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高职教育融入桥头堡建设的几点思考
聂曲王军健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高职院校。自2001年正式组建以来,学院逐步确立了“教育联姻,跨国合作”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西双版纳与泰、老、缅等东南亚国家的地缘、亲缘优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教育国际化和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为目标,广泛开展、全力推进与泰、老、缅等东南亚国家的教育与文化的合作交流,显现出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成效较大的特点。
——起步较早。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高校的合作始于学院刚组建的2001年,是年,泰国清莱皇家大学校长来访。2002年4月,学院派员前往清莱皇家大学考察并签订了教育、科研方面合作交流的意向性协议。此后双方进行了你来我往的多次互访交流。2005年9月,学院第一批应用泰国语专业学生到清莱皇家大学进行为期8个月的学习和实习,“中泰合作,跨国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始付诸实施,对外合作交流开创崭新局面。
——发展较快。至2009年底,学院已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南邦国际技术大学、清迈远东大学等5所高校及清莱市、碧差汶府等建立了稳固的“校校合作”、“校府合作”关系,在教师互派、接收留学生、建立语言文化中心等方面成效显著;与老挝的教育合作快速推进,2004年9月开始接收第一批老挝学生到学院留学,2008年学院的第一批应用老挝语专业学生前往老挝国立万象大学学习实习;与缅甸的合作交流主要以为缅甸华文学校培训教师、接收缅甸学生留学等形式稳步开展。
——成效较大。2006年,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云南省实施“走出去”战略试点高校。之后,学院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加速推进,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先后与泰国的5所高校、2个府(市)及老挝的1所高校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接收老挝留学生182人,已毕业97人;接收短期汉语培训的泰国、缅甸学生20人。
派往泰国、老挝学习、实习的学生11批519人,其中有14人因学业成绩优秀被泰方院校颁发奖学金,28人留在泰方院校继续攻读本科或硕士学位。
与泰国、老挝高校互派教师68人次。
中、泰学生互访交流(短期汉语、泰语培训) 250人次。
分别在泰国、老挝建立“中国语言文化中心”3个。
当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战略目标,根据“扩大对东南亚、南亚开放人文交流平台建设”的战略要求,认真审视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的对外合作交流工作,我们认为,边疆高职教育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教育国际化、深入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工作,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作出新的贡献。
一、拓展合作领域
目前,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老挝的高校和府(市)已建立了稳固并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与缅甸的教育合作也在稳步推进。今后的发展目标是:保持与泰国现有的合作规模,不断提升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在老挝增加1—2所合作高校,逐步扩大合作办学的规模;根据缅甸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积极寻求机会开展与缅甸高校的合作与交流,从而使学院对外合作交流真正覆盖泰、老、缅等东南亚国家。
在开展教育教学合作的同时,将合作交流扩展到学术和科研领域。西双版纳各族人民与泰、老、缅等国人民在族源、语言、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多种民族跨境而居,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有许多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一起研究探讨。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加强我国与东南亚各国在学术和科研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双方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提供理论指导和学术支持。2010年初,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的有关高校就开展学术交流达成了共识,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积极筹备,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实现学院与泰方院校在科研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二、开掘国外生源
据考察,东南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汉语教学市场。泰、老、缅等国居住着人数众多的华侨、华裔,他们对学习汉语有着普遍的需求;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大力推进,相关国家的“汉语热”不断升温,泰国许多地区的学校包括大、中、小学都开设了汉语课,应该说,东南亚各国都蕴藏了丰富的汉语留学生源,亟待我们去开掘。目前的情况是,在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的留学生中,除老挝留学生达到一定数量外,来自泰国、缅甸的都是不成批量的短期汉语培训学生,国外生源远未达到应有的规模,在开掘国外生源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必须做。
一是保持老挝生源的现有规模并争取逐年有所增长,吸引更多的老挝留学生到学院学习深造。
二是尽快启动对泰国的招生项目。2010年初,学院与泰方有关院校就互相输送生源作了初步洽商。由于泰方院校是本科院校,学习汉语的学生都是本科层次的学生,而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属专科层次的院校,泰方院校表示无法比照我方的“ 2 +1”模式输送泰国生源。据此,我们应想方设法,积极与泰方院校协商,按照“对等”的原则,由泰方院校每年组织一定批量的学生到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为期3个月或半年的短期汉语学习和培训,努力实现与泰方院校在相互输送生源方面的“对等合作”。近期,学院正在加快改革和建设步伐,力争在“十二五”末期建成本科院校。届时,我们与泰方院校的合作将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三是积极筹划开掘缅甸生源,在缅甸国内政治形势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官方渠道尽快与缅甸有关高校开展教育合作,实现互赢共进的合作目标;同时通过民间渠道做好宣传工作,吸引成批量的缅甸生源到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留学深造。
三、提升培养层次
培养人才是边疆高职教育服务桥头堡建设的主要方式。几年来,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先后设置应用泰国语、应用老挝语、应用缅甸语以及旅游管理、傣医学等一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专业,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办学规格的限制,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层次不够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急需提升人才培养层次,从培养专科层次的人才逐步转向培养本科层次的小语种人才。当然,在学院的办学规格尚未提升为本科层次之前,如何解决学院办学规格的限制与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矛盾,成了边疆高职教育服务桥头堡建设的一大难题。可喜的是,2010年1月底2月初,学院派员出访泰国几所合作高校,就提升小语种人才(主要是应用泰国语人才)培养层次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和深入的调研,提升人才培养层次的问题得到了泰方有关院校的积极回应,学院与泰国南邦国际技术大学达成初步协议: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专科阶段的教育,学生完成学业取得专科毕业证书后,再到南邦国际技术大学学习两年,经考试成绩合格后由南邦国际技术大学颁发本科毕业证书,这种国际化的“专本连读”为提升边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开辟了新的路径,完全符合“借船出海”的创新思维,应该深入研究并尽快实施。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是我国相关部门对这种“专本连读”形式的许可及对泰方院校毕业证书的承认。我们认为,凡是有利于边疆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有利于对外合作交流、有利于桥头堡建设的创新举措,我们都应该全力支持,勇于探索,大胆尝试。我们还希望,这种国际化“专本连读”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在应用泰国语专业尽快实施,甚至还可以推广到应用老挝语专业、应用缅甸语专业……相信随着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的深入推进,边疆高职教育在对外合作交流方面必将迈出新的步伐,开创新的局面,从而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聂曲,女,汉族,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副教授;王军健,男,汉族,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