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让宝钢高炉与世界高端对接

让宝钢高炉与世界高端对接

时间:2023-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让宝钢高炉与世界高端对接这个问题,宝钢炼铁人无时无刻不在问自己,他们甚至还在想:宝钢今后的世界级高炉能不能实现国产化?这标志着宝钢人已经完全掌握了世界级大高炉的生产技术。宝钢实现了世界级高炉的国产化的梦想。在高炉跌打滚爬三十多年的高级技师邱龙宝深感事关重大。

让宝钢高炉与世界高端对接

这个问题,宝钢炼铁人无时无刻不在问自己,他们甚至还在想:宝钢今后的世界级高炉能不能实现国产化?中国人能不能在引进的基础上创造高炉炼铁的全球领先水平?宝钢炼铁人是这样想的,更是朝着这个方向创造着奇迹。

青春在炉火中燃烧

1985年9月15日,一支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瞬间掷入了宝钢一号高炉的炉膛,升腾而起的炉火点燃了中国第一座世界级特大高炉,也同时点燃了炼铁人比肩世界一流的梦想。

炼铁厂的人们至今还记得,当时厂里的学习氛围那叫一个浓,浓到什么程度?化不开!一号高炉是全套引进,从设备标识到工艺说明书满眼都是日文。那时候,炼铁厂员工多数是青春年少的毛头小伙,刚刚走出“象牙塔”,本该享受花前月下的浪漫与温馨,却瞅着貌似与汉字有相通之处的日文干着急,急得与“休闲”绝了缘。机灵的小伙子上班与日方专家说日语,下班直奔夜校学日语,深夜回到宿舍背日语。

功夫不负有心人。看到巨大的高炉在年轻人的熟练操作下顺利出铁,领导和日本专家的心也放下了。三个月后,日本专家启程回国。老部长李东冶在会上起身鞠躬:“日本专家撤离后,高炉只要顺行三个月就是胜利,拜托了!”

炼铁厂的年轻人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1986年8月1日,一号高炉顺利完成设备功能考核,正式投入生产。这标志着宝钢人已经完全掌握了世界级大高炉的生产技术。

一号高炉顺利投产了,由国内设计、制造的二号高炉能否顺利投产?能否将一号高炉的先进技术融会贯通,并在即将投产的二号高炉中再创佳绩?这是摆在朱仁良等一批年轻人面前的又一严峻的考验。

1983年,朱仁良从大学毕业后,来到宝钢炼铁厂。由于表现出色,1990年,他擢升为二号高炉炉前作业长。这时,二号高炉即将投产,留给朱仁良的是一群刚刚进厂、对炼铁工艺装备完全陌生的炉前工和大量技术规程的编写。朱仁良利用所学的知识和在一号高炉积累的经验,经过许多个不眠之夜,牺牲了无数个节假日,终于完成了十几万字的岗位技术规程的编写。专家同行纷纷赞许:这是宝钢开工来,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高炉炉前系统较合理、较完善的技术规程。

这么复杂的规程编写没有难倒,新工人的岗位培训却让这位作业长伤透了脑筋。由于二号高炉炉前系统的新职工进厂晚,当时留给他们上岗练兵的时间只有两个月。朱仁良忧心如焚。一天,他从刚下夜班的一号高炉炉前工身上找到了灵感。在一次作业区会议上,他大胆提出了让二号高炉炉前工到一号高炉顶岗的设想。“这样不但可以让新工人提前接触高炉,而且可以借鉴一号高炉的操作经验,迅速提高大家的技能水平。”

1991年6月29日,在学习、消化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首次由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的宝钢第二座4000立方米高炉建成投产。实践证明,国内自行设计、制造、建设的4000立方米高炉达到甚至超过了一号高炉的水平!宝钢实现了世界级高炉的国产化的梦想。

1992年8月初,朱仁良担任二号高炉炉长。上任伊始就面临难题:自从二号高炉喷煤所用的阳泉煤改为晋城煤以后,36根100余米长的喷煤管几乎全部堵死、2个喷吹罐内积存了几十吨的粗粉煤,还致使喷煤装置被迫停止运转,二号高炉的产量急剧下降,从日产8500吨铁跌到8000吨以下。怎么办?

