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制造业结构特征

制造业结构特征

时间:2023-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制造业结构特征1.产业技术特征金砖各国制造业的技术特征是以低技术和中低技术为主。美国的制造业以中高技术为主,金砖国家中只有印度与之接近,其他4国都与之差距较大。

(三)制造业结构特征

1.产业技术特征

金砖各国制造业的技术特征是以低技术和中低技术为主(表7.3)。巴西三个层面的技术比例比较均衡,只是中高技术略高,印度以中高技术为主,俄罗斯以中低技术为主,南非以低技术为主,中国以中低技术为主(根据出口产品的技术特征估计)。美国的制造业以中高技术为主,金砖国家中只有印度与之接近,其他4国都与之差距较大。

表7.3 2010年制造业增加值结构   单位:%

img77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数据计算,http://www.unido.org/Data1/Ind-StatBrief/G_Composition_of_Trade。

说明:(1)由于不能从35中分离出351,所以中高技术可能高估了。(2)印度没有22类(印刷和出版)的数据,低技术有些低估。(3)俄罗斯没有32类(收音机、电视和通讯设备),中高技术有些低估了。(4)南非没有16类(烟草产品)的数据,低技术有些低估了。(5)缺少中国的数据。

低技术或者中低技术是与劳动力的低教育水平、低工资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巴西和南非的劳动力以受过初等教育为主,印度劳动力中受过初等教育者居多,俄罗斯以受过高等教育为主。2011年,美国制造业雇员平均工资61740美元,中国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5676美元,是美国的9.2%;印度制造业雇员平均工资不到中国的一半,单与俄罗斯、巴西相比就有很大的差距,更不用与美国相比了。不过纵向看,过去十多年,俄罗斯制造业人均工资(现价)增长最快,增长了为688.6%(2000—2010年);其次是中国,增长了189.4%(2003—2011年);巴西增长了118.9%(2000—2010年),印度增长了81.4%(2000—2009年),美国最慢,为34.2%(2000—2011年)。制造业工资的快速增长无疑给企业和政府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陷入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低劳动力素质的囚徒困境。

表7.4 各国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

img7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国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的抽样调查。

img79

图7.3 2010年制造业雇员人均工资比较

说明:印度为2009年数据。

资料来源:http://www.unido.org/Data1/IndStatBrief/E_Employement_Wages_and_Employment。

低技术水平决定了工业能耗比较高(图7.4和图7.5)。以美国工业能源密度为100,俄罗斯最高,这可能得益于它们丰富的能源;其次是印度,在过去的近20年里,能源密度下降的极其缓慢;中国工业的能源密度在头一个十年下降幅度最大,但是近10年里回升的趋势也非常突出,并且能源密度也高于巴西和南非,但是这两个国家都一直在上升。从历史的角度看,以1990年工业能源密度为100,到2008年,巴西能源密度明显上升,其他4国都有明显下降。反映出过去10多年里,金砖国家制造业能耗虽然明显降低,但是产出快速增加仍然是以高能耗为代价的,追求低水平规模扩大,而不是以技术水平提高为导向的。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密度,减少排放,实现可持续的绿色制造业是金砖国家面临的一大问题。

img80

图7.4 2000年和2008年工业能源密度变化(1990年=100)

资料来源: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发展报告(2011)》。

img81

图7.5 金砖国家的工业能源密度变化(美国=100)

资料来源:同图7.4。

2.制成品出口特征

金砖5国中,制成品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及其变化有三个特征。一个是中国和印度,制成品出口比重超过60%,中国最高达到94%;一个是其他3国制成品出口不足50%,俄罗斯最少;再一个是中国的制成品出口份额自1980年以来直线上升,另外4个国家在进入21世纪后都明显的下降。印度从20世纪60年代到2000年的40年里,制成品出口份额快速增加,达到78%的高度,近10余年下降到62%。结合上一部分可看出,制成品出口占比下降与制造业产出占国内GDP下降的趋势一致。对比一下美国,虽然美国的演变趋势与其他金砖4国基本一致,但是作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国家,制成品出口仍然占总出口的60%以上。

根据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一国往往出口最密集地使用其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其相对更为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俄罗斯、印度、南非和巴西都以资源型产品出口为主,出口的同质性较强;中国出口以技术型为主。如果不考虑资源型产品,4个国家的出口产品结构与本国产业结构比较一致;只有印度不对称,国内中高技术制造业产出占比超过50%,但出口以低技术为主,占近27%,出口制造业与国内要素禀赋结构可能存在扭曲现象。

表7.5 制成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的比重   单位:%

img82

数据来源:1960年数据来自《世界发展指数》(1983年,第26页),俄罗斯数据是当时苏联的数据。1970年数据来自《世界发展报告》(1993年,第268页),其中中国的数据包括台湾省,南非数据来自《世界发展报告》(1995年,第191页)。南非2000年为进出口数据,但是2012年的《世界发展指数》没有这样的注明。1980年中国数据来自《世界发展指数》(1997年,第158页),南非数据来自《世界发展报告》(1996年,第217页),其他来自《世界发展指数》(2000年,第200页)。1990年,南非数据来自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2005年,第216页),其他来自《世界发展指数》(2002年,第220页),2000年、2010年数据来自《世界发展指数》(2012年,第226页);2011年数据来自《世界发展指数》(2013年),其中2000年的世界数据改用2013年《世界发展指数》中的数据。

比较2000年和2010年的出口产品技术特征,除俄罗斯外,其他金砖国家的制造业结构都在中高技术化,巴西和印度的低技术和中低技术制造业减少速度还比较快,估计中国也是这样;俄罗斯却日益强化其能源产品的出口,从而拉低了其制造业的技术水平。金砖国家制造业技术结构的这个变化趋势将对创新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与金砖国家的情况相反,美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在十年间从34.7%下降到22.5%,中等技术产品出口显著提升。

表7.6 2010年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技术特征   单位:%

img83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数据计算。

说明:(1)另有农产品、矿产品、印刷材料和钱币没有归入上述4类产品中。(2)钢铁产品只有2位数分类,没有更细分的行业,本表计算时把这个产业归入低技术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