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世纪80年代的再工业化
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制造业投资呆滞、增长放慢、出口下降、失业增加、创新不足,社会消费过度,人们把这些问题的出现归咎于美国政府杂乱无章的政策。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德国(当时还是联邦德国)、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制造业的快速成长,既替代了来自美国的进口制成品,又在国际市场和美国国内市场冲击着美国的产品。美国就此掀起了一场再工业化的浪潮。
有人指出,美国经济要在20世纪剩下的二十年内保持几分活力的话,除了“再工业化”外别无他法。[3]有的主张以广泛的经济刺激措施加大对基础部门和资本货物部门的投资;[4]有的提出要恢复制成品生产商和出口商的国际竞争力,不能以保护蓝领工人的工作岗位为借口发展那些低效率的制造业,再工业化的方法有三种:自动化(机器人或者全自动机床)、向日本一样重新设计整个工厂和全部生产过程、将小微型计算机结合在机器和工具内。[5]
在争论的同时,政府部门却忙着另一件事,就是争相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其中信息技术产业最突出(它的代名词就是“硅谷”)。一个有意义的故事是,当时各州都竭力争抢一个名为“微电子和计算机”的公司,结果花落德克萨斯州,却招来了“差不多60位市长、27位州长抱怨德克萨斯州采用了不正当的贿赂手段,并许诺今后为该公司提供更好的条件”。[6]巴比特指出,争夺这家公司的投标战标志着美国工业史上的新篇章,之所以“新”是因为全国各州和地方政府比国家政府更早发现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是发展经济和增加就业的首要推动力量,并且也是公众的兴趣所在。这是基于如下两个基础:一是州立大学的研究已经从农业领域扩展到医药、计算机、电子、生物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各州都在不断增加对大学这些基础研究和开发的支持,资助成立大学和企业的联合研发中心,在有声望的大学周围建立研究公园,成立孵化机构[7]以支持创业和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州政府还资助新的技术企业,他们期望在这些研究机构、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二是微电子革命提高了州和地方政府在制定工业政策方面的主动性,由技术驱动的美国经济的离心化和小企业在增加就业上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改变了长期以来由联邦政府和大企业主导的局面(即技术的向心作用)。为支持信息革命对人才的需求,各州积极对初等和中等教育进行改革,包括采用最严格的教育标准,统一学生结业考试,提高教师薪金,重视职业教育。
在工业危机的争论中,在联邦政府的行动和各州政府的竞争中,在企业界努力和风险金融资本的支持下,以微电子和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并被冠之以“新经济”,由此美国延续了约十五年的经济增长,直到20世纪末新经济泡沫破裂。信息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使那些囿于重振传统制造业的争论销声匿迹,但是由此埋下的隐患也沉淀下来。根据我们前文的分析,新兴的信息技术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传统制造业并没有因此得到改造和升级,它们为追求低成本继续外迁到其他国家,在国内继续衰落下去。新经济泡沫破裂之后,极其庞大的金融资本因找不到实体经济这个落脚之处,开始了或者继续演绎着虚幻的虚拟经济,直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可以说,美国制造业的现状况正是这些原因造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