朱仁良明白,仅仅疏通输送管,清除几十吨的粗粉煤,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只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才能在以后的生产中防患于未然。那么,症结在哪里呢?问题就出在晋城煤的粒度上。因为,晋城煤的可磨性很差,磨出的煤粉粒度比要求粗了一倍。他立即找来有关的技术人员磋商调整制粉参数,又深入制粉作业区,与作业长一起,磨制合格的煤粉。一连几天下来,朱仁良不是埋头于一大堆数据、精心验算推理,便是一头扎进现场,身上沾满了煤粉一份汗水换来一份收获,朱仁良获得了成功,二号高炉喷煤装置又重新运转起来。看着这些细如尘埃的煤粉奔涌向炉膛,朱仁良一脸的幸福。

自主创新需要勇气

“85·9”投产后,宝钢要求严格按照日本专家制定的规程操作,在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不准改动。因此,高炉炉前工就一直按照从日本学来的“铁棒打入法”开口出铁。但是,这种传统的出铁方法劳动强度大,资材消耗多,打铁棒容易打漏,并影响高炉寿命。

一次,在与日本企业技术交流中,他们了解到日本已经淘汰了这种出铁方式,采用新的“一次开口法”,技术先进,但因涉及多项专利,必须有偿转让。这对被该难题困顿已久的炼铁人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引进,当然最省力,见效也最快,但要支付巨额的专利费。更大的问题是,难道我们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走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老路?“外国人能搞,我们为什么不能搞?”副厂长郭可中的一番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说干就干!二号高炉炉前作业长赵振鹄等人立即开始进行“一次开口”研究。当然,自主创新的道路是十分艰难的:改造开口机、水冷钻头、摸索操作手顺 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失败考验。半年后,该项试验竟然取得了成功!新技术很快在全厂推广。这项技术研发的成功,不仅彻底消灭烧坏开口机的事故隐患,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安全保障能力,而且增强了炼铁人自主创新的信念。

1995年,宝钢面临焦炉煤气严重不足的局面,从当时的状况分析,能源介质已出现不平衡。在高炉跌打滚爬三十多年的高级技师邱龙宝深感事关重大。凭借多年厮守高炉热风炉摸索出的经验,他思衬着:能不能用转炉煤气替代焦炉煤气?

高炉使用焦炉煤气的历史悠久,早已成为定论。要想推翻这个定论,自己这个技师能行吗?但哪有一项创新不承担着风险!邱龙宝把心一横,一头扎进错综复杂的高炉煤气管道和燃烧控制系统,找症结,排疑难。自己有经验不假,这一点,邱龙宝对自己有信心,但也不能过度迷信经验,还要靠专业知识,靠科学。为此,他频频找技术人员共同商议探讨,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像年轻人一样与高炉整日“粘”在一起,全然忘记自己已经五十开外的年纪。为了彻底摸清高炉煤气管道的脾性,邱龙宝从设计、施工、调试三个阶段入手,全程跟踪,监控调试情况,对每一项暴露出的问题,细致地记录解决的全过程。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他食不知味,整天泡在现场,凭着自己的看家本领,一一验证自己的想法。人,渐渐地消瘦下去,但想法被付诸实施后大获全胜:一号高炉热风炉单炉使用转炉煤气获得成功。12天后,转炉煤气又在其他三座热风炉上全面投入使用。

高炉热风炉使用转炉煤气不仅开国内外先河,每年还节约成本1000万元。不久,这项技术又在二号高炉实施。人们都说:“邱龙宝这个险,冒得值!”

