇3乡,52个村委会529个自然村,其中有7个是边境乡镇,有26个村委会127个村分布在边境一线上。全县总人口22. 0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6. 56万人,占总人口的75. 1%,主要有傣、瑶、哈尼、彝、壮、苗等13个世居少数民族,是云南省内典型的少数民族边境县。勐腊县区位优势明显,昆曼大通道穿境而过,有磨憨国家级口岸和关累码头及勐满、曼庄、新民3个重要通道,有5条公路通抵老挝、缅甸,其中3条柏油路直通老挝北部三省(丰沙里省、南塔省和乌多姆赛省) 。从关累码头顺江而下,可直抵老、缅、泰、柬、越5国,是我国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技术合作最直接的“对接口”。

自1994年6月勐腊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地区后,勐腊县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备、 “兴边富民工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重大机遇,加快“走出去”、 “引进来”的步伐,全县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取得了显著提升。桥头堡建设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对外贸易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勐腊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GDP)达到34. 24亿元,比1978年的3 491万元增长了97倍,年均增长15. 4%。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近些年来,勐腊县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次区域开发、合作的契机,充分利用磨憨、关累口岸优势,大力发展口岸物流业和进出口加工业,全面发挥口岸的“贸易、仓储、加工、旅游”四大功能,加快与老、缅、泰等国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出口,增加进口,积极改善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全县对外经济贸易快速健康发展。对外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从纯民间的互市贸易到边境小额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相结合的过程。1990—2005年的15年间,外贸进出口额从20万元人民币增加到12. 44亿元人民币,每5年翻一番。2003—2008年,边境经济贸易总额累计完成94. 61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6. 96%。边民互市2 215万美元,同比增长4%;经济技术合作1 965万美元,同比增长4%。全县集贸市场从1978年的4个发展到2009年的30个,翻了7倍;社会商品销售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2 617万元,直线攀升至2009年的91 206万元,翻了34倍。

(二) “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取得重大突破,旅游业蓬勃发展

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开放活县”战略,大力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1992年,勐腊县开始在老挝南塔省进行替代种植即用种植橡胶替代种植罂粟。这一举动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于2003年正式批给云南省罂粟替代种植的扶持政策,从此勐腊县在老挝北部开展了大量的替代种植项目。同时,勐腊县积极鼓励国内企业到国外发展,并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到目前,已经由最初的替代种植逐步拓展到了工程承包、投资办厂、矿产开发、农经作物开发与合作、农产品加工、商业综合市场建设等。全县“走出去”战略取得重大突破:1992年对外经济技术合作14项,金额241. 9万元,到2007年对外经济技术合作24项,金额1. 46亿元,分别增长59. 27%、60. 3倍。到2008年,全县先后有12户企业开展了替代种植项目,完成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已达6. 85亿元人民币,年均递增24. 2%;完成替代种植项目面积已达56. 4万亩;引进外资企业2家,引进外资2 660万元;中资企业65家,共引进资金7. 39亿元。

勐腊县旅游业从20世纪80年代对勐仑植物园观光开始,1991年成立各种商行、旅行社,开通了勐仑、勐远、勐腊、望天树等景区和跨境一日、三日游。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接待国内外游客由1992年的14. 1万人次增加到2009年的178万人次,增长12倍。综合旅游收入由1992年的216万元增加到2009年9. 38亿元,增长434倍。

(三)对外教育文化交流取得新成绩

应老挝北部五省的要求,勐腊县于2001年9月在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开办首期老挝籍汉语翻译人才培训班,到目前已开办六期培训,每期学制三年,共招收269名学生,其中第三期的申通和康木同学参加“HSK”汉语水平考试获老挝全国第一和第五名(现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 。通过不懈的努力,办班收到了良好的国际国内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中老双方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四)口岸和通道建设日趋完善

勐腊县自1992年对外开放以来,经过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累计投入达6. 12亿元开展口岸和通道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口岸和通道建设有了较大发展,现有陆路磨憨国家级口岸和水路关累码头,有勐满、曼庄、新民三个重要通道,有3条柏油路直通老挝北部三省(丰沙里省、南塔省和乌多姆赛省) 。目前,关累码头联检楼和查验货场、磨憨口岸联检楼和查验货场已建成投入使用,基本形成了集货物查验、物流中转、吃住行为一体的设施功能,勐腊县也从对外开放的末端变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极大地促进了全县边境贸易的发展。到2009年底,全县进出口货物量54. 79万吨,其中进口30. 06万吨,出口24. 73万吨;出入境人员88. 17万人次,其中入境44. 21万人次,出境43. 96万人次;出入境车船21. 61万辆(艘)次,其中入境9. 72万辆(艘)次,出境11. 89万辆(艘)次。

