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建设桥头堡机遇 加快打洛口岸物流基地建设
姚福忠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视察工作时提出了“使云南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指示。2010年年初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体会议明确要求以推进桥头堡建设为统领,加快全省对外开放工作。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州“开放活州”战略的部署,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稳步推进,昆曼公路已通车之际,把打洛口岸建设成为云南省通往东南亚国家的物流基地是非常重要的。
一、打洛口岸的区位优势
打洛口岸位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西南部,东经100°02',北纬21°41',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勐拉接壤,国境线长36. 5公里,距县城66公里。打洛历史上是中缅边民互市主要集镇,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国家最近的陆路口岸。由打洛出境经缅甸,可达老挝、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距缅甸掸邦东部首府景栋86公里,经景栋—东枝到仰光1 270公里,到泰缅边界重镇大其力240公里,到泰国首都曼谷1 250余公里,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各国较便捷的陆路通道之一。自唐代以来,打洛口岸就是云南通向东南亚国家的重要商埠驿站和通道,是明清时期滇南“茶叶商道”和云南通往东南亚“边贸之路”的驿站和出口。18和19世纪驰名中外,名声大振的“普洱茶”就是通过打洛口岸销往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并转销中国香港等地。1930年(民国十九年)思茅海关在此设立海关机构,对贸易实行管理。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1月,成立了打洛支关,赋予打洛口岸对外开放权。
1997年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缅甸联邦政府在仰光签订了《关于中缅边境管理与合作的协定》 ,中国打洛—缅甸勐拉口岸被列为双方共同开放的口岸之一。打洛口岸于1991年8月10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二类口岸,2007年1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际公路客货运输一类口岸(国务院国函〔2007〕117号) 。
二、打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云南桥头堡建设是国家开放战略的重大推进,是云南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标志着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在开放方向和开放重点上的重大推进。我县历来高度重视口岸建设工作,始终树立“没有口岸就没有开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和要敢为人先,“不求所有、只求所在”的思想,紧紧围绕《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若干意见》 ,深入贯彻落实“沿边开放”和“开放活州”战略,把打洛口岸建设成为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的前沿阵地之一。
口岸工作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对外贸易的搞活,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打洛口岸升格契机,加大口岸的建设力度,为改善口岸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开始,国家、省、州、县先后投入建设资金6 520多万元,建设完成国门联检大楼工程、界河治理工程、查验货场工程,周边环境整治工程也将竣工。打洛口岸整体功能于2010年8月4日通过省级初验,口岸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凸显和完善,为实施口岸大通关、大物流及通关便利化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打洛口岸真正成为向东南亚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前沿。
三、建设打洛口岸物流基地的初步设想
(一)指导思想
抓住国际大通道、桥头堡建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人流物流集散功能;以完善管理,改善服务为手段,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为目的;坚持走服务、开放、贸易、旅游的发展道路;把打洛物流基地建成功能完善、通关便捷,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异国风情的跨境旅游的物流基地,西双版纳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实施“开放活州”战略的前沿基地及我省桥头堡建设的前沿窗口,为促进西双版纳乃至云南省扩大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新的跨越发挥积极作用。
(二)初步设想
(1)按照国家级打洛口岸经济区总体发展规划和我县“口岸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口岸核心经济区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内,依次设置旅游区、商贸区、加工区、仓储区、边民互市区。
(2)打洛口岸物流基地能否建成并形成规模,关键在于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依据物流业发展的规律和建设的要求,结合打洛的实际,制定建设打洛物流基地的可行方案,以“滚动式”的建设模式,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把打洛物流基地建设成为配送加工、现代仓储、商品批发等综合型、多功能的物流基地。