宝钢可以干得更好

img26

高炉喷煤,是反映炼铁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炉喷煤比可达到200千克/吨铁以上,而宝钢仅为120千克。同样的高炉炼铁,为什么人家做到,我们做不到?1996年,“高炉喷煤200千克”被列入国家“九五”科研重点攻关项目。

一位外方专家建议:“你们要达到200千克的喷煤量,就只能使用我们的喷煤枪。”然而,炼铁厂副厂长郭可中并不买账,因为“进口的喷煤枪结焦量太大,并不完美”。

1982年东北大学冶金系毕业的郭可中,对高炉的生产技术了如指掌。自从担任课题组组长后,他把重点放在喷煤枪的研制上。经过反复实验、改进,他研制的“郭式”喷煤枪结焦更少,喷撒也更均匀,替代了所有进口的喷煤枪。

喷煤枪的成功改造,很让炼铁人扬眉吐气,但他们很快就冷静了下来:这只是万里征程的一小步,要达到既定目标,操作工艺是必须完善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此,课题组成员一口气罗列出18个大项的问题。围绕这18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家边学习、边讨论、边完善。一天,大家围坐着一起学习的一本书引起了郭可中的注意。那是一本沿用了多年的关于传统喷煤理论的书籍,书中对如何提高高炉喷煤量开出了一帖“药方”——只有在高富氧条件下,才能保持喷煤燃烧,实现大喷煤量。

“书中写的不一定全对!”凭着多年的实战经验,郭可中觉得这一结论有失偏颇:煤粉燃烧情况并非是影响喷煤量的关键问题,真正的关键之处,是必须对未燃烧的煤粉进行充分开发利用。为此,他大胆地提出:“一般富氧条件下也能实现大喷煤量”。为了使自己的理论站得住脚,他像一名操作工一样,与课题组成员一起,深入现场摸索研究:调整高炉作业参数、重新制定高炉操作制度 郭可中提出的具有颠覆性的理论,在高炉实践中得到了验证:高炉喷煤量不断飙升,实现了目标不说,高炉始终处于高产、低硅、高煤比的生产状态,炉况平稳、低耗,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当年宝钢炼铁人的梦想,一个个变成了现实。经过多年努力,宝钢炼铁生产技术指标率先实现了世界一流。外方专家坦言:“以前最先进的高炉在日本,现在,全世界最先进的高炉在中国,在宝钢。”

(李 冰 整理)

编后记

这是一则发生在十多年前炼铁厂发动全员创新、比肩世界一流的故事。

今天,当笔者试图引导故事的主人公们重新回忆一下当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时,无论是当时多么令他们引以为豪的喷煤比、二氧化硅含量,还是全员创新所累积的效益,这些昔日的骁将回答得最多的是:“时间太久了,实在记不起来了!”可当你提及是不是发生过“自制喷枪”的事,他们迷离的眼神立刻闪现一道光彩:“有,有,郭可中,炼铁厂副厂长,当时他对高炉的迷恋程度在厂里出了名的。就连离开炼铁厂后,还不时一个人回来站在高炉旁,很久不肯离去。”“还有高炉分厂朱仁良自编的岗位规程、炼焦分厂‘方国良与回丝’的故事 ”谈吐之中,依然掩饰不住当年奔流的激情。

于是,我知道了,岁月,可以模糊数字,却永远不能磨灭精神。

青年感言

如果有人问,宝钢的精神是什么,我们一定会说,是“85·9”精神。而宝钢的炼铁人,不畏艰难,开拓创新,在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炼铁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世界一流炼铁技术,就是充分彰显了“85·9”精神。

今天的宝钢已经是中国钢铁业界的一面旗帜,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创新与业绩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的中国,已经不缺钢铁,缺的是高质量、高科技含量以及节能降耗的钢铁精品。今天的宝钢人,能否传承老一辈宝钢人强大的钢铁报国之心、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并在二次创业的征程上不断发扬光大,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保持宝钢业界最优的领先优势,更关系到我们能否建设好、管理好湛江钢铁生产基地。

读了这篇文章,我读出了一种精神的感召力。循着前辈的足迹,我们新一代的宝钢人不但要将宝钢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移植到湛江,更要将宝钢人的学习和创新精神移植到湛江。当今宝钢人,不仅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和掌握已经成熟的生产技术,更要勇于创新,比肩甚至超越世界先进水平,为宝钢钢铁报国增添新的佳绩。

——宝钢股份公司 毛天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