二、勐腊县在桥头堡建设中的优势和存在问题

(一)桥头堡建设中的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勐腊在国际大通道经济走廊和桥头堡建设中的地位重要,作用突出,优势显著。据目前航运情况看,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南亚国家间的经贸往来,利用澜沧江—湄公河国际通道实行水陆联运,比双方绕道华南沿海港口可缩短运距1 500公里—3 000公里,可降低运费40%—60%,可省运输时间一半以上。昆曼公路经勐腊至老挝和泰国两国的首都,最远不超过1 200公里。勐腊在桥头堡建设中所处的地位是前沿、纽带、平台和桥梁作用。两大国际大通道的建成,勐腊将成为连接东南亚诸国的咽喉,是中国和东盟两大市场最重要的结合部和最直接的对接口。很显然,勐腊作为云南乃至中国面对东南亚对外开放具体实施的重要依托地,其区位和作用最显著。

二是战略优势。桥头堡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地缘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在更大范围内构筑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选择,这就使云南成为中国南下开放战略的重要前沿,而勐腊则成为云南推进这一战略实施最重要的主阵地之一。中国与东盟各国战略性合作的项目昆曼公路和澜沧江—湄公河航运,都必须经过勐腊形成与东盟各国的连接。因此,桥头堡建设客观上造就了勐腊主阵地战略地位。

三是机遇优势。勐腊凭借特殊区位优势和国际门户作用,处于两大国际通道经济走廊和桥头堡建设的最前沿。首先,在与东盟各国贸易、旅游、经济技术合作中将发挥其枢纽作用。其次,发挥通道经济的组合优势,将带动和促进全县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利用关累码头、磨憨口岸将“通道经济”融入“走廊经济”。第三,国际大通道的建成,将更有利于勐腊对内对外招商引资。

(二)桥头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一产不优、二产太弱、三产不强、产业结构单一,目前勐腊真正可以称得上支柱产业的只有粮食和橡胶。其他产业形不成规模,畜牧业虽然起步早但发展慢,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勐腊的经济总量小,工业化程度低,没有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群,整体经济实力较弱影响勐腊的国内国际竞争力。

二是软硬环境制约着进一步扩大开放。硬件方面勐腊的基础设施滞后,软、硬投资环境不理想,影响招商引资工作。

三是对外开放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和开放的领域不够宽,造成了勐腊县口岸开放程度不够高、人流物流不畅的局面。

四是管理水平不高,思想观念转变不快,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方式仍在阻碍思想的解放。

五是人才不足极大制约了勐腊的发展。勐腊的人才总量很小,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才比例连云南的平均数都不到,桥头堡建设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没有足够的人才,很难开拓市场。

三、推进勐腊县桥头堡建设的思路

(一)建设桥头堡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要结合勐腊县实际,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面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努力做大优势产业,强化种植业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畜牧业、渔业。在种植业内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突出橡胶、茶叶、热带水果、甘蔗等产业发展。加快生产结构调整,继续以品种、品质、品牌调优、调特为主线,粮食、茶叶发展优质品种,畜牧生产突出草食、节粮动物的饲养。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提高种养业生产经营水平的基础上,帮助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力争把40%的农村劳动力转入二、三产业,提高农民的资源占有率。

将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把涉农企业的发展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心,探索建立支持涉农企业发展的资金投入运作机制,加大支持力度,培育和引进在全县具有强大带动作用的大型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整合多方面的力量,促使涉农企业联合发展,进而逐步形成勐腊县的企业集团。扶持涉农企业依据自身发展需要组建富有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实现标准化生产,打造知名品牌。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引导、服务,支持农民结合实际自发地组建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成为龙头企业,创立品牌,更加有力地开拓国内外市场。

(二)加速推进新型工业,打造桥头堡工业体系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优化环境为着力点,改造提升能源业(主要是水电和煤炭) 、建材业、矿业(有色金属矿) 、生物制药业、制糖业;做大做强橡胶制品加工业、茶叶加工业、绿色农产品加工业、林产品加工业、进出口贸易加工业五大工业产业,培育好石斛、南美油藤等新型产业。努力探索一条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具有地域特色的桥头堡新型工业化路子。