(三)国际大通道建设的前沿
云南省构建国际大通道的核心是形成由云南东、中、西三路沟通东南亚、南亚的立体对外通道。三条通道中,我州通道的巨大潜力和优势最为明显,拥有四个国家级一类口岸且为水、陆、空的立体口岸,可以连接缅甸、老挝并通向东南亚各国。老挝、缅甸长期以来就是我州最大的贸易伙伴。勐海已成为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其地位非常重要。
(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勐海的对外开放注入了新活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为我国及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提供了一个制度框架和机制保障。最重要的是东盟各国均把云南作为加强与中国合作、交流的重要地区,把云南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先行示范区”的构想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西双版纳为云南对缅、老贸易和经济合作的重要地区,在宏观上将面临两个方面的机遇:一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获得更快的发展,国家可能加大对其投资;二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促使缅甸、老挝这样的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同我国的经济合作,这将为处在对缅甸、老挝开放前沿的西双版纳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五)继续打造成为旅游黄金口岸
尽快恢复打洛口岸出境一日游,借打洛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的契机,充分利用我县地处中国大西南温带旅游圈和东南亚国际热带、异国风情旅游圈交汇点的优势,打造打洛口岸成为旅游黄金口岸。
(六)面临的挑战
我县的对外开放地位在云南并不特别突出。当前,我省已基本形成面向东盟地区的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开放格局。从贸易额和所处的位置来看,我县的贸易量并不是很大,由于澜沧江—湄公河水运畅通、昆曼国际大通道经磨憨出境,景洪240通道的畅通便捷,贸易发生转移等原因,2008年,打洛口岸进出口贸易实现4. 06亿元。且我县接壤的缅甸第四特区为民地武装,境外政策不稳定,收费随意性很大,收费高,出口的货物到达景栋省后,难以转口南下泰国和北上东芝,我县的对外贸易,处在低层次阶段等也是造成贸易额较低的原因。但是打洛口岸仍是我州对缅的主要口岸,在对“金三角”和缅甸掸邦客货运上仍有其他口岸不可替代的客观优势,并且随着缅甸政局改善、人为因素降低后,通关条件将发生质的改变,特别是转口到泰国是我省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因而口岸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七)打洛口岸将为中国东盟互补经济提供流通平台
随着佛打公路的竣工通车,打洛口岸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2010年底打洛口岸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验收并对外开放,打洛口岸将允许第三国人员、车辆出入,由于中国—东盟各国经济上存在着较大的互补性,口岸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为中国—东盟互补经济提供加工和贸易平台。充分利用缅甸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绿色产业,同时建设配套生产加工基地;充分利用缅甸丰富的矿产、森林资源大量进口我国稀缺资源产品;中国的温带产品可出口东南亚,东南亚的热带产品可进口中国;中国的农业机械、机床、家用电器、通信、中医药、食品、百货等在东南亚有广阔的市场,可充分利用中国的科技优势,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
2009年全县边境经济贸易总额实现40 654万元,进出口货运量累计达56 821吨,较上年同期下降8. 9 %;口岸出入境人员累计达464 188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95. 9 %,出入境车辆83 765辆次,较上年同期增长252. 1%。
进口商品为白糖、原糖、木材、芝麻、玉石毛料、工程机械、甘蔗、木炭、黄樟油;出口商品主要是食品、百货、啤酒、布匹、摩托车、自行车、家用电器、建材、挖掘机、食品、水泥、沥青、药品、液化石油气、柴油发动机。
四、打洛口岸物流基地建设的政策及措施
(1)委托经验较为丰富的专业策划公司或研究单位帮助包装策划。
(2)组建打洛物流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协调建设中的各项手续。
(3)广泛吸引国内及国外物流公司到打洛开展国际物流及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4)对外国公司及人员实行国民待遇,外国公司入境后,办理合法手续,可长期在打洛经营。
(5)落实优惠政策,扩大招商引资。一是财政、税收政策。对设在物流区内国家鼓励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应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如:免征地方所得税。二是对经营期10年以上的公司,其所得税可视不同情况给予“两免三减”。三是工商、城管部门要为物流基地的投资经营活动大开“绿灯”,尽量放宽限制,对企业投资者和市场经营户要减免各种规费。四是土地优惠政策。对投资物流的相关设施只收取征地和三通一平成本费;外地外商投资项目用地,经批准,可以用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作价出资的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外商投资企业可以按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按照土地的不同用途,出让分别采取挂牌、招标、拍卖方式进行;企业一次交纳出让金有困难的,可以在出让合同中约定分期交纳。
(姚福忠,男,汉族,勐海县经济和商务局贸易股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