扩大“通电”合作。充分开发勐腊县的水能资源,加快小黑江回龙山水电站建设,同步搞好电网建设和改造,在满足全县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的同时,积极参加“云电外送”战略的实施,面向东盟邻国做好能源输出通道建设。加大现有铁矿、铅锌矿的技术改造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完善资源管理和生产开发制度,改进管理方式。充分依托国内加工基地,支持县内企业主动参与邻国老挝、缅甸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矿产品进出口加工贸易。依托省内外和国内外的高校及研究机构,发展巩固壮大南药原料基地建设,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建立石斛和南美油藤种植基地,研发生物药品,做强做大生物制药业和生物柴油的原料基地。充分依托目前的两个糖厂,巩固现有的甘蔗种植面积,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单产,提高糖产品质量,并以引进关键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为突破口,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通过招商引资,实施兼并、重组或收购,促进建材业的优化升级,同时发展绿色、多元、高档的各种新型装饰材料。淘汰改造现有两个水泥厂,筹建年产60万吨干法悬窑式水泥生产线。围绕橡胶制品加工业、茶叶加工业、其他绿色农产品加工业、林产品加工业、进出口贸易加工业五大行业,力争加工水平要有较大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要有较大提升,技术与装备水平要有较大的提升,基地建设布局要更加优化,产业化经营带动能力要有较大提升。

(三)加快“通路”进程,加大行政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建设力度

为彻底改变勐腊县相对封闭的交通状况,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要加快以公路铁路为主、水路为辅的交通网络建设。为实现此目标,交通规划的布局要以国道213线和省道0538线为骨架,县乡道、村村通为网络,以县城为辐射中心,构建公路、铁路主干道体系。建立以“国道、省道、县道”为主干道,乡道、村寨道为补充的公路网络;建立玉溪—磨憨的铁路干道;以关累码头为依托,加快澜沧江—湄公河航道整治,改善现有通航河道的运输条件,同时畅通勐腊县域内河航道,使水路成为全县便捷、安全的交通大动脉。

要以创建一流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和投资方式,压缩行政审批时限,把提高办事效率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工作来抓。大力推动行政高效化、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

(四)与相邻各国间逐级建立稳定合作对话机制和协调机制

就目前而言,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贸易与投资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和边境贸易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相互间建立稳定合作对话机制和协调机制,才能消除各国间贸易与投资的不便利以及经济技术合作和边境贸易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分歧,才能有效地为勐腊的对外开放提供政策保障。关键是要致力于建立“关、检、边”合作衔接和协同执法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口岸和通道货物、人员验放便利化机制,提高效率、方便通关。积极为外经贸企业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工作,为企业排忧解难。

(五)加强“通关”建设和通关服务机制建设,扩大“通商”规模

以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为核心,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磨憨口岸、关累码头、勐满和曼庄通道的公路、查验设施、仓储、物流、金融等设施建设,为通关便利化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保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互相支持配合,在使人员、车船、货物出入境更加便捷和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上狠下工夫。积极争取上级尽快解决建立边防检查查控机制通道的出入境便利化的问题,并解决允许持证人员甲地出境从乙地入境的问题。争取“十二五”期间把勐满通道和关累码头列入国家一类口岸。

要着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建立更加宽松的内外环境,采取一系列灵活的管理措施,按照“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原则,广辟渠道吸引国内外客商到勐腊县来投资发展。

(六)以旅游和文化资源为依托,扩大邻国间旅游国际合作

依托勐腊县植物园、望天树、曼旦景区、孔明山、野牛洞等文化旅游资源,加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景区景点人文环境建设,挖掘整理民族文化历史。积极协调和争取上级支持,构筑各邻国间特殊的旅游区,加快发展跨境旅游步伐。扩大旅游业的对外开放,鼓励国内外企业走出去投资,设立境外窗口,发挥与邻国间和我州的旅游组合优势,积极争取协调边检、外管部门专门设立境外旅游办证点,方便境内外游客出入境。

(七)完善对“走出去”的税收服务工作

对企业从事境外替代种植、跨境运输等涉及税收方面的,要加强对企业的税收政策业务辅导,按政策规定对企业境内外收入进行征免,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对国内企业到国外或国外企业在国内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如橡胶、茶叶、甘蔗种植等)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依法免征、减征其企业所得税;积极落实非居民纳税人营业税、所得税优惠政策。对非居民纳税人(包括企业、个人)贯彻落实企业和非居民纳税人税收优惠政策,做好税收服务工作,让非居民纳税人安心在我国创业和发展。

(陈安贤,男,汉族,中共勐腊县委党校教务主任、